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六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六 (5)

1. 治時氣下部䘌瘡諸方

夫時氣下部䘌瘡者。由毒熱結在腹內。穀氣衰毒氣盛。三蟲動作求食。蝕人五臟。多令泄痢。下部生瘡。癢不暫止。若唇內生瘡。但欲寐者。此蟲蝕下部也。重者則肛爛。傷於五臟即死也。

白話文:

當季節的風氣影響到人體的下部時,就會導致下部生出瘡口。這是由於毒熱積聚在腹中,導致穀氣(正氣)衰弱而毒氣(邪氣)旺盛。體內的寄生蟲會因此而活躍起來,尋找食物。它們會侵蝕人的五臟,導致腹瀉不止,下部生瘡。這種瘡會劇烈瘙癢,而且會持續不斷。如果嘴脣內部生出瘡口,而且患者總是想睡覺,這說明寄生蟲已經侵蝕了人體的下部。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肛門潰爛,一旦傷及五臟,患者就會死亡。

治時氣䘌蝕。下部生瘡。宜服雄黃散方。

雄黃(半兩細研),青葙子(三兩),苦參(三兩銼),黃連(三兩去須微炒),杏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話文:

雄黃(半兩,磨成細粉) 青葙子(三兩) 苦參(三兩,切成小塊) 黃連(三兩,去除根須,略微炒乾) 杏仁(一兩半,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去皮後切成兩半,炒至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粥飲。調下三錢。

又方。

青葙子(一兩),雚蘆(一兩),狼牙(三分),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扁竹(三分銼)

白話文:

青葙子(60 克) 雚蘆(60 克) 狼牙(15 克) 陳橘皮(15 克,用熱水泡過後,去除白色內瓤,再烘乾) 扁竹(15 克,研碎)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粥飲。調下三錢。

治時氣下部䘌瘡疼痛方。

桂心〔一(二)兩〕,藍葉(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分為三服。以生豬肝半斤。去膜。細切。拌藥服。入五味同食。每日早晨一服。當於下部中出蟲如發。一合以來便瘥。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搗碎成粉,分成三份。取半斤新鮮豬肝,去除外膜,切細。將藥粉拌入豬肝中,加入調味料一起食用。每天早上服用一份。服藥後,幾天內會從下部排出像頭髮絲一樣的蟲子,服用大約一個月後就會痊癒。

治時氣痢膿血。下部生䘌瘡蟲方。

黃連(三分去須微炒),蠟(一兩),烏梅肉(三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化蠟和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晚再服之。

白話文:

將上述藥物搗碎成粉末。加入蠟和蜂蜜,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在飯前以稀飯送服 30 丸。晚上再服用一次。

治時氣下部䘌瘡方。

馬蹄(燒為灰)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豬脂和塗之。日可五六遍。即瘥。

治時氣病下部䘌瘡。疼痛不止方。

上濃煮桃皮取汁。煎如稠湯。以通下部中。若口中生瘡。含之瘥。

2. 治時氣大便不通諸方

夫時氣大便不通者。由脾胃有熱。發汗太過。則津液竭。津液竭則胃中乾燥。結熱在內。則大便不通也。

治時氣熱毒在臟。大腸不通。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麥門冬(二兩去心),大腹皮(一兩銼),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川升麻(一兩),柴胡(一兩去苗),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羚羊角粉(60克) 麥門冬(120克,去心) 大腹皮(60克,研碎) 川大黃(60克,研碎後微炒) 川升麻(60克) 柴胡(60克,去根) 炙甘草(30克,微烤至赤色並研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玄明粉一錢。攪令勻。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上述的藥。磨成粉狀。每次服用三錢。水一杯。煎煮至剩下六分。濾掉渣滓。加入玄明粉一錢。攪拌均勻。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治時氣十日以上。腹微滿而喘。臍下㽲痛。大便不通。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羚羊角屑(一兩),枳實(一兩麩炒微黃),川芒硝(二兩),桑根白皮(一兩)

白話文:

大黃(兩百克,切碎後微炒) 羚羊角粉(一百克) 枳實(一百克,與麩子一起炒至微黃) 芒硝(兩百克) 桑根白皮(一百克)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利為度。

治時氣惡寒。頭痛。壯熱。大便不通。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去苗),茵陳,木通土瓜根,白蘚皮,梔子仁(各一兩),川芒硝(二兩),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白話文:

柴胡(去掉根鬚),茵陳,木通,土瓜根,白蘚皮,梔子仁(各50克),芒硝(100克),大黃(100克切碎,稍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水調服三錢。少時當利一兩行。利後煮蔥豉稀粥食之。如熱未歇。再服

治時氣胃中壅熱。大便不通。宜服大麻仁丸方。

大麻仁(二兩研入),川大黃(二兩),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研),犀角屑,川朴硝,枳殼(麩炒微黃去瓤),木通(以上各一兩)

白話文:

大麻仁(研磨成粉,用量為兩) 川大黃(兩) 郁李仁(一兩,先泡熱水去除外皮尖端後研磨) 犀角屑(一兩) 川朴硝(一兩) 枳殼(炒至微黃,去除果肉,一兩) 木通(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大麻仁等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二十丸。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磨成細粉。放入大麻仁等材料,攪拌均勻。加入蜂蜜搓成藥丸。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藥不限時間,用溫水送服 20 顆。

治時氣十餘日不大便。調氣丸方。

川芒硝(二兩),枳實(一兩麩炒微黃),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黃研如膏)

白話文:

  • 川芒硝:兩兩
  • 枳實:一兩,麩炒至微黃
  • 川大黃:兩兩,切碎,微炒
  • 杏仁:兩兩,用熱水浸泡,去皮尖,取出兩顆仁,麩炒至黃色,研磨成糊狀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如未利。再服。

治時氣熱毒在胃。大便不通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川芒硝(一兩)

上件藥。細銼。以水一大盞。浸一宿。明早煎五七沸。綿濾取汁。不計時候溫溫頓服。良久下惡滯物。

3. 治時氣小便不通諸方

夫小腸者。心之腑也。心與小腸為表裡。心臟壅熱。久而不除。汗後津液虛少。不能灌溉。而熱毒之氣。流注小腸。故令不通也。

白話文:

小腸是心的藏腑。心和小腸是表裡關係。如果心臟長期充血發熱,汗後津液不足,無法滋養身體。此時,熱毒之氣會流入小腸,導致小腸不通。

治時氣有時寒熱。四肢沉重。口不知味。胸中噦塞。小便不通。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半(一)兩〕前胡(三分去蘆頭),白蘚皮(一兩),蘧麥(一兩),子芩(半兩),梔子仁(半兩),滑石(二兩),川升麻(三分),木通(一兩半銼)

白話文:

赤茯苓〔半(一)兩〕 前胡(三分,去除蘆頭) 白蘚皮(一兩) 蘧麥(一兩) 子芩(半兩) 梔子仁(半兩) 滑石(二兩) 川升麻(三分) 木通(一兩半,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熱毒流注小腸。小便不通。宜服貝齒散方。

貝齒(四十九枚),白蘚皮(一兩),豬苓(一兩去黑皮),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蘧麥(一兩)

白話文:

49 顆貝齒 一兩白蘚皮 一兩豬苓(去掉黑皮) 一兩川大黃(銼碎後微微炒過) 一兩蘧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一中盞。蜜半匙。調下三錢。良久再服。以得通利為度。

治時氣四五日。寒熱不解。頭痛。心腹煩悶。小便不通。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柴胡(去苗),赤芍藥,蘧麥,黃芩知母,木通(銼)(以上各一兩),滑石(二兩),川大黃〔二(一)兩銼碎微炒〕

白話文:

犀牛角粉、柴胡(去除根鬚)、赤芍藥、蘧麥、黃芩、知母、木通(切碎)、滑石(兩倍於其他藥材)、川大黃(兩倍於其他藥材,切碎後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得通為度。

治時氣惡寒壯熱。頭痛。小便不通。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去苗),茵陳,川大黃(銼碎微炒),黃芩,木通(銼),川升麻,梔子仁,川芒硝,茅根(銼)(以上各一兩)

白話文:

柴胡(去除根鬚),茵陳,川大黃(研碎後小火微炒),黃芩,木通(研碎),川升麻,梔子仁,川芒硝,茅根(研碎)(以上各 1 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得通利為度。

治時氣壅毒。心腹脹滿。小便不通方。

滑石(二兩),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上件藥搗篩。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得通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