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維

《回春錄》~ 一、內科 (23)

回本書目錄

一、內科 (23)

1. 淋證

運糧千總馬香谷,患溺閉欲死。所親趙春山司馬,延孟英視之,脈堅體厚,口渴苔黃。投:知(母),(黃)柏,梔(子),楝(實),犀(角),(紫)菀,(栝)蔞,(竹)茹之藥,送當歸龍薈丸而瘳,竟不復發。

白話文:

糧草千總馬香谷,得溺水症狀嚴重瀕死,親戚趙春山司馬請孟英醫生前去診治。孟英醫師診察馬香谷後,發現其脈搏強勁、體格健壯、口渴、舌苔泛黃。孟英醫師開立了以下藥方:知母、黃柏、梔子、楝實、犀角、紫菀、栝蔞、竹茹等藥物,並搭配當歸龍薈丸。服用後,馬香谷的病情得到好轉,並未再次發病。

陳芰裳,患淋久不愈,延至溽暑。孟英診之,曰:易事耳。予補中益氣湯而愈。

白話文:

陳芰裳患有淋病很久了,在濕熱的夏天也無法痊癒。孟英診治後說:「小事一樁。」開了補中益氣湯,陳芰裳的淋病就痊癒了。

周菊生令正,患少腹酸墜,小溲頻數而痛。醫投通利不效,繼以升提溫補,諸法備試,至於不食不寐,大解不行,口渴不敢飲水,聞聲即生驚悸。孟英脈之,曰:此厥陰為病也。不可徒治其(足)太陽。先與:鹹苦以泄其熱,續用甘潤以滋其陰,毫不犯通滲之藥而愈。

白話文:

周菊生到門診求診,他的小腹會痠痛脹墜,小便次數頻繁且伴有疼痛。醫生先投以通利藥物,但沒有效果;接著使用升提溫補的方法,所有治療方法都試過了,但他還是出現不吃不睡、大便不通、口渴卻不敢喝水,聽到聲音就驚悸的狀況。孟英號脈後說:「這是厥陰經出現問題了。不能只治療他的太陽經。」先開了鹹苦的藥,用以瀉熱;接著再用甘潤的藥,用以滋陰,完全沒有使用通利滲濕的藥物,結果就治好了。

胡振華,以花甲之年,患溺後出血水,甚痛。自云:溲頗長激,似非火證。孟英察脈有滑數之象。予:元參,生地,犀角,(山)梔,楝(實),槐蕊,側柏,知母,花粉,石斛,銀花,甘草梢綠豆等藥,旬日而痊。逾四載,以他疾終。

白話文:

胡振華,在年近六十歲時,不小心溺水後,小便帶血水,而且非常疼痛。他自述:小便頻繁、急促,不太像是熱症。孟英診察脈象,有滑數的現象。我開了以下藥方:元參、生地黃、犀角、(山)梔子、楝樹果、槐花、側柏葉、知母、花粉、石斛、銀花、甘草梢、綠豆等藥物,十天後病症痊癒。四年後,因其他疾病去世。

陳足甫,溲後見血,管痛異常,減餐氣短。孟英以:元參,生地,知母,楝實,銀花,側柏葉梔子桑葉,丹皮,綠豆為方,藕湯煎服,二劑,病大減,乃去丹皮、柏葉,加西洋參熟地,服之而瘥。

白話文:

一位姓陳的病人小便後見血,尿道疼痛異常,吃得少了會氣喘。孟英用元參、生地、知母、楝實、銀花、側柏葉、梔子、桑葉、丹皮、綠豆為藥方,用藕湯煎服,兩劑後病情大減。於是去掉丹皮和柏葉,加入西洋參和熟地,服用後就痊癒了。

朱湘槎令媳,患溲澀痛,醫與滲利,反發熱,頭痛,不飢,口渴,夜不成眠。孟英診之,脈細數。乃陰虛肝鬱,化熱生風,津液已爍,豈容再利?與:白薇,梔子,金鈴(子散),知母,花粉,紫菀,麥冬,石斛,菊花,服之即愈。

白話文:

朱湘槎的媳婦,小便不通暢且疼痛。醫生給她開了利尿通便的藥物,結果反而引起發熱、頭痛、食慾不振、口渴,晚上睡不着。孟英診斷後,發現脈象細數。認為這是陰虛肝鬱,化熱生風,津液已經枯竭,怎麼還能再利尿通便呢?於是開了處方:白薇、梔子、金鈴子散、知母、花粉、紫菀、麥冬、石斛、菊花。服用了之後,媳婦的病情就癒合了。

許培之祖母,年逾七旬,久患淋漏,屢發風癍。孟英持其脈,弦而滑,舌絳口乾。每以:犀角,生地,二至(丸),(黃)芩,(青)蒿,白薇,元參,龜板,海螵(蛸)之類,息其暴;甘露飲增損,調其常。人皆疑藥過涼。孟英曰:「量體裁衣」,病屬陽旺,氣血有餘,察其脈舌,治當如是。

白話文:

許培的祖母已經七十多歲了,長期患有淋病,經常發作中風。孟英把脈後發現脈象弦而滑,舌頭發紅、口乾。每次用犀角、生地、二至丸、黃芩、青蒿、白薇、元參、龜板、海螵蛸等藥物來緩解急性症狀;用甘露飲加減治療,調養身體。大家都懷疑這些藥物太寒涼。孟英說:「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治療方案」,這種病屬於陽氣太盛,氣血過旺,從脈象和舌象來看,應該這樣治療。

病者乃云:十餘年前,偶患崩而廣服溫補,遂成此恙。始知先天陽氣雖充,亦由藥釀為病。

秋杪,患寒熱如瘧,善怒不眠,苦渴易飢,卻不能納食。孟英察脈,弦數倍常,予清肺蠲痰,柔肝充液之法,漸以向安。

白話文:

秋天末尾,病人患有像瘧疾一樣的寒熱,容易生氣失眠,口渴易餓,但又吃不下東西。孟英檢查脈搏,發現脈搏比平常快多了,於是給他清肺化痰、柔肝益液的藥方,病人的病情逐漸好轉。

今冬,有薦吳古年診治者,詢知病源,作高年脫營論,而以「血脫益氣」裁方。初服三、四劑,飲食驟增,舉家忻幸。已而血漏甚多,眠食欲廢。復延孟英視之,仍主前議。果得漸康。

白話文:

今年冬天,有人推薦我請吳古年醫生診治,他了解我的病情後,認為我是一個年紀大的人,身體已經衰弱,於是決定用「活血益氣」的方法來治療。

一開始,我連續服用了三、四劑藥,之後食慾突然大增,全家人都很高興。然而,沒多久後,我的出血變得很嚴重,連睡覺和吃飯的慾望也沒有了。我又請孟英醫生來看診,他仍然堅持吳醫生的治療方針。結果,我的病情逐漸好轉。

2. 疝氣

金元章,年逾七旬,久患疝厥。每病於冬,以為寒也。服熱藥而暫愈,終不能霍然。孟英診曰:脾胃雖寒,肝陽內盛,徒服剛烈,焉能中肯?以:(人)參,(白)術,枸杞,蓯蓉,當歸茴香,菟絲,鹿角霜桂枝茯苓,楝實,黃連,吳萸,橘核等藥為方,服之。今數年無恙矣。

白話文:

金元章,年紀超過七十歲,長期患有疝氣。每次發病都在冬天,他認為是天氣寒冷所致。服用熱性藥物後暫時好轉,但始終不能徹底痊癒。孟英診斷後說:脾胃雖然虛寒,但肝陽卻內盛,只服猛烈的藥物,怎麼能對症下藥?於是開了以下藥方:人參、白術、枸杞、蓯蓉、當歸、茴香、菟絲、鹿角霜、桂枝、茯苓、楝實、黃連、吳茱萸、橘核等藥材。服藥後,多年來一直沒有復發。

慶雲圃觀察令郎,陡患偏墜,醫與茴香、葫蘆巴烏藥、荔核等劑,遂疼不可忍。因浼趙棠村鹺尹邀孟英視之。按其脈膚,甚熱,曰:非疝也。睪丸腫痛,必偏於右,此濕熱時邪也。設以疝治,則必成癰。乃按濕熱時邪治之,果覆杯而痛減,三服而便行熱退。因食羊肉,腫痛復作。再與清解,囑慎口腹而瘳。

白話文:

慶雲圃的觀察官之子,突然得了偏墜之症,醫生給他開了茴香、葫蘆巴、烏藥、荔枝核等藥方,服後疼痛加劇。於是請趙棠村卜尹邀請孟英醫生來診治。孟英診脈後發現患者皮膚很熱,便說:「這不是疝氣。睪丸腫痛,必定偏於右側,這是濕熱之邪氣所致。如果按疝氣治療,必定會形成膿腫。」於是根據濕熱之邪氣進行治療,果然痛楚減輕了,三帖藥後便通便,熱氣也退了。後來因為吃了羊肉,腫痛復發。再給予清解之藥,並囑咐他注意飲食,最終痊癒。

3. 諸虛

有患陰虛火炎者,面赤常如飲酒之態,孟英主一味元參湯,其效若神,而屢試皆驗。

薛氏(立齋)醫案,每以補中益氣湯地黃丸並用為治,雖盧不遠之賢,亦或效尤,其實非用藥之法也。如果系清陽下陷而當升舉者,則地黃丸之陰凝滯膩非所宜也。設屬真陰不足之當用滋填者,則升麻柴胡之耗散,不可投也。自相矛盾,毫無紀律。然上、下分治,原有矩矱。

白話文:

薛立齋醫師的醫案中,經常將補中益氣湯與地黃丸合用治療。雖然醫術高明的盧不遠也效仿這種做法,但這並非用藥的正確方法。因為如果患者是清陽下陷,需要升舉陽氣,就不適合使用地黃丸這種性質陰寒、阻滯凝膩的藥物。如果患者是真陰不足,需要滋陰填精,就不適合使用升麻、柴胡這種耗散氣血的藥物。這樣用藥自相矛盾,毫無規律。然而,上、下分治是治療原則,有一定的規範。

有屠敬思者,素屬陰虧,久患痰嗽,動則氣逆,夜不能眠,頻服滋潛,納食漸減,稍沾厚味,嘔腐吞酸。孟英視脈:左弦而微數,右則軟滑兼弦。水常泛溢,土失堤防,肝木過升,肺金少降。良由久投滋膩,濕濁內蟠,無益於下焦,反礙乎中運。左強右弱,升降不調。

白話文:

有一個叫屠敬思的人,身體虛弱,長期患有痰咳,稍有動作就氣逆,晚上睡不著。他經常服用滋補潛陽的藥物,飲食逐漸減少。稍微沾上味道濃烈的食物,就會嘔吐腐爛的物質和吞酸。孟英診脈發現:左手脈弦而微數,右手脈軟滑而兼弦。水液經常泛濫,脾土失於約束,肝木過於亢盛,肺金失於肅降。這是因為長期服用滋膩的藥物,濕濁積聚在體內,對下焦沒有幫助,反而妨礙了中焦的運化。左脈強而右脈弱,升降不調。

以:蓯蓉,黃柏當歸,芍藥,熟地,丹皮,茯苓,楝實,砂仁(研為末)藕粉為丸,早服溫腎水以清肝;以:黨參白朮枳實,菖蒲,半夏,茯苓,橘皮黃連,蒺藜(生曬研末),竹瀝為丸,午服培中土而消痰,暮吞威喜丸,肅上源以化濁。三焦分治,各恙皆安。悉用丸劑者,避湯藥之助痰濕耳。

白話文:

早服丸劑

  • 組成:蓯蓉、黃柏、當歸、芍藥、熟地黃、丹皮、茯苓、楝實、砂仁(研磨成粉末)、藕粉
  • 用法:早服,搭配溫腎水,以清肝火。

午服丸劑

  • 組成:黨參、白朮、枳實、菖蒲、半夏、茯苓、橘皮、黃連、蒺藜(生曬研成粉末)、竹瀝
  • 用法:午服,以補益中氣、化痰。

晚服威喜丸

  • 服用時間:晚上
  • 功效:肅清上焦濁氣

分治三焦

  • 通過不同時間服用的丸劑,分治三焦。
  • 三焦各恙調和,則身體安康。

採用丸劑的原因

  • 避免湯藥中的水分滋生痰濕。

室女多抑鬱,干嗽為火鬱,夫人人而知之者。有王杞庭之姊,年逾標梅(謂當婚之年),陡患干嗽,無一息之停,目不交睫,服藥無功。求孟英診焉!兩脈上溢,左兼弦細,口渴無苔。乃真陰久虛,風陽上僭,沖嗽不已,厥脫堪虞。授:牡蠣龜板鱉甲石英,蓯蓉,茯苓,熟地,歸身,牛膝,冬蟲,夏草,胡桃肉之方,藥甫煎,果欲厥,亟灌之,即寐。次日黃昏,猶發寒痙,仍灌前藥。

白話文:

未婚女子容易憂鬱,會出現連續乾咳的「火鬱」症狀,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有一個姓王的女子,已經到了出嫁的年齡,卻突然得了乾咳,咳個不停,眼睛都睜不開,吃藥也沒有效果。她請孟英診治。診察時發現她的兩條脈搏都很旺盛,左邊的脈象細而緊,她口渴舌苔沒有。這是真陰虛弱已久,風陽之氣上逆,引起劇烈咳嗽,甚至出現休克的危險。孟英開了以下藥方:牡蠣、龜板、鱉甲、石英、山藥、茯苓、熟地黃、當歸、牛膝、冬蟲夏草、胡桃肉。藥一煎好,女子就感覺要暈厥,趕緊灌下去,立刻就睡著了。第二天傍晚,她又發作寒戰抽搐的症狀,仍舊灌服前方的藥物。

第三夜,僅有寢汗而已。四劑後,諸恙不作,眠食漸安。

設此等潛陽鎮逆之方,遲投一二日,變恐不可知矣。況作郁治而再用開泄之品耶?故辨證為醫家第一要務。

魏西林令侄女,娩後惡露延至兩月。繼聞乃翁條珊主政及兩弟卒於京,大棗不釋。而為(患)乾嘔吐血,頭痛偏左,不飢不食,不眠不便,渴飲而溲必間日一行。久治不效。孟英切脈,虛弦豁大。與:麥冬,大棗,加熟地、首烏、鱉甲、二至(丸)、菊花、旋覆、芍藥、貝母、麻仁、青鹽等藥,服後,脈漸斂,血亦止。七、八劑,頭痛始息。

白話文:

魏西林的姪女,生產後惡露延續至兩個月。後來聽說她的公公條珊主政以及兩個弟弟在京城去世,她悲痛不已。

之後出現乾嘔吐血、頭痛偏左、不飢不食、不眠不便、口渴想喝水但排尿時隔一天才排一次的症狀。久治無效。孟英切脈診斷,脈象虛弦豁大。

於是給她開了麥冬、大棗,加上熟地、首烏、鱉甲、二至丸、菊花、旋覆花、芍藥、貝母、麻仁、青鹽等藥物。服藥後,脈象逐漸收斂,血也止住了。服用七、八劑後,頭痛才開始緩解。

旬日後,便行安穀。逾年接柩悲慟,血復溢,誤投溫補而亡。

趙菊齋仲媳,素患陰虛內熱,時或咯血,去年孟英已為治愈。暨而汛事偶愆,孟英診曰:病去而孕矣。今春娩後患瀉,適孟英赴豫章之診,專科進以溫熱之方,而咳嗽乃作。更醫改授養營之劑,則滑瀉必加。簽藥乩方,備嘗莫效。比孟英歸,投以:甘(草),(小)麥,大棗,配以:(烏)梅、(黃)連之法,證漸輕減。

白話文:

趙菊齋男性的中年兒媳婦,一直有陰虛內熱的毛病,有時候還會咳血,去年孟英已經治好了她的病。後來,她因為月經不調,孟英診斷為:病已經好了,而且懷孕了。今年春天生完孩子後,她患上了腹瀉,正好孟英去豫章看病,就請專科醫生給她開了治療溫熱病的藥方,結果反而引起了咳嗽。她換了另一個醫生,開了補養氣血的藥方,結果腹瀉加重了。她求簽問卜,試了很多偏方,都沒有效果。後來孟英回來後,給她開了甘草、小麥、大棗,配上烏梅和黃連的藥方,她的症狀才逐漸減輕。

繼為其姻黨尼之,多方蠻補,遂致腹脹減餐,日下數十行,皆瑩白堅圓,如白蒲桃之形,上縈血絲。菊齋悔悶,仍乞援於孟英,予:仲景當歸生薑羊肉湯,每劑吞鴉旦仁二十一粒,以龍眼肉為衣,果兩服而便轉為溏,痛即遞減。再與溫養奇經之龜板,鹿(角)霜,(當)歸,(茯)苓,(枸)杞,菟(絲子),甘(草),白(芍),烏賊(骨),蓯蓉,蒲桃(干),藕(肉)等,調理而痊。

白話文:

隨著時間推移,她的親戚尼幫她進補很多次,導致她腹脹食慾不振,一天排便數十次,大便都是圓形、堅硬、瑩白的,像白葡萄的形狀,表面有血絲。菊齋十分懊惱,於是仍然向孟英求助。我開了張仲景當歸生薑羊肉湯的方子,每次服藥時吞服21粒鴉蛋仁,用龍眼肉包裹著。服用了兩次藥後,大便就變成了溏便,疼痛也逐漸減輕。接著,我又給她開了溫養奇經的方子,包括龜板、鹿角霜、當歸、茯苓、枸杞、菟絲子、甘草、白芍、烏賊骨、蓯蓉、蒲桃乾、藕肉等,經過調理後,她的病就痊癒了。

朱氏婦,素畏藥,雖極淡之品,服之即吐。近患晡寒夜熱,寢汗咽乾,咳嗽脅痛。月餘後,漸至餐減經少,肌削神疲。孟英診之、左手弦而數,右部澀且弱。曰:既多悒鬱,又善思慮,所謂病發心脾是也。而平昔畏藥,豈可強藥再戕其胃?誠大窘事。再四思維,以:甘草小麥紅棗,藕(肉)四味,令其煮湯,頻飲勿掇。

白話文:

有一個姓朱的婦女,一直害怕吃藥,即使是藥性很淡的藥,服用後也會嘔吐。最近她患上了黃昏發寒、夜晚發熱,睡覺出汗口渴、咳嗽、肋部疼痛的症狀。一個多月後,逐漸發展到食慾減退、月經量減少,身體消瘦、精神疲憊。孟英給她診斷,左手脈搏弦緊而快,右手脈搏澀弱。孟英說:「既有多愁善感,又喜歡胡思亂想,所謂的疾病是由於心脾功能失調造成的。但是她一向害怕吃藥,難道還能以強烈的藥物再次損傷她的胃嗎?這確實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經過反復思考,孟英決定使用甘草、小麥、紅棗、藕肉四味藥,讓她煮湯頻頻飲用,不要再拒絕服藥。

病者嘗藥大喜,徑日夜服之。逾旬復診,脈症大減。其家請更方,孟英曰:毋庸也,此本仲景治臟燥之妙劑,吾以紅棗易大棗,取其色赤補心,氣香悅胃,加藕(肉)以舒郁怡情,合之甘、麥,並能益氣養血,潤燥緩急。雖若平淡無奇,而非惡劣損胃之比。不妨久住,胡可以為果子藥而忽之哉?恪守兩月,病果霍然。

白話文:

病患服用藥物後非常高興,直接每天晚上都服用。過了一個多星期再次回診,脈象和症狀都大為好轉。家屬請求孟英重新開方,孟英說:不用了,這是仲景治療臟腑燥熱的妙方。我用紅棗代替大棗,因為紅棗色澤紅潤可以補心,氣味香甜可以讓胃舒暢;再加入蓮藕(肉)來疏肝解鬱,搭配甘草和麥冬,不僅可以補氣養血,更能滋潤緩解燥熱和不適。雖然看起來平淡無奇,但比起那些會損傷胃的劣藥可是好太多了。不妨繼續服用兩個月,哪能把它當成零嘴藥物而忽視呢?病患仔細遵照了兩個月,病果然痊癒了。

高石泉媳,骨小肉脆,質本素虛。冬間偶涉煩勞,不飢不寐,心無把握,夜汗耳鳴。馮某連進滋陰法,病日甚孟英察其左寸甚動,兩關弦滑,苔色膩黃。乃心肝之火內燔,胃腑之氣不降。陰虧固其本病,滋填未可為非。然必「升降」先調,而後補之有益。授以:鹽水炒黃連,石菖蒲,元參,丹參梔子石斛,小麥,知母,麥冬,竹葉蓮子心等藥,服之即應。續與:女貞,旱蓮,牡蠣,龜板,地黃,善後而瘥。

白話文:

高石泉媳婦身材瘦弱,身體虛弱。冬天的時候偶爾勞累一下,就會食不下咽、睡不着覺,心神不寧,晚上出汗、耳朵響。馮某多次使用滋陰的方法,但是病情反而加重。孟英仔細觀察她的左寸脈動得很厲害,兩關脈弦而滑,舌苔膩黃。推測是肝心之火內熱,胃腑之氣不下降所致。陰氣虧損是她的根本病因,滋養填補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必須先調理「升降」,然後再補益纔會有效果。給她開了鹽水炒黃連、石菖蒲、元參、丹參、梔子、石斛、小麥、知母、麥冬、竹葉、蓮子心等藥,服藥後病情立刻見效。又配合了女貞、旱蓮、牡蠣、龜板、地黃等藥,好好調理,最後痊癒了。

古方書云:「喘無善症」。喘而且汗,尤屬可危。

戊戌春,張雨農司馬必欲孟英再赴黃山,孟英因其受病之深,且公事掣肘,心境不能泰然,誠非藥石之可以為力也,固辭不往。司馬泣然哀懇,但冀偕往旋署,則任君去留可耳,並囑趙蘭舟再四代陳曲悃。

白話文:

戊戌年的春天,張雨農司令官一定要孟英再去黃山一趟。但孟英因為身體病得很重,加上公務繁忙,心境無法平靜,所以這並非藥物可以解決的,因此堅決拒絕。司令官悲傷又懇切地請求,只希望孟英陪他再去一趟,那麼去留由孟英自己決定,並囑咐趙蘭舟反覆陳述自己的真誠懇切。

孟英感其情,同舟渡江,次剡溪,司馬談及體氣羸憊情形,孟英忽曰:公其久不作嚏乎?司馬曰:誠然有年矣,此曷故也?孟英曰:是陽氣之不宣布耳,古惟仲景論及之,然未立治法,今擬鄙方奉贈,博公一嚏如何?司馬稱善。遂以高麗參,乾薑五味子,石菖蒲,酒炒薤白,半夏,橘皮,紫菀桔梗,甘草為劑,舟行抵嵊,登陸取藥,煎而服之。駕輿以行,未及廿里,司馬命從人詣孟英車前報曰:已得嚏矣。

白話文:

孟英受感動,與司馬一同乘船渡江。到了剡溪,司馬談起自己身體虛弱的情況。孟英突然問道:「先生已經很久沒有打噴嚏了吧?」司馬說:「的確已經好幾年了,這是什麼原因?」孟英說:「這是陽氣無法發散造成的。古代只有仲景論述過這個問題,但沒有提出具體的治療方法。現在我打算用我的藥方幫您治療,讓您打個噴嚏,您看如何?」司馬表示贊同。於是孟英用高麗參、乾薑、五味子、石菖蒲、酒炒薤白、半夏、橘皮、紫菀、桔梗、甘草等藥材配製了一劑藥。船到了嵊州,司馬上岸抓藥,熬煎後服下。坐車走了不到二十里,司馬派人到孟英的車前報告說:「已經打噴嚏了。」

夏間,顧聽泉邀孟英視其所視屠綠堂之恙,孟英曰:陰生可慮。果於夏至前五日而卒。

屠之五令郎,患痰嗽者數年,近因悲哀病作。徐某見其嗽甚則吐也,投以參、術,病乃益甚。潤七月十六日夜,綠堂忽示夢雲:汝病須延孟英診視,服溫養藥可愈。覺而異之,即邀過診。孟英曰:此陰虛癆嗽,嗽久而沖氣不納則嘔吐,非胃寒也。經言:「勞者溫之」,亦溫養之謂,非可以溫補施之者。

白話文:

徐某的五位令郎感染痰咳多年,最近因為傷心而病情發作。徐某看到令郎咳得很厲害,甚至會嘔吐,於是給他們服用人參和山藥,病情反而加重。

七月十六日的晚上,徐某在綠堂做了一個夢:有人對他說:「你的病應該請孟英來診斷,服用溫養藥物可以治癒。」徐某醒來後覺得很奇怪,隨即邀請孟英來診治。

孟英說:「這是陰虛勞咳,咳嗽久了會衝擊氣血,導致嘔吐,並不是胃寒。古籍說:『勞就要溫暖它』,這裡的溫暖是溫養的意思,不能用溫補的方法來治療。」

病者見案,更為驚歎,始以父蘿告焉。孟英亦為之肅然。方用:西洋參,熟地,蓯蓉,「二冬」,茯苓,龜板,牡蠣,紫石英玉竹枇杷葉,橘皮,服之果安。予謂:凡事皆可以感天地,格鬼神,況醫為性命之學耶?即此一案,可以知孟英之手眼通大,非幸獲虛名者所能仰望也。

白話文:

病人見到這個病例,更加驚嘆,於是把父親的蘿蔔記載下來告訴他。孟英也為此肅然起敬。治療方法用:西洋參、熟地、補骨脂、「兩冬」、茯苓、龜板、牡蠣、紫石英、玉竹、枇杷葉、橘皮,服用後果然痊癒。我認為:凡事都可以感動天地,讓鬼神臣服,何況醫術是攸關性命的大學問呢?從這個病例中,可以知道孟英的醫術高明廣闊,不是那些僥倖得來虛名的人所能相比的。

顧石甫,為婁縣宰,患恙,醫治日劇。解任歸,求診於孟英,脈見左寸如鉤。曰:病不能夏矣。子雙適至,聞而疑之,謂許醫詰曰:此症氣逆血溢,腹脹囊腫,宛以康康侯之疾,若以外象觀之,似較輕焉,胡彼可愈而此勿治耶?孟英曰:彼為邪氣之壅塞,脈雖怪而搏指不撓,證實脈亦實也。此則為真氣之散漫,脈來瞥瞥如羹上肥,而左寸如鉤,是心之真臟脈見矣。

白話文:

顧石甫擔任婁縣縣官時生病,醫治後病情日益嚴重。卸任回鄉後,向孟英求診。孟英把脈後,發現他的左寸脈如鉤狀。他說:「這病不能拖到夏天了。」

恰好子雙醫師也在場,聽了孟英的話後,表示懷疑。他問許醫師:「這個病症是氣逆血溢,腹脹囊腫,就像康康侯的疾病。但是看起來,康康侯的病似乎比較輕。為什麼他可以治癒,而這個病不能治呢?」

孟英說:「康康侯的病是由邪氣壅塞引起的,雖然脈象怪異,但是按壓時不會鬆軟,證明是虛脈。這個病則是真氣散漫,脈象就好像羹湯上的油花,一觸即逝。而且左寸脈如鉤,表示心的真臟脈象已經顯現了。」

夫壅塞可以疏通,散漫不能收拾。客邪(則)草木能攻,神病而刀圭莫濟。證雖相似,病判天淵,縱有神丹,終無補也。季春果歿。

白話文:

閉塞的症狀可以疏通,但過於分散的卻難以整理。外邪入侵,草藥還能對付,但精神上的疾病卻難以用刀針醫治。症狀雖然相似,但病因差若天淵,縱然有神丹妙藥,也無濟於事。春天過後,果實就凋落了。

馬某,年三十餘,素用力。患發熱惡寒,肢振自汗,少腹氣上衝胸,頭痛口渴。孟英診曰,衛虛風襲,而脈絡久傷,肝風內動。予:建中去飴(糖),加龍(骨)、牡(蠣)石英、蓯蓉、楝實、桑枝,數帖而痊。

白話文:

馬姓男子,三十多歲,平時喜歡用力過度。患有發燒畏寒、四肢顫抖盜汗、小腹脹氣上衝胸部、頭痛口渴的症狀。孟英醫師診斷,由於衛氣虛弱導致風邪入侵,而經絡長期受損,造成肝風內動。開立建中湯去除甘草(飴),並加入龍骨、牡蠣、石英、蓯蓉、楝實、桑枝等藥物,服用幾劑後就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