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桂

《未刻本葉氏醫案》~ 方桉 (35)

回本書目錄

方桉 (35)

1. 茯苓桂枝湯

暑風成瘧。頭脹噁心。

不獨下焦陰損。中氣亦憊矣。當歸家調理為要。

色黃。腹膨形寒。

穀芽,茯苓,米仁,半曲,新會,木瓜

新涼外束。衛陽失護。背凜嗽逆。勢欲發時。

杏仁桂枝湯去芍加茯苓

脈弦數。利後發熱。咳嗽頭脹。

香薷,桑皮,杏仁,桔梗,橘紅,連軺

脈數無序。少陰頗虛。

六味湯牡蠣川斛天冬去萸

舌白脈弦。

人參,附子,煨姜,南棗,吳萸,茯苓

肝胃氣結痰多。

2. 溫膽湯

風濕相搏。發熱頭重。肌膚搔癢。

茵陳,桑皮,豆卷,杏仁,浙苓,米仁

腎陽告衰。嗜寐呵欠。

人參附子遠志茯苓,菟子,鹿茸

左脈獨弦。耳鳴偏左。木火無疑。

陰弱陽浮。火升牙宣。

六味去萸加二至海參湘蓮麥冬川斛。

濕邪成瘧。脘悶。

草果厚朴,杏仁,半夏,廣白,茵陳

伏邪三瘧。

桂枝,塊苓,厚朴,煨姜,花粉,橘白

先理肝胃之逆。

旋覆花,人參,茯苓,代赭石,半夏,薑汁

脈數。陰液內耗。氣燥化熱。舌紅苔黑。咳嗽渴飲。

生地,麥冬,甘蔗汁,阿膠知母,霍石斛

脈弦澀。嗽逆。此陰虧氣浮使然。非客邪可散。先以胃藥。

北沙參,霍斛,扁豆,麥冬,茯神

瘧久傷陽。癉脹腹大。二便不爽。最不易治。先開太陽。令其陽氣宣達再商。

3. 五苓散

左脈弦。瘧來頭脹。

小柴胡湯去參

濕鬱成痢。

茆術炭,茯苓,炙甘草,炒陳皮木瓜,炮薑炭

哮喘遇勞即發。發則大便溏泄。責在少陰陽虛。

4. 真武丸

脈尚弦。

蘇子,丹皮,枇杷葉,栝蔞皮,桃仁紫菀,黑山梔,化橘紅(鹽水炙)

伏暑成瘧。舌苔濁膩。中脘不爽。噁心惡風。

藿香厚朴白豆蔻,杏仁半夏,廣皮白

陡然失音。究屬少陰陰虧。不能上供使然。法宜滋陰。以肅腎系。

生地,南沙參,元稻根鬚,元參,川貝母,小真綠豆皮

痛痹肢浮。形凜惡風。

蠲痛丹。

先清風熱。

薄荷,川貝,桔梗連軺,杏仁,甘草

陽微伏邪。寒多熱少。間日一發。治以辛溫。

杏仁,桂木,生薑茯苓,炙草,大棗

腸紅日久。脾腎交虛。頭旋便溏。

5. 黑地黃湯

濕邪內阻。腹痛下利。參之色脈。正氣殊虛。勿忽視之。

五苓散厚朴

診脈細澀。便血已二十餘年。不時舉發。近來頭眩耳鳴。身若浮雲。似難撐持。肉瞤肢麻。此絡血下滲。營陰暗耗。厥陽無制。化風內煽。此屬臟病。關係甚巨。議用填固臟陰。收攝浮陽。以息內風。是其治也。

熟地,五味,人參茯神龍骨牡蠣天冬,湘蓮

三瘧脈弦。

炙草,煨姜,當歸身,茯苓,南棗,粗桂木

食下不運。中脘有形如梗。

白朮半夏附子枳實乾薑,茯苓

脈數。努力勞傷失血。血去陰傷。氣浮咳逆。漸延陰損。

生地,茯神,北沙參,川斛,麥冬,穭豆皮

下利身熱。

藿香防風,廣皮,厚朴,茯苓,煨姜

行動氣逆。咳嗽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