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純

《醫學衷中參西錄》~ 一、醫方 (36)

回本書目錄

一、醫方 (36)

1. 6.三寶粥

治痢久,膿血腥臭,腸中欲腐,兼下焦虛憊,氣虛滑脫者。

山藥(一兩,軋細),三七(二錢,軋細),鴨蛋子(五十粒,去皮)

白話文:

生山藥:1 兩,研磨成細粉 三七:2 錢,研磨成細粉 鴨蛋:50 顆,剝殼

上藥三味,先用水四盅,調和山藥末煮作粥。煮時,不住以箸攪之,一兩沸即熟,約得粥一大碗。即用其粥送服三七末、鴨蛋子。

白話文:

用三味中藥:

  1. 先用四碗水,將山藥粉調勻,煮成粥。
  2. 煮的時候,不斷用筷子攪拌,煮沸一兩分鐘即可,大概會有一大碗粥。
  3. 立即用粥送服三七粉和鴨蛋黃。

己巳之歲,愚客居德州,有盧姓婦,年五十六。於季夏下痢赤白,遷延至仲冬不愈。延醫十餘人,服藥百劑,皆無效驗,亦以為無藥可醫矣。後求愚診治,脈象微弱,至數略數,飲食減少,頭目時或眩暈,心中微覺煩熱,便時下墜作疼,然不甚劇。詢其平素,下焦畏涼。是以從前服藥,略加溫補,上即煩熱,略為清理,下又腹疼泄瀉也。

白話文:

己巳年,我在德州暫作客居,遇到一位姓盧的婦人,年紀五十六歲。在盛夏時染上了腹瀉,排出赤白相間的糞便,病情一直拖延到深冬仍未見好轉。她已經向十幾個醫生求治,服用了上百劑藥,卻不見明顯效果,因此醫生們都認為她的病無藥可醫。後來,她找我診治,我發現她的脈象微弱,脈搏略微偏快,食慾不振,時常感到頭暈目眩,心中微熱,便意下墜並伴有疼痛,但疼痛並不劇烈。詢問她平時的狀況時,得知她的下焦部位怕冷。因此,她之前服用的藥物,如果稍加溫補,就會出現煩熱的症狀;如果稍有清熱作用,就會腹痛腹瀉。

為擬此方,一日連服兩次,其病遂愈。後旬余,因登樓受涼,舊證陡然反復,日下十餘次,腹疼覺劇。其脈象微弱如前,至數不數。俾仍用山藥粥,送服生硫黃末三分,亦一日服兩次,病愈強半。翌日又服一次,心微覺熱。繼又改用前方,兩劑全愈。

白話文:

為了配製這個藥方,連續服用兩次,他的病就痊癒了。十天之後,因為登上樓閣受了涼,舊病又突然復發,一天拉肚子十幾次,腹痛非常劇烈。他的脈象像以前一樣很微弱,快慢也不規律。我讓他仍然食用山藥粥,送服生硫磺末三分,也是一天服用兩次,病情好了一大半。第二天又服用了一次,感覺心微熱。隨後又改用以前的藥方,兩劑藥之後就完全痊癒了。

戊午秋日,愚初至奉天,有李××,年二十八。下痢四十餘日,膿血雜以脂膜,屢次服藥,病益增劇,羸弱已甚。診其脈,數而細弱,兩尺尤甚。亦治以此方。服後兩點鐘腹疼一陣,下膿血若干。病家言:從前腹疼不若是之劇,所下者亦不若是之多,似疑藥不對證。愚曰:腹中瘀滯下盡即愈矣。

白話文:

戊午年的秋天,我剛剛來到奉天,有個叫李××的,二十八歲。腹瀉四十多天,膿血混雜着油脂狀物體,多次服藥,病情越來越嚴重,身體虛弱不堪。我診斷他的脈象,脈搏數而細弱,兩尺脈特別明顯。我也用這個方子治療他。服藥後兩小時,腹部疼痛發作了一陣,排出了大量的膿血。病人家屬說:以前腹痛沒有這麼劇烈,排出來的膿血也沒有這麼多,好像懷疑藥物對症狀不合適。我說:腹中的瘀滯之物排完後就會痊癒了。

伸再用白蔗糖化水,送服去皮鴨蛋子五十粒。此時已屆晚九點鐘,一夜安睡,至明晨,大便不見膿血矣。後間日大便,又少帶紫血,俾仍用山藥粥送服鴨蛋子二十粒,數次全愈。

白話文:

然後再用白砂糖溶於水中,服用後吞服去殼的鴨蛋五十顆。此時已經接近晚上九點,一夜好眠後,到了隔天早上,排便時已不見膿血。之後隔一天排便,仍稍微帶有紫色血液,於是繼續服用山藥粥配上鴨蛋二十顆,幾次之後便完全康復。

又:斯秋中元節後,有劉××者,下痢兩月不愈,求為診治。其脈近和平,按之無力,日便五六次,血液腐敗,便時不甚覺疼,後重亦不劇。亦治以此方,一劑病愈強半。翌日將行,囑以再接原方服兩劑當愈。後至奉,接其來函言:服第二劑,效驗不如從前;至三劑,病轉似增重。

白話文:

此外,那個秋天過後的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日),有一個叫劉某的人,腹瀉兩個月不愈,要求我看病。他的脈搏接近正常,按壓時感覺無力,每天大便五六次,血液腐敗,排便時沒有明顯疼痛,餘後感也不劇烈。我也用這個藥方給他治療,服一劑後病情好了大半。第二天他準備離開,我囑咐他再按照原來的藥方服用兩劑,應該可以痊癒。後來他來拜訪我,順便帶來了他的來信,信中說:服第二劑藥,效果不如上次;服用到第三劑時,病情反而似乎加重了。

因恍悟,此證下痢兩月,其脈毫無數象,且按之無力,其下焦當系寒涼。俾仍用山藥粥送服炒熟小茴香末一錢,連服數劑全愈。

白話文:

醫師突然領悟到,這個患者連續腹瀉兩個月,把脈卻沒有任何脈象,並且按壓腹部也沒有力氣,表示下半身應該是寒涼。於是,繼續給他服用山藥粥,並且加入一錢炒熟的小茴香粉,連續服用幾劑後就完全康復了。

或問:西人謂痢為腸中生炎。所謂炎者,紅熱腫疼,甚則腐爛也。觀此案與治盧姓之案,皆用熱藥成功,亦可謂之腸炎乎?既非腸炎,何以其腸亦欲腐爛乎?答曰:痢證,原有寒有熱。熱證不愈,其腸可至腐爛。寒證久不愈,其腸亦可腐爛。譬如瘡瘍,紅腫者陽而熱,白硬者陰而寒,其究竟皆可變為膿血。

白話文:

有人問道:西方人認為痢疾是因為腸道發炎所致。所謂發炎,就是紅、熱、腫、痛,嚴重的話還會潰爛。觀察這位患者的案例和治療盧姓患者的案例,都是使用熱藥而取得成功的,這也能稱為腸炎嗎?既然不是腸炎,為什麼他們的腸道也會有潰爛的跡象呢?

回答:痢疾,原本就有寒性與熱性之分。熱性痢疾若未及時治療,腸道會出現潰爛。寒性痢疾久未痊癒,腸道同樣會潰爛。就好比瘡瘍,紅腫的是陽性而熱,白硬的是陰性而寒,但最終都可能化膿流血。

賞觀《弢園隨筆錄》,言其曾患牙疳,醫者治以三黃犀角純寒之品,滿口肉爛盡,而色白不知疼。後醫者,改用肉桂附子等品,一服知疼,連服十餘劑而愈。夫人口中之肌肉,猶腸中之肌肉也。口中之肌肉,可因寒而腐爛,腸中之肌肉,獨不可因寒而腐爛乎?曾治一人,因久居潮濕之地,致下痢,三月不愈。所下者紫血雜以脂膜,腹疼後重。

白話文:

讀《弢園隨筆錄》,文中提到作者曾患牙齦腐爛,醫生以三黃犀角等寒涼之藥治療,導致口腔內肉爛盡,顏色發白,但沒有疼痛感。後換醫生,改用肉桂、附子等溫熱之藥,服用一次便有疼痛感,連續服藥十餘劑而痊癒。

口腔中的肌肉和腸道中的肌肉是一樣的。既然口腔中的肌肉可以因寒涼而腐爛,那麼腸道中的肌肉難道不會因寒涼而腐爛嗎?我曾經治療過一名患者,因長期居住在潮濕環境中,導致腹瀉,三月不愈。排泄物為紫色的血液混雜著脂膜,伴有腹痛和便後有下墜感。

或授以龍眼肉包鴨蛋子方,服之,下痢與腹疼益劇。後愚診視,其脈微弱而沉,左部幾不見。俾用生硫黃研細,摻熟面少許,作丸。又重用生山藥、熟地、龍眼肉煎濃湯送服。連服十餘劑,共計服生硫黃兩許,其痢始愈。由是觀之,即純系赤痢,亦誠有寒者,然不過百中之二三耳。

白話文:

曾經給他開了一個龍眼肉包鴨蛋的方子,沒想到服用後,腹瀉和腹痛反而更加嚴重。後來我重新診治,發現他的脈搏微弱而沉細,左脈幾乎摸不到。於是使用生硫磺研磨成細粉,加入少量熟麵粉捏成丸劑。並大量使用生山藥、熟地、龍眼肉煎煮成濃湯送服。連續服用了十多劑,總共服用生硫磺兩錢重,腹瀉才逐漸痊癒。由此可見,即使是純粹的痢疾,也確實有寒性的情況,但這樣的比例在所有痢疾案例中僅佔兩三成。

且嘗實驗痢證,若因寒者,雖經久不愈,猶可支持。且其後重、腹疼,較因熱者亦輕也。且《傷寒論》有桃花湯,治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原赤石脂乾薑並用,此為以熱藥治寒痢之權輿。注家不知,謂少陰之火傷陰絡所致,治以桃花湯,原系從治之法。又有矯誣藥性,謂赤石脂性涼,重用至一斤,乾薑雖熱,止用一兩,其方仍以涼論者。

白話文:

我曾試驗過痢證,如果是由於寒邪引起的,即使拖延很久不治療,患者仍然能支撐下去。而且,患者後重(肛門墜脹)、腹痛的症狀,比因熱邪引起的痢證要輕一些。

《傷寒論》中記載了桃花湯,用於治療少陰病導致的下利、排出膿血的患者。桃花湯中使用赤石脂和乾薑一起,這是用熱藥來治療寒痢的代表性的方法。但是注釋者卻不明白,認為少陰的寒邪灼傷了陰絡,因此用桃花湯治療,是從治(通過補其不足來治療)的方法。

還有人歪曲了藥性,說赤石脂性涼,可以大量使用到一斤,而乾薑雖然性熱,但是隻用一兩,所以這個方子還是以清熱瀉火為主的。

今試取其藥十分之一,煎湯服之,果涼乎熱乎?此皆不知《傷寒論》此節之義,而強為註解者也。

2. 7.通變白虎加人參湯

治下痢,或赤、或白、或赤白參半,下重腹疼,周身發熱,服涼藥而熱不休,脈象確有實熱者。

石膏(二兩,搗細),生杭芍(八錢),生山藥(六錢),人參(五錢,用野黨參按此分量,若遼東真野參宜減半,至高麗參則斷不可用),甘草(二錢)

白話文:

生石膏:2 兩,搗碎 生杭芍藥:8 錢 生山藥:6 錢 人參:5 錢(若使用野黨參,按此分量;若使用遼東真野參,則減半;若使用高麗參,則不可使用) 甘草:2 錢

上五味,用水四盅,煎取清湯兩盅,分二次溫飲之。

此方,即《傷寒論》白虎加人參湯,以芍藥代知母、山藥代粳米也。痢疾身熱不休,服清火藥而熱亦不休者,方書多諉為不治。夫治果對證,其熱焉有不休之理?此乃因痢證夾雜外感,其外感之熱邪,隨痢深陷,永無出路,以致痢為熱邪所助,日甚一日而永無愈期。惟治以此湯,以人參助石膏,能使深陷之邪,徐徐上升外散,消解無餘。

白話文:

這個方子就是《傷寒論》中的白虎加人參湯,用芍藥代替知母,山藥代替粳米。

痢疾伴隨發燒持續不退,服用清熱藥物後發燒仍然不退,方書上大多認為無法治療。如果治療確實對症,發燒怎麼可能持續不退呢?這是因為痢疾夾雜了外感風寒,外感風寒的熱邪隨著痢疾深入體內,一直找不到出路,導致痢疾被熱邪助長,日益加重而久治不癒。

治療此病的方法就是用這個湯方,用人參輔助石膏,可以讓深入體內的病邪慢慢上升散發出去,徹底消除。

加以芍藥、甘草以理下重腹疼,山藥以滋陰固下,連服數劑,無不熱退而痢愈者。

按:,外感之熱已入陽明胃腑,當治以苦寒,若白虎湯承氣湯是也。若治以甘寒,其病亦可暫愈,而恆將餘邪錮留胃中,變為骨蒸勞熱,永久不愈(《世補齋醫書》論之甚詳)。石膏雖非苦寒,其性寒而能散,且無汁漿,迥與甘寒黏泥者不同。而白虎湯中,又必佐以苦寒之知母。即此湯中,亦必佐以芍藥,芍藥亦味苦(《神家本草經》)微寒之品,且能通利小便。故以佐石膏,可以消解陽明之熱而無餘也。

白話文:

請注意,本文中提到胃脹氣、喉嚨痛、發燒等症狀。

根據中醫理論,這些症狀是由於外感邪熱侵入陽明胃腑所致。治療時,應採用苦寒之劑,如白虎湯、承氣湯。

然而,如果使用甘寒之劑,雖然症狀可能會暫時得到緩解,但餘邪會滯留在胃中,日後可能會轉化為骨蒸勞熱,形成永久性的疾病,這方面在《世補齋醫書》中論述得很詳細。

石膏雖然不屬於苦寒之品,但它性寒且能散,並且不含有黏液,與甘寒黏濁之品大不相同。在白虎湯中,石膏必須配合苦寒的知母。此外,此湯中還必須加入苦味的芍藥(見《神家本草經》),其性微寒,且能利小便。因此,芍藥可以配合石膏消解陽明之熱,而不留餘邪。

一叟,年六十七,於中秋得痢證,醫治二十餘日不效。後愚診視,其痢赤白膠滯,下行時,覺腸中熱而且干,小便亦覺發熱,腹痛下墜並迫。其脊骨盡處,亦下墜作痛。且時作眩暈,其脈洪長有力,舌有白苔甚厚。愚曰:此外感之熱挾痢毒之熱下迫,故現種種病狀,非治痢兼治外感不可。

白話文:

有一位六十七歲的老頭,在中秋節得了痢疾,醫治了二十多天都沒有效果。後來我看診時,他的痢疾呈現出赤白相間、黏稠凝滯的症狀,排便時感覺腸道發熱且乾燥,小便也覺得發熱,腹痛下墜且急迫。他的脊骨末端也下墜疼痛。還有時出現眩暈。他的脈象洪大有力,舌頭上有很厚的白色苔垢。我說:這是外感之熱夾雜痢毒之熱下迫,所以出現各種症狀,不僅要治療痢疾,還要同時治療外感。

遂投以此湯,兩劑,諸病皆愈。其脈猶有餘熱,擬再用石膏清之,病家疑年高,石膏不可屢服,愚亦應聘他往。後二十餘日,痢復作。延他醫治療,於治痢藥中,雜以甘寒濡潤之品,致外感之餘熱,永留腸胃不去,其痢雖愈,而屢次反復。延至明年仲夏,反復甚劇。復延愚診治,其脈象、病證皆如舊。

白話文:

於是給病人服用這個藥方,兩劑下去,各種疾病都痊癒了。但是他的脈象還有些許餘熱,我想再用石膏來清熱,但病人懷疑自己年紀大了,石膏不能連續服用,我也受邀到其他地方去了。二十多天後,痢疾又發作了。病人請了其他醫生治療,在治療痢疾的藥物中加入了甘寒滋潤的藥物,導致外感餘熱一直殘留在腸胃中無法排出。痢疾雖然好了,但也經常反復。到了第二年的仲夏,反復發作更加嚴重。病人再次請我看病,他的脈象和症狀都跟以前一樣。

因謂之曰,去歲若肯多服石膏數兩,何至有以後屢次反復,今不可再留邪矣。仍投以此湯,連服三劑,病愈而脈亦安和。

白話文:

所以說,去年如果願意多服幾兩石膏,怎麼會讓病情反覆發作呢?現在不能再留著邪氣了。依然服下這個藥方,連續服用三劑,病情痊癒,脈象也安穩和順。

一人,年四十二,患白痢,常覺下墜,過午尤甚,心中發熱,間作寒熱。醫者於治痢藥中,重用黃連一兩清之,熱如故,而痢亦不愈。留連兩月,浸至不起。診其脈,洪長有力,亦投以此湯。為其間作寒熱,加柴胡二錢,一劑熱退痢止,猶間有寒熱之時。再診其脈,仍似有力,而無和緩之致。

白話文:

有一個42歲的人患有白痢,常覺得有東西向下墜,中午過後症狀尤其嚴重,心中發熱,偶爾出現發冷發熱的症狀。醫生在治療腹瀉的藥物中,大量使用了黃連,希望可以清熱,但發熱的症狀依然存在,腹瀉也沒有好轉。持續治療了兩個月,病情逐漸惡化到無法下牀。醫生診脈發現脈象洪大有力,仍然給他服用剛才的藥方。由於他偶爾會出現發冷發熱的症狀,醫生又加了兩錢柴胡,喝了一劑後,發熱和腹瀉的症狀都消失了,但偶爾仍然會出現發冷發熱。醫生再次診脈,脈象仍似有力,但卻沒有平和舒緩的感覺。

知其痢久,而津液有傷也,遂去白芍、柴胡,加玄參、知母各六錢,一劑寒熱亦愈。

白話文:

知道他腹瀉已經很久,是體內津液受損,於是就去掉了白芍和柴胡,加入玄參和知母各六錢,一劑藥後,腹瀉寒熱的症狀都痊癒了。

一媼,年六旬,素多疾病。於夏季晨起,偶下白痢,至暮十餘次。秉燭後,忽然渾身大熱,不省人事,循衣摸床,呼之不應。其脈洪而無力,肌膚之熱烙指。知系氣分熱痢,又兼受暑,多病之身,不能支持,故精神昏憒如是也。急用生石膏三兩、野臺參四錢,煎湯一大碗,徐徐溫飲下,至夜半盡劑而醒,痢亦遂愈。詰朝煎渣再服,其病脫然。

白話文:

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婦人,患有多種疾病。夏季的早晨,她突然出現白色痢疾,到傍晚時已經發作十多次。晚上掌燈之後,她忽然全身發熱,不省人事,順著衣服摸到牀邊,叫她也不回應。她的脈搏強大但沒有力氣,皮膚燙得像火烙過一樣。我知道這是由於氣血中的熱氣導致痢疾,加上暑熱的影響,她的身體虛弱,無法承受,所以纔出現這樣精神恍惚的症狀。我急忙用生石膏三兩、野臺參四錢煎了一大碗湯,讓她慢慢溫熱服用。到了半夜,湯藥喝完了,她才醒過來,痢疾也隨之痊癒。第二天早上,我又煎了藥渣讓她服下,她的病情就完全好了。

一人,年五十餘,於暑日痢而且瀉,其瀉與痢俱帶紅色,下墜腹疼,噤口不食。醫治兩旬,病勢浸增,精神昏憒,氣息奄奄。診其脈,細數無力,周身肌膚髮熱。詢其心中亦覺熱,舌有黃苔,知其證夾雜暑溫。暑氣溫熱,瀰漫胃口,又兼痢而且瀉,虛熱上逆,是以不能食也。

白話文:

有一個人,五十多歲,在炎熱的夏季患上痢疾和腹瀉,排泄物中帶有紅色,拉肚子時肚子疼痛,閉口不進食。經過半個月的治療,病情逐漸加重,精神恍惚,呼吸微弱。診脈細弱無力,全身皮膚發熱。詢問患者,患者表示心中也感到燥熱,舌苔發黃,判斷患者的病症夾雜暑熱。由於暑氣炎熱,瀰漫腸胃,再加上痢疾和腹瀉,虛熱上逆,所以患者無法進食。

遂用生山藥兩半、滑石一兩、生杭芍六錢、粉甘草三錢,一劑諸病皆見愈,可以進食。又服一劑全愈。此證用滑石不用石膏者,以其證兼瀉也。為不用石膏,即不敢用人參,故倍用山藥以增其補力。此就通變之方,而又為通變也。

白話文:

於是使用兩半生山藥、一兩滑石、六錢生杭芍、三錢粉甘草,服用一劑後,所有疾病的症狀都明顯好轉,可以進食了。再服用一劑後,完全康復。這個方劑使用滑石而不使用石膏,是因為患者同時有腹瀉的症狀。由於不使用石膏,所以也不敢使用人參,因此將山藥的用量加倍,以增強其補益作用。這個方劑既符合通用的治療原則,又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了調整。

痢證,又有肝膽腸胃先有鬱熱,又當暑月勞苦於烈日之中,陡然下痢,多帶鮮血,脈象洪數,此純是一團火氣。宜急用大苦大寒之劑,若芩、連、知、柏、膽草、苦參之類,皆可選用。亦可治以白虎湯,方中生石膏必用至二兩,再加生白芍一兩。若脈大而虛者,宜再加人參三錢。若其脈洪大甚實者,可用大承氣湯下之,而佐以白芍、知母。

白話文:

痢疾,如果之前肝膽腸胃就有鬱熱,又碰上炎熱夏季在烈日下勞動,突然拉肚子,大部分會帶有鮮血,脈象強而快,這是純粹的火氣造成的。

應該果斷使用大苦大寒的藥物,比如黃芩、黃連、知母、柏子仁、膽草、苦參等都可以選用。也可以用白虎湯治療,方中的生石膏必須用二兩,再加生白芍一兩。

如果脈象大而無力,應該再加人參三錢。如果脈象很洪大有力,可以用大承氣湯治療,同時配合白芍、知母。

有痢久而清陽下陷者,其人或間作寒熱,或覺胸中短氣。當於治痢藥中,加生黃耆、柴胡以升清陽。脈虛甚者,亦可酌加人參。又當佐以生山藥以固下焦,然用藥不可失於熱也。有痢初得,兼受外感者,宜於治痢藥中,兼用解表之品。其外邪不隨痢內陷,而痢自易治。不然,則成通變白虎加人參湯所主之證矣。

白話文:

長期的痢疾導致陽氣下陷的人,可能會出現時而發冷發熱,時而感到胸悶氣短的症狀。此時在治療痢疾的藥物中,可以加入生黃耆和柴胡,以提升陽氣。脈象特別虛弱的人,可以酌情加入人參。另外,可以用生山藥作為輔助,以固攝下焦。但是,用藥的時候不能過於溫熱。

剛開始患上痢疾,而且同時受到外感因素影響的人,應該在治療痢疾的藥物中,加入解表藥物。這樣可以讓外邪不會隨著痢疾內陷,痢疾也就容易治療。否則,就會演變成通變白虎加人參湯主治的證型了。

痢證初得雖可下之,然必確審其無外感表證,方可投以下藥。其身體稍弱,又宜少用參、耆佐之。

痢證忌用滯泥之品,然亦不可概論。外祖母,年九旬。仲夏下痢赤白甚劇,脈象數而且弦。愚用大熟地、生杭芍各一兩煎湯,服下即愈。又服一劑,脈亦和平。

白話文:

在治療痢疾時,應該避免使用難消化的中藥,但也不能一概而論。我的外祖母,九十多歲。在仲夏時節,她得了嚴重的痢疾,大便帶有鮮血和白色粘液,脈象又快又緊。我用兩片熟地和兩片生杭芍藥煎湯給她服下,服後痢疾就痊癒了。她又服了一劑,脈象也恢復正常。

痢證間有涼者,然不過百中之一耳,且又多系純白之痢。又必脈象沉遲,且食涼物,坐涼處則覺劇者。治以乾薑、白芍、小茴香各三錢,山楂四錢,生山藥六錢,一兩劑即愈。用白芍者,誠以痢證必兼下墜腹疼。即系涼痢,其涼在腸胃,而其肝膽間必有伏熱,亦防其服熱藥,而生熱也。

白話文:

痢疾中偶爾會有寒涼的,但這種情況百中才有一例,而且大多數是純白色的痢便。同時,脈象必定沉細而且緩慢,而且進食涼的東西、坐在涼的地方就會感到症狀加重。治療方法是用乾薑、白芍、小茴香各三錢,山楂四錢,生山藥六錢,一副藥就能治癒。使用白芍是因為痢疾一定會合併腹痛下墜。即使是寒涼痢疾,寒涼也是在腸胃之中,而肝膽之間必定有潛伏的熱氣,也防止服用熱藥而產生熱氣。

凡病人酷嗜之物,不可力為禁止。嘗見患痢者,有恣飲涼水而愈者,有飽食西瓜而愈者。總之,人之資稟不齊,病之變態多端,尤在臨證時,精心與之消息耳。曾治一少年,下痢,晝夜無數,裡急後重。投以清火通利之藥數劑,痢已減半,而後重分毫不除。疑其腸中應有阻隔,投以大承氣湯,下燥糞長數寸而愈。

白話文:

對於病人的強烈嗜好之物,不可以強行禁止。我曾經見過患痢疾的人,有人痛快地喝涼水而痊癒,有人大口吃西瓜而痊癒的。總之,人的體質不同,疾病的變化多端,尤其是在臨牀診療時,要細心觀察與之相應的症狀。曾經治療過一位少年,腹瀉不止,晝夜無數次,急著上廁所,排便後仍有墜脹感。給他服用了清熱通便的藥劑數次,腹瀉已減輕了一半,但墜脹感絲毫沒有消失。懷疑他的腸道內有阻塞,給他服用了大承氣湯,排出了乾硬的糞便,長數寸,隨後痊癒。

設此證,若不疑其中有阻隔,則燥糞不除,病將何由愈乎?

有奇恆痢者,張隱菴謂,其證三陽並至,三陰莫當,九竅皆塞,陽氣旁溢,咽乾喉塞痛,並於陰則上下無常,薄為腸澼。其脈緩小遲澀,血溫身熱者死,熱見七日者死。蓋因陽氣偏盛,陰氣受傷,是以脈小遲澀。此證急宜用大承氣湯瀉陽養陰,緩則不救。若不知奇恆之因,見脈氣平緩,而用平易之劑,必至誤事。

白話文:

有得奇恆痢疾的人,張隱菴認為,這種情況是三陽之氣同時盛行,三陰之氣無法抵禦,九竅全部堵塞,陽氣從旁溢出,導致咽喉乾澀阻塞疼痛,而陰氣上下紊亂,大便稀薄發臭。其脈象為緩慢細小、遲滯澀緩。如果脈象見於血熱、身熱,則會死亡;如果發熱超過七天,也會死亡。這是因為陽氣過於旺盛,陰氣受損,所以脈象表現為細小、遲滯、澀緩。對這種情況,應急用大承氣湯來瀉陽益陰,如果治療不及時,就無法挽救。如果不知道奇恆痢疾的原因,只看到脈象平緩,而使用了平補的藥方,必定會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