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聿青

《張聿青醫案》~ 卷八 (5)

回本書目錄

卷八 (5)

1. 痰火

某,素有痰喘舊證,前以辛溫開飲,極著成效。又以勞勩感邪,於九日前忽先寒後熱,繼但熱不寒,刻今熱勢雖衰,而淋淋汗出,欲寐未寐之際,讝如夢語,肢搐引動,咽中作痛,喉關偏右白糜星布。脈數濡滑,舌絳赤,苔黃罩灰。此由邪濕內蒸,所有濁痰,悉化為火,致肺胃之陰津消灼。

白話文:

有一個病人,原本就有長期痰喘的毛病,之前用溫熱通暢氣路的藥物治療,效果非常好。後來因為過度勞累受了寒邪,九天前突然先發冷後發燒,接著一直發燒不發冷,現在雖然發燒的情況減輕了,但是還在冒冷汗,想要睡覺但又睡不著,說話支離破碎就像在說夢話,四肢抽搐動彈,喉嚨痛,咽喉右側有白色的潰瘍斑點。脈搏又數又滑,舌頭紅赤,舌苔黃色並帶有灰色。這是因為邪濕在體內蒸發,原本的痰液全部化為熱火,導致肺胃中的津液被灼傷。

陰分愈虧,則火熱愈熾,有虛脫之虞。勉擬泄熱和陰一法。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石斛(四錢),朱茯神(三錢),北沙參(五錢),大元參(三錢),光杏仁(三錢),冬瓜子(三錢),煨石膏(三錢),製半夏(一錢五分),炒黃川貝(一錢五分),枇杷葉(四片),青蘆管(八錢),竹瀝(四錢),濂珠(三分),川貝(五分),犀黃(三釐三味研末吹喉),枇杷葉並鮮竹茹代茶。

白話文:

金石斛(4錢)

朱茯神(3錢) 北沙參(5錢) 大元參(3錢) 光杏仁(3錢) 冬瓜子(3錢) 煨石膏(3錢) 製半夏(1錢5分) 炒黃川貝(1錢5分) 枇杷葉(4片) 青蘆管(8錢) 竹瀝(4錢) 濂珠(3分) 川貝(5分) 犀黃(3釐)(研末吹喉)

使用方法:

枇杷葉和鮮竹茹加水煮成代茶飲。

二診,泄熱和陰,而清肺胃,咽痛糜腐大退。的屬痰熱化火爍陰。藥既應手,姑宗前法擴充。

沙參(五錢),大麥冬(三錢),煨石膏(三錢),川貝母(二錢),生薏仁(三錢),炒蔞皮(三錢),光杏仁(三錢),冬瓜子(四錢),青蘆管(八錢),竹瀝(四錢)

白話文:

北沙參:5錢

大麥冬:3錢

煨石膏:3錢

川貝母:2錢

生薏仁:3錢

炒蔞皮:3錢

光杏仁:3錢

冬瓜子:4錢

青蘆管:8錢

竹瀝:4錢

雷(左),脾腎兩虧,飲食生痰,痰阻為喘者久。茲值春升之際,痰憑木火之勢而化為熱,以致竟夜不能交睫。脈左尺不藏,苔黃舌紅。龍相亦動。擬潛陽和陰,參以苦泄。

白話文:

雷先生,脾腎虧損,飲食過多生痰,痰液阻塞氣道,導致長期喘息。正值春季陽氣上升之際,痰液順應木火的勢頭,化為熱痰,導致整夜難以入眠。把脈時發現左尺脈虛弱,舌苔黃,舌頭紅。且龍相穴位也有反應。擬採用溫補陽氣,滋養陰液的方法,並配合使用苦泄藥物。

川雅連(四分酸棗仁三錢同炒),肥知母(三錢),炒枳殼(七分),製半夏(一錢五分鹽水炒),鮮竹茹(一錢五分),茯苓神(各二錢),上濂珠(三分),真川貝(五分二味研細末調服)

白話文:

方:)**五。丸一^《文

左,平素痰多,交夏君火行令,火與痰合,遂致瀰漫心竅,言語不能自如。今神識雖清,而健忘胃鈍,左關脈滑。此痰阻於中,心腎不相交通。欲交心腎,當祛濁痰。

白話文:

左氏病人平常痰多,到了夏季心火旺盛的時候,心火和痰液結合,進而瀰漫到心竅,導致說話困難。現在雖然神智清醒,但是健忘、胃口不好,左關脈搏滑動。這是因為痰液阻滯在身體中部,使得心腎無法溝通。想要讓心腎相通,就必須去除濁痰。

參鬚(一錢),製半夏(一錢五分),陳膽星(五分),橘紅(一錢),栝蔞仁(三錢炒),遠志(八分),茯苓神(各二錢),九節菖蒲(五分),枳實(一錢),姜竹茹(一錢),竹瀝(六錢滴入薑汁少許)

白話文:

參鬚(5克),炮製半夏(7.5克),陳膽星(2.5克),橘皮(5克),炒過的栝樓仁(15克),遠志(4克),茯苓、神曲(各10克),九節菖蒲(2.5克),枳實(5克),姜竹茹(5克),竹瀝(30毫升,加入少許薑汁)

某,中虛挾痰,痰熱化風,撼擾神舍。心中跳動,則火從上升。脈象虛弦。填補其下,以涵濡肝木,礙於在上之痰熱,而利不勝弊。惟介類以潛之。

白話文:

某位患者,體質虛弱又有痰,痰液因熱而化風,撼動心神。心中悸動時,火氣就會往上竄。脈象細而緊。原本想補其體質,以滋養肝臟,但上方的痰熱妨礙了,利弊相抵,無法奏效。唯有藉助介殼類藥物來潛降痰熱。

牡蠣,煅決明,白蒺藜,塊辰砂,法半夏,朱茯神,煅磁石,鉤鉤,橘紅,雞子黃,大淡菜

白話文:

生蠔,決明子,白附子,硃砂,半夏,硃砂,磁石,珍珠,橘紅,蛋黃,大青口

王(左),眩暈足麻,甚至昏僕。肝陽挾痰上逆,恐成癇厥。

製半夏,枳實,天麻,白殭蠶,獨活,茯苓,薄橘紅,竹茹,鉤鉤,炒菊花秦艽

白話文:

製作半夏、枳實、天麻、白殭蠶、獨活、茯苓、薄橘皮、竹茹、鉤藤、炒菊花、秦艽。

某,素有痰火,一二年一發,發則詈人擲物,自以為癇也。曰、非癇也。夫癇者,發則暴僕,不知人事,口吐涎沫,聲如豬羊鳴也。

白話文:

南星(六分),辰茯神、煨天麻、橘紅、鹽炒竹茹、天竺黃、白蒺藜、九節菖蒲、鬱金、鎮心丸(一丸化開服用)

制南星(六分),辰茯神,煨天麻,橘紅,鹽炒竹茹,天竺黃,白蒺藜,九節菖蒲,鬱金鎮心丸(一丸化服)

盛(右),凡虛里之穴,其動應衣,宗氣泄越之徵。中流無砥柱之權,肝陽從而撼擾,神舍因而不寧。擬補中氣以御肝木。

白話文:

虛裏穴位盛(右),症狀是會對衣物有反應,這是宗氣外泄的徵兆。中氣沒有穩固的根基(就像河流中沒有砥柱一樣),導致肝陽因此受到撼動,神志因此不安定。應當補養中氣來控制肝木。

鹽水炙綿耆,吉林參,雲茯苓,阿膠珠,土炒白芍,遠志肉,塊辰砂,左牡蠣,龍齒,金器

白話文:

鹽水炙過的綿芪,吉林產的人參,雲南產的茯苓,阿膠製成的藥丸,土炒過的芍藥,遠志的肉質部分,研碎的辰砂,左邊的牡蠣,龍齒(一種藥材),金屬製成的器皿

又,補中以御木,育陰以柔肝,神呆如昨,時多恐怖,心中自覺窒而不開。脈左寸沉滯,關部細弦,尺中小澀,右寸滑而濡軟,關部滑而帶弦,尺脈較勁。皆中氣臟陰有虧,挾痰內蔽之象。夫既虧矣,何復生痰。蓋肝稟將軍之性,其剛柔之用,正施之則主一身之生髮,逆施之則為火風之厲階。

白話文:

此外,用補益中氣的方法來抵禦肝木的侵襲,用滋養陰液的方法來柔化肝氣,但是神志恍惚的症狀依舊,時常感到恐懼,心中覺得鬱塞而難以舒展。脈象顯示:左寸脈沉滯,關部脈細而弦,尺脈微澀;右寸脈滑而濡軟,關部脈滑而兼弦,尺脈較為強勁。這些脈象都提示中氣虧虛,臟陰不足,痰飲內阻的象徵。既然已經虧虛,為什麼還會生痰呢?這是因為肝臟具有將軍之性,其剛柔之用,順應了自然規律,就會主導全身的生髮,如果逆反了自然規律,就會成為火風之邪的階梯。

今當產後未滿百日,血虛氣弱,肝木偏亢,遂為虛里跳動。厥陽上旋,則清津濁液,悉為陽氣所煉,凝結成痰。心為離火,火本下降,與水相交者也。今陽氣且從上旋,心火何能獨降,心胸清曠之區,轉為陽火燔蒸之地,窒悶之由實在於此。譬如酷暑之時,獨居斗室,雖曠達之士,亦且悶不能堪,所謂悶者,皆陽之悶也。

白話文:

現在產後不到一百天,血氣不足,肝氣過旺,於是出現心悸。太陽經氣血逆行上升,導致清液濁液都受到陽氣的煉化,凝結成痰。心臟五行屬火,火性本是向下,與水相剋。現在陽氣從上逆行,心火怎麼能獨自下降呢?心胸原本是清澈寬闊的地方,現在變成被陽火蒸烤之地,所以產生窒悶感。就像酷暑時分,獨自待在密閉的房間裡,即使是寬宏大量的人也會感到難以忍受,這種難受就是陽氣鬱結引起的。

夫至陽悶於中,灼液成痰,神明為痰火所擾,便是不能自主之局。所最難者,陽可以熄,火可以降,痰可以豁,而三者之藥,無不戕賊元氣。今以水虧不能涵濡,氣虛不能制伏,然後有肝陽之升,痰熱之蔽。消之降之,前者未定,後者又來。若補之涵之,則遠水不能濟急也。

白話文:

當陽氣過盛壓抑於體內,灼熱的體液會凝聚成痰液,而神志也會受到痰火擾亂,導致無法自主行動。

最困難的地方在於,雖然可以熄滅陽氣、降低火氣、消除痰液,但是這三類藥物都會損害元氣。

現在的情況是,津液虧虛無法濡潤,氣虛無法控制,才會導致肝陽上亢,痰熱壅蔽。如果想用瀉法來消散、降這些異常,但前一個問題還沒解決,後一個問題又出現了。

如果想用補法來滋補、涵養,但遠水救不了近火,無法及時解決問題。

大藥之似乎虛設者為此。茲從補養之中,參入治痰之品,標本並顧。未識勃然欲發之陽,能得漸平否。備正。

吉林參(一錢),煅龍齒(五錢),九節菖蒲(五分),塊辰砂(三錢),茯苓神(各二錢),清阿膠(二錢),焦遠志(八分),辰砂拌麥冬(三錢),川貝(二錢),炒鬆生地(四錢),馬寶(先化服一分)

白話文:

  • 吉林參:1 錢
  • 煅龍齒:5 錢
  • 九節菖蒲:5 分
  • 塊辰砂:3 錢
  • 茯苓神:2 錢
  • 清阿膠:2 錢
  • 焦遠志:8 分
  • 辰砂拌麥冬:3 錢
  • 川貝:2 錢
  • 炒鬆生地:4 錢
  • 馬寶:先化服 1 分

又,每至動作,虛里輒大跳動,內經謂其動應衣,宗氣泄也。病之著眼處,當在於此,所以前診脈細弦而並不洪大,與病相應,直認其為中氣虛而不能制木,致魂不安謐,神不守舍。欲遵經訓,似非補其中氣,交其心神不可也。乃投之罔效,其中必有曲折。此次偶服攻劫之方,大吐大下。

白話文:

另外,每次他一活動,虛弱的腹部就會劇烈跳動。內經上說,這是虛氣衝動衣物,宗氣外泄的表現。疾病的癥結在這裡。所以之前的診脈,脈象細弱,並不洪大,與病情相符。直接判斷為中氣虛弱,無法控制肝木,導致魂魄不安定,神志不守。想遵循經書上的教導,好像不補中氣,調和心神是不行的。但用了藥卻沒有效果,其中一定有曲折。這次偶然服用了攻補兼施的藥方,導致了劇烈的嘔吐和腹瀉。

今診右部之脈轉滑微大,寸脈依然細滯。因思肝用在左在於胠脅,肝鬱之極,氣結不行,由胠脅而蔓及虛里,氣鬱則痰滯,滯則機竅不宣,是神機不運,在乎痰之多寡,痰踞機竅之要地,是以阻神明、亂魂魄。然而吐下之後,神志而未靈爽者,蓋腸胃直行之道,積痰雖一掃而空,至竅絡紆迴之處,非郁開氣行,痰不得動也。今才經吐下,理應休息數日,乘此以四七湯開其鬱結,參入芳香以宣竅絡。

白話文:

現在把脈,發現右脈轉滑且較大,但寸脈仍舊細且滯。我推測肝臟位於人體左側的脅肋處,肝氣鬱結時,氣機不暢通,就會從脅肋處擴散到內臟。氣鬱就會導致痰滯,痰滯就會令經絡不通暢,進而造成神機不能運作。神機能不能運作,取決於痰的多少。痰一旦堵塞了要害的經絡,就會阻礙精神和魂魄的活動。

儘管已經服用了瀉藥,但患者的神志還沒有完全清醒。這是因為雖然腸胃的直行通道中的痰液已經被清除,但經絡中迂迴曲折的痰液,如果不疏通氣機,痰液就無法移動。現在患者剛服完瀉藥,需要休息幾天。趁這幾天,使用四七湯疏通鬱結,加入芳香之物以疏通經絡。

旬日之後,再用攻法。即請裁奪行之。

上川樸(一錢二分),磨蘇梗(一錢),廣玉金(三錢),製半夏(三錢),茯苓(四錢),九節菖蒲(七分),姜(二片),棗(二枚)

白話文:

現代中文翻譯:

  1. 白茯苓(茯苓)

  2. 炒白芍(白芍)

  3. 川芎(川芎)

  4. 白芷(白芷)

  5. 茯苓(茯苓)

  6. 水菖蒲(菖蒲)

  7. 當歸(當歸)

  8. 大棗(大棗)

又,心虛膽怯,神不自持,多疑寡斷,痰火之藥,無一不進,迄無應效。即心腎不濟一層,亦經小試,未見寸功,幾成棘手難明之局。深究其理,虛里之跳動,究系病起之根,若非宗氣之泄,即是肝氣之郁,可不待言。吾人肝主左升,膽主右降,肝升則化為心血,膽降則化為相火。

白話文:

此外,如果一個人心虛膽怯,精神無法自我控制,多疑寡斷,各種對痰火有幫助的藥物都試過了,但都沒有效果。即使考慮到心腎功能不足,也經過小劑量的試驗,但未見絲毫功效,幾乎成了棘手難解的問題。深入探究其原理,體內虛弱而跳動,究其根本原因可能是因為體內宗氣洩漏,或者是肝氣鬱結,這是不言而喻的。我們的肝臟負責升發左邊的氣,膽囊負責下降右邊的氣,肝氣上升就轉化為心血,膽氣下降就轉化為相火。

今肝經之氣,鬱而不舒,則左升失其常度,而心血無以生長,當升不升,肝木愈鬱而愈實。肝為藏魂之地,又為藏血之海,經行血降,鬱塞稍開,神魂稍定。而木氣之升泄,仍難合度,心血日少,所以心虛若怯。無理處求理,如以上所述,似與病情不能為謬。擬升泄肝木,使上化心血,而心虛或能漸復,木升則鬱解,而肝實或可漸疏。

白話文:

現在肝經的氣鬱結不舒暢,導致左升的功能失去常規,結果是心血沒有辦法生成,應該上升的(心血)卻上升不了,肝木(氣)就更鬱結、更實了。肝臟是藏匿魂魄的地方,也是儲藏血液的海洋,經絡中的血氣下降,鬱塞稍稍得到緩解,神魂也稍稍安定。但是木氣(肝氣)上升發泄,仍然難以合乎正常,心血日漸減少,所以心虛像缺少膽量一樣。在無理的地方尋求道理,如上面所說,彷彿和病情不能說是錯誤的。打算疏散發泄肝木(氣),讓它轉化為心血,那麼心虛也許能逐漸恢復,木氣上升鬱氣才能解除,肝實也可能逐漸疏通。

苟心神可以自持,魂能安宅,便是佳境也。

柴胡(七分),生甘草(三分),杭白芍(二錢),茯苓神(各二錢),酒炒當歸(二錢),野於朮(二錢),撫川芎(一錢),丹參(二錢),煨姜(二片),西血珀(五分),上沉香(二分),上湘軍(六分三味研細用炒茺蔚子四錢煎湯調服)

白話文:

中藥方劑:

主藥:

  • 柴胡 7 錢

輔助藥材:

  • 生甘草 3 錢
  • 杭白芍 2 錢
  • 茯苓 2 錢
  • 神麴 2 錢

佐藥:

  • 酒炒當歸 2 錢
  • 野於朮 2 錢
  • 撫川芎 1 錢
  • 丹參 2 錢

引經藥:

  • 煨姜 2 片

特殊藥材:

  • 西血珀 5 分
  • 上沉香 2 分
  • 上湘軍 6 分
  • 炒茺蔚子 4 錢(研細用)

煎煮方法:

  • 將所有藥材放入鍋中,加入水煎煮,用炒茺蔚子調味。

方(左),頭脹眩暈火升,頻帶燥渴,痰多脈滑此痰濕化火生風,與陰虛陽亢者有間也。

栝蔞仁(三錢),煨天麻,甘菊花,白蒺藜,枳實,石決明,茯苓神,薑汁,竹瀝(五錢),白金丸(四分)

白話文:

  • 西瓜子 (3 錢)
  • 炙烤的天麻
  • 甘菊花
  • 白蒺藜
  • 枳實
  • 石決明
  • 茯苓
  • 薑汁
  • 竹瀝 (5 錢)
  • 白金丸 (4 分)

徐(左),閱病單皆痰火為患。痰一日不去,則火一日不寧,即神色一日不楚。邵筱邨龍虎丸,內有信石之猛,詢諸其弟,云服之雖解似痰非痰之物,痰即下行,神識理宜立楚,而猶呆鈍如昨。此必因痰濁入於心胞絡中,猛攻之藥,不能屈曲搜剔故也。擬方如下。

白話文:

徐醫師診視病歷,皆因痰火所致。痰若一日不除,則火便一日不息,人的精神面貌便一日不清爽。邵筱邨的龍虎丸中雖有信石的猛烈藥性,但經他弟弟告知,服用後雖能排出類似痰狀之物,但痰仍然存在,照理服用猛藥後精神應立即好轉,卻依舊呆滯如昨。這必定是因為痰濁已侵入心臟和血脈之中,猛烈的藥物無法遍及搜查清除所致。因此,我擬定如下藥方:

上濂珠(一錢),陳膽星(四分),明玳瑁(四分),西血珀(七分),明雄黃(四分),巴霜(六釐去淨油)

白話文:

上等的珍珠(1錢),陳年的牛黃(4分),明淨的玳瑁(4分),質地透亮的琥珀(7分),明亮的雄黃(4分),四川產生的霜(6釐升,除去雜質和油脂)

研為細末,每服四分空心服。

左,昨進化痰護神,多言呼唱,較昨稍定,然猶未能寐,腹中氣滿不舒。脈兩關弦滑。良以肝火挾痰內擾,肝經之氣,亦散漫不平,心神為之搖撼。既得應手,再守前意出入。

白話文:

昨天開的化痰護神劑已經見效,病人話多愛唱,精神比起昨天略有好轉,但還是無法入睡,肚子脹氣不舒服。脈象兩關弦滑。估計是因為肝火和痰在體內作祟,肝經的氣也散漫不平,導致心神不安。既然已經好轉,就繼續按照之前的方法治療。

朱茯神,陳膽星,香附,橘紅,真珠母,川楝子,製半夏,煅龍齒,當歸龍薈丸(一錢),礞石滾痰丸(二錢二丸和合先服),上濂珠(二分),西血珀(二分),辰砂(七釐三味研末臨臥服)

白話文:

朱茯苓、陳膽星、香附、橘紅、真珠母、川楝子、製半夏、煅龍齒,加上當歸龍薈丸(一錢)。

先服礞石滾痰丸(二錢二丸,混和後服用),以及上濂珠(二分)、西血珀(二分)。

最後,研磨辰砂(七釐)與三味藥,在臨睡前服用。

復診,便解神清得寐。前方去二丸,加塊辰砂竹茹。

左,清化痰熱,心胸烙熱稍平,胃納略起,頭暈亦減,然行動氣仍上逆。痰火內踞,本虛標實,治愈不易,聊作緩兵之計而已。

白話文:

左邊肺部,清除了痰熱,心胸灼熱感稍稍減輕,胃口也稍有增加,頭暈也減輕了,但氣血上逆的情況仍然存在。由於痰火在體內聚集,本質虛弱而症狀明顯,不易根治,只能暫時緩和症狀。

玉竹,海蛤粉,炒蔞皮,桔梗,茯苓,川貝母,光杏仁,炒竹茹,廣橘紅(一錢五分),生薑(五分二味用蜜水一杯同煎至干微炒入煎)

白話文:

將玉竹炒過、海蛤粉、炒過的蔞皮、桔梗、茯苓、川貝母、光杏仁、炒過的竹茹、廣橘紅 (15 克)、生薑 (5 克,兩味藥用蜂蜜水一杯煎製乾燥後,略微炒過,再放入煎煮)

某,痰火交熾,曾經糊亂。今神識雖清,而左脈弦大。肝膽之火,尚未寧靜。

朱茯神(三錢),竺黃(三錢),製半夏(一錢五分),陳膽星(三分),杏仁泥(三錢),鬱金(一錢五分),炒棗仁(一錢五分),鉤鉤(三錢後入),煨決明(四錢),橘紅(一錢),粉丹皮(一錢五分),遠志肉(五分)

白話文:

  • 朱茯苓(3錢)

  • 竺黃(3錢)

  • 製半夏(1錢5分)

  • 陳膽星(3分)

  • 杏仁泥(3錢)

  • 鬱金(1錢5分)

  • 炒棗仁(1錢5分)

  • 鉤藤(3錢,後加入)

  • 煨決明子(4錢)

  • 橘紅(1錢)

  • 粉丹皮(1錢5分)

  • 遠志肉(5分)

顧(左),向有痰飲,茲感風溫,先發咽痛,風化為火,與痰相合,以致痰火交熾,肺腎之氣不能相通。氣喘難臥,痰聲漉漉,心胸煩悶異常,常欲露胸泄悶,兩顴紅赤。而脈象濡細,舌苔浮紅罩黴。氣陰已虧,而痰火獨盛,恐難以草木為功。勉擬育陰化痰,以通肺腎。即請商裁。

白話文:

顧(先生),一向有痰液在體內,此次受風寒感冒,一開始出現咽喉疼痛,風邪化熱,與痰液結合,導致痰火交加,肺腎之氣不能相通。因而氣喘難臥,喉中有痰鳴音,心胸煩悶異常,常常想要解開衣服散熱,兩顴發紅。而脈象濡弱細小,舌苔浮腫發紅並且有白色苔垢。氣陰已經虧損,而痰火卻獨盛,恐怕難以用草藥奏效。勉強開出藥方,希望能滋養陰液、化解痰液,以通調肺腎之氣。還請先生審閱定奪。

阿膠珠(三錢),天冬(三錢),靈磁石(四錢煅),川貝(一錢五分),茯神(三錢),生地炭(四錢),秋石(五分),海蛤粉(四錢),陳海蟄(一兩),珠粉(三分),川貝(三分二味研末先調服)

白話文:

  • 阿膠珠 3 錢
  • 天冬 3 錢
  • 磁石(煅燒後)4 錢
  • 川貝 1 錢 5 分(二味研成細末,先調服)
  • 茯神 3 錢
  • 生地炭 4 錢
  • 秋石 5 分
  • 海蛤粉 4 錢
  • 陳海蟄 1 兩
  • 珍珠粉 3 分

李(右),痰火時升時降。再開展氣化,良以氣有餘即是火也。

光杏仁(三錢打),鬱金(一錢五分),丹皮(二錢),枳殼(一錢),山梔(三錢薑汁炒黑),栝蔞(二錢),澤瀉(一錢五分),桔梗(一錢),炒竹茹(一錢),車前子(三錢),枇杷葉(一兩去毛)

白話文:

  • 杏仁(研磨成粉,3錢)
  • 鬱金(1錢5分)
  • 丹皮(2錢)
  • 枳殼(1錢)
  • 山梔(3錢,用薑汁炒黑)
  • 栝蔞(2錢)
  • 澤瀉(1錢5分)
  • 桔梗(1錢)
  • 炒竹茹(1錢)
  • 車前子(3錢)
  • 枇杷葉(1兩,除去葉毛)

張(左),中脘漸舒,痰多脈滑。由濕生痰,由痰生火,由火生風,以知痰為火之本,風為火之媒。治病必求其本。

白話文:

張(仲景)說:中焦氣機壅滯,脈象多為滑脈。土地濕生草木,草木燃燒生火,火煽動而生風,由此可知濕是火的根源,風是火的媒介。治病必須找出其根源。

製半夏(一錢五分),煨天麻(一錢五分),廣皮(一錢),豬苓(二錢),蠶砂(三錢包),陳膽星(五分),白茯苓(三錢),白朮(二錢),澤瀉(二錢),清氣化痰丸(三錢)

白話文:

半夏(6克),炙天麻(6克),廣陳皮(4克),豬苓(8克),蠶砂(12克包),陳膽南星(2克),白茯苓(12克),白朮(8克),澤瀉(8克),清氣化痰丸(12克)

吳(左),驚動膽木,木火蒸痰,窒礙靈府。怔忡不寧,神情呆鈍。化痰宣竅,參以鎮墜。

白話文:

吳(左):驚動了膽氣,膽氣旺盛會刺激肝火,肝火旺盛會產生痰液,痰液會阻礙心神。心神混亂不安,精神恍惚。化解痰液、疏通經絡,再加入鎮定安神之藥。

製半夏(一錢五分),廣橘紅(一錢),廣玉金(一錢五分),塊辰砂(三錢包),陳膽星(五分),白茯苓(三錢),遠志肉(五分),炒棗仁(二錢打),九節菖蒲(二分),金器(一件懸煎)

白話文:

半夏:1.5錢

廣陳皮:1錢

廣藿香:1.5錢

辰砂:3錢(包起來)

陳膽草:0.5錢

茯苓:3錢

遠志:0.5錢

炒棗仁:2錢(敲碎)

菖蒲:0.2錢

金屬器皿:1件(用來懸掛煎藥)

某,神情昏憒,言語無倫,唇朱兼紫。脈滑而弦。此痰火肝陽交熾。擬泄熱化痰。

羚羊片(二錢),菖蒲(五分),橘紅(一錢),當歸(一錢五分),陳膽星(五分),遠志(五分),枳實(一錢),天麻(一錢五分),天竺黃(三錢),丹皮(一錢),竹瀝(一錢沖),龍薈丸(四錢)

白話文:

羚羊角片(3 克)

菖蒲 (0.8 克) 橘紅 (1.5 克) 當歸 (2.25 克) 陳膽星 (0.8 克) 遠志 (0.8 克) 枳實 (1.5 克) 天麻 (2.25 克) 天竺黃 (4.5 克) 丹皮 (1.5 克) 竹瀝 (1.5 克,泡水服用) 龍薈丸 (6 克)

江(右),怒火如狂,六脈弦數。肝火擾攘,心神為之不寧。擬護神化痰熄肝。

竺黃,決明,丹皮,塊辰砂,川貝,山梔,膽星,茯神,生鐵落,金器,濂珠(三分),玳瑁(一分五釐二味研末先服)

白話文:

  • **竺黃:**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通淋的功效。
  • **決明:**具有清肝明目、降血壓的功效。
  • **丹皮:**具有清熱涼血、利尿消腫的功效。
  • **塊辰砂:**具有鎮驚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
  • **川貝:**具有潤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 **山梔:**具有清熱瀉火、利尿通淋的功效。
  • **膽星:**具有清熱解毒、利膽通瘀的功效。
  • **茯神:**具有健脾益氣、安神養心的功效。
  • **生鐵落:**具有補血養血、止血安胎的功效。
  • **金器:**是指金屬製成的器皿或飾品,用於清熱解毒。
  • **濂珠(んでいます):**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
  • **玳瑁(一分五釐二味研末先服):**玳瑁的殼磨成粉末,在服用其他藥物之前服用,具有滋陰清熱、補心安神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