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醫醇賸義》~ 卷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二 (3)

1. 小腸燥

小腸受燥熱,水穀之精不能灌輸,溲溺澀痛,滋陰潤燥湯主之。

滋陰潤燥湯(自制)

天冬(一錢五分),麥冬(一錢五分),丹參(二錢),元參(一錢五分),阿膠(一錢五分蛤粉炒),丹皮(一錢五分),牛膝(一錢五分),澤瀉(一錢五分),生地(五錢),琥珀(一錢),燈芯(三尺)

小腸以火腑受燥氣,劫陰耗血,焚如之禍甚急。二冬、膠、地,雖非小腸正藥,而救陰補血,其力甚偉。以琥珀、丹參、元參、丹皮、燈芯、澤瀉、牛膝,通溲溺,瀉相火,導之使從膀胱大腸而下出,小腸之燥火解(小腸火方,亦用二冬、琥珀、丹參、生地、丹皮、燈芯,可以互參),而本腑安矣。祖怡注。

2. 大腸燥

大腸受燥熱,則臟陰枯槁,腸胃不通,大便秘結,清燥潤腸湯主之。

清燥潤腸湯(自制)

生地(三錢),熟地(三錢),當歸(二錢),麻仁(三錢),蔞仁(四錢),郁李仁(二錢),石斛(三錢),枳殼(一錢蜜水炒),青皮(一錢五分蜜水炒),金橘餅(一枚)

此方以二地、三仁為主藥,生津潤燥,開結之力頗速。再加當歸養血,石斛養胃,青皮、枳殼皆蜜水炒,協金橘餅流通肺胃之氣。肺與大腸相表裡,補其臟必兼疏其腑,瀉其腑必兼顧其臟,此臟腑相連,不可分割之定理也。祖怡注。

或問脾胃大小腸,何以不立燥涼方?答曰,胃為水穀之海,脾為濕土之臟,秋感燥涼,不畏其燥。且《金匱》云,大腸有寒者多鶩溏,小腸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其毋庸立燥涼方宜矣。本門方用紅棗十枚者,有肝燥熱、燥涼,脾燥熱、腎燥涼,共四方。祖怡又注。

3. 附:秋燥門諸方

滋燥養營湯,治皮膚皴揭,筋燥爪干。

當歸(二錢),生地(一錢五分),熟地(一錢五分),白芍(一錢五分),秦艽(一錢五分),黃芩(一錢五分),防風(一錢),甘草(五分),水煎服。

大補地黃丸,治精血枯涸燥熱。

黃柏(四兩),熟地(四兩),當歸(三兩),山藥(三兩),知母(四兩),枸杞(三兩),萸肉(二兩),白芍(二兩),生地(二兩五錢),肉蓯蓉(一兩五錢),元參(一兩五錢),研細末,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

潤腸丸,治脾胃中伏火,大便秘澀,或乾結不通,全不思食。

麻仁(五錢),桃仁(五錢),羌活(五錢),歸尾(五錢),大黃(五錢),皂角仁(五錢),秦艽(五錢),研細末,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

導滯通幽湯,治大便難,幽門不通上衝,吸門不開噎塞,不便燥秘,氣不得下。

當歸(一錢),升麻(一錢),桃仁(一錢),生地(五分),熟地(五分),紅花(三分),甘草(三分),水煎,調檳榔末五分服。

清涼飲子,治上焦積熱,口舌咽鼻乾燥。

黃芩(二錢),黃連(五分),薄荷(一錢五分),元參(一錢五分),當歸(一錢五分),白芍(一錢五分),甘草(一錢),水煎服。

元戎四物湯,治臟結秘澀者。

當歸,川芎,白芍,熟地,桃仁,大黃(各等分),水煎服。

大補丸,降陰火,補腎水,治陰虛燥熱。

黃柏(四兩),知母(四兩),地黃(六兩),龜版(六兩),共研末,加豬脊髓和煉蜜丸,每服七十丸。

清燥救肺湯,治諸氣膹郁,諸痿喘嘔。

桑葉(二錢),石膏(二錢),甘草(一錢),人參(七分),麻仁(一錢),阿膠(八分),麥冬(一錢二分),杏仁(七分),枇杷葉(一片),水煎服。痰多加貝母、栝蔞。血枯加生地。熱甚加羚羊角

瓊玉膏,治肺燥,咽乾而咳。

地黃(四斤),茯苓(十二兩),人參(六兩),白蜜(二斤),先將地黃熬汁去渣,入蜜煉稠,再將參、苓為末,和入瓷罐,隔湯煮一炷香,白湯化服。又方加琥珀沉香各五錢。

麥門冬湯,治火逆上氣,咽喉不利。

麥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參(三兩),甘草(二兩),粳米(三合),大棗(十二枚),水煎,米熟湯成,溫服一升。

活血潤燥生津湯,治內燥津液枯少。

當歸(二錢),白芍(一錢),熟地(四錢),天冬(一錢五分),麥冬(一錢五分),栝蔞(三錢),桃仁(八分),紅花(五分),水煎服。

黃耆湯,治心中煩,不生津液,不思飲食,

黃耆(三兩),熟地(三兩),白芍(三兩),天冬(三兩),麥冬(三兩),茯苓(一兩),人參(三錢),五味子(三錢),甘草(三錢),共研末,每服三錢,加烏梅、薑、棗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