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靈胎

《傷寒論類方》~ 卷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

1. 黃連湯(六)

白話文:

使用半夏瀉心湯,去掉黃芩,加入桂枝。

黃連甘草(炙),乾薑,桂枝(去皮,各三兩),人參(二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三夜二服。治上焦之病,服藥宜少而數。

白話文:

中醫古文:

黃連,甘草(炙),乾薑,桂枝(去皮,各三兩),人參(二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三夜二服。治上焦之病,服藥宜少而數。

  • 黃連、炙甘草、乾薑、去皮桂枝各三兩
  • 人參二兩
  • 半夏半升,洗凈
  • 大棗十二枚,掰開

將上述七種藥材加入一斗水煮沸,取六升藥液,去除渣滓。趁溫熱服用一升,每天服用三次,晚上服用兩次。用於治療上焦疾病,服藥應少量多次。

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諸瀉心之法,皆治心胃之間,寒熱不調,全屬裡症。此方以黃芩易桂枝,去瀉心之名,而曰黃連湯,乃表邪尚有一分未盡,胃中邪氣,尚當外達,故加桂枝一味,以和表裡,則意無不到矣。

白話文:

傷寒時,胸中有熱火,胃中有邪氣侵襲,腹部疼痛,想要嘔吐的,適合服用黃連湯。各種瀉心湯藥,都用於治療心胃之間寒熱不調的病症,全屬於內科病症。此方中用黃芩取代桂枝,去掉瀉心的名稱,改稱黃連湯,說明表邪還有一分未完全祛除,胃中邪氣,尚應從外部宣洩出去,因此加用桂枝一味,以調和表裡,這樣就無所不到了。

2. 黃芩湯(七)

黃芩(三兩),甘草(炙),芍藥(各二兩),大棗(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白話文:

黃芩(180克),甘草(先烤過的,120克),芍藥(各120克),大棗(12顆,掰開),以上四種藥材,用水一斗(約10升)煮到剩下三升,濾掉渣滓,溫熱後,早晚各喝一升藥湯。

3.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八)

黃芩(三兩),甘草(炙),芍藥(各二兩),半夏(半升,洗),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白話文:

黃芩(150克),炙甘草,芍藥(各100克),半夏(250克,洗淨),生薑(150克,切片),大棗(12枚,掰開)以上六種藥材,配以一斗水(約2000毫升),煎煮至三升(約1500毫升),去掉藥渣,溫熱後服用一升(約500毫升),每天早上一次,晚上再服用一次。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下利即專於治利,不雜以風寒表藥,此亦急當救里之義,若嘔,亦即兼以止嘔之藥。總之,見症施治,服藥後而本症愈,復見他症,則仍見症施治,可推而知也。

白話文:

太陽病和少陽病同時發作,出現腹瀉的,用黃芩湯治療;如果出現嘔吐的,用加了半夏和生薑的黃芩湯治療。腹瀉的治療專注於止瀉,不加入治療風寒表證的藥物,這是緊急救治裡腸的道理。如果嘔吐,則同時加入止嘔的藥物。總之,根據症狀用藥,服藥後本症狀痊癒,再出現其他症狀,則仍根據症狀用藥,可以推而廣之。

4.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九)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各三兩),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溫再服。

白話文:

將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每種各三兩)放入六升水中煮,等到水量剩兩升時,濾去藥渣,將藥湯分次溫熱服用。

傷寒本自寒下,本症。醫復吐下之,誤治。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主之。此屬厥陰條,寒格自用乾薑,吐下自用芩連。因誤治而虛其正氣,則用人參,分途而治,無所不包,又各不相礙。古方之所以入化也。

白話文:

傷寒原本就是寒氣從腸胃排出。這是一種基本症狀。醫生如果重複使用催吐、瀉藥,就是誤治。如果寒氣阻塞,更會引發逆吐、瀉下;如果食物一入口就吐,可以用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治療。這屬於厥陰證候,寒氣阻塞可以用乾薑治療,吐瀉可以用黃芩、黃連治療。如果因為誤治而導致正氣虛弱,就使用人參,分別治療,無所遺漏,而且互不影響。這就是古方之所以成為經典的原因。

5. 旋覆代赭石湯(十)

旋覆花(三兩),人參(二兩),生薑(五兩),甘草(三兩,炙),半夏(半升,洗),代赭石(一兩),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升,日三服。

白話文:

旋覆花(150克),人參(100克),生薑(250克),甘草(150克,炒過),半夏(250克,洗淨),代赭石(50克),大棗(12枚,掰開)

將以上七種藥材放入一斗水(約1500毫升)中煮沸,煮至剩餘六升(約750毫升),過濾掉藥渣。

再將湯汁煎煮,取三升(約375毫升),溫服一杯(約125毫升),每日服用三次。

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病久治多,未必皆屬誤治。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靈樞·口問篇》云:寒氣客於胃,厥逆從下上散,復出於胃,故為噫。俗名噯氣。皆陰陽不和於中之故。旋覆代赭湯主之。此乃病已向愈,中有留邪,在於心胃之間,與前諸瀉心法,大約相近。

白話文:

傷寒發汗後,出現嘔吐或腹瀉,症狀緩解後,治療時間較長,並不一定都是誤診。

如果出現心下痞滿,打嗝不止的情況,《靈樞·口問篇》中提到:寒邪滯留在胃中,從下向上運行散發,再次出現在胃中,因此產生打嗝。俗稱噯氣。這些都是陰陽不和導致的。使用旋覆代赭湯治療。

此時,病情已經好轉,但體內還有餘邪殘留於心胃之間,與之前的各種瀉心療法大體相似。

《本草》云:旋覆治結氣、脅下滿。代赭治腹中邪毒氣。加此二物以治噫,余則散痞補虛之法也。

6. 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十一)

厚朴(半斤,炙去皮),生薑(切),半夏(洗,各半升),甘草(二兩),人參(一兩),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厚朴(300公克,炙烤並去除外皮),生薑(切片),半夏(清洗,各250公克),甘草(100公克),人參(50公克),以上五種藥材以一斗水(約1500毫升)燉煮,取三升湯汁(約1800毫升),濾去渣滓,溫服一升(約600毫升),每日三次。

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主之。發汗後,則邪氣已去,而猶腹脹滿,乃虛邪入腹,故以厚朴除脹滿,余則補虛助胃也。

白話文:

發汗之後,腹部脹滿的人,可以服用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來治療。發汗後,邪氣已經排出,但腹部仍然脹滿,這是因為虛弱的邪氣進入腹中,因此用厚朴來消除脹滿,其他藥物則用來補虛助胃。

7. 白虎湯(一)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甘草(二兩,炙),粳米(六合),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火候。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知母(360克),石膏(600克,敲碎),炙甘草(120克),粳米(3.6升),以上四種藥材,加水約5000毫升煮,煮到米熟湯成,濾掉藥渣,趁溫熱時服下約600毫升,一天服用三次。

傷寒脈浮滑,此表有熱,里有寒、此寒熱二字必倒誤。乃表有寒,里有熱也。觀下條「脈滑而厥者,里有熱也。」鑿鑿可證。《活人書》作表裡有熱,亦未穩。白虎湯主之。

白話文:

對於傷寒患者,脈象浮滑,說明表層有熱,但內部卻有寒氣。通常來說,寒熱二字會被誤用。正確來說,應該是表層有寒,內部有熱。參考下文:「脈滑而厥熱的,是內部有熱。」這句話可以清楚地證明這一點。《活人書》中認為表裡都有熱,這種說法也不夠穩妥。治療這種情況,可以用白虎湯。

傷寒脈滑而厥者,熱厥。里有熱也,白虎湯主之。

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尿,以上皆陽明熱症之在經者,以三陽統於陽明也。但身重腹滿,則似風濕,宜用朮附:面垢譫語,則似胃實,宜用承氣。此處一惑,生死立判,如何辨別,全在參觀脈症,使有顯據,方不誤投。發汗則譫語;陽從此越。

白話文:

同時出現太陽、陽明和少陽經的病症,會出現肚子脹滿、身體沉重、難以翻身、口齒不清、面部晦暗、胡言亂語和尿失禁等。這些症狀都是陽明經熱症在經絡中的表現,因為太陽、陽明和少陽三陽經都是由陽明經統領的。

但是,如果僅僅出現身體沉重和肚子脹滿,又像風濕病;如果僅僅出現面部晦暗、胡言亂語,又像胃中實熱。這時就會產生一個疑惑,患者的生死存亡就在此一念之間。如何分辨呢?全在於細緻觀察脈象和症狀,讓證據明顯,才能避免誤投藥物。如果發汗,則胡言亂語會加重,陽氣會因此而越發亢盛。

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陰從此脫。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自汗則熱氣盛於經,非石膏不治。

按:亡陽之症有二,下焦之陽虛飛越於外,而欲上脫,則用參附等藥以回之;上焦之陽盛,逼陰於外,而欲上泄,則用石膏以收之,同一亡陽,而治法迥殊,細審之自明,否則死生立判。

白話文:

注意:關於陽氣枯竭的疾病有兩種情況:

  • 下焦陽氣虛弱,飛揚到體外,有向上脫出的趨勢,此時可以使用人參、附子等藥物來調回陽氣。
  • 上焦陽氣旺盛,逼迫陰氣向外,有向上發散的趨勢,此時可以使用石膏來收斂陽氣。

雖然這兩種情況都是陽氣枯竭,但治療方法截然不同,要仔細辨別,否則會直接影響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