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五 (2)

1. 治時氣三日諸方

夫時氣病三日。少陽受病。少陽脈循於脅。上於頸耳。故得病三日胸脅熱而耳聾也。三陽經絡。始相傳病。未入於臟。故可汗而愈也。

白話文:

病症在出現後的三天內屬於少陽經絡受病。少陽經絡運行於體側,向上延伸到頸部和耳朵。因此,出現病症後三天就會感到胸肋疼痛和耳聾。三陽經絡相互傳遞病症,但還未深入到臟腑,所以通過發汗可以治癒。

治時氣三日。頭痛壯熱。心神煩壅。胸膈不利。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去苗),人參(去蘆頭),犀角屑,黃芩麥門冬(去心)(以上各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白話文:

柴胡(去除莖葉),人參(去除鬚根),犀牛角屑,黃芩,麥門冬(去除種子),以上各一兩。 甘草(半兩,炙成微紅色,切碎),半夏(半兩,用熱水洗七次,去除滑性)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 5 錢。加入一大碗水,放入半片生薑和 3 顆紅棗。煎煮至 5 分鐘後,去除渣滓。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治時氣三日。頭痛壯熱。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一兩半銼),麻黃(一兩半去根節),赤芍藥(一兩),黃芩(一兩),石膏(二兩),桂心(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話文:

葛根(150克,搗碎) 麻黃(150克,去除根和關節) 丹皮(100克) 黃芩(100克) 石膏(200克) 肉桂心(100克) 炙甘草(100克,稍烤至微紅,搗碎) 杏仁(100克,浸泡後去皮尖,炒至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覆取汗。

白話文:

把上述藥材搗碎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杯水,加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煮到剩五分之一。過濾掉渣滓。不限時辰。趁熱服用。蓋上衣服發汗。

治時氣三日。表不解。熱毒相傳。或嘔或嗽。解肌麻黃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赤芍藥(一兩),桂心(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細辛(半兩),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話文:

麻黃(6 克,去除根莖) 赤芍藥(6 克) 桂心(3 克) 甘草(3 克,烘烤至微紅,切成小塊) 細辛(3 克) 杏仁(1.8 克,用湯浸泡,去除皮、尖端和麩皮,炒至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覆取汗。

治時氣三日未解。四肢疼痛。心膈煩熱。鱉甲散方。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微黃去裙襴),麻黃(一兩去根節),桂心(一兩),赤芍藥(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葛根(一兩銼),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話文:

  • 鱉甲(150克,用醋塗抹,烘烤至微黃,去除裙襴)
  • 麻黃(150克,去除根莖)
  • 桂心(150克)
  • 赤芍藥(150克)
  • 甘草(150克,烘烤至微紅,研碎)
  • 葛根(150克,研碎)
  • 枳殼(150克,用麩炒至微黃,去除瓤)
  • 厚朴(150克,去除粗皮,塗抹生薑汁烘烤至香熟)

上件藥。都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豉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續以蔥粥投之。汗出便愈若未汗再服。

白話文:

將上述的藥材全部搗碎成粉末。每劑取五錢重的粉末,加入一碗水和五十粒黃豆一起煎煮,煎煮至五分之一的水量時,將渣滓濾掉。不論時間,趁熱服用。接著喝一碗加入蔥的粥。如果出汗了就表示痊癒,若還未出汗就再服用一劑。

治時氣三日。頭痛煩熱。宜服大黃散方。

大黃(一兩銼碎微炒),秦艽(一兩去苗),桂心(一兩),石膏(二兩),柴胡(一兩去苗)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川大黃(1兩,切碎後稍微炒過) 秦艽(1兩,去除根須) 桂心(1兩) 石膏(2兩) 柴胡(1兩,去除根鬚) 甘草(半兩,烤至微紅後切碎)

上件藥。都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上以皂莢燒作灰。研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一中盞。生薑汁蜜各少許相和。調兩錢服之。先用暖水淋浴。後服此藥。須臾汗出。愈。

白話文:

先將皁莢燒成灰燼,研磨成粉末。隨時服用,不限時間。每次用新鮮的水一杯,加入少量生薑汁和蜂蜜,攪和均勻。服用兩錢。服用前用溫水沖淋身體,再服用此藥。不久就會出汗,就能痊癒。

2. 治時氣四日諸方

夫時氣病四日。太陰受病。太陰為三陰之首。三日以後。諸陽受病訖。即傳之於陰。太陰之脈。主於喉咽。故得病四日。腹滿而咽乾。其病在胸膈。故可吐而愈也。

白話文:

經過四天的變化,病邪侵犯了太陰經。太陰經是三陰經之首。三天後,陽經全部受到侵犯,病邪就會傳到陰經。太陰經的脈絡主司喉嚨,所以得病後四天,會出現腹滿、咽喉乾燥。病邪在胸膈,所以嘔吐可以使病情好轉。

治時氣四日。身體壯熱。四肢疼痛。胸滿心煩。宜服苦參湯吐之方。

苦參(一兩銼),烏梅(七顆捶碎),雞子(一枚取清)

白話文:

苦參(3 克,切片),烏梅(7 顆,搗碎),雞蛋(1 個,取蛋清)

上二味。先以釅醋一大盞。煮至五分。去滓。下雞子清。攪令勻。不計時候。溫溫去沫服之。當吐出毒熱氣即愈。

白話文:

上述兩味藥材:

先用濃醋一大碗,煮沸後再煮五分鐘。 過濾掉渣滓,加入一個雞蛋的蛋白,攪拌均勻。 不限時間,溫熱後去掉浮沫服用。 當毒熱之氣吐出後,病情就會痊癒。

治時氣四日。胸中痰壅。憎寒壯熱。頭痛。宜服桃柳心湯吐之方。

桃心(一握),柳心(一握),甘草(三分生用銼),烏梅(五顆捶碎),梔子仁(三分)

白話文:

桃仁(一把) 柳枝心材(一把) 生甘草(三分,搗碎) 烏梅(五個,搗碎) 梔子仁(三分)

上件藥。以淡漿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良久當吐。未吐再服。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用一大碗淡米漿煎煮,煎到藥液剩下六分之一。過濾掉藥渣,不限時間,趁溫熱喝下。過一會兒就會嘔吐出來。嘔吐後再服用一次。

治時氣四日。胸膈煩滿。壯熱。宜吐之方。

苦參(一兩銼)

上以醋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良久當吐即愈。

治時氣四日。胸膈滿悶。或時吐逆。宜服蔥根散方。

蔥根(一兩銼),甘草(一分炙微黃銼),川大黃(半兩炙碎微炒),麥門冬(一兩半去心),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話文:

蔥根(6克,切成小段) 甘草(3克,烤至微黃,切成小段) 川大黃(3克,烤碎,稍稍炒一下) 麥門冬(9克,去掉中間的黃色) 人參(6克,去掉根須)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四日。曾經發汗不解。寒熱無恆。心中躁悶。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麻黃(半兩去根節),木通(半兩銼),桂心(半兩),川升麻(半兩),葛根(半兩銼),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黃芩(半兩),柴胡(一兩去苗),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犀牛角粉(60 克),麻黃(30 克,去除根莖),木通(30 克,切碎),桂心(30 克),川升麻(30 克),葛根(30 克,切碎),枳殼(30 克,炒至微黃,去除果瓤),黃芩(30 克),柴胡(60 克,去除葉梢),桃仁(30 克,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炒至微黃),甘草(30 克,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四日。熱渴不已。往來寒熱。不能飲食。宜服知母散方。

知母枳實(麩炒微黃),柴胡(去苗),地骨皮(以上各一兩),梔子仁,麥門冬(去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知母、枳實(用麩皮炒至微黃)、柴胡(去掉根苗)、地骨皮(各一兩)、梔子仁、麥門冬(去掉根心)、甘草(半兩,烤至微紅,切成小塊)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