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七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七 (6)

1. 治熱病狂言諸方

夫熱病毒氣攻心。則心神煩亂。陽氣大盛。遂則狂言。目赤心煩。不得睡臥。精神驚悸。言語失常。毒氣不除。腹中結燥。其脈洪數者。是其候也。

白話文:

當熱毒病毒侵襲心臟,就會導致心神混亂。此時陽氣旺盛,導致患者出現胡言亂語、眼睛發紅、心煩意亂、無法入睡、精神恍惚、語言異常的症狀。如果毒氣不清除,就會導致腹中氣結乾燥。脈象洪盛且數,是這些症狀的特徵。

治熱病已得汗。熱猶不解。腹脹。煩躁。狂言不定。可服大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黃芩(一兩),赤芍藥(一兩),枳實(一兩麩炒微黃),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人參(一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黃耆(一兩銼)

白話文:

柴胡(50克) 川大黃(50克,切碎並微炒) 黃芩(50克) 赤芍藥(50克) 枳實(50克,用麩子炒至微黃) 半夏(25克,用湯水洗七遍以去除黏滑) 人參(50克,去除蘆頭) 甘草(25克,炙烤至微紅並切碎) 黃耆(50克,切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茹一分。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研磨成粗粉末。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大碗水,放入竹茹一分、生薑半分。煎煮至水量剩下一半,過濾藥渣。不限飲用時間,趁溫熱服用。

治熱病狂言煩渴。宜服豬苓散方。

豬苓(一兩去黑皮),白蘚皮(三分),龍膽(半兩去蘆頭),澤瀉(一分),赤茯苓(三分),麥門冬(一兩去心焙),黃芩(半兩),人參(三分去蘆頭),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豬苓(6克,去掉黑皮) 白蘚皮(1.8克) 龍膽(3克,去掉草頭) 澤瀉(0.6克) 赤茯苓(1.8克) 麥門冬(6克,去掉芯,烘烤) 黃芩(3克) 人參(1.8克,去掉草頭) 甘草(1.8克,炙烤至略微發紅,搗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狂言不止。宜服白蘚皮散方。

白蘚皮(半兩),黃芩(半兩),秦艽(半兩去苗),犀角屑(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麥門冬(半兩去心),大青(半兩),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話文:

白鮮皮(30 克) 黃芩(30 克) 秦艽(30 克,去除根部) 犀角粉(30 克) 甘草(30 克,炙烤微紅,切碎) 麥門冬(30 克,去除根莖) 大青葉(30 克) 杏仁(30 克,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皮、尖端和雙仁,炒至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心肺熱壅。狂言不安。宜服龍齒散方。

龍齒(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白蘚皮(三分),川升麻(三分),葳蕤(三分),秦艽(三分去苗),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石膏(一兩半),川芒硝(一兩)

白話文:

龍齒(40克),人參(40克,去掉根鬚),白蘚皮(10克),川升麻(10克),葳蕤(10克),秦艽(10克,去掉葉子),川大黃(40克,切碎略微炒),石膏(60克),川芒硝(40克)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熱毒攻心。煩躁狂言。精神不定方。

地黃汁(三合),生薑汁(一合),薄荷汁(一合),白蜜(一合),地龍(半兩微炒去土搗細羅為末)

白話文:

生地黃汁(三份) 生薑汁(一份) 薄荷汁(一份) 白蜜(一份) 地龍(半兩,微微炒過,去掉泥土,搗碎,過羅篩成粉末)

上件藥。以四味汁相和。入地龍末。攪令勻。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熱病。煩熱如火。狂言妄語欲走。宜服此方。

黃芩(一兩),甘遂(一兩煨令黃),龍膽(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調服一錢。須臾。令病人飲水三兩盞。腹滿則吐之。此方療大熱急者。甚效。

白話文:

把上方的藥材搗成細末,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溫水沖服一錢。過一會兒,讓病人喝三兩杯水。如果腹部脹滿,就嘔吐出來。此方對於治療高熱發作的患者非常有效。

治熱病。五六日。壯熱。狂語欲走方。

雞子〔三(二)枚取清〕,川芒硝(半兩細研),寒水石(半兩細研)

白話文:

雞蛋(2~3 個,只取蛋白) 川芒硝(半兩,研磨成細粉) 寒水石(半兩,研磨成細粉)

上件藥。先以新汲水一小盞。調芒硝等末。次下雞子清。攪令勻。不計時候。分為二服。

治熱病。狂言。心神驚悸。煩熱喘促。宜服牛黃丸方。

牛黃(一分細研),犀角屑(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茯神(半兩),胡黃連(半兩),龍膽(半兩去蘆頭),木香(半兩),羚羊角屑(半兩),硃砂(半兩細研),地骨皮(半兩),麥門冬(一兩去心焙),川升麻(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麝香(一分細研),龍腦(一錢細研)

白話文:

牛黃(1 分,研成細末) 犀牛角粉(0.5 兩) 人參(0.5 兩,去掉蘆頭) 茯苓(0.5 兩) 黃連(0.5 兩) 龍膽草(0.5 兩,去掉蘆頭) 木香(0.5 兩) 羚羊角粉(0.5 兩) 硃砂(0.5 兩,研成細末) 地骨皮(0.5 兩) 麥門冬(1 兩,去掉心,烘焙) 川升麻(0.5 兩) 甘草(0.5 兩,炙烤成微紅色,切碎) 麝香(1 分,研成細末) 龍腦(0.1 兩,研成細末)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下十五丸。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搗碎成粉末,均勻研磨。加入煉製好的蜂蜜,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剛打上來的冷水服用,每次十五顆。

治熱病狂語。及諸黃。雪煎方。

川大黃(五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臘月雪水五升。煎如膏。每服。不計時候。以冷水調半匙。服之。

2. 治熱病煩渴諸方

夫熱氣入於腎臟。則為煩渴。為腎惡燥也。令熱氣盛攻於腎。故腎燥。腎燥則渴而引飲也。

治熱病。因吐下後。有熱毒未解。煩渴不止。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赤芍藥(一兩),黃連(一兩去須),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知母(一兩),黃芩(一兩),豬苓(一兩去黑皮),栝蔞(一枚)

白話文:

麥門冬(一兩,去中心後烘焙) 赤芍藥(一兩) 黃連(一兩,去鬚) 甘草(一兩,炙烤至微紅後切碎) 知母(一兩) 黃芩(一兩) 豬苓(一兩,去黑皮) 栝樓(一枚)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五錢 (約 15 克),加入一大碗水和生薑半片。煎熬至剩餘五分之一的量。過濾掉殘渣,不拘於服用的時間,趁溫熱服用。

治熱病煩渴。日夜吃水。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銼),麥門冬(一兩去心),栝蔞根(一兩),甘草(半兩銼生用)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頭疼壯熱。心燥煩渴。宜服石膏茶方。

石膏(二兩搗碎),竹葉(一握),薺苨(半兩),木通(半兩)

白話文:

石膏(2 兩,搗碎)、竹葉(一把)、薺菜(0.5 兩)、通草(0.5 兩)

上件藥。細銼。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分作四度。點臘麵茶。不計時候服。

治熱病煩渴。飲水無度。宜服犀角飲子方。

犀角屑(三分),石膏(二兩),知母(三分),川升麻(三分)

白話文:

犀牛角粉末(三分之一) 石膏(二兩) 知母(三分之一) 川升麻(三分之一)

上件藥。細銼。用水二大盞。入竹葉三七片。小麥五十粒。煎至一盞。去滓。入土瓜根汁一合。栝蔞根汁一合。攪令勻。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細細切碎,放入兩大杯水中,加入竹葉三至七片、小麥五十粒,煎煮至剩下一杯水。濾掉藥渣,加入冬瓜根汁和栝樓根汁各一合(約 200 毫升)。充分攪拌均勻,不限時間,分兩次溫服。

又方。

小麥(一合),麥門冬(一兩去心),寒水石(三分),青竹葉(三分),知母(三分)

白話文:

小麥(1 碗) 麥門冬(1 兩,去核) 寒水石(3 錢) 青竹葉(3 錢) 知母(3 錢)

上件藥。細銼和勻。分為五服。每服。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每渴時。溫服半中盞。

治熱病。積熱攻脾肺。煩躁多渴。飲水無度。小便數。宜服知母散方。

知母(三分),川大黃(三分銼微炒),黃芩(三分),麥門冬(三分去心),龍膽(三分去蘆頭),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知母(9克) 川大黃(9克,切小段,略炒) 黃芩(9克) 麥門冬(9克,去芯) 龍膽(9克,去外殼) 甘草(3克,炙至微紅,切段)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蘆根五寸。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把上列藥物搗碎篩成細粉,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水,加入長五寸的生蘆根,煎煮至剩下五分之一。過濾掉藥渣,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治熱病。煩燥大渴。飲水則逆。宜此方。

木瓜(一分),生薑(一分),薄荷(一分)

上件藥。都細切。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蜜一合。攪勻。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煩渴不止。兼除勞熱。宜服黃芩散方。

黃芩(一兩),黃連(半兩去須),生乾地黃(半兩),川升麻(半兩),知母(半兩),葛根(半兩銼),梔子仁(一分),大青(半兩)

白話文:

**黃芩:**一兩 黃連: 半兩,去掉鬚根 **生地黃:**半兩 **川升麻:**半兩 **知母:**半兩 葛根: 半兩,切成碎末 **梔子仁:**一分 **大青葉:**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經吐下後。有餘熱。煩渴不止。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三分去蘆頭),黃連(三分去須),黃芩(一兩),桂心(半兩),栝蔞根(一兩),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 人參:三分,去除蘆頭
  • 黃連:三分,去除鬚根
  • 黃芩:一兩
  • 桂心:半兩
  • 栝蔞根:一兩
  • 甘草:三分,炙烤至微赤,切成碎塊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煩渴不止。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甘草(一兩炙微赤銼),地骨皮(一兩),豉(一合),知母(一兩)土瓜根(一兩)

白話文:

  • 麥門冬(1.5 兩,去掉果核後烘焙)
  • 甘草(1 兩,微烤至微紅,切碎)
  • 地骨皮(1 兩)
  • 豉(1 升)
  • 知母(1 兩)
  • 土瓜根(1 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蔥白二莖。生薑半分。煎至五分。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成粗末。每次服用五錢(約15克)。加入一大杯水,放入兩段蔥白和半個生薑。煎煮至水量剩下五分之一,不管煎煮時間。溫熱服用。

治熱病。煩渴不止。或時頭痛乾嘔。宜服豬苓散方。

豬苓(三分去黑皮),麥門冬(一兩去心),人參(三分去蘆頭),石膏(二兩),甘草(三分炙微赤銼),茅根(三分銼)

白話文:

豬苓(三分,去除黑色外皮),麥冬(一兩,去除中心),人蔘(三分,去除根鬚),石膏(二兩),甘草(三分,炙烤至微微發紅,切碎),茅根(三分,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毒氣在心。煩渴不止。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四兩),麥門冬(三分去心),黃芩(三分),梔子仁(三分),地骨皮(三分),柴胡〔三兩(分)去苗〕,栝蔞根(三分),葳蕤(三分),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石膏(200 克) 麥門冬(15 克,去心) 黃芩(15 克) 梔子仁(15 克) 地骨皮(15 克) 柴胡(150 克,去苗) 栝蔞根(15 克) 葳蕤(15 克) 甘草(15 克,炙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煩渴不止。宜服地骨皮散方。

地骨皮(一兩),澤瀉(一兩),麥門冬(一兩去苗),梔子仁(半兩),犀角屑(半兩),黃芩(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地骨皮(50克),澤瀉(50克),麥門冬(50克,去根鬚),梔子仁(25克),犀角粉(25克),黃芩(25克),炙微紅切碎的甘草(25克)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發熱煩渴。小便不利。宜服豬苓散方。

豬苓(一兩去黑皮),赤茯苓(二兩),木通(一兩銼),滑石(一兩),澤瀉(一兩)

白話文:

豬苓(一兩,去掉黑色表皮) 赤茯苓(二兩) 木通(一兩,切碎) 滑石(一兩) 澤瀉(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大熱煩渴。心躁不睡。宜服牛黃散方。

牛黃(一分細研入),柴胡(一兩去苗),黃連(一兩去須),黃芩(一兩),葛根(一兩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牛黃(研成細末,加入1分) 柴胡(1兩,去根) 黃連(1兩,去須) 黃芩(1兩) 葛根(1兩,切片) 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切片)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薄荷水。調下二錢。

治熱病煩渴。諸臟不安。宜服三黃丸方。

黃芩〔二(一)兩〕,黃連(一兩去須),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

又方。

上以生地黃。搗絞取汁。每服一合。時時服之。

又方。

上以生栝蔞根。搗絞取汁。每服一合。時時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