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秉鈞

《瘍科心得集》~ 卷下 (3)

回本書目錄

卷下 (3)

1. 辨天泡瘡翻花瘡論

天泡瘡者,形如水泡,皮薄而澤,或生頭面,或生遍身。由天行少陽相火為病,故名天泡。為風熱客於皮膚間,外不得泄,沸熱血液,結而成泡。宜清熱涼血,熱解則愈;如兼表邪而發熱脈數者,宜荊防敗毒散;如火盛者,或加芩、連、連翹金銀花、元參之屬;如焮腫疼痛,脈數便結者,此表裡俱實也,宜防風通聖散雙解之;如外多毒水,以金黃散敷之,或以石珍散摻之,無有不愈。

白話文:

天泡瘡是一種形狀像水泡的疾病,皮膚薄而光滑,可能出現在頭面或遍佈全身。是由於天行少陽相火為病而引起的,因此得名天泡。風熱之邪侵襲皮膚,無法散發出去,導致血液沸騰,形成水泡。治療方法宜清熱涼血,熱邪消除後即可痊癒;如果兼有表邪,伴有發熱、脈數,應服用荊防敗毒散;如果火熱較盛,可加用芩、連、連翹、金銀花、元參等藥物;如果紅腫疼痛,脈數且便祕,說明表裡都有實邪,應服用防風通聖散來雙向緩解;如果在外有較多毒水,可用金黃散敷敷,或用石珍散摻入,都能起到治療效果。

翻花瘡者,由瘡瘍潰後,肝火血燥生風所致。或瘡口胬肉突出如菌,大小不同,或出如蛇頭,長短不一,揩損每流鮮血,久亦虛人。治法當滋肝養血,如梔子清肝湯是也;外塗藜蘆膏(景岳方),胬肉自入,須候元氣漸復,膿毒將盡,塗之有效,不然雖入而復潰。若誤用刀針、蝕藥、火灸,其勢益甚,或出血不止,必致寒熱嘔吐等證,須大補脾胃為善。

白話文:

翻花瘡是瘡瘍潰爛後,肝火血燥生風引起的。症狀是瘡口有肉芽突出,像蘑菇一樣,大小不一。有時像蛇頭,長短不一。擦拭時常有鮮血流出,時間久了會讓人生病。治療方法應該滋養肝臟,養血。像是梔子清肝湯就是一個好例子。外用藜蘆膏(景嶽方),肉芽會自行縮回。但一定要等到元氣逐漸恢復,膿毒將盡時才能塗抹。否則即使肉芽縮回也可能再次潰爛。如果誤用刀針、腐蝕性藥物、火灸,情況會更加嚴重,可能會出血不止,並導致寒熱嘔吐等症狀。這時需要大補脾胃。

2. 辨膿窠瘡黃水瘡論

膿窠瘡者,大如黃豆,黃膿起泡,痛甚。起時先從水泡作癢,後變膿泡。乃肺經有熱,脾經有濕,二氣交感而成。治當清熱散風、涼血除濕,如四妙湯加防風荊芥,或涼血消風散;外搽普濟丹,或蛇床子散,或一掃光;若不癢而痛者,以生大黃二兩,生石膏一兩,研末,麻油調搽,兼戒口味,自愈。

白話文:

膿瘡是一種類似黃豆大小的疾病,其特徵是出現黃色膿泡,伴隨著劇烈疼痛。它通常由肺經有熱、脾經有濕這兩種因素交感而成。治療時宜清熱散風、涼血除濕,例如服用四妙湯並加入防風、荊芥,或服用涼血消風散。患處可外用普濟丹、蛇牀子散或一掃光等藥膏。若是不癢而痛,則可使用生大黃二兩、生石膏一兩研末,用麻油調和外敷,同時忌口,可自行痊癒。

黃水瘡者,頭面耳項,忽生黃泡,破流脂水,頃刻沿開,多生痛癢。此因日曬風吹,熱毒鬱於皮毛,暴感濕熱;或內餐濕熱之物,致風動火生而發。當內服祛風、涼血、清熱之藥,外以湯洗之,用蛤粉散搽之;有用雄豬膽一個,入黃柏一兩浸,焙乾為末,摻之;或用井花水調搽,殊妙。

白話文:

黃水瘡:是指頭面耳項等部位,突然長出黃色水泡,破裂後流出黃色油脂狀液體,迅速擴散開來,伴有疼痛和瘙癢。

原因:

  1. 外感因素:日曬風吹,熱毒鬱積於皮膚毛孔,突然接觸濕熱環境。

  2. 內因因素:飲食不當,攝入過多濕熱之物,導致風邪化火,誘發黃水瘡。

治療:

  1. 內服藥物:服用祛風、涼血、清熱解毒的中藥,以內部調節為主。

  2. 外用藥物:

(1) 湯洗:使用中藥湯劑清洗患處,起到清熱解毒、止癢消腫的作用。

(2) 蛤粉散:將蛤粉研磨成細末,撒敷患處,具有清熱解毒、收斂瘡面的功效。

(3) 雄豬膽黃柏散:將雄豬膽一個,黃柏一兩浸泡,焙乾後研磨成細末,撒敷患處,具有清熱解毒、收斂瘡面的功效。

(4) 井花水:將井水燒開後冷卻,調和藥粉或草藥,塗抹患處,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3. 辨疥瘡痤痱瘡論

夫疥有五種:乾疥、濕疥、蟲疥、砂疥、膿疥。如肺金燥盛,則生乾疥,瘙癢皮枯,而起白屑;脾經濕盛,則生濕疥,臖腫作痛,破泄黃水,甚流黑汁;肝經風盛,則生蟲疥,瘙癢徹骨,撓不知痛;心血凝滯,則生砂疥,形如細砂,焮赤癢痛,抓之有水;腎經濕盛,則生膿窠疥,形如豆粒,便利作癢,膿清淡白,或脾經濕盛亦生之,但頂含稠膿,癢痛相兼為異,皆有小蟲,染人最易。

白話文:

疥瘡有五種:乾疥、濕疥、蟲疥、沙疥、膿疥。肺金燥盛,就會生乾疥,瘙癢皮枯,而起皮屑。脾經濕盛,則生濕疥,腫脹疼痛,破潰流出黃水,甚至流出黑水。肝經風盛,則生蟲疥,瘙癢徹骨,抓撓也不知疼痛。心血凝滯,則生沙疥,形狀如細砂,灼熱瘙癢疼痛,抓撓後有水。腎經濕盛,則生膿窠疥,形狀如豆粒,排便時瘙癢,膿水清淡微白,脾經濕盛也可能生膿窠疥,但頂部含有稠膿,瘙癢疼痛兼具,這些疥瘡都有小蟲,傳染性很強。

切忌熱湯浸洗,圖快一時,殊不知熱毒攻裡,蟲愈深入,雖有良方,何能刻日奏效?患者戒之。兼忌一切發物海鮮。治法:內服疥靈丹,或消風散;外搽繡球丸,或一掃光俱可。

白話文:

  1. 避免用熱水浸泡,雖然可以暫時緩解症狀,但其實會導致熱毒攻入體內,使蟲子更深入皮膚,即使有良方,也難以快速奏效。患者務必注意。

  2. 忌吃一切容易引發過敏的食物,如海鮮等。

  3. 治療方法:內服疥靈丹或消風散;外用繡球丸或一掃光皆可。

痤痱瘡者,俗名坐板瘡。生於兩股,密如撒粟,尖如芒刺,癢痛非常,渾身毛刺,甚者皮損黏衣。此由脾經濕熱濕毒郁久而成,或有因久坐卑濕之地,或坐烈日石上,釀成濕熱,亦能致之。此處乃至陰之所,血亦罕來,藥力少至,當用外治,法以苦參湯洗之,摻以鵝黃散

白話文:

痤痱瘡,俗稱坐板瘡,長在兩股之間,密密麻麻像撒下的粟米,尖細如芒刺,奇癢難耐,渾身毛髮倒豎,嚴重時甚至皮膚破損,衣物黏在瘡口上。這是由於脾經濕熱濕毒鬱久而成,或者因為長時間坐在潮濕低窪的地方,或坐在烈日下的石頭上,導致濕熱,也可能導致痤痱瘡。這裏是極陰之處,血很少到達,藥力也難以到達,應採用外治。方法是用苦參湯清洗患處,並摻入鵝黃散。

4. 辨白禿瘡肥瘡論

白禿瘡者,俗名⿸疒巤⿸疒梨瘡。乃足太陽膀胱、督脈二經受濕熱,生蟲作癢,瘡痂高堆是也。風襲則起白屑,熱甚則禿,久則傷孔而不生髮。治當消風、除濕、殺蟲、止癢、養血。

白話文:

白禿瘡,俗稱癬瘡。由於足太陽膀胱經和督脈這兩條經絡受到濕熱侵襲,生出蟲子而瘙癢,瘡痂堆積得很高,就是這種情況。風侵襲則出現白屑,熱氣重則禿頂,時間久了就會傷及毛孔而不再長出頭髮。治療時應當清除風邪、祛除濕氣、殺滅蟲子、止住瘙癢、養血。

肥瘡生於頭頂,乃臟腑不和之氣上衝,血熱之毒上注,小兒陰氣未足,陽火有餘,故最多犯之。宜內服荊芥防風連翹天花粉、貝母、元參、赤芍、生地、牛蒡子等,清熱解毒、涼血和血,俟毒氣少解,方外用藥以塗之,切不可驟加寒涼塗遏,以致熱毒內攻不救。蓋小兒臟腑嬌嫩,易入難出也。

白話文:

肥瘡生長在頭頂上,是臟腑不和諧的氣向上衝擊,血熱毒素向上積聚引起的。小孩子的陰氣不足,陽火旺盛,所以經常發病。適合內服荊芥、防風、連翹、天花粉、貝母、元參、赤芍藥、生地黃、牛蒡子等藥物,清熱解毒、涼血和血,等毒氣稍微消除後,再外用藥膏塗抹,絕對不可以突然使用寒涼藥物塗抹阻滯,導致熱毒向內攻而不容易救治。因為小孩子的臟腑嬌嫩,容易進入毒氣,卻很難排出。

5. 辨濕毒瘡腎臟風瘡論

濕毒瘡,生於足脛之間,狀如牛眼,或紫或黑,膿水淋漓,止處即潰爛,久而不斂。此因脾胃虧損,濕熱下注,以致肌肉不仁而成;又或因暴風疾雨,寒濕暑熱侵入肌膚所致。在外屬足太陽、少陽經,在內屬足厥陰、太陰經。初覺急服荊防通聖散木瓜、牛膝、防己蒼朮治之;若延久不愈者,宜服補中益氣湯二妙散,外搽制柏散,或金黃散

白話文:

濕毒瘡,發生在小腿和腳踝之間的皮膚上,形狀像牛眼,或紫色或黑色,膿水淋漓,疼痛的部位會潰爛,很久都不會癒合。最初是因為脾胃虛弱,濕熱下注,導致肌肉失去知覺而形成;還可能是因為暴風疾雨,寒濕暑熱侵入肌膚所致。在經絡上,外部屬於足太陽經、少陽經,內部屬於足厥陰經、太陰經。初發時立即服用荊防通聖散,並加入木瓜、牛膝、防己、蒼朮治療。如果延誤治療,久治不愈,宜服用補中益氣湯和二妙散,外敷制柏散或金黃散。

腎臟風者,屬腎虛,風邪乘於臁脛,以致皮膚如癬,或漸延上腿,久則延久遍身。外證則瘙癢成瘡,膿水淋漓,眼目昏花;內證則口燥舌乾,腰腿倦怠,吐痰發熱,盜汗體疲。治法用六味丸為主,佐以四生散;若脾胃虛弱者,用補中益氣湯為主,佐以六味丸、四生散為善;外貼黃蠟膏

白話文:

腎臟風,是屬於腎虛,因風邪侵襲小腿,而導致皮膚出現癬狀,或逐漸蔓延至大腿,時間一久便可能遍佈全身。外在症狀為瘙癢成瘡,膿水淋漓,眼目昏花;內在症狀則為口乾舌燥,腰腿倦怠,吐痰發熱,盜汗體疲。治療方法主要以六味丸為主,輔以四生散;若脾胃虛弱者,則應以補中益氣湯為主,輔以六味丸、四生散為佳;外敷黃蠟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