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靈胎

《傷寒論類方》~ 卷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三 (3)

1. 白虎加人參湯(二)

白虎湯原方加人參三兩,煮服同前法。

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煩渴不解,因汗多而胃液乾枯,邪雖去而陽明之火獨熾、故用此以生津止汗,息火解煩。汗後諸變不同,總宜隨症用藥。

白話文:

服用桂枝湯後,大汗淋漓但口渴煩躁仍未解除,且脈搏洪大者,應服用白虎加人參湯。

患者煩渴不解,是因為出汗過多導致胃液乾涸。儘管邪氣已去,但胃熱仍盛,故使用此湯以生津止汗,清熱降煩。

出汗後出現的各種變證不盡相同,應根據症狀選擇相應的藥物治療。

傷寒若吐、若下後,前汗後,此吐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此四字為白虎對症。時時惡風,表邪未盡,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胃液已盡,不在經、不在腑,亦非若承氣症之有實邪。因胃口津液枯竭;內火如焚,欲引水自救,故其象如此,與熱邪在腑者迥別。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傷寒病人在嘔吐或拉肚子後,出現先出汗再出汗的情況,稱為「吐下後」。如果這種情形七、八天都沒有改善,說明熱邪積聚在體內,表裡都熱,符合「白虎湯」的證型。

病人常常怕冷,說明表邪沒有完全清除;口渴,舌頭乾燥,煩躁,想喝很多水,說明胃液已經耗盡,不在經絡也不在臟腑,也不是像「承氣湯」證型那樣有實邪。而是因為胃中津液枯竭,內熱就像火燒一樣,想通過喝水來解渴,所以才會出現這種症狀,與熱邪在臟腑的情況截然不同。治療時可以使用「白虎加人參湯」。

傷寒無大熱,熱在內。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此亦虛燥之症。微惡寒,謂雖惡寒且甚微。又:周身不寒,寒獨在背,知外邪已解,若大惡寒,則不得用此湯矣。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傷寒患者沒有明顯的高熱,但有內熱。口乾舌燥,心煩意亂,背部微微發冷的話,這也是虛症陽症的一種。微微發冷,指的是雖然有畏寒,但非常輕微。另外,如果全身不冷,只有背部發冷,說明外邪已經解除,如果還有明顯的畏寒,就不能再用這個湯藥了。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無汗二字,最為白虎所忌。其表不解者,惡寒。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症者,不惡寒。白虎加人參湯主之。白虎加參湯,大段治汗、吐、下之後、邪已去而有留熱在於陽明。又因胃液乾枯,故用之以生津解熱,若更虛羸,則為竹葉石膏湯症矣。

白話文:

傷寒時脈搏浮動,發熱不流汗,「不流汗」這三個字,是使用白虎湯的大忌。如果患者表證沒有解除,怕冷,不能用白虎湯。口渴想喝水,沒有表證,不畏寒,可以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

白虎加參湯,主要治療大汗、嘔吐、腹瀉之後,邪氣已經消除,但陽明經絡還有餘熱的情況。由於胃液乾涸,所以使用白虎加參湯滋養陰液,解熱。如果患者更加虛弱,就屬於竹葉石膏湯的症狀了。

壯火食氣。此方瀉火,即所以生氣也。

2. 竹葉石膏湯(三)

竹葉(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斤,洗),人參(二兩),麥門冬(一升,去心),甘草(二兩,炙),粳米(半升),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納粳米,煮米熟,湯成,又一煮法。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竹葉(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斤,洗淨)、人參(二兩)、麥門冬(一升,去核)、甘草(二兩,炙烤過的)、粳米(半升)。將前七味藥材放入一斗水裡煮,煮成六升後去渣,加入粳米煮熟,即可得到藥湯。

另一種煮法:不加粳米,煮好後溫熱服一升,每天服三次。

傷寒解後,虛羸少氣,人參、麥冬。氣逆欲吐者,半夏、竹葉。竹葉石膏湯主之。此仲景先生治傷寒愈後調養之方也,其法專於滋養肺胃之陰氣,以復津液。蓋傷寒雖六經傳遍,而汗、吐、下三者,皆肺胃當之。又《內經》云: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故滋養肺胃,岐黃以至仲景不易之法也。

白話文:

傷寒癒後,身體虛弱氣虛,可用人參、麥冬調理。如果出現氣逆欲吐,可使用半夏、竹葉。可以用竹葉石膏湯來治療。這是仲景先生治療傷寒痊癒後調理的方法,其重點在於滋養肺胃的陰氣,以恢復津液。因為傷寒雖然會傳遍六經,但汗、吐、下三法都是由肺胃來負責的。另外,《內經》也提到:人受寒邪侵襲後,就會產生發熱的病徵。因此,滋養肺胃是岐伯、黃帝到仲景都遵循不變的方法。

後之庸醫,則用溫熱之藥,峻補脾腎,而千聖相傳之精義,消亡盡矣。

3. 五苓散(一)

豬苓(十八銖,去皮),澤瀉(一兩六銖),白朮(十八銖),茯苓(十八銖),桂枝(半兩,去皮),上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服散取其停留胸中,多飲暖水,取其氣散營衛。

白話文:

豬苓(30克,去皮),澤瀉(50克),白朮(30克),茯苓(30克),桂枝(75克,去皮),以上五種藥材研成細末,用白開水送服,每次量為一枚一角硬幣大小,每天服用三次,多喝溫水,出汗後病情就會好轉。按照藥方調理休息。服用藥粉的目的是讓它停留於胸中,多喝溫水,目的是讓藥氣散佈到全身氣血中。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以五苓散主之。胃中干而欲飲,此無水也,與水則愈,小便不利而欲飲,此蓄水也,利水則愈。同一渴,而治法不同,蓋由同一渴,而渴之象不同,及渴之餘症,亦各不同也。

白話文:

太陽病,出汗後,大汗淋漓,胃裡乾涸,煩躁難耐,無法入睡,想要喝水的人,少量給予飲用,讓胃氣調和後就會好。如果脈搏浮動,小便不利,微熱口渴,可以用五苓散來治療。胃裡乾涸而想喝水,是因為體內沒有水分,給予水分就會好轉;小便不利而想喝水,是因為體內積水,利尿後就會好轉。同樣是口渴,但治療方法不同,這是因為雖然都口渴,但口渴的症狀不同,以及口渴的伴隨症狀也不同。

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汗不盡,則有留飲。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胸中有水,則不能容水矣。五苓散主之。桂枝治表,餘四味治里。多飲暖水汗出愈,表裡俱到。

白話文:

中風後發燒,六、七天都不退,而且煩躁不安,有表證和裡證,口渴想喝水,但喝了水就吐,這種情況稱為水逆,胸中有水,就不能容納水了。五苓散可以治療。桂枝治療表證,其他四味藥治療裡證。多喝溫水,出汗後就能痊癒,既能治表證,又能治裡證。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治痞而痞不解,反渴,則為水停心下之故,非痞也。

白話文:

這個問題是水停留在心臟下方造成的,而不是痞氣。如果服用化痞湯後痞氣沒有解除,反而出現口渴等症狀,那麼這是水停留在心臟下方造成的,而不是痞氣。

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皆為虛象。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誤治。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此屬實邪。小便數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隨症施治,不執一端。渴者與五苓散。如其渴不止,五苓散亦一法也。

白話文:

太陽病患者,寸脈緩慢、關脈浮浮、尺脈微弱,這些都是虛證。病人發燒出汗,又怕冷、不嘔吐,但心下痞悶,這是因為醫生誤用瀉下方法治療所致。如果病人沒有腹瀉,又不怕冷但口渴,這是轉變為陽明病的徵象,屬於實證。小便次數多的人,大便一定會硬結;十天不更換衣服,沒有其他不適;口渴想喝水,就少量給水;用適合的方法救治,根據症狀施治,不要拘泥於一種方法。口渴的病人可以服用五苓散。如果口渴不止,那五苓散也是一種治療方法。

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此亦表裡同治之法。

4. 豬苓湯(二)

豬苓(去皮),茯苓澤瀉滑石(碎),阿膠(各一兩)

白話文:

豬苓(去皮)、茯苓、澤瀉、滑石(研成細粉)、阿膠(各 30 克)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渣,內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

陽明病,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此陽明之渴,故與五苓相近,而獨去桂枝,恐助陽也。論中又云:陽明汗多而渴,不可與豬苓湯,以胃中燥,不可更利其小便也。

白話文:

陽明病,如果脈象浮大,發燒,口渴想喝水,小便不暢通,可以使用豬苓湯來治療。這是陽明經引起的口渴,所以用藥和五苓散相似,但獨獨去掉了桂枝,擔心會助長陽氣。醫書中還提到:陽明經發汗多且口渴,不能用豬苓湯,因為胃部已經燥熱,不能再利小便了。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此亦熱邪傳少陰之症。蓋少陰口燥口乾,有大承氣急下之法,今止嘔渴,則熱邪尚輕,故用此方,使熱邪從小便出,其路尤近也。

白話文:

少陰病,腹瀉六七天,伴有咳嗽、嘔吐、口渴,心煩失眠的,應該用豬苓湯治療。這也是熱邪傳入少陰的證候。因為少陰的病徵是口乾舌燥,按理來說應該用大承氣湯快速瀉下,但現在患者只有嘔吐口渴的症狀,說明熱邪還比較輕,所以可以使用豬苓湯,讓熱邪從小便排出,這是最直接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