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津壽泉

《幼科證治大全》~ 四一,腹痛

回本書目錄

四一,腹痛

1. 四一,腹痛

小兒腹痛之病。誠為急切。凡初生二三個月。及一周之內。多有腹痛之患。無故啼哭不已。或夜間啼哭之甚。多是腹痛之故。大都不外寒熱二因。夫寒者。面白唇青。或瀉痢清白。以熱綿裹腹。而啼少止。即是寒也。因於熱者。面赤唇紅。得暖啼甚。即是熱也。一周之外。能吃飲食。

則有傷食腹痛。或瀉或不瀉。口渴而臭。面黃身熱。即是積痛。久而不愈。必致成疳矣。

【局方】藿香正氣散,東井曰。小兒一切腹痛。用之有效。依本方。加木香

【醫鑑】消食散,治小兒腹痛。多是飲食所傷。治宜和脾消食。

山楂砂仁麥芽(各一錢),神麯,陳皮青皮香附子(各七分),白朮(二錢半),甘草(五分)

上入姜。水煎服。受寒作腹痛。加藿香、吳茱、泉按小兒腹痛。多是飲食所傷。用上方和脾消食而奇效。

【丹溪】食積腹痛硬。必用紫蘇蘿蔔子之類。

【湯氏】三稜散,治積氣肚痛。

砂仁,甘草,益智,三稜,莪朮,青皮(各等分)

上為末。白湯點下。

【丹溪】一方,治冷熱不調。嘔逆腹痛。

枳殼桔梗,青皮,陳皮,當歸,甘草,木香

上入姜。水煎服。

【玉案】運脾散,治小兒飲食所傷。腹中作痛。

香附,蘿蔔子,陳皮,山楂(各六分),木香,白朮,青皮,丁香(各四分)

上入生薑。水煎服。

【正傳】一方,治小兒腹痛。

甘草(炙),乾薑(各二錢),伏龍肝(一兩),人參茯苓百草霜,白朮(各五錢)

上細末。粥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五丸。陳皮湯下。

【薛氏】六君子湯,腹痛。若手足指冷。呃逆泄瀉。寒水侮土也。本方。用炮薑、肉桂、不效。急加附子

【薛氏】五味異功散,服克滯之藥。致腹作痛。按之不痛。脾氣復傷也。宜之。

【錢氏】益黃散,胃虛冷。面㿠白色。腹痛不思食主之。(方見泄瀉門)

【醫統】理中湯,治小兒受寒。腹痛。

人參,白朮,甘草,乾薑(炮)

上水煎服。

【醫統】七氣湯,治七氣傷脾。結聚大腹痛。不能乳食。

半夏(一兩),人參(二錢),甘草(炙),桂心(各一錢)

【醫統】芍藥甘草湯,治熱腹痛。小便不通。

芍藥(一錢),甘草(五分)

上水煎服。加黃芩。名黃芩芍藥湯

【錢氏】安蟲散,治小兒蟲痛。

胡粉(炒黃),檳榔川楝子鶴蝨(各三錢),枯白礬(二錢五分)

上為末。每服五六分。痛時米飲調下。泉按錢氏曰。蟲痛者。當口淡而沫自出。薛氏云。蟲動之因。多屬胃氣虛弱。或聞飲食氣味而動。前方乃化蟲之劑。若因脾胃虛弱者。須當調補中氣。魯氏云。有胃受極寒極熱。亦令蟲動。或微痛。或不痛。遽然吐出。法當安蟲為上。若以治蟲。

反傷胃氣。固不可也。因寒而動者。用理中湯。加烏梅水煎服。因熱而動者。用㕮咀五苓散。亦加烏梅。水姜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