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琴

《類證治裁》~ 卷之三 (2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20)

1. 鬱症脈候

郁脈多沉伏,或結促,或沉澀。郁在肝腎見於左,郁在心脾見於右。氣血食積痰飲,一有留滯,脈必止澀,但須有神,有神有胃氣也。郁脈雖沉伏結促,有氣可散,氣通則和。若牢革弦不和,正氣先傷,無氣可散,即調補難效,況誤行耗氣藥乎!所以鬱症得弦強脈者,多成虛損。(《醫通》)

白話文:

鬱結的脈象往往沉隱、結促或沉澀。鬱結在肝腎上,表現在左寸關;鬱結在心脾上,表現在右寸關。氣血、食積、痰飲,只要有一樣停滯,脈象必定停止澀滯,但脈象必須有精神,有精神就有胃氣。鬱結的脈象雖然沉隱、結促,但有氣就能散開,氣通了就調和了。如果脈象像皮革一樣緊,弦脈不調和,那麼正氣首先會受損,沒有氣可散,即使調理補益也難以奏效,更何況誤用耗氣的藥物呢!所以鬱症出現弦強脈象的,大多會變成虛損。(《醫通》)

2. 附方

〔通治〕,越鞠丸,見本卷諸氣。

白話文:

通治

越鞠丸(請見本卷「諸氣」條目)

〔諸郁〕,六郁丸,香附(二錢),橘紅蒼朮,撫芎,半夏(各一錢),赤苓,山梔(各七分),炙草,砂仁(各五分),姜(三片),氣加木香烏藥、紫蘇、砂仁。濕加薏苡、白朮。熱加黃芩,倍山梔。痰加南星、枳殼。血加紅花、丹皮。食加山楂、神麯、麥芽

白話文:

治療各種鬱症,六鬱丸:

香附二錢,橘紅、蒼朮、撫芎、半夏各一錢,赤茯苓、山梔各七分,炙甘草、砂仁各五分,生薑三片,氣鬱加木香、烏藥、紫蘇、砂仁。

濕鬱加薏苡仁、白朮。

熱鬱加黃芩,加倍山梔。

痰鬱加南星、枳殼。

血鬱加紅花、丹皮。

食鬱加山楂、神曲、麥芽。

〔精滑〕,固陰煎,見二卷脫。

〔潮熱〕,逍遙散,見一卷火。

〔失血〕,歸脾湯,見二卷勞瘵。

白話文:

精滑

固陰煎(見第二卷「脫」)

潮熱

逍遙散(見第一卷「火」)

失血

歸脾湯(見第二卷「勞瘵」)

〔食少〕,七福飲,參,地(各三錢),當歸,棗仁(各二錢),白朮(錢半),炙草,遠志(各五分),

白話文:

【食量減少】,七福飲,人參,地黃(各三錢),當歸,棗仁(各二錢),白朮(一錢五分),甘草,遠志(各五分)。

〔悲鬱〕,甘麥大棗湯甘草小麥大棗

白話文:

治療憂鬱症的甘麥大棗湯,它是由甘草、小麥、大棗三味藥材組成的。

〔驚狂〕,清心溫膽湯,陳,夏,苓,草,竹茹枳實,姜,參朮,歸,芍,黃連,麥冬,遠志,菖蒲,香附

白話文:

〔心神不定〕,清心溫膽湯,人參、茯苓、草果、竹茹、枳實、生薑、炒白朮、當歸、芍藥、黃連、麥冬、遠志、菖蒲、香附。

〔怒郁〕,解肝煎,見本卷諸氣。

〔傷肝〕,化肝煎,見二卷血。

〔恐郁〕,八味丸,見一卷中風。

〔氣鬱〕,七氣湯,見二卷咳嗽。

白話文:

怒鬱 藥方:解肝煎 出處:本卷「諸氣」

傷肝 藥方:化肝煎 出處:第二卷「血」

恐鬱 藥方:八味丸 出處:第一卷「中風」

氣鬱 藥方:七氣湯 出處:第二卷「咳嗽」

〔豁痰〕,七聖湯,半夏,黃連,白蔻,人參茯苓,竹茹,生薑(二片)

白話文:

〔化痰〕,七聖湯,半夏、黃連、白蔻、人參、茯苓、竹茹、生薑(兩片)。

〔血鬱〕,四物化郁湯,地,芍,歸,芎,桃仁,紅花,香附,青黛

白話文:

【血鬱】,四物化鬱湯,生地,芍藥,當歸,川芎,桃仁,紅花,香附,青黛。

四物化鬱湯是中醫方劑,用於治療血鬱證。血鬱證的症狀主要有: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產後腹痛,少腹冷痛,不孕,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

四物化鬱湯中,生地、芍藥、當歸、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的作用;桃仁、紅花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作用;香附具有理氣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青黛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作用。

四物化鬱湯各藥合用,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清熱涼血的作用。可治療血鬱證引起的各種症狀。

〔氣鬱〕,溫膽湯,見一卷溫。

白話文:

氣鬱

気分鬱屈している場合。

溫膽湯(方劑名)

『溫膽湯』を參照のこと。

〔傷絡〕,金鈴子散,金鈴子,延胡索(各一兩),每服三錢,酒調下。

白話文:

[筋骨損傷],服用金鈴子散。金鈴子、延胡索(各一兩),每次服用三錢,用酒調服。

〔營損〕,人參養營湯,見二卷勞瘵。

〔吞酸〕,左金丸,黃連,吳萸

〔胃郁〕,金匱麥門冬湯,見一卷燥。

〔散火〕,火鬱湯,見一卷火。

白話文:

養營,人參養營湯,見第二卷勞疾。

吞酸左金丸,黃連,吳茱萸

胃鬱,金匱麥門冬湯,見第一卷燥濕。

散火火鬱湯,見第一卷火氣。

〔濕鬱〕,除濕湯,茅朮(四錢),防風(二錢),茯苓,白朮,白芍(各一錢),姜,棗

白話文:

【濕鬱】,除濕湯,茅朮(12公克),防風(6公克),茯苓、白朮、白芍(各3公克),生薑、紅棗

〔濕鬱〕,平胃散,見一卷濕。

白話文:

現代白話文:

濕鬱(一種濕邪鬱阻狀態)

方藥:平胃散

出處:見於《一卷濕》

〔痰鬱〕,潤下丸,芩,連,星,草(各一兩),半夏(二兩),橘紅(八兩),用鹽五錢,水化,浸橘紅煮乾,焙,共研,蒸餅為丸。

白話文:

〔痰鬱〕,潤下丸,黃芩、黃連、紫草、半夏(各半斤),橘紅(四斤),用鹽五錢溶於水中,浸泡橘紅煮乾,焙乾,混合研磨,製作成蒸餅丸。

〔消痰〕,大棗,陳,夏,苓,草,姜

〔食鬱〕,保和丸,見二卷痰飲。

白話文:

消痰方

  • 大棗(陳年)
  • 夏枯草
  • 茯苓
  • 草果
  • 生薑

食鬱方

  • 保和丸(見本草二卷,痰飲篇)

〔氣滯〕,沉香降氣散沉香(二錢八分),砂仁(七錢半),香附(六兩二錢半),炙草(五錢半),每服二錢,薑湯下。

白話文:

【氣滯】,服用沉香降氣散,沉香(二錢八分),砂仁(七錢半),香附(六兩二錢半),炙草(五錢半),每次服用二錢,用薑湯送服。

〔婦郁〕,半夏厚朴湯,即七氣湯。

白話文:

婦鬱,乃七氣湯,即半夏厚朴湯也。

〔治木〕,達郁湯,升麻柴胡川芎,香附,桑皮,橘葉,蒺藜

白話文:

治療木鬱證的達鬱湯,含有升麻、柴胡、川芎、香附、桑皮、橘葉、蒺藜等藥材。

〔治火〕,火鬱湯,見本卷諸氣。

〔治火〕,發郁湯,見一卷火。

〔治濕〕,濕鬱湯,術,樸,苓,夏,芎,羌,獨,草,蒼朮,香附,姜

白話文:

治熱症

火鬱湯:見第一卷火鬱條目。

治濕症

濕鬱湯:術、樸、苓、夏、芎、羌、獨、草、蒼朮、香附、姜

〔治土〕,奪郁湯,藿香,蒼朮,香附,陳皮,砂仁,草果,蘇梗,省頭草,姜

白話文:

【治療濕氣阻滯】,奪鬱湯:

  • 藿香:具有祛除暑濕、理氣和胃的功效。
  • 蒼朮:具有祛除濕邪、健脾益氣、燥濕化痰的功效。
  • 香附:具有理氣解鬱、調經止痛、化濕消腫的功效。
  • 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消積導滯的功效。
  • 砂仁:具有溫中行氣、健脾消食、燥濕化痰的功效。
  • 草果:具有溫中行氣、化濕止瀉、理氣和胃的功效。
  • 蘇梗:具有理氣寬中、祛痰止咳、燥濕化痰的功效。
  • 省頭草:具有清熱燥濕、涼血止血、解毒消腫的功效。
  • 生薑: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散寒、止咳化痰、消炎止痛的功效。

〔治痰〕,痰鬱湯,杏,蔞,枳,陳,苓,草,香附,浮石蘇子

白話文:

〔治痰〕痰鬱湯

成份:杏仁、半夏、枳殼、陳皮、茯苓、香附、浮石、蘇子

解釋:此方用於治療痰液鬱結,胸膈滿悶,咳嗽氣喘等症。杏仁、半夏具有化痰理氣的功效,枳殼、陳皮能夠行氣消脹,茯苓、香附可以健脾除濕,浮石、蘇子能夠降氣化痰。諸藥合用,共奏化痰理氣、行氣消脹、健脾除濕、降氣化痰之效。

〔治金〕,泄郁湯,紫菀,貝母,桔梗沙參,香附,砂仁,白蒺藜

白話文:

金屬中毒症:泄鬱湯

紫菀:滋補肺氣,化痰散結。

貝母:清熱化痰,養陰潤肺。

桔梗:宣肺止咳,利咽排膿。

沙參:益氣滋陰,潤肺清燥。

香附:理氣解鬱,調經止痛。

砂仁:溫胃理氣,化痰止瀉。

白蒺藜:平肝熄風,清熱解毒。

〔治食〕,食鬱湯,神麯,枳殼,香附,砂仁,梔,樸,芎,陳,草

白話文:

治食疾

食鬱湯

組成:神曲、枳殼、香附、砂仁、梔子、厚朴、川芎、陳皮、草果

〔治水〕,折郁湯,白朮,茯苓,豬苓澤瀉肉桂丁香木通,白蔻仁

白話文:

[治療水腫]

折鬱湯

  • 白朮:健脾滲濕
  • 茯苓:健脾利水
  • 豬苓:利水滲濕
  • 澤瀉:利水滲濕
  • 肉桂:溫陽化氣,行水
  • 丁香:溫胃散寒,行水
  • 木通:利水通淋
  • 白蔻仁:化濕行水

〔治血〕,血鬱湯,見本卷諸氣。

白話文:

治血

血鬱湯(見本卷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