張聿青

《張聿青醫案》~ 卷十一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一 (3)

1. 痞氣

江(左),嗜飲中虛,氣失旋運,水穀之氣,不化為津,轉化為痰。痰阻營衛,寒熱交作,必得便解黏膩,痰盡方舒。食入後中脘久痞。脈形濡弱。脾胃愈虧,則濁痰愈甚,前人有見痰休治痰之說,宜以脾胃為本。

白話文:

江(左),因為過度飲酒而導致體內虛弱,氣機運行失常,飲食的營養無法轉化為津液,反而化為痰液。痰液阻滯營衛之氣,導致寒熱交替。必須通過大便排出黏膩的痰液,痰液排出後,身體才能舒服。飲食後,中脘部位長期脹滿不適。脈搏濡弱無力。脾胃功能越差,濁痰就越多。古人有「見到痰不要急著治痰」的說法,應以調理脾胃為根本。

別直參(另煎沖一錢),炒於朮(二錢),陳橘皮(一錢),炒竹茹(一錢),製半夏(一錢五分),白茯苓(三錢),生薏仁(三錢),炒枳實(一錢),縮砂仁(五分後下),生熟穀芽(各一錢五分)

白話文:

分別單獨煎服直參(一錢),炒過的蒼朮(二錢),陳年橘皮(一錢),炒過的竹茹(一錢),炮製過的半夏(一錢五分),白茯苓(三錢),生薏仁(三錢),炒過的枳實(一錢),縮砂仁(五分,最後放入),生、熟的穀芽(各一錢五分)

李(左),肝木不和,腹脹脘痞不納,時發時止,甚則心神恍惚。脈左關獨弦。此厥氣失疏,風陽擾攘也。

金鈴子,白蒺藜,廣鬱金,廣皮,砂仁,白芍,制香附,炒枳殼,朱茯神,炒棗仁,香櫞

白話文:

金鈴子:用於清熱利尿

白蒺藜:用於清熱解毒、安神

廣鬱金:用於活血行氣、止痛

廣皮:用於清熱利濕、止痛

砂仁:用於理氣健脾、化濕和中

白芍:用於養血調經、鎮痛

制香附:用於理氣活血、止痛

炒枳殼:用於理氣消脹、化痰

朱茯神:用於安神養血、健脾利濕

炒棗仁:用於養血安神、益脾

香櫞皮:用於理氣健脾、化痰止咳

袁(右),痞滿大退,而少腹滯墜不舒。此氣濕不泛於上,而壓於下。再為疏通。

制香附,薤白頭,雲茯苓,陳皮沉香片,整砂仁,製半夏,建澤瀉,煨天麻豬苓

白話文:

  • 製香附:經過加工處理的香附
  • 薤白頭:薤白的白色部分
  • 雲茯苓:茯苓的優良品種
  • 陳皮:存放過期的橘子皮
  • 沉香片:沉香的薄片
  • 整砂仁:完整未磨碎的砂仁
  • 製半夏:經過加工處理的半夏
  • 建澤瀉:澤瀉的福建建陽品種
  • 煨天麻:經過煨制的首烏
  • 豬苓:一種稀有的中藥材

二診,少腹滯墜已舒,而右脅脹滿。無非痰氣窒塞。

製半夏,制香附,栝蔞仁,淡乾薑,川雅連,雲茯苓,炒竹茹,薤白頭,白金丸

白話文:

  1. 製半夏:加工半夏,去除其辛辣和毒性。

  2. 製香附:加工香附,減少其溫熱性。

  3. 栝蔞仁:瓜蔞的種子,具有清熱、利尿的功效。

  4. 淡乾薑:曬乾的生薑,辛辣性較弱,溫補脾胃。

  5. 川雅連: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

  6. 雲茯苓:雲南產茯苓,具有益氣健脾、利尿的功效。

  7. 炒竹茹:炒製過的竹茹,具有清熱、利尿、止咳的功效。

  8. 薤白頭:大蒜的嫩芽,具有溫陽、化痰的功效。

  9. 白金丸:一種中成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的功效。

姜(左),氣虛濕痰內阻,營衛不克宣通。往來寒熱,誤投陰膩之物,寒熱雖止,而脘痞少腹滿,腿肢作酸。此陽氣不克運行。恐成脹病。

白話文:

虛寒體質的人,濕濁痰液阻滯在體內,經氣和衛氣無法正常運行。時而發熱、時而發冷,誤服寒涼滋膩的藥物後,發熱發冷症狀可能會暫時緩解,但會出現胸腹脹滿、小腹脹滿以及四肢痠痛等症狀。這是因為人體陽氣運行受阻所致,若不加以治療,可能會演變成腹脹等疾病。

上安桂(三分飯丸),制香附(二錢),製半夏(二錢),薤白頭(三錢),連皮苓(三錢),山楂炭(四錢),半硫丸(八分藥湯送下)

白話文:

上安桂(三分 飯丸): 安神助眠的桂圓肉,取三分

制香附(二錢): 調理氣滯的香附,取二錢

製半夏(二錢): 化痰消脹的半夏,取二錢

薤白頭(三錢): 疏通經絡的薤白,連頭取三錢

連皮苓(三錢): 利尿消腫的茯苓,連皮取三錢

山楂炭(四錢): 消食化積的山楂,用火燒製成炭,取四錢

半硫丸(八分 藥湯送下): 補腎益氣的硫磺,取八分,用藥湯送服

陸(左),胃氣漸開,而食入後每覺痞滿,片刻即舒,平日往往湧吐酸涎。舌苔雖漸化薄,而尚嫌黃厚。良以中陽不足,濕痰不克運化。擬溫理中陽。

白話文:

陸(左):胃氣逐漸恢復,但進食後總是感覺飽脹不適,過一會兒就會緩解,平時經常反酸水。舌苔雖然逐漸變薄,但還是有些發黃發厚。這主要是因為中陽不足,導致濕痰運化不良。因此,需要溫補中陽。

黨參(二錢),蜜炙乾姜(三分),生薏仁(三錢),橘白(一錢),澤瀉(一錢五分),炒於朮(一錢五分),雲茯苓(三錢),製半夏(一錢),玫瑰花(去蒂二朵)

白話文:

黨參(30克),蜜炙乾薑(5克),生薏仁(45克),橘皮(15克),澤瀉(22.5克),炒白朮(22.5克),茯苓(45克),半夏(15克),去蒂玫瑰花(2朵)

二診,補氣溫中,舌苔化清。的是中虛濕熱不克旋運。但時為不寐,良以胃有濕痰,膽寒肝熱也。

參鬚(八分),製半夏(一錢五分),橘皮(一錢),廣藿香(一錢五分),炒枳實(八分),姜竹茹(一錢),白茯苓(三錢),生熟穀芽(各一錢),縮砂仁(四分),玫瑰花(二朵)

白話文:

  • 田七參鬚:8 分

  • 製半夏:15 分

  • 橘子皮:10 分

  • 廣藿香:15 分

  • 炒枳實:8 分

  • 竹茹:10 分

  • 白茯苓:30 分

  • 生穀芽和熟穀芽:各 10 分

  • 縮砂仁:4 分

  • 玫瑰花:2 朵

某,不納不飢,稍稍納食,中焦如阻,泛酸欲吐,寤難成寐。脈細濡,關部帶滑。此濕熱鬱阻中州,致脾清不升,胃濁不降。六腑以通為用,宜辛以開之。

白話文:

  • 病人* 不想進食也不覺得餓,稍微吃點東西,感覺中腹部有阻隔感,泛酸想吐,睡不著。脈象細弱濕潤,關脈帶滑。

這是因為濕熱在中腹部鬱結不通,導致脾胃的功能失調,脾清運化不升,胃濁積聚不降。六腑以通暢為主要作用,因此應當使用辛溫通散之藥來疏通氣滯。

製半夏,乾薑,茯苓,焦麥芽,竹茹,上廣皮,川連,澤瀉,佩蘭葉

白話文:

處理半夏、乾薑、茯苓、焦麥芽、竹茹、砂仁、川連、澤瀉、佩蘭葉

二診,辛開苦降,中脘較舒,泛酸嘔吐之勢稍緩。然猶杳不思納,略進稀糜,尚覺脹滿,腹中攻撐不和,大便不解,寤難成寐。脈右部弦滑。胃府之氣,略得通降,而肝腸暗動,遂令木鬱土中。前法再參平肝泄木。

白話文:

第二次診察:使用辛開苦降( 辛味藥物宣散,苦寒藥物下降)的藥物,中脘部位較為舒適,泛酸嘔吐的情況稍有緩解。但仍然沒有食慾,勉強吃了一點稀粥,還是覺得脹滿、腹中疼痛不適,大便不通暢,難以入睡。脈診時,右脈弦滑。胃部氣機略通,但肝腸有暗動之勢,導致肝木鬱滯於脾胃之中。根據前次治療方法,再加入平肝泄木的藥物。

川雅連(淡吳萸同炒),製半夏,茯苓神,金鈴子,延胡索,廣陳皮,炒枳殼,炒竹茹

白話文:

川雅連(與淡吳茱萸一起炒)

  • 製作好的半夏
  • 茯苓
  • 金鈴子
  • 延胡索
  • 廣陳皮
  • 炒過的枳殼
  • 炒過的竹茹

三診,脹滿較舒,痞阻稍松,吐出稠痰,寤得成寐,飲食得以漸進。但脈象尚帶弦滑,舌紅苔黃。肝胃不能和洽,從效方再望應手。

白話文:

經過三次診治,腹脹腹滿的情況有所緩解,胃氣阻滯稍有疏通,吐出了濃稠的痰液,睡覺時能睡得比較好,飲食也能逐漸增加。然而,脈象仍然有些弦滑,舌頭發紅,苔質發黃。肝臟和胃部仍然不和諧,需要根據效果調整藥方。

川楝子,制香附,茯苓神,製半夏,鮮竹茹,延胡索,小青皮,薤白頭,左金丸

白話文:

  • 川楝子
  • 制香附
  • 茯苓神
  • 制半夏
  • 鮮竹茹
  • 延胡索
  • 小青皮
  • 薤白頭
  • 左金丸

四診,兩和肝胃之氣,似覺稍和,而胸脘仍然脹滿,心胸之間,時覺烙熱,痰中帶紅。脈左寸關帶弦,尺部數細,右寸關弦滑,尺部堅硬,舌苔白膩,而底質帶紅。前人謂氣有餘、便是火,所以心胸烙熱者,良由肝胃之氣不和,氣鬱生火,氣之所在,即火之所在也。再理肝胃之氣,而和肝胃之陰。

白話文:

根據四診脈象,肝胃之氣稍有調和,但胸腹仍有脹滿感,心胸之間偶感灼熱,痰液中帶有血絲。左寸關脈伴有弦象,尺脈細數,右寸關脈弦滑,尺脈堅硬,舌苔白膩而底色發紅。古人說「氣有餘便是火」,因此心胸灼熱的原因,在於肝胃之氣不和,氣鬱化火,氣在哪裡,火就在哪裡。應繼續調理肝胃之氣,並調和肝胃陰氣。

石斛,白蒺藜,蜜炒青皮,黑山梔,鬱金,半夏曲,金鈴子,土炒白芍,炒杏仁,竹茹

白話文:

中藥材

  • 金石斛
  • 白蒺藜
  • 蜜炙陳皮
  • 黑梔子
  • 鬱金
  • 半夏曲
  • 金鈴子
  • 土炒白芍
  • 炒杏仁
  • 竹茹

五診,脈左寸關弦象稍退,右關脈弦滑亦稍柔和。脹滿漸舒,略能安穀。再從肝胃調和。

金石斛,製半夏,杭白芍,茯苓,炒香豉,金鈴子,廣陳皮,白蒺藜,山梔,降香

白話文:

石灰、半夏、白芷、白芍、炒香附、金鈴子、廣陳皮、白芷、山楂、降香

六診,兩關弦象稍柔。胃納亦日見起色,脹滿已舒。但舌苔中心厚掯,微帶黑色。仍當從於肝胃議治。

製半夏,金石斛,白芍,白茯苓,黑山梔,薄橘紅沉香曲,丹皮,炒杏仁,炒竹茹

白話文:

半夏、金石竹、白牡丹、白靈芝、黑山丹、紅橙皮、沉香、丹皮、炒杏仁、炒竹葉黃

某,中氣虛弱,不飢不納,二便不利,中脘痞阻,臥難成寐。脈細而滑,口膩苔濁。濕熱鬱阻,升降失司。擬開上焦。

白話文:

某人因為中氣虛弱,所以不覺得餓也不想吃東西,大小便都不順暢,胃部脹滿不舒服,晚上很難入睡。脈象細而滑,舌苔又厚又黃。這是因為濕熱在體內鬱結,導致氣機升降失常。應該治療上焦(胸腔以上)的問題。

製半夏,鬱金,川雅連,光杏仁,炒枳實,廣陳皮,乾薑,薤白頭,佩蘭葉,栝蔞皮,炒竹茹

白話文:

半夏:製作成半夏粉

鬱金:用鬱金塊

川雅連:用川雅連子

光杏仁:去皮的杏仁

炒枳實:炒熟的枳實

廣陳皮:廣東產的陳皮

乾薑:用乾薑片

薤白頭:薤白的根莖

佩蘭葉:佩蘭的葉子

栝蔞皮:栝蔞的果皮

炒竹茹:炒熟的竹茹

二診,中脘痞阻,飲食不進,口膩痰多。脈象濡滑。濁阻胃中。先為通降。

藿香,製半夏,金石斛,廣皮,茯苓,佩蘭葉,川樸,大腹皮,栝蔞皮,枳實,鮮佛手,竹茹

白話文:

藿香

炮製半夏

金石斛

廣陳皮

茯苓

佩蘭葉

川芎

大腹皮

栝樓皮

枳實

新鮮佛手

竹茹

三診,通降胃府,仍然不納,略一進谷,輒中脘不舒,味變酸濁。脈象濡滑。痰濕閉阻胃口。再降胃化痰,而宣氣鬱。

白話文:

三診,治療使胃氣下降,但仍然無法進食,稍微進食點食物,胃中便會脹滿不適,味道轉變為酸腐。脈象滑而無力,說明胃口被阻礙不通。再次治療使胃氣下降消化食物,同時幫助氣血運行。

香豆豉,炒杏仁,黑山梔,栝蔞皮,降香屑(四分),上川樸,製半夏,炒枳殼,生薑

白話文:

  • 香豆豉
  • 炒杏仁
  • 黑山梔(乾果)
  • 栝樓皮
  • 降香屑(四分)
  • 川樸(川芎和厚樸)
  • 半夏(已製)
  • 炒枳殼
  • 生薑汁

四診,脈象濡細,重按少力,舌苔白膩不化。不納不飢。中氣不足,不能化濁。再扶持中氣,而展胃陽。

人參鬚,製半夏,橘白,佩蘭葉,炒穀芽,益智仁,雲茯苓,玫瑰花,鮮竹茹,砂仁(二粒)

白話文:

人參鬚,半夏經過炮製,橘皮的白內層,佩蘭的葉子,炒過的麥芽,益智仁,茯苓,玫瑰花,新鮮的竹茹,砂仁(兩粒)

五診,扶持中氣,而展胃陽,稍能知飢安穀。藥既應手,宜再擴充。

人參鬚(八分),淡姜渣(三分),茯苓(三錢),佩蘭葉(八分),玫瑰花(二朵),益智仁(六分),製半夏(一錢五分),橘白(一錢),焦麥芽(二錢)

白話文:

人參鬚(0.8克),淡薑汁(0.3克),茯苓(4.5克),佩蘭葉(0.8克),玫瑰花(2朵),益智仁(0.6克),製半夏(1.5克),橘皮(1克),焦麥芽(2克)

六診,胃氣雖得稍醒,然略一多納,氣輒上衝。脈濡細,右關帶滑。中氣不足,不能運化,以致濕熱結聚,通降無權。擬苦辛開通。

白話文:

通過望聞問切六種診法,病人的胃氣雖然稍微有所恢復,但只要稍微吃得多了,胃氣就會衝到上面。把脈,發現脈象濡細,右關脈帶滑。這是因為中氣不足,不能運轉消化食物,導致濕熱之氣積聚,通降的功能無法發揮。因此,擬用苦辛味藥物疏通氣機。

製半夏(一錢五分),川連(四錢),藿香(一錢五分),枳實(一錢),佩蘭葉(一錢),橘皮(一錢),乾薑(二分),茯苓(三錢),竹茹(一錢)

白話文:

半夏(9克),川連(24克),藿香(9克),枳實(6克),佩蘭葉(6克),橘皮(6克),乾薑(1.2克),茯苓(18克),竹茹(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