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震名

《傷寒尋源》~ 中集 (1)

回本書目錄

中集 (1)

1. 發熱

凡發熱必察其表裡有無兼證。而後可窮其致熱之因。其但發熱而表裡別無兼證者。此內傷發熱。不在此例。所謂兼證者。以外兼頭痛惡寒身疼腰痛等證。此邪在表者也。內兼煩渴胸腹痛不大便或下利等證。此邪在裡者也。發熱特其見端耳。必互勘明確。辨證方的。

白話文:

凡是發熱,都必須觀察其表裡是否有兼證。然後才能窮盡其致熱的原因。如果只是發熱,而表裡沒有其他兼證,這屬於內傷發熱,不在此例。所謂兼證是指,外感兼有頭痛、惡寒、疼痛、腰痛等證,這些都是邪在表證。內兼煩渴、胸腹疼痛、不大便或下利等證狀,這些都是邪在裡證。發熱只是其突出的表現而已,必須相互勘驗確定,才能辨證施方。

凡發熱必責重太陽者。以太陽屬表。統司營衛。而為諸陽之主氣。經云。陽者衛外而為固也。外邪之傷人。多由於衛之不固。故論外感病。必自太陽起。然太陽雖主表。而其根起於至陰。此實表裡上下。互相呼應。故由太陽而陽明而少陽。以及三陰。皆互見發熱證詳列於後。

白話文:

凡是發熱的疾病,必定要重視太陽經。因為太陽經屬於表,統管營衛,是諸陽之主氣。經典上說:「陽氣衛護在外而起固攝作用。」外邪侵襲人體,多由於衛氣不固所致。所以討論外感病,必定從太陽經開始。然而太陽經雖然主表,但其根源卻起於至陰。這是表裡上下,互相呼應的緣故。因此,從太陽經到陽明經、少陽經,以及三陰經,都會互相出現發熱的證狀。詳情列於後。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不即發熱也。其惡寒正發熱之機也。論中所稱為太陽病者。即指此脈此證而言。他經皆仿此。

白話文:

太陽經所引起的疾病,脈象浮緊。頭部和頸項僵硬疼痛,並畏寒。但還沒有出現發熱的症狀。畏寒正是即將發熱的徵兆。中醫理論中所說的太陽病,就是指這種脈象和症狀。其他的經絡所引起的疾病,也都類似於這種情況。

太陽中風。發熱有汗。其脈浮緩。風則傷衛。宜桂枝以解肌。太陽傷寒。發熱無汗。其脈浮緊。寒則傷營。宜麻黃以發汗。然桂枝證全在歠熱稀粥以助藥力。取其漐漐微似有汗。不可令如水流漓。至麻黃證始取大發其汗。此麻黃桂枝分治風寒。截然二法。不能混同施治。其或風寒兩傷。

白話文:

太陽中風。發燒並出汗。其脈搏浮緩。風邪則傷衛氣。應該使用桂枝來解肌。太陽傷寒。發熱但不流汗。其脈搏浮緊。寒邪則傷營氣。應該使用麻黃來發汗。但是,桂枝證的關鍵在於服用熱稀粥以幫助藥效。使其微微出汗,但不能像水一樣流淌。直到麻黃證才開始讓其大量出汗。這是麻黃和桂枝分別治療風寒的截然不同的兩種方法。不能混淆使用。如果風寒兩傷。

營衛同病。經云。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又云。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發之。蓋中風脈宜浮緩。而反見浮緊之脈。傷寒脈宜浮緊。而反見浮緩之脈。即易桂枝麻黃之成法。而主用大青龍湯大發其汗。

白話文:

營衛同時生病。經典上說:太陽中風,脈浮而緊,發熱畏寒,全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用大青龍湯治療。又說:傷寒脈浮而緩,身體不疼痛,但覺得沉重,偶爾有輕鬆的時候,沒有少陰的證候,用大青龍湯發汗治療。蓋中風的脈象應該是浮緩的,而反而是浮緊的脈象;傷寒的脈象應該是浮緊的,而反而是浮緩的脈象。這時就改變桂枝麻黃的成法,而用大青龍湯大力地發其汗。

此仲景治風寒之法。成方具在。而或謂仲景之法。詳於風寒。略於溫熱。此大不然。仲景於風寒之外。特揭明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此其辨證最要之訣。所以與風寒異者。全在渴不惡寒四字。風寒發熱。必兼惡寒。今不惡寒。此宜辨者也。風寒發熱。口全不渴。必待傳變之後。

白話文:

這引述了仲景治風寒的方法。相應的方劑也都記載在書中。有人說仲景把風寒病症狀寫得很詳細,但對於溫熱病就不夠詳細了。這可就完全錯了。仲景在討論完風寒症之後,特別把太陽病,發熱,口渴,但沒有惡寒症狀的病症稱為溫病。這就是辨證的重要方法。而和風寒症區別的關鍵,就在於口渴和沒有惡寒這四個字。風寒發熱,必定伴隨惡寒。但是現在沒有惡寒,這就是值得注意的地方。風寒發熱,完全不口渴,一定要等到病情變化之後。

口始作渴。今病初起即渴。此又宜辨者也。又有所謂濕溫者。經云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似熏黃。又云。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濕痹。此仲景但言濕不言溫也。而以論中所列種種濕證。加以發熱而渴不惡寒。則濕溫之情狀。自可比類而得。

白話文:

口部開始感到口渴。現在這種疾病一開始就感到口渴。這是又需要分別辨別的。還有所謂的濕溫,經書上說,濕邪引起的疾病,全身都疼痛。發熱。皮膚的顏色像被燻黃了一樣。經書上又說,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躁,脈搏沉細的,這就叫做濕痹。這裏仲景只說濕,不說溫。而根據論著中所列舉的各種濕證,加上發熱、口渴而不惡寒,就可以類比推導出濕溫的病症狀。

至於熱病。仲景明云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此與溫病同一口渴。而暍病惡寒。溫病不惡寒。又自有別。仲景處以人參白虎湯。則不惟有其法而並有其方矣。此太陽病初起發熱辨證之大法。乃傷寒切實下手工夫。

白話文:

關於發熱的疾病。仲景明確地說,太陽中暑導致發熱的就是中暍病。患者會出汗、怕冷、身體發熱並且口渴。中暍病和溫病都口渴,但中暍病怕冷,溫病不怕冷,這是兩者之間的區別。仲景用人參白虎湯來治療中暍病,既有治療方法,也有治療方劑。這是太陽病初起發熱時辨證論治的總綱,是傷寒病切實有效的治療方法。

有謂翕翕發熱者。但表不里也。有謂蒸蒸發熱者。自里而表也。太陽主表。其發熱必兼頭項強痛身疼痛等證。此皆太陽之部署。純乎表者也。至陽明發熱。則兼有煩滿口渴等證。少陽發熱。則兼有胸脅滿痛口苦喜嘔等證。而其脈皆主浮。太陽之脈。或浮緩。或浮緊。陽明之脈浮大。

白話文:

有人說發熱時只有身體表層發熱,而身體裡面沒有發熱。這叫做「有表無裏」。也有人說發熱時身體裡外都發熱,這就是「有裏無表」。太陽經主表證,發熱時一定會兼有頭項強痛、身疼痛等症狀,這些都是太陽經的證狀,屬於純表的發熱。而陽明經發熱時,會兼有煩滿、口渴等症狀。少陽經發熱時,會兼有胸脅滿痛、口苦、喜歡嘔吐等症狀。而且這些經脈的脈象都是浮脈。太陽經的脈象,或是浮緩,或是浮緊。陽明經的脈象浮大。

少陽之脈浮弦。若脈沉而不浮。三陰證中。亦互見發熱證。其發熱同而所以致熱之因不同。不得以發熱為邪在表。概從太陽發表例施治。

白話文:

少陽經的脈象是浮弦脈,如果脈象沉而不浮,屬於三陰證,但也出現發熱的症狀,發熱的現象相同,但導致發熱的原因不同。不能因為發熱就認為邪氣在表,而照搬太陽經治療外感的方法來治療。

陽明發熱。與太陽異者。經云。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蓋始則惡寒發熱。今惡寒自罷。雖汗出而熱仍不解者。即轉屬陽明之候。當此時。無論風寒暑濕。所感不同。而同歸火化。陽明病。仲景有發汗之禁。而治法宜分經府。其熱雖甚而尚在於經者。

白話文:

陽明病的發熱,與太陽病的發熱不同。經書裡說,陽明病的外表症狀是怎樣的?回答說,身體發熱,汗水自己流出來,不畏寒,反而怕熱。通常開始會畏寒發熱,現在畏寒自行消失,雖然汗水流出來,熱度卻一直不退,就是轉屬陽明病的徵兆。在這種情況下,不論是風寒暑濕,感受的原因不同,但都會歸結為化熱。在陽明病中,仲景禁止發汗,而治療方法應該根據經絡和腑臟的不同而有所區別。熱度雖然很嚴重,但還停留在經絡的,就是陽明經的熱證;熱度很嚴重,已經進入腑臟的,就是陽明腑的熱證。

宜以甘寒直撤其熱。如經云。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是也。其邪已入腑而猶汗出發熱者。如經云。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調胃承氣湯主之。又云。陽明病發熱汗多者。

白話文:

應該採用甘寒性質的藥物,用以直接去除熱氣。如經雲:傷寒之後,如果吐又下瀉,七八天都不見好轉,熱氣積存在體內,表裡都熱,時時怕風,非常口渴,舌頭乾燥而煩躁,想要喝很多水的人,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如果邪氣已經進入腑臟,而仍然汗出、發熱者,如經雲:太陽病三天,出汗後仍不見好轉,熱氣蒸騰發熱者,屬於胃臟問題,用調胃承氣湯來治療。又云:陽明病發熱、汗多的人。

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是也。

少陽發熱。仲景亦申發汗之禁。少陽病本主往來寒熱。而亦有發熱屬少陽者。必兼脅下滿心煩喜嘔諸證。且其脈必弦。故經云。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又云。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白話文:

患了少陽症,發熱,仲景也強調不可再發汗。少陽症本身,症狀表現為寒熱交替。但也有些發熱是屬於少陽症的。他們一定同時有脅肋以下脹滿、心裡煩躁鬱悶、喜歡嘔吐的症狀。而且脈搏一定是有力的弦脈。所以《傷寒雜病論》說:「傷寒四五天了,體溫很高,怕風,脖子僵硬,脅肋以下脹滿,手腳溫暖而口渴的,用小柴胡湯治療。」又說:「傷寒發熱,出汗不止,胸口和胃脘部痞硬,嘔吐而腹瀉的,用大柴胡湯治療。」

蓋脅痛嘔渴。已明見少陽之半里證。雖發熱表證未除。不得從太陽發表之例。而當以大小柴胡湯。半表半裡治之也。又曰。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此屬胃。胃和則愈。胃不和則煩而悸。蓋弦為少陽之定脈。細則邪不在表。仲景恐人以頭痛發熱。

白話文:

通常脅痛並且嘔渴,已經顯然看見少陽的半表半里證。雖然發熱的表證沒有消除,不得依循太陽病的發汗治療原則,而應該用大小柴胡湯,以半表半里的方式治療。另外說,傷寒脈搏弦細,頭痛發熱的屬於少陽病。少陽病不能發汗治療,發汗則會導致譫妄昏亂,這是屬於胃的問題,胃和順則痊癒,胃不和順則煩躁驚悸。通常弦脈是少陽的正常脈象,細脈則邪氣不在體表,仲景擔心有人以頭痛發熱。

誤為太陽證。故明指之曰此屬少陽。而又申言之曰。少陽不可發汗。其所以辨其發熱之屬少陽者。前二條以證辨。此一條以脈辨也。

白話文:

誤認為是太陽證,所以明確指出應歸屬少陽,並再次強調少陽不可發汗。之所以辨別其發熱歸屬少陽,前面兩條是根據證狀辨證,這一條是根據脈象辨證。

太陰發熱者。其脈不浮而沉。而更兼吐利腹痛諸證。經云。病發熱惡寒頭痛身疼吐下者。此屬何病。答曰。此名霍亂。霍亂自吐下。又利止復更發熱也。吐利本太陰病。利止復熱者。陰病轉陽也。既已轉陽。其脈當浮。故又曰。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吐下之後。津液已傷。

白話文:

太陰發燒的人,他的脈象沉而不浮,而且又有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狀。經書上說,發燒惡寒、頭痛、身體疼痛、嘔吐腹瀉的人,這是什麼病?回答說,這叫做霍亂。霍亂自己會嘔吐腹瀉,腹瀉停止後又繼續發燒。嘔吐腹瀉本來是太陰病的症狀,腹瀉停止後又發燒,這是陰病轉變為陽病。既然已經轉變為陽病,脈象就應該浮起來。所以又說,太陰病脈象浮起的可以發汗治療,應該用桂枝湯。嘔吐腹瀉之後,體液已經受損。

復又往往口渴發熱。故又曰。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湯主之。此與陽經之發熱。治各不同也。

白話文:

又常常感到口渴發熱。因此又說:霍亂*頭痛發熱,身體疼痛,發熱多想喝水的,服用五苓散為主。發冷多不喝水的,服用理中湯為主。這與陽經的發熱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

*霍亂:中醫的一個病名,症狀包括嘔吐、腹瀉、脫水等。

少陰病發熱。最易與太陽牽混。故仲景於大青龍證。必辨其無少陰證者。方取大發其汗。而又申言之曰。少陰病。脈沉細數。病為在裡。不可發汗。又曰。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則少陰之不可發汗明矣。陰病必當轉陽。故曰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

白話文:

少陰病表現為發熱。最容易與太陽病混淆。因此,仲景在使用大青龍湯證時,必須辨別患者沒有少陰病證,才能大量發汗。仲景又反覆強調說,少陰病的脈象沉細數,病邪在裡,不能發汗。仲景還說,少陰病如果發汗,脈象微弱,不能發汗,這是因為陽氣虛弱。所以,少陰病是不可以發汗的。陰病必須轉化為陽病,所以說少陰病,嘔吐腹瀉,手足不逆冷,反而發熱的,不會死亡。

蓋太陽寒水之氣。與少陰君火。相濟為用。此之吐利。少陰為寒所抑。茲得陽熱之氣。而其氣還返於太陽。故反發熱不死也。然何以辨其為少陰之發熱也。經云。少陰之為病。脈沉細。但欲寐也。沉細為少陰之定脈。但欲寐為少陰之定證。且太陰病吐利。手足自溫。此則手足逆冷。

白話文:

太陽病寒水的寒氣,與少陰病君火的熱氣,互相協調作用。此時的吐利,是少陰病被寒氣所抑制,得到了陽熱之氣後,其寒氣又回到太陽病,所以又發熱而不會死亡。然而,怎樣才能辨別它是少陰病發熱呢?《內經》說,少陰病的症狀是,脈沉細,只想睡覺。脈沉細是少陰病的固定脈象,只想睡覺是少陰病的固定證據。此外,太陰病的吐利,手腳是溫暖的,而少陰病手腳卻是冰冷的。

更加之以惡寒身蜷。其甚者厥冷無脈。又或咽痛煩躁便膿血種種危證。死生呼吸。蓋因少陰腎藏。分配水火。為先天根本。故其病情寒熱錯雜。變幻不測有如此。至發熱則陰寒之中。猶寓陽熱之氣。而強責少陰汗者。將其人之根本先拔。至於下厥上竭則難治矣。其有寒邪直犯少陰。

白話文:

此外,患者還伴有畏寒、身體蜷縮的症狀。病情嚴重的,還會出現手腳冰涼,脈搏消失的現象。還有的患者會出現咽喉疼痛、煩躁不安、大便帶膿血等各種危險的症狀。這些症狀都與生死攸關。這主要是由於少陰腎臟具有分配水火的作用,是先天之本。因此,少陰腎臟的病情會出現寒熱錯雜、變幻不測的情況,就像上面所說的那樣。至於發熱的症狀,雖然患者體內陰寒,但其中仍然含有陽熱之氣。如果強行讓患者出汗,就會損害患者的根本,導致病情難以治癒。如果寒邪直接侵犯少陰腎臟,就會導致患者出現腎陽虛衰的症狀。

而即發熱者。如經云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又曰。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里證。故微發汗也。蓋必以附子鎮攝腎中真陽。俾根本先固。而後可以引邪外出。此於微發汗之中。而仍寓不發汗之義也。厥陰發熱者。

白話文:

如果突然開始發熱。就像經典上說的少陰病,一開始得病時,又開始發熱,脈搏沉細,可以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來治療。經典上還說,少陰病,得病後二、三天,可以用麻黃附子甘草湯來微微發汗,因為二、三天內沒有裡證,所以可以微微發汗。這主要是用附子來鎮攝腎中真陽,讓根本先固,然後才能引邪外出。這在微微發汗的同時,仍然包含著不發汗的道理。厥陰病發熱的。

以其人厥與熱之多少。辨病之進退。厥陰者。兩陰交盡之名。然陰盡之中。實寓陽生之義。故其時陰陽不相順接便為厥。厥熱相等。其病可愈。厥多熱少。此為病進。熱多厥少。此為病退。所謂厥者。手足逆冷是也。逆甚而至於冷過肘膝。則不名曰逆冷而直名曰厥。此時正藉發熱為一線生陽可續。

白話文:

根據病人的陰陽偏盛偏衰程度,來判斷病情的進退。厥陰,是陰中之陰的意思。但是在陰氣極盛之中,實際上蘊含著陽氣生的契機。所以當陰陽不能順利交接的時候,就會產生厥證。厥和熱的程度相等,那麼病情可以治癒。厥多熱少,這是病情加重的徵兆。熱多厥少,這是病情好轉的徵兆。所謂厥,是指手腳發涼。如果手腳發涼嚴重到超過肘部和膝蓋,就不能稱之為手腳發涼,而直接稱之為厥。此時,正是依靠發熱來產生一線生機,陽氣才能繼續。

故發熱為病欲愈之機也。故曰傷寒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又傷寒熱少厥微。欲得食者。其病為愈。若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又傷寒六七日不利。便發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亦死。要知發熱之後。其脈必不沉而浮。乃為陰病轉陽之真候。故曰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白話文:

發熱是疾病想要痊癒的徵兆。所以說,傷寒病人先畏寒,然後發熱和腹瀉,病情一定會自己好轉。又傷寒病人發熱輕微,畏寒的症狀也很輕,想吃東西的,病情就會好轉。如果發熱,腹瀉得很厲害,並且畏寒的症狀很嚴重,就會死亡。又傷寒六七天,沒有腹瀉,忽然發熱和腹瀉,並且汗流不止的,也會死亡。要知道發燒之後,脈象一定不再沉而是浮起來,纔是陰病轉為陽病的真正徵兆。所以說,脈象微弱而且浮起來,是將要痊癒的徵兆。脈象不浮起來,是還沒有痊癒的徵兆。

此又與少陰發熱同一義也。

傷寒之脈。始終一以靜為主。故經云。傷寒二三日。脈若靜者為不傳。若脈數急者為欲傳也。內經云。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是始熱以脈靜為易愈。而傳變之後。又必以脈靜為真愈之候。凡病之自表而里者。以太陽為始。病之由里而表者。以厥陰為始。太陽雖主表。而其脈連於風府。

白話文:

傷寒的脈象,始終都應以平靜為主要特徵。因此,《傷寒論》說:傷寒二三天後,脈象如果平靜,說明病情不會進一步發展;如果脈象數急,說明病情即將進入發展階段。《內經》說:汗出後脈象仍然躁盛的,會死亡。這說明一開始發熱時,脈象平靜容易痊癒;病情發展變化之後,又必須以脈象平靜為真正痊癒的徵兆。所有由體表而傳入體內的疾病,都以太陽經為起始;所有由體內而傳到體表的疾病,都以厥陰經為起始。太陽經雖然主表,但它的脈卻與風府相連。

其根起於至陰。又與少陰為表裡。仲景慎重不敢妄發其汗者以此。三陰病固不宜發汗。即三陽經發熱。其致熱之因。又不全屬太陽。如病起發熱。即兼口渴汗出大便閉等證。此由陽明而太陽者也。又如病起發熱。即兼喜嘔胸脅滿痛等證。此由少陽而太陽者也。皆不得藉口於傷寒一日。

白話文:

它的病根起因於極陰。又跟少陰是表裡關係。所以仲景審慎不敢妄發它的汗。三陰病肯定不適合發汗。即使是三陽經發熱,造成發熱的原因也不完全屬於太陽症候。譬如病一開始就發熱,再合併有口渴、汗出、大便不通等症狀,這就由陽明而及太陽了。又如病一開始就發熱,再合併喜歡嘔吐、胸脅滿痛等症狀,這就由少陽而及太陽了。都不可藉口說是傷寒發病後的第一天。

太陽受之。概與發表也。

大約溫熱病起於陽明者居多。至濕溫病。其邪伏於募原。募原屬半表半裡。故其發熱每兼胸痞腹滿煩渴不大便等證。加以骨節煩疼。舌胎如積粉。其病先犯少陽與太陰。而內連於胃府。外溢於太陽。濕家本自易汗出。尤不可重發其汗也。至所謂異氣者。非於六氣之外。別具一氣。

白話文:

熱病大多數起於陽明。到濕溫病,病邪伏於募原。募原是半表半裡的部位,因此發熱常伴有胸痞、腹滿、煩渴、不大便等症狀。同時還伴有骨節疼痛、舌苔如積粉。此病首先侵犯少陽和太陰,而內連胃府,外溢於太陽。濕氣本就容易出汗,所以更不能再發汗。至於所謂異氣,並不是在六氣之外,另有其他的病氣。

蓋六氣本天地自然之令氣。因其氣之偏勝。而釀為厲氣。故其病沿門傳染。長幼相似。乃稱曰疫。而治法仍不離乎六氣之中也。

白話文:

天,地,自然界所產生的氣是六氣的本源。因其氣的偏頗勝出,而釀成了厲氣(流行病)。所以其病沿著門戶傳染,長幼病狀相似,就稱之為疫病。而治療的方法仍不離開六氣之中。

有病已愈而復又發熱者。此名遺熱。由於起居飲食之不慎。凡病後飲食。最宜清淡。使胃中津液漸復。邪氣全盡。自然健啖。而世俗每飫肥鮮。兼之喜投補益。皆所不宜。故內經曰。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然其熱之復發。亦有虛有實。故內經云。視其虛實。

白話文:

有些人生病後,病情已經痊癒,但又再出現發熱的症狀,這種情況稱為「遺熱」。通常是起居飲食不慎所引起的。

生病後,飲食應以清淡為主,以幫助胃中的津液逐漸恢復,並使體內的邪氣完全消盡,這樣才能自然而然地恢復食慾。但是,世俗之人經常大吃大喝油膩辛辣的食物,同時還喜歡服用補益藥物,這些都是不適宜的。

因此,在《內經》中說,「熱病剛開始痊癒時,如果吃肉就可能復發。過多飲食也會留下遺熱。」

對於遺熱的復發,也有虛實之分。在《內經》中說,「要根據病人的虛實情況來看待。」

調其逆從。可使必已矣。至仲景食後勞復。以及大病瘥後。種種各法。載明論中。更不待他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