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生散

SI SHE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得效》卷十二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3%
肺經 23%
心經 15%
腎經 15%
胃經 15%
大腸經 7%
脾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四生散 」,主要成分是:罌粟殼,黑豆,甘草,生薑, 主治功效是: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生薑可以單獨煎湯服用,也可以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具有廣泛的臨牀應用。

黑豆具有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清熱解毒、健脾胃、解毒、活絡止痛、利水滲濕等功效。黑豆中的皁苷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可改善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黑豆含有豐富的鐵、磷、鈣、鎂、鉀等礦物質,以及維生素B1、B2、B6和維生素E等營養成分,能夠增強血管彈性,改善血液循環,防止血液凝固。黑豆性平、味甘,入腎經,具有清熱解毒、養血烏髮、祛風除濕、活血化瘀之功效。黑豆,味甘,入脾、腎經,性平,具有補脾益腎、烏髮明目、活血化瘀之效。黑豆,性平、味甘,入腎經,具有解毒、活血、祛風、明目之功效。黑豆,性平,味甘,益氣補血,活絡止痛,治腳氣、腰疼、風寒痹痛、四肢拘攣、水腫。黑豆,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溼、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補血安神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 四生散 」,主要成分是:罌粟殼,黑豆,甘草,生薑, 主治功效是:

傳統服藥法


生川2錢,草烏2錢,竹子青5錢,防風3錢,紅花2錢,續斷3錢,骨碎補3錢,赤芍3錢,生半夏1錢5分,生南星1錢5分(炒),紅曲2錢5分,川柏3錢,生地1兩,灰面5錢(炒黑)。
接骨。
蔥汁和灰面、紅曲熬汁調服;滓敷。

方劑組成解釋


罌粟殼具有止瀉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寒濕下痢、腹痛、腹瀉等症狀。黑豆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甘草具有緩和藥性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生薑具有溫中散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寒濕下痢、腹痛、腹瀉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止瀉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結膜炎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口腔炎及相關病灶口瘡嘴破口角炎腎絲球腎炎眼睛紅痛

相同名稱方劑


四生散, 出處:《醫方易簡》卷五。 組成:黃丹6兩,明松香6兩,生半夏6兩,生石膏3兩,熟石膏3兩。 主治:跌打損傷。

四生散, 出處:《得效》卷十二。 組成:罂粟殼(去萼蒂赤頰,半生半炙)、黑豆1合(半生半炙)、甘草(半生半炙)、生薑(半生半炙)。 主治:下痢。

四生散, 出處:《蘇沈良方》卷二。 組成:白附子(下注腳生瘡,用黑附子)、腎形沙苑、蒺藜、羌活、黃耆各等分。 主治:肝腎風毒,上攻下注,目赤癢痛,羞明多淚,鼻赤口瘡,腳膝生瘡,遍身風癬及婦女血風瘡。

四生散, 出處:《青囊全集》卷上。 組成: 四生散(《青囊全集》卷上。)出處:《青囊全集》卷上。組成:生川2錢,草烏2錢,竹子青5錢,防風3錢,紅花2錢,續斷3錢,骨碎補3錢,赤芍3錢,生半夏1錢5分,生南星1錢5分(炒),紅曲2錢5分,川柏3錢,生地1兩,灰面5錢(炒黑)。主治:接骨。 。 主治:接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