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塜敬節

《中國兒科醫鑑》~ 第二章 猩紅熱

回本書目錄

第二章 猩紅熱

1. 第二章 猩紅熱

【原因】猩紅熱亦屬麻疹等之傳染性小兒病。且較麻疹為多。大人亦有患之者。

猩紅熱有先天的。永久免疫性。故人有終生不罹此疾者。其有仍罹猩紅熱者。大抵未得後天之免疫性耳。

【症候】猩紅熱之潛伏期不足二十四小時。平均持續四日乃至七日。前兆期亦往往不過數時間。多則一日至二日。其起時。反覆惡寒或始於一日之戰慄。小兒則發全身痙攣。次則體溫上升。達三十九度。乃至四十度噁心。嘔吐。心悸亢進。全身倦怠。頭痛。咽喉疼痛。嚥下困難。咽頭黏膜及扁桃腺發赤且腫脹。

舌之邊緣強度發赤。中央及底基部帶青灰白色灰白黃色之苔。脈搏與體溫升騰時。增加五百二十至五百五十之間。

發疹期之體溫更上升一層。脈搏亦增多。發疹先發現於頸部。及鎖骨部。此後於二十四至四十八小時之內。蔓延於軀幹及四肢。惟顏面較少。而頤部及鼻部局所的血管痙攣。而呈蒼白色。此為鑑別徵候之要點。

猩經熱之發疹。呈鮮活之赤色。粗看之。有平等蔓延之狀。熟視之。發現集簇無數之深紅色細點。壓之則褪色。皮膚之潮紅漸次增加。患者往往感覺焮灼辛辣。或感皮膚瘙癢。末梢部之淋巴腺往往腫脹。最甚者感壓痛。此期軟口蓋及懸壅垂並。扁桃腺更增腫大。其他顎下腺亦增腫大。

頸腺。耳後腺。腋窩腺。肘腺。鼠蹊腺等亦腫大。此期舌面深紅色。菌狀乳嘴腫脹。此所謂覆盆子舌或貓舌也。舌面凸凹相交。其狀如覆盆與貓舌。

皮膚髮現疹點後三日或四日始達極度。三日至四日間。持續不變。漸次褪色。其後一周之後。漸次褪盡。皮膚外觀恢復。

發疹期後即落屑期。亦有發疹期未終了即開始落屑期者。通常發疹後最早發現落屑之部位。為頸部。落屑稀如糠粃狀。多連續片。及膜狀即層片狀之落屑。為猩紅熱之特徵。

落屑期中。體溫無變化。故患者頗覺爽快。喜靜臥。此期持續平均十四日。患者於感染後第四周之終。乃全愈。

【療法】初起時患寒。用葛根湯大青龍湯。發熱。噁心。嘔吐者。用小柴胡湯。以上凡口渴。躁煩。頭痛者。用小柴胡湯石膏。或白虎加人參湯。咽頭腫痛與嚥下困難者。用桔梗湯排膿湯排膿散之類。淋巴腺顯著腫大。用小柴胡湯加石膏。大柴胡湯四逆散小陷胸湯等。

嘔吐者。不能不藥。用甘草湯小半夏加茯苓湯

併發病之治方。可參照各疾病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