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塜敬節

《中國內科醫鑑》~ 後篇·病證各論 (17)

回本書目錄

後篇·病證各論 (17)

1. 第十七章·胃下垂及腸下垂症

【原因】,有先天性。有後天性。先天性者。生來虛弱。有細長之胸廓。(即上腹角之銳角之強者)或貧血性同時胃之運動力薄弱者為多。後天性因分娩後之腹筋弛緩。或腹內臟器起慢性之疾患而發。本病單屬胃之下垂者甚稀。往往同時伴以腹內其他臟器之沉降。

【症候】,無一定之症候。自覺的症狀中而最多者。為便秘與神經性狀。即頭重、眩暈、耳鳴、心悸亢進、不眠、疲勞倦怠等。胃部有壓重澎滿之感。食氣不振。噯氣、嘈雜等症。此因榮養障礙之故。

【療法】,本病訴便秘者。所謂陽實證之便秘。非下劑之適應症。卻先用收斂藥。如芍藥或止瀉有效之黃芩以為配劑。便通自佳。又胃阿篤尼症同時來者。用所謂溫藥。自能便通。本病之患者。屢屢訴小便頻數。苟大便變為整調。則以上自覺的症狀。自能漸次消散也。

本病常用之方劑。為小柴胡湯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生薑瀉心湯茯苓飲大建中湯等。胃阿篤尼症併發者。用胃阿篤尼症條所揭之方劑。

2. 第十八章·胃緊張力衰弱症(胃阿篤尼症)

【原因】,來自先天性與續發於其他之胃疾患。

【症候】,自覺的症候。感胃部膨滿者最多。食欲雖有。但稍稍攝取食量。即有充滿之感。此外感噯氣。腹部無力。頭重、眩暈、耳鳴、他覺的症候。證明胃部有振水音。

【療法】,本病於診斷上重要之手段。為患者之脈搏。凡阿篤尼之病狀顯著者其脈散弱。輕者脈亦較良。故在切脈時。已可預知胃內之有無停水矣。阿篤尼症者。胃內停水之症也。

本病在傷寒論為痰飲。用溫藥以溫通之。與溫藥以刺戟。則胃之筋肉有緊張力。胃內停水可以驅逐。故從證宜用苓桂朮甘湯茯苓澤瀉湯吳茱萸湯茯苓飲大建中湯真武湯人參湯等。

3. 第十九章·胃酸過多症

【原因】,本症為日常屢屢遭遇之疾患。二十四歲至四十歲之壯年罹之。尤以男子為多。誘因為精神之過勞或憂鬱等。此外如慢性腸疾患。膽汁分泌障礙。生殖器障礙等反射的。或過飲酒精、吃煙過度、多食香料等。多易起本病。

【症候】,本病通常發於徐徐。自覺症為胃部感不快。壓重。吞酸嘈雜。大多訴疼痛。疼痛起於食後二三小時或空腹時。攝取少量之食品。則暫時緩和。嘈雜與疼痛。尤多起於攝取硬固之食品及野菜。與失鹹味之強者。殘渣之多者。口內上升酸性液。此外訴便秘。口渴。

【療法】,生薑瀉心湯旋覆花代赭石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小陷胸湯等。從選用之。

4. 第二十章·腸加答兒

甲,急性腸加答兒

【症候】,本病之症狀。視所犯之局所。炎症之廣狹而異。

大腸上起炎症則起下痢。小腸上起炎症則不下痢。又迴腸與結腸同時冒者曰回結腸炎。因回結腸炎而致腸管之運動旺盛。腸內容物速速輸送於腸管內。同時腸內容物。因分解而發生之瓦斯。蓄積於腸管內。致腹部膨大。成為鼓腸。故起腸鳴。此瓦斯之排泄。即為甚臭之放屁。

在放屁之先。大多腹痛。下痢時。屢屢伴裡急後重。糞便呈褐色、黃色、綠色、或灰色。帶極稀薄之水性。其臭氣亦強。糞便中混黏液或血液。下痢一日十數回。或數十回。患者訴全身倦憊。增口渴。壓其腹部。則覺疼痛。尿量減少。

直腸炎則便意頻數。裡急後重。排便時訴疼痛。與肛門之灼熱。

乙,慢性腸加答兒

【症候】,慢性炎症最常現之部分為迴腸及結腸。

慢性回結腸加答兒便通多不整。屢屢起便秘及下痢。便中混多量之黏液。此外訴腹鳴、鼓腸、腹痛等。與急性症之情形同。

本病之經過中。大多無熱。但其營養顯然障礙。筋肉瘦削。形容枯槁。又往往精神異常。或訴眩暈、心悸亢進等。

慢性直腸加答兒與急性之情形同。亦訴裡急腹重。大便往往失糞性。以黏液為主。有時挾血液。

【療法】,急性大腸加答兒之初期與葛根湯。發汗後大多頓挫。習慣性每年起一二回大腸加答兒。西醫用腸洗滌之手術。最短期間。亦非一個月以上不能全治。若與葛根湯以發汗。則數帖之藥。即可氣振而全愈。「出汗能愈腸加答兒。實屬不可思議。」此近人之語也。其實非不可思議也。

漢醫往往用側面攻擊、或背面攻擊之術。以沖病敵之虛。一舉而殲滅群魔。與西醫之專用正衝突毫無奇策者不同。中神琴溪曾用治一般風邪之藥之桂枝湯以愈腸加答兒。淺見莫知其所以。竟有認為迷信的行為者。其中可以深長思也。

回結腸加答兒訴腹鳴、鼓腸、腹痛下痢者。與甘草瀉心湯。若腹痛強而下痢亦甚者。用芩湯。嘔之狀增加者。與黃芩加半夏生薑湯。若不裡急後重。呈所謂水穀不分離之水瀉下痢者。可用豬苓湯五苓散人參湯等。

腹痛。裡急後重強。便中有膿血。示狂煩之狀者。用桃核承氣湯。裡急後重。肛門感灼熱者。用白頭翁湯。虛甚者與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

病久體力虛衰。肛門不收。大便流下者。可用赤石脂禹餘糧湯桃花湯之類。

若脈沉微、沉遲弱、或浮虛而微惡寒不熱。完穀下痢者。與真武湯。此外急性加答兒之際。宿食殘留於體內者。亦用大柴胡湯大承氣湯等。

參照下痢、赤痢、霍亂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