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下集卷之十 (2)

回本書目錄

下集卷之十 (2)

1. 掙破胃系失血

勞力太過,喘且汗出,忽心口痛,口鼻出血,此傷及內膜,並肺胃系傷損掙破也。倘用涼藥、黑藥,愈止愈出,卒至胃損咳嗽而死。急用人參末、飛羅面,童便調下最佳。或用調理脾肺藥,加人參、阿膠,以豬肝煮熟,蘸白及末食之;或白及末,童便調下亦可。蓋白及能填注損處故也。

2. 飲食傷胃吐血

楊仁齋云:飲食傷胃,胃虛不能傳化,其氣上逆,亦能吐衄。宜木香理中湯甘草乾薑湯通用。

3. 失血證治

傷於腑者,則血滲入腸胃濁道,在上從咽出,在下從二便出。

傷於臟者,則血溢出胸中清道,在上從喉出,在下從精竅出。

夫血藏於臟內,行於脈中,軀殼之中,並不可得而見也。非有損傷,不能為病。而損之道有三:一曰熱傷,熱則逼血而妄行,犀角地黃湯。二曰勞傷,勞則氣耗而不攝,救肺飲養榮湯。三曰努傷,努則擊破血絡,芎歸飲

4. 熱傷主方

犀角地黃湯

犀角(一兩),地黃(八兩),白芍(三兩),甘草

熱甚,加黃芩黃連。因怒嘔吐,加柴胡梔子。唾血,加元參、黃柏知母。咯血,加天冬、麥冬。嗽血,加知母、貝母。痰涎壅上氣促,陣陣急嗽,鬱金丸

5. 勞傷主方

救肺飲

人參(七分),胡麻仁(一錢,研),真阿膠(八分),桑葉(三錢),麥冬(一錢二分),杏仁(七分),枇杷葉甘草(一錢),石膏(一錢五分),加鬱金末。

氣虛不見火象,人參養榮加麥冬。痰多,加貝母、瓜蔞仁。血枯,加生地。熱甚,加犀角羚羊角

6. 努傷主方

芎歸飲,努傷脈絡,持重傷力,及嘔血,跌打損傷,令人大吐者主之。

當歸川芎

有積瘀,加大黃,或桃仁紅花鬱金黃酒

熱傷吐血不已,則熱已隨血減,然氣亦隨血亡,當益氣攝血。氣虛當倍用人參,血虛當倍用熟地

7. 精竅出血

精竅出血,因忍精不泄,提氣採戰;或年老竭欲,諸藥不效;或溺之後,血成塊塞竅,莖中塞痛欲死。用木通濃煎湯服珀珠丸。

珀珠丸

琥珀(一錢),硃砂(五分),真珠(五分),滑石面(六錢),甘草(一錢)

8. 溺竅出血

小便熱,用導赤散,生地、木通甘草竹葉,加牛膝、鬱金。便結,用八正散,木通、車前子萹蓄大黃滑石梔子瞿麥甘草梢,加牛膝、鬱金。

9. 三種吐血

孫真人:《千金》云:吐血有三種:有內衄、有肺疽、有傷胃。

—內衄者,出血如鼻衄,但不從鼻孔出,是近從心肺間津液出,還流入胃中,或如羹汁,或如切𧗐,血凝停胃中,因即滿悶便吐,或至數斗至一石者是也。得之於勞倦飲食過常也。

—肺疽者,或飲酒之後,毒滿悶吐之時,血從吐後出,或一合一升半升是也。

—傷胃者,因飲食大飽之後,胃中冷,不能消化,便煩悶強嘔吐,使所食之物,與氣共上衝蹙,因傷裂胃口。胃口吐血,色鮮正赤,腹亦絞痛,自汗出。其脈緊而數者,為難治也。

或問胃中三種內衄,皆從胃中而出,與經絡無涉也。予曰:若不損破血絡膈膜,則血何由至胃中?三種內衄,皆從陰陽二絡而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