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六 (6)

回本書目錄

卷六 (6)

1. 附方

小柴胡湯(方見二十四卷第二論)

四物湯

香砂六君子湯

補中益氣湯(三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歸脾湯

十全大補湯

加味逍遙散(三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2. 婦人咳嗽方論第十一

夫肺為四臟之華蓋,內統諸經之氣,外司腠理皮毛,若外邪入於肺中,故令咳嗽。當以脈息辨之,浮而弦者起於風,濡而弱者起於濕,洪而數者起於熱,遲而澀者起於寒。風者散之,濕者燥之,熱者涼之,寒者溫之,虛者補之。

愚按:丹溪云:春是木氣上升,夏是火氣炎上,秋是濕熱傷肺,冬是風寒外來。當發散、行痰、開腠理,用二陳湯麻黃桔梗杏仁。痰飲,隨症加藥。勞嗽,宜四物加竹瀝、薑汁。乾咳嗽,難治。此症乃痰鬱火邪也,用苦梗開之。夏用補陰降火,不已則成勞。上半日多嗽者,胃火也,用貝母、石膏

午後嗽者,火氣浮於肺也,用五味子五倍子。五更嗽者,飲食之火流於肺也,以貝母、軟石膏。肺脹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挾瘀血氣滯而病,宜養血疏肝清痰,用四物加桃仁訶子青皮、竹瀝之類。嗽而脅下痛,宜疏肝氣以青皮。挾痰實者,白芥子之類。血礙氣作嗽者,桃仁、大黃薑汁丸服。

治嗽多用生薑,以其辛散故也。痰因火動,逆上作嗽者,先治火,次治痰,以知母止嗽清肺,滋陰降火。夜嗽用清陰分之劑。若嗽多,用粟殼,不必疑,但要去病根,此乃收斂藥也。竊謂前症,午前嗽屬胃火盛,用竹葉石膏湯;胃氣虛,用補中益氣加炒山梔。午後嗽,屬陰血虛,用四物、黃柏、知母(二味酒拌炒黑);腎水虛,用六味地黃丸

黃昏嗽,用四物、五味、麥門,並前丸。五更嗽,用六君子。不得眠及兩脅下痛,用六味地黃、補中益氣。若因氣虛,腠理不密,六淫所侵,當祛外邪而實脾土。若因心火太過,當伐肝木而滋肺金。若因肺金氣虛,當補脾土而生肺氣。若因腎水虧損,虛火炎上,當補肺腎以滋化源。

大抵風邪胃火,此實熱為患,易治。惟肺腎虧損,此真臟為患,最難調治。

3. 附治驗

一婦人素勤苦,冬初咳嗽發熱,吐血盜汗,遍身作痛,或寒熱往來,用化痰降火之藥,口噤筋攣,此血本虛而藥復損之耳。余用八味丸為主,佐以補中益氣、麥門、五味、山藥,年餘而愈。

一婦人咳嗽發熱,嘔吐痰涎,日夜約五六碗,喘咳胸痞,燥渴不食,崩血如湧,此脾土虛寒,用八味丸及附子理中湯而愈。(全見《女科撮要》)

一婦人不得於姑,患嗽,胸膈不利,飲食無味。此脾肺俱傷,痰鬱於中也。先用歸脾湯加山梔、撫芎、貝母、桔梗,諸症漸愈;後以六君加芎、歸、桔梗,間服全愈。

一婦人咳嗽,早間吐痰甚多,夜間喘急不寐。余謂早間多痰,乃脾虛飲食所化;夜間喘急,乃肺虛陰火上衝。用補中益氣加麥門、五味而愈。

一婦人患咳嗽,脅痛發熱,日晡益甚。余曰:此肝脾虛熱而傷肺也。用加味逍遙散熟地治之而愈。後因怒氣勞役,前症仍作,兼太陽痛,或寒熱往來,或咳嗽遺尿,此肺氣虛而尿脬失制也,仍用前散及地黃丸而瘥。

一婦人久咳嗽,面色萎黃,或時㿠白,肢體倦怠,飲食少思,稍多則瀉。此脾土虛而不能生肺金,朝用補中益氣湯,夕用六君子湯為主,間佐以八珍湯,三月餘漸愈。後感寒邪喘嗽,胸腹作脹,飲食不入,四肢逆冷。此中氣尚虛,不能充皮毛、肥腠理、司開闔之所致也,遂用六君加生薑、桔梗而愈。

4. 附方

法制清氣化痰丸,順氣快脾,化痰消食。

半夏,南星(去皮尖),白礬,皂角,乾薑(各四兩)

先將白礬等三味,用水五碗,煎取水三碗,卻入半夏二味,浸二日再煮,至半夏、南星無白點為度,曬乾。

陳皮青皮紫蘇子(炒),蘿蔔子(炒,另研),杏仁(去皮尖,炒,研),葛根,神麯(炒),麥糵(炒),山楂子,香附

上為末,蒸餅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臨臥茶湯任下。

茯苓湯,治胸中有痰飲吐水,心胸虛滿,不能進食。

茯苓人參白朮(炒,各三兩),枳實(炒,一兩),橘皮(二兩半),生薑(四兩)

上用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加減小柴胡湯,治咳嗽寒熱往來。

柴胡,半夏,黃芩(炒,各一錢),甘草(炒),乾薑(炮,各五分),五味子(炒,杵,三分)

上水煎服。

黃連解毒湯,治一切實火喘咳,脈洪大,或狂言煩躁,口乾飲冷,喘急鄭聲,目睛赤痛。

黃連,黃芩,梔子黃柏(各二錢)

上水煎服。

梔子仁湯,治喘咳發熱潮熱,發狂煩躁,面赤咽痛

梔子仁,赤芍藥,大青知母(各一錢),升麻,黃芩,石膏,甘草,杏仁(各二錢),柴胡(二錢半),豆豉(百粒)

上水煎服。

麥門冬湯,治火熱乘肺,咳嗽有血,胸脅脹滿,五心煩熱。

麥門冬(去心),桑白皮(炒),生地黃(各一錢),半夏,紫菀桔梗淡竹葉麻黃(各十分),五味子(杵),甘草(各五分)

上姜水煎服。

二陳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竹葉石膏湯(方見十三卷第十論)

補中益氣湯

四物湯

六君子湯(三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六味丸

八味丸(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十一論)

附子理中湯(方見二十卷第八論)

歸脾湯

加味逍遙散

八珍湯(三方見十卷第四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