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赤水玄珠》~ 第四卷 (5)

回本書目錄

第四卷 (5)

1. 胃風

胃風之症,治嘔愈嘔者是也。用川烏一兩,洗淨,去皮臍,不去尖,以漿水一碗,煮乾,每枚切作二片,復用漿水一碗,煮盡,更切作四片,每細嚼一片,以少溫水下。少傾嘔遂止。此皆好食甘甜之物,膏粱之味,積久成熱,因而生風,非一朝一夕之故也。

雜方,碧霞丸,治吐逆立效。

黃丹四兩,篩過,用好米醋半斤,用藥入銚內,煎乾卻,用炭火三斤,就銚內煅透紅,冷取出,研細末,用粟米飯搗為丸,梧子大,煎酵湯下,七丸效。

木瓜湯,主嘔啘風氣,又吐而轉筋者,煮木瓜汁飲之甚良。此酸收之劑,欲吐不吐者是也。

2. 噁心

丹溪云:噁心有熱有痰,皆用生薑,隨症用藥。

仲景,生薑半夏湯,治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撤心中憒憒然無奈者。

半夏(半斤),生薑(一斤,取汁)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內生薑汁同煮二升半,少冷,分四服,日三夜一,如病止,住後藥,此濕痰症也。

東垣,茯苓半夏湯,胃風,虛弱身重,有痰,惡風欲吐。是邪氣羈絆於脾胃之間,當先實其脾胃。

炒曲(三錢),大麥芽(炒黃,五錢),陳皮天麻(各二錢),白朮茯苓,半夏(各一兩)

每五錢,姜五片,煎熱服。

柴胡半夏湯,治舊有風症,不敢見風,眼澀眼黑,胸中有痰,噁心,兀兀欲吐。但遇風覺皮肉緊,手足難舉動,重如石。若在暖室,少出微汗,其症隨減。再遇風,病復如是。(方見痰門。)

3. 嘔苦水

丹溪治一婦人,清早嘔苦水,脈澀而微,起轉如常,此胃弱而上脘有濕。

黃芩(七錢),滑石蒼朮(炒),陳皮山楂半夏(各一兩),桔梗(五錢),飛礬(二兩),姜水煎服。

二陳湯加山梔子一倍,黃連減半,香附、撫芎、白豆仁,煎服,或臨服時磨檳榔末少許。治鬱火噁心。

4. 嘔沫

(反胃症、沫大吐者多死,予目擊十數人矣。)

仲景治乾嘔吐逆,吐涎沫,,半夏乾薑散,主之。

半夏乾薑(各等分)

二味為末,取方寸匕,漿水一升,煎七合,頓服之。

5. 嘔膿

(予一族嫂,中年患此半載,咳嗽嘔膿血,後竟無事,此亦肺癰症也。膿盡即愈。)

仲景云:嘔家有癰膿,不可治嘔,膿儘自愈。

6. 嘔長蟲

丹溪治吐蟲。用黑錫灰、檳榔末,米飲調下。

仲景治蛔厥,當吐蛔,今病靜而復時煩,此為臟寒。蛔上入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聞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蛔。

蛔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痢。(方在厥證門。)

7. 傷酒嘔吐

東垣葛花解酲湯(方見傷飲門。)

益元散,薑汁為丸,治酒熱嘔惡殊驗。

乾薑丸,治酒癖成飲,吐酸水。

乾薑葛根枳殼橘紅前胡(各五錢),半夏曲白朮(各一兩),吳茱萸甘草(各二錢半)

上末,煉蜜丸,桐子大,每三十丸,米飲下。

8. 嘔吐清水

許學士,神術丸,治嘔吐清水如神。

蒼朮一斤,去皮切片為末,用白芝麻半兩,水二盞,研濾取汁,大棗十五枚,煮爛,去皮核,以芝麻汁研勻,成稀膏,捏和入臼搗熟,丸如桐子大,每空心溫湯下五十丸,加至百丸。忌桃、李、雀、鴿。初服時,膈上微燥,且以茅朮制,覺燥甚,再進山梔子散一服,久之不覺燥也。

山梔散,山梔一味,干之為末,沸湯點服。

仲景,茯苓散,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後,心胸間虛,氣滿不能食。清痰氣,能飲食。

人參白朮茯苓(各三兩),枳實(二兩),陳皮(五錢),生薑(三兩)

上水煎,溫服,如人行八九里許,又進之一日三服。

丹溪治兩手脈弦,飲後嘔清水。

神麯,蒼朮,香附(各五錢),益元散(一兩),半夏(七錢半)

上末,薑汁浸蒸餅為丸。

丹溪治一人,年四十,因灸艾火太多,病腸內下血糞,肚痛。今痛自止,善嘔清水,食不下,宜清胃口之熱。

黃芩甘草,茯苓(各五分),陳皮,地黃(各一錢),白朮,連翹(各一錢半)

姜三片,水煎服。

仲景治渴欲飲水,水入則吐,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千金方》治痰飲,吐水無時節者。其原因冷飲過度,遂令脾胃氣羸,不能消於飲食,飲食入胃,則皆變成冷水,反吐不停,皆用赤石脂散主之。

赤石脂一斤,研細末,每服方寸匕,酒飲調下,時稍加至三匕,服盡一斤,終身不吐痰水,又不下痢。補五臟,令人肥健。有人痰飲服藥不愈,用此方愈。經云:諸病水液澄徹清冷,皆屬於寒是也。

白豆蔻散,治胃口痛,作吐,及作痛者。

白豆仁(三錢)

為末,酒送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