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十四 (1)

1. 治小兒傷寒諸方

夫小兒傷寒者。由冬時嚴寒而觸冒之。寒入於腠理。搏於血氣。即發寒熱。頭痛體疼。謂之傷寒。又春時應暖而反寒。此非其時有其氣。傷人即發病。亦名傷寒。謂之時作傷寒也。小兒不能觸冒寒氣。而病傷寒者。多由大人解脫時久。故令寒氣傷之。是以小兒之病。診其脈來一動而止者。

白話文:

各位小兒生病傷寒的都是因為冬天寒冷而接觸了寒氣,寒氣進入肌膚與血氣相碰撞發作寒熱、頭痛、身體疼痛,這就叫做傷寒。另外,到了春天本應回暖,卻反而是寒冷的,這就不是在適當的季節卻有寒氣,傷到人就會發作疾病,也叫傷寒,這就叫做時作傷寒。一般來說,小兒不會接觸到寒氣而生病傷寒的,大多是因為大人脫衣服脫得太晚,才讓寒氣傷害到小兒。因此,小兒生病時,診脈會發現脈象跳動一下子就停止的。

便是得病一日。假令六動而止者。便得病六日也。其脈來洪者易治。微細者難治也。

凡嬰孩傷寒。少可以燥藥發汗也。發汗則孩子一向燥極於臟腑。熱極傷於心氣。多厥不可治也。若以性寒湯藥。陽受於冷。冷熱相擊。孩子一向驚叫不睡。熱衝於腦。頭縫開張。皮肉筋脈急脹。不可治也。若以性熱湯藥餌之。乃助於陽也。陽極則陰必爭也。四肢汗出如油。手足或熱或冷。多狂癲驚瘛。即不可治也。

白話文:

對於嬰幼兒患上傷寒:

如果發汗治療,會導致孩子體內燥熱過度,過度的高溫會損傷心氣,很容易出現昏厥,難以治療。

如果使用寒涼藥物治療,會導致人體陽氣受到寒氣侵襲,寒熱交擊,孩子會持續驚叫,無法入睡。熱氣上衝腦部,頭縫會張開,皮膚、肌肉和筋脈會劇烈腫脹,無法治療。

如果使用溫熱藥物治療,會助長陽氣。陽氣過盛,陰氣就會抵抗,導致四肢出汗如油,手腳有時發熱,有時發冷。這種情況容易出現狂躁、癲癇和驚厥,同樣難以治療。

治小兒傷寒體熱。頭痛心煩。麻黃散方。

麻黃(半兩去根節),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石膏(一兩),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赤芍藥(半兩)

白話文:

麻黃(10克,去掉根和節) 甘草 (10克,烤至微紅後切碎) 川大黃 (2克,切碎後微炒) 石膏 (20克) 杏仁 (2克,用熱水泡軟,去皮尖和外層麩皮,炒至微黃) 赤芍藥 (10克)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以意分減溫服。

治小兒傷寒。四肢煩熱。心躁口乾多渴。葛根散方。

葛根(半兩銼),麻黃(半兩去根節),人參(半兩去蘆頭),甘草(一分炙微赤銼),桂心(一分)

白話文:

葛根(半兩,切成小塊) 麻黃(半兩,去掉根和節) 人參(半兩,去掉蘆頭) 甘草(一分,烤至微紅然後切成小塊) 桂心(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生薑少許。棗一枚。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增減溫服。

治小兒四五歲傷寒。壯熱頭痛。射干散方。

射干(半兩),麻黃(三分去根節),桂心(一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川升麻(半兩),赤芍藥(半兩),石膏(半兩)

白話文:

射干(12 克),麻黃(6 克,去除根部和節),桂心(2 克),炙甘草(12 克,烤至微紅,切碎),杏仁(12 克,浸泡後去皮和尖端,炒至微黃),川升麻(12 克),赤芍藥(12 克),石膏(12 克)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加減溫服。

治小兒傷寒發熱。四肢煩疼。解肌散方。

赤芍藥(半兩),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麻黃(三分去根節),桂心(一分),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赤芍藥(半兩) 杏仁 (一錢,用熱水泡軟,去掉皮尖,切成兩半,炒成微黃) 麻黃 (三分,去掉根和節) 桂心 (一錢) 川大黃 (一錢,切碎,稍炒) 甘草 (一錢,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濾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加減溫服。

治小兒傷寒退熱。黑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川大黃(一兩),杏仁(一兩去皮尖雙仁)

上件藥。並炒令黑。搗細羅為散。二三歲兒。每服以溫水調下半錢。頻服汗出瘥。四五歲。每服一錢。未汗再服。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炒至發黑。搗成細末,製成散劑。

  • 2-3 歲兒童:每次服用半錢,用溫水調服,直到出汗為止。
  • 4-5 歲兒童:每次服用一錢,若未出汗,可再服用一次。

治小兒傷寒。煩熱體痛。芍藥散方。

赤芍藥(半兩),黃芩(半兩),川升麻(半兩),葛根(半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以意分減溫服。

治小兒傷寒。吐逆不定。藿香散方。

藿香(一分),木香(一分),葛根(一兩銼),人參(半兩去蘆頭),丁香(一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藿香(1 錢),木香(1 錢),葛根(50 克切片),人參(25 克去鬚),丁香(1 錢),甘草(25 克炙至微紅,切片)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臨時分減。頻頻溫服。

治小兒傷寒。頭痛壯熱。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分),柴胡(半兩去苗),黃芩(一分),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赤芍藥(一分),麻黃(一分去根節),石膏(半兩細研),栝蔞瓤(一分)

白話文:

犀牛角粉(少量) 柴胡(半兩,去除根鬚) 黃芩(少量) 川大黃(少量,切碎並輕微炒過) 赤芍藥(少量) 麻黃(少量,去除根和節) 石膏(半兩,研磨成細粉) 栝樓瓤(少量)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以意分減溫服。

治小兒傷寒。心胸煩悶喘促。人參散方。

人參(半兩去蘆頭),麻黃(半兩去根節),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貝母(一分煨微黃),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話文:

  • 人參(半兩,去掉蘆頭)
  • 麻黃(半兩,去掉根和節)
  • 甘草(半兩,烤至微紅並切碎)
  • 貝母(一分,蒸至微黃)
  • 杏仁(一分,用水浸泡後去皮尖,雙仁用麩炒至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治小兒傷寒。壯熱頭痛。口乾煩渴。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半兩去苗),赤芍藥(一分),麻黃(半兩去根節),黃芩(一分),石膏(一兩),葛根(一分銼),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柴胡(0.5 兩,去掉根部) 赤芍藥(0.1 兩) 麻黃(0.5 兩,去掉根和節) 黃芩(0.1 兩) 石膏(1 兩) 葛根(0.1 兩,切成細條) 甘草(0.1 兩,炒至微紅,切成細條)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生薑少許。蔥白三寸。豉二十粒。

白話文:

上述藥方:將藥材搗碎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約 3 克)。用一小碗水,加入少許生薑、三寸長的蔥白和 20 粒豉。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汗為效。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傷寒。心胸壅悶。煩熱頭痛。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半兩去蘆頭),黃芩(一分),赤茯苓(一分),石膏(一兩細研),枳殼(一分麩炒微黃去瓤),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前胡(半兩,去掉蘆頭) 黃芩(一分) 赤茯苓(一分) 石膏(一兩,研成細末) 枳殼(一分,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瓤) 甘草(一分,炙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治小兒傷寒壯熱。心躁頭痛。口乾。小便赤。大便難。大黃散方。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梔子仁(一分),黃芩(一分),赤芍藥(一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大黃(半兩,切碎炒微焦) 梔子仁(1分) 黃芩(1分) 赤芍藥(1分) 甘草(1分,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中盞。

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分減溫服。以利為效。

治小兒傷寒五六日。壯熱心躁。口乾煩渴。大小便難。三黃散方。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麥門冬(半兩去心焙),石膏(一兩細研),黃芩(一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川芒硝(一分),黃連(一分去須)

白話文:

大黃(半兩,切碎並微炒) 麥門冬(半兩,去除中心並烘製) 石膏(一兩,研磨成細粉) 黃芩(1分) 炙甘草(1分,烤至微紅並切碎) 芒硝(1分) 黃連(1分,去除鬚芽)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分減頻服。以利為效。

治小兒中風傷寒。眼目不開。手足厥冷。口多出涎。啼聲不出。齒噤。或時覺躁悶。附子散方。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蜣螂(一分去翅足微炒),人參(一分去蘆頭),葛根(半兩銼),桂心(一分)

白話文:

  • 附子(半兩,炮製後裂開去除外皮和肚臍)
  • 蜣螂(一分,去除翅膀和腳後稍炒)
  • 人參(一分,去除蘆頭)
  • 葛根(半兩,切成薄片)
  • 桂心(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生薑少許。煎至四分。去滓。分溫二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濕溫傷寒。四肢或時壯熱。或時厥冷。汗多自出。如珠子者生。如油者死。

頭額熱疼。面色赤黑。聲多幹叫。寸口脈浮洪大。關尺脈沉實。息數不勻。此候宜服牡,蠣散方。

牡蠣(一兩燒為粉),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麻黃(半兩去根節),人參(半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牡蠣(1 兩,燒成粉末) 附子(半兩,炮裂後去除外皮和肚臍) 麻黃(半兩,去除根部和節點) 人參(半兩,去除蘆頭) 甘草(半兩,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傷寒。頭熱足冷。囟門張者難瘥。多躁啼不睡。小便赤少。四肢熱者。桔梗散方。

桔梗(半兩去蘆頭),人參(半兩去蘆頭),附子(一分炮裂去皮臍),葛根(半兩銼),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桔梗(半兩,去除花托) 人參(半兩,去除根須) 附子(一錢,炮製後去除皮和臍) 葛根(半兩,切碎) 甘草(一錢,炙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少許。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傷寒。頭痛壯熱。煩渴。大青散方。

大青(半兩),知母(半兩),柴胡(半兩去苗),葛根(半兩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川升麻(半兩),石膏(一兩),黃芩(半兩),川芒硝(一分),赤芍藥(半兩),梔子仁(半兩)

白話文:

大青(10克),知母(10克),柴胡(10克,去除根鬚),葛根(10克,切碎),甘草(10克,炙烤至微微發紅,切碎),川升麻(10克),石膏(20克),黃芩(10克),川芒硝(2.5克),赤芍藥(10克),梔子仁(10克)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傷寒。體熱煩躁。知母散方。

知母(一分),麻黃(半分去根節),甘草(一分炙微赤銼),竹茹(一分),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話文:

知母(6.6公克) 麻黃(3.3公克,去掉根和節) 甘草(6.6公克,炙烤至微紅,切碎) 竹茹(6.6公克) 杏仁(6.6公克,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尖端和雙仁,炒至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蔥白二寸。香豉三七粒。生薑少許。

白話文:

上述中藥材研磨成粗糙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倒入一小杯水中,加入兩寸蔥白、三七粒香豉和少許生薑。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傷寒壅熱。心狂譫語。鉛霜散方。

鉛霜(一分),馬牙硝(一分),人參(一分去蘆頭),鬱金(一分),茯神(一分),甘草(半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 鉛粉(1 份)
  • 馬牙硝(1 份)
  • 人參(1 份,去掉根須)
  • 鬱金(1 份)
  • 茯神(1 份)
  • 甘草(0.5 份,炙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煎麥門冬湯。放溫。調下半錢。量兒大小。以意加減與服。

白話文:

按照以上方子,將藥材搗成細末。不限時間,煎煮麥門冬湯。趁溫熱時,加入半錢藥末攪勻。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格大小,適當增減用藥量服用。

治小兒傷寒。煩熱頭痛。嘔逆。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三分去心),石膏(三分細研),甘草(半兩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取一大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治小兒傷寒。壯熱頭痛。口乾心煩。宜服此方。

生薑汁(少許),竹瀝(一合),蜜(半合)

上件藥。相和令勻。二三歲兒。分為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