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四 (2)

1. 治寒病方二十一

沈氏葛樸湯,〔感寒〕葛根厚朴枳殼甘菊,藿梗,神麯,秦艽(各錢半),加桑枝一尺。

此金鏊自制方也,凡遇四時感受寒邪,頭疼項強,身熱體痛者,以此治之,無不神效。如有風,加荊芥薄荷;有濕,加茯苓豬苓;有痰,加半夏、廣皮;有熱,加黃芩、丹皮;大熱,加花粉、石膏;濕火,加黑山梔、澤瀉;食重,加菔子、山楂。雖兼病甚多,不能盡為立法,神而明之,在乎臨時酌劑耳。

姜附湯,〔中寒〕乾薑附子(等分)

麻黃附子湯,〔又〕麻黃,附子,人參白朮,炙甘草,乾薑(等分)

附子理中湯,〔又〕附子,乾薑,人參,白朮,炙甘草

五積散,〔類中寒〕白芷當歸,茯苓,半夏,白芍川芎桔梗,炙甘草,枳殼,麻黃,陳皮桂枝,乾薑,厚朴,蒼朮,姜,蔥

健陽丹,〔房寒〕胡椒(十五粒),母丁香(十粒),黃丹(一錢),生礬(三分),醋調塗臍,被蓋出汗,自效。

太乙還元丹,〔急陰病〕人參,白朮,炮姜,附子,半夏,陳皮(各一錢),白蔻仁,沉香丁香,茯苓(各八分),神麯(六分),姜(三),棗(二),鹽少許,熱服,臍上用炒蔥熱貼,冷則易之。

羌活沖和湯,〔感冒〕羌活,川芎,生地,蒼朮,細辛,甘草,白芷,防風,黃芩

此方專治春夏秋感冒風寒,惡寒發熱,頭痛項強,或無汗,或有汗,以代桂枝麻黃青龍各半湯,治太陽經表熱之神藥也。此藥獨治四時風寒,春可治溫,夏可治熱,秋可治濕,並治雜病,亦有神也。

防風沖和湯,〔又〕防風,羌活(各錢半),白朮,川芎,白芷,生地,黃芩(各一錢),細辛,甘草(各五分),姜(三),蔥白(二),一名加減沖和湯。

芎芷香蘇散,〔又〕香附,蘇葉(各二錢),蒼朮(錢半),陳皮,川芎,白芷(各一錢),甘草(五分),姜,棗

藿香正氣散,〔寒毒〕大腹皮,紫蘇,甘草,桔梗,陳皮,茯苓,白朮,厚朴,半夏曲,白芷,姜(三),棗(二)

人參養胃湯,〔痰食〕蒼朮(錢半),陳皮,厚朴,半夏(各錢二分半),茯苓,藿香(各一錢),人參,炙甘草,草果(各五分),姜(三),棗(二),烏梅(一),煎服,微汗出自愈。若有餘熱,以參蘇飲調理。

此方兼治傷寒陰症,及外感風寒,內傷生冷,憎寒壯熱,頭痛身疼。

升麻葛根湯,〔時令〕葛根(二錢),白芍,升麻,甘草(各一錢),姜(二),蔥(二)

此方兼治春溫。

回陽救急湯,〔中寒〕人參,白朮,茯苓,半夏,陳皮,乾薑,附子,肉桂,炙草,五味子(各一錢),姜(七片)

此方兼治傷寒陰症,及陰毒,四肢厥冷,脈沉細,唇青面白。

朮附湯,〔又〕白朮(三錢),炙甘草(錢半),附子(一錢),姜(十片),水煎,調蘇合丸服之亦可。

回陽湯,〔又〕智仁,青皮(各二錢),生附子,生川烏(各一錢),炮姜(五分),姜(十片),棗(二枚)

沖和散,〔感寒〕蒼朮(四錢),荊芥(二錢),甘草(一錢)

沃雪湯,〔又〕蒼朮(三錢),厚朴(錢半),川芎,當歸,防風,白芍,陳皮,葛根,甘草(各七分)

此方解利四時傷寒,以此溫和表裡,通順陰陽,大效。

十味芎蘇散,〔又〕川芎(錢半),半夏(錢二分),赤苓,紫蘇葉柴胡,葛根(各一錢),陳皮,枳殼,甘草(各七分),桔梗(五分),姜(三),棗(二)

此方兼治濕熱瘟疫。

蔥熨法,〔中寒〕連根蔥白切,小麥麩(各三升),鹽(二升),水和勻,分二包,炒令極熱,絹包,互換熨臍上,冷則用水拌濕,更炒熨之。

吳茱萸熨法,〔又〕吳茱萸二升炒熱,分二包互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