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驗大成》~ 遺精章 (1)

回本書目錄

遺精章 (1)

1. 附:便濁

一人曾患白濁,誤服補熱藥,以致閉塞不通,幸遇草方得蘇。近為煩熱酒多,頃致閉結、溺赤、莖中痛,而大腸亦有濕熱之氣墜於肛,若有塊閉結之狀,脈息左疾右數。乃熱極成淋,氣滯不通。《內經》云:膀胱不利為癃是也。治當清濕利水為主。

白話文:

有一個人曾患過白濁,誤服了補益熱性的藥物,導致小便閉塞不通。幸好遇到了一些草藥才得以甦醒。最近因為過度飲酒,導致小便閉結、尿液發紅、尿道疼痛,而大腸也因為濕熱之氣下墜到肛門,有類似於塊狀閉塞的感覺,脈象左邊微緊右邊微數。這是因為熱邪過盛導致小便淋漓,氣血不通暢。根據《內經》記載:膀胱功能失調導致小便不利稱作癃閉。所以治療要以清除濕熱、利尿通便為主。

方:車前澤瀉木通茯苓,山梔,生地,草梢

白話文:

藥方:

  • 車前草
  • 澤瀉
  • 木通
  • 茯苓
  • 山梔子
  • 生地黃
  • 草梢

一人左寸濡數,兩尺微澀,精滑不固,心勞則甚。蓋因用心過度,君火妄動,相火隨起,鼓其精房,熱則流通矣。治當清心,則神自寧,而精自固矣。

白話文:

某人左手寸脈脈象濡弱,兩尺脈象微澀,脈氣濡滑但脈勢不緊實,如果心神操勞過度,脈象會更加明顯。這主要是因為過度用心,導致相火妄動,君火(心火)隨之亢盛,鼓動精室(腎藏精),熱盛就會使脈絡運行通暢。治療應該清心安神,這樣心神就能得到安寧,精氣就能固守了。

方:山萸,熟地山藥遠志,棗仁,茯神,麥冬,五味,圓眼肉,甘草

白話文:

處方:

  • 山茱萸
  • 熟地黃
  • 山藥
  • 遠志
  • 棗仁
  • 茯苓
  • 麥冬
  • 五味子
  • 龍眼肉
  • 甘草

一人嗜欲無度,六脈洪數,精虛而不能統攝,更兼內熱腰疼,小便作痛。俱系腎元不足,當從腎治,固本滋陰。

方:山藥,萸肉,生地,蓮鬚芡實黃柏五味子,澤瀉,骨皮,茯神,甘草,杜仲

白話文:

方劑:

山藥、山茱萸肉、生地黃、蓮鬚、芡實、黃柏、五味子、澤瀉、牡蠣殼、茯苓、甘草、杜仲

一人善飲食,兩尺虛,脾部數,乃脾胃傷於濃厚,濕熱內郁,使中氣濁而不清,則所輸皆濁氣,邪火擾動,水不得寧,以致髀疼肢軟,白濁經年也。洽宜滋陰折火,清利濕熱。伸清升濁降,脾胃健運,則精濁自止矣。

白話文:

有人喜歡暴飲暴食,脾胃虛弱,腹中脹滿,這是由於脾胃受到過於濃厚、濕熱的食物侵害,導致中氣混濁不清,所輸布的也都是濁氣。邪熱擾動,水液不能安寧,所以出現腿部疼痛、肢體無力、白濁不斷的情況,已經有一年的時間了。

治療應該滋陰降火,清利濕熱。升清降濁,健運脾胃,這樣精和濁液就能自動停止。

方:升麻柴胡半夏陳皮,茯苓,甘草,白朮蒼朮,黃柏,五加皮

白話文:

藥方:

  • 升麻
  • 柴胡
  • 半夏
  • 陳皮
  • 茯苓
  • 甘草
  • 白朮
  • 蒼朮
  • 黃柏
  • 五加皮

一人心腎不交,患白濁症,旋愈旋覆,將一年矣。診之,左右脈虛數,按之則散。服知、柏、車前、梔、芩清利等藥,流泄愈甚;服補中益氣升提諸藥,亦若不知。此精滑日久,玉關不閉之故。理宜升坎水以濟離火,固元陽以滋陰血,卻妄想以澄其神,養胃氣以守其關。溫加止澀,所謂「脫者固之」是也。

白話文:

這名患者有著心腎不協調的問題,因此患有白濁症,病情時好時壞,已經持續了一年的時間。經檢查發現,他的左右兩側脈搏虛弱且跳動頻繁,按壓後脈搏會散開。服用清熱利濕的知母、柏子仁、車前子、梔子、黃芩等藥物,流泄的情況反而加重;服用補益中氣、升提陽氣的藥物,也好像沒有任何效果。這是因為長期的精液流失,導致了「玉關」(前列腺)閉合不全。應當採取「升坎水以濟離火,固元陽以滋陰血,卻妄想以澄其神,養胃氣以守其關」的治療方針。在治療過程中,加入溫補止澀的藥物,用來「固脫」。

方:山萸,生地,山藥,丹皮,澤瀉,茯神,肉桂,五味,椿根皮

一人左關脈弦數有力,莖中作痛,筋脈急縮,或癢或腫,或挺縱不收,白液如精,隨溺而出,此肝經濕熱火旺之症,即筋疵也。以瀉肝清溫為主。

白話文:

藥方:

方:柴胡,黃芩,五味,甘草,山梔,知母(二冬),黃連人參,膽草

* 柴胡

* 黃芩

* 五味子

* 甘草

* 山梔子

* 知母(二冬)

* 黃連

* 人參

* 膽草

一人脈息左右皆虛,尺脈似數,眼花精濁,夜不得寐,倦怠少氣。乃血不歸肝,水不歸元,火乘虛陰,客入下焦也。宜上補心安神;中調脾胃,升舉其陽;下用益精生陰固陽之劑。使火來坎戶,水到離宮,水火既濟,諸症悉痊矣。

白話文:

一個人的脈搏左右兩側都很虛弱,尺脈似乎有些數快,眼睛模糊,瞳孔混濁,晚上睡不著覺,感到疲倦和氣短。這是因為血沒有回歸肝臟,水沒有回歸腎臟,虛火侵襲了陰氣,並侵入下腹部。治療應:

  • 上方滋補心臟,安神。
  • 中間調理脾胃,升發陽氣。
  • 下方使用滋補精氣,生長陰氣並固攝陽氣的藥物。

這樣,火氣就會匯聚於腎臟,水氣就會到達心臟。當水火交濟,各種症狀就會痊癒。

方:當歸,地黃,山藥,棗仁,枸杞,麥冬,杜仲,五味,遠志,山萸

一人六脈微澀,兩尺尤甚,便中時出精液,牽絲黏膩,雖不便溺,亦自有之。病為精濁,即漏精也。乃腎氣不足,淫火易動,精離其位,故令漸漬而出耳。惟宜滋腎清心,健脾固脫之劑。

白話文:

方:枸杞,金櫻子山楂石蓮,蓮鬚,熟地,芡實,茯苓,當歸

配方:枸杞子、金櫻子、山楂、石蓮花、蓮鬚、熟地黃、芡實、茯苓、當歸

一人六脈洪數,便溺渾濁如痰,而不帶牽絲,即尿精之類。此係胃中濕熱之氣下滲膀胱,兼以龍雷之火沸騰海底,比諸夏月火熱,則水渾濁,淋水流津也。以淡滲之,以苦燥之,以澀固之,則關鍵肅清,按便如常矣。

白話文:

某人六脈強盛有力且跳動次數多,排泄物混濁如痰,但沒有黏稠如線的痰液,類似尿液的成分。這是因為胃中濕熱之氣下滲到膀胱,加上身體內部的「龍雷之火」沸騰在膀胱底部,就像夏季酷熱會導致水渾濁一樣,導致淋漓失禁。這時,可以用清淡利尿的藥物,可以用苦而乾燥的藥物,可以用澀而收斂的藥物。這樣一來,膀胱的關鍵部位會恢復正常,排泄物也會恢復正常。

方:蓮鬚,黃連,豬苓,茯苓,砂仁,半夏,黃柏,蒼朮,甘草

白話文:

藥方:

  • 蓮鬚
  • 黃連
  • 豬苓
  • 茯苓
  • 砂仁
  • 半夏
  • 黃柏
  • 蒼朮
  • 甘草

一人丁年,病起夢遺,變為白濁者久矣。今脈息友關弦長,溢出於上,而兩尺濡澀。此因思想無窮,志願不遂所致。宜卻去妄想,庶藥易奏效。不然,意淫於外,使內太甚,宗筋馳縱,帶脈不引,發為筋痿,及為白濁,病人膏盲,噬臍無及也。

白話文:

有一位肥胖的人得了白濁,大便和小便都比較通暢。他的右手脈搏比左手脈搏大一倍,仔細按壓後,脈搏像一串連綿不絕的珠子。這是肺和大腸經絡有病,氣虛又有痰火導致的脈象。治療方法應當調理中宮之氣,收斂耗散的陽氣。使用二陳湯,再加蒼白朮、升麻、柴胡治療。朱丹溪說:這個方子能讓人大便通暢,小便量多,確實有它的道理。

方:茯神,甘草,澤瀉,萆薢,遠志,生地,麥冬,知母,加皮,杜仲,燈草

一人素有火症,腎脈虛數,肝脈弦長,每夜至子後,便夢交接而遺。余以為晝有所思,夜必人夢。彼曰:「無之」。謹按《靈樞·淫邪發夢》篇云:厥風客於陰器,則夢接內。蓋陰器者,宗筋之所繫也。腎主藏精,肝主疏泄,是以腎之陰虛,則精不藏,肝之陽強,則氣不固。

若陰火客於竅,與所強之陽相感,則精液溢出而成夢遺矣。必在子後何居?子後者,一陽始生之時也。此水流濕,火就燥之義。

方:山萸,山藥,丹皮,澤瀉,熟地,茯苓,五味,麥冬

一肥人白濁,兩便大利,右手脈大於左手脈一倍,細按之,累累若貫珠。乃肺與大腸經病,氣虛而有痰有火之脈。法當理中宮之氣,收耗散之陽。用二陳湯,加蒼白朮、升麻、柴胡治之。丹溪曰:此方能使大便潤而小便長,良有以也。

一人黑瘦,六脈洪數,五心煩熱,頰赤唇乾,小便赤濁,是症屬心與小腸,熱傷血分。以滋陰降火之劑主之。

方:木通,生地,甘草,黃柏,知母,澤瀉,山梔

一人小便日數十次,如稠米泔色,神思恍惚,疲悴食減,以女勞得之。治須安神魂,定心態。

方:桑螵蛸,遠志,石菖蒲龍骨,人參,茯神,當歸,龜板

白話文:

藥方:

  • 桑螵蛸
  • 遠志
  • 石菖蒲
  • 龍骨
  • 人參
  • 茯神
  • 當歸
  • 龜板

各等分,為末,每服二錢,夜臥時,人參湯調下。

一人右關浮而尺數,小腹熱痛,溲出白液。此脾風傳腎,名曰蠱症。《左傳》云:因以喪志日蠱。便溺精出,乃精元不守也。以建中湯主之。

白話文:

某人患有遺精症,每次聽到女性的聲音就會遺精,身體極度瘦弱,瀕臨死亡。醫師以遠志為君藥,蓮鬚、石蓮為臣藥,龍齒、茯神、沙蒺藜、牡蠣為佐藥,製成藥丸給他服用。服用一段時間後,病情稍有改善,但仍無法完全斷根。後來醫師在原有方劑中加入魚鰾膠,患者服用未完成整個療程就痊癒了。

一人患遺精,聞婦人聲即泄,瘠甚欲死。以遠志為君,蓮鬚、石蓮為臣,龍齒、茯神、沙蒺藜、牡蠣為佐。丸服稍止,然終不斷,於前方加鰾膠味,不終劑即愈。

一人患病,余告曰:是陰虛火動也。使人發熱盜汗,肢節作楚,正合丹溪滋陰降火之劑。服湯二日,服虎潛丸,病全愈。所以知病之源者,切其脈虛而數。《經》曰:脈虛血虛,腎水之真陰不足,而虛火妄動也。余未診時,一醫以為歷節痛風,飲以風劑,即加肢節浮腫,痿弱不能行,汗出如沐。

白話文:

有一個人生病,我告訴他:這是陰虛火旺引起的。會發熱、盜汗,四肢痠痛,很符合丹溪滋陰降火的藥方。服用湯藥兩天,再服虎潛丸,病就好了。之所以知道病源,是因為他的脈象虛弱而細數。《黃帝內經》說:脈象虛弱是血虛,腎水真陰不足,所以虛火才會妄動。在我診斷之前,另一個醫生認為這是關節痛風,給他服用風藥,結果病情加重,四肢浮腫,虛弱得不能走路,汗水像洗完澡一樣。

《經》曰:足受血而步。又曰:奪汗無血。蓋風能生火,又能燥血,血虛則內熱益甚,肢熱則腫,肺熱則痿矣。病是以加也。

白話文:

《皇帝內經》說:腳部接受到血液才能走路。又說:脫汗失血。風可以生火,也可以燥化血液,血液不足的話,內熱就會加重,四肢發熱就會腫脹,肺部發熱就會痿軟。這些疾病都是因為這個原因而加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