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琴

《類證治裁》~ 卷之八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7)

1. 崩漏脈案

杭氏,崩漏日久,近添腹痛。醫疑孀居氣悒失調,用失笑散破血中氣滯,加阿膠、歸、芍熄風和營。究竟腹痛未止,淋瀝益加,血如豆汁。晡時神倦火升,陰絡既傷,奇脈不固,虛陽易炎,左部虛不受按,右部浮大少力。治宜固攝衝任,兼鎮虛陽。赤石脂(二錢)、五味(五分)、龍骨(煅)、丹皮(各錢二分)、杜仲(鹽水炒)、熟地砂仁蒸)、白芍山藥(俱炒。

白話文:

杭氏,崩漏已久,近期又增添了腹痛。醫生懷疑她是孀居氣鬱不暢,便使用失笑散來化解血中的氣滯,加阿膠、歸、芍來熄風和血,但腹痛依舊沒有停止,淋瀝的症狀也更加嚴重,血如豆汁。傍晚時分,精神倦怠、火氣上升,陰絡已經損傷,奇脈不固,虛陽容易發炎,左部虛弱,按壓不適,右部浮大,力氣不足。治療宜固攝衝任,兼鎮虛陽。採用赤石脂(二錢)、五味(五分)、龍骨(煅)、丹皮(各錢二分)、杜仲(鹽水炒)、熟地(砂仁蒸)、白芍、山藥(俱炒)等藥物。

各二錢)、釵石斛茯神(各三錢)、蓮子(十五粒)、雞血藤膏(二錢)、四服淋痛已止。去石脂、龍骨,加杞子(焙,一錢五分)、龜甲心(炙,三錢),虛火亦除。衝任為奇經,崩久不止,必固奇經之藥,雞血藤膏用以引入陰絡也。

白話文:

各二錢)紫石斛、茯神(各三錢)、蓮子(十五粒)、雞血藤膏(二錢),服用四次,淋痛已經停止。去石脂、龍骨,加入杞子(炒至微黃,一錢五分)、龜甲心(炙,三錢),虛火也消除了。衝任是奇經,崩漏長時間不止,一定要用固奇經的藥,雞血藤膏是為了引入陰絡。

鄒氏,五旬外暴崩成塊,暈絕而蘇,脈虛芤。此虛風擾動陰絡也。用阿膠(三錢)水煨服,血止。仍用熟地、茯神、白芍、荊芥(醋炒黑)、續斷、杞子、甘草(炙黑)、烏梅,取甘酸化陰熄風之旨,尋愈。

白話文:

鄒氏,五十多歲時突然暴發成塊狀崩漏,昏厥後清醒,脈搏虛弱而芤大。這是虛風擾動陰絡造成的。用阿膠(三錢)水煨服,血止。仍用熟地、茯神、白芍、荊芥(醋炒黑)、續斷、杞子、甘草(炙黑)、烏梅,取甘酸化陰熄風之意,不久痊癒。

貢氏,小水閉澀,服導赤散加歸尾、赤芍、赤苓、牛膝,得利。尺脈猶堅搏,知必經閉血瘀為患,逾旬寒熱腹痛,暴崩紫黑成塊,繼而鮮紅如注,後則淡紅如水,或紅白相間,淋瀝匝月不止,頭暈脘痞,粥飲不入,神憊肢冷,脈細欲絕。此陽衰不能攝陰,滑而將脫也。急用四維散半夏、砂仁、茯神,脈症乃定,後用大補湯而安。

白話文:

貢氏,小便閉塞不通,服用導赤散加上歸尾、赤芍藥、赤苓、牛膝,才得順暢。尺脈仍然堅硬有力,知道一定是經脈閉塞,血瘀為患,過了十日,寒熱交替,腹痛,突然崩漏,紫黑成塊,接著變鮮紅如血,後來變淡紅如水,或紅白相間,淋漓不斷,長達一個月,頭暈,腹部痞滿,粥飲不入,精神疲憊,四肢冰冷,脈細弱欲絕。這是陽氣衰弱不能收攝陰精,滑脫將脫離。緊急使用四維散加上半夏、砂仁、茯神,脈象和症狀才穩定下來,後來使用大補湯就安好了。

吳氏,胎漏半產已匝月,崩帶未止。用補氣攝血之劑,猶淋瀝不斷,延至怔忡不安,腰腿痠痛,《脈訣》所謂崩中日久為白帶漏下多時骨髓枯也。急須攝固奇經,仿徐之才澀以止脫意,用金鎖匙丹。龍骨(煅研)、牡蠣(醋煅研)、茯神、遠志(炒)、赤石脂(研)、杞子(酒焙),加杜仲、棗仁(俱炒)、烏梅,一服漏止,怔忡亦減。又加減前方而安。

白話文:

吳氏,胎兒流產已一個月了,崩漏還沒有停止。我用以補氣攝血的藥物來治療,仍然淋瀝不絕,延至(吳氏)精神恍惚不安,腰腿痠痛。《脈訣》上說的「崩漏日久為白帶漏下多時」,這是骨髓枯竭的意思。急需用藥來攝固住人體奇經的氣血,仿效徐之才以澀劑來止住脫漏。我用了金鎖匙丹。龍骨(煅研)、牡蠣(醋煅研)、茯神、遠志(炒)、赤石脂(研)、枸杞子(酒焙),加上杜仲、棗仁(俱炒)、烏梅,服了一劑後漏症止住了,精神恍惚不安的症狀也減少了。我又加減前面的藥方,(吳氏的病情)就痊癒了。

王氏,七七之期,經斷半載,忽又崩淋不已,雖血海虧虛,但宜續、杜攝血,兼艾、附調氣足矣。醫輒以棕灰、黑蒲黃止澀,乃至小腹脹滿硬痛拒按,頭疼脘痞,熱渴心煩,小水短澀,脈左弦右數,此絡瘀阻痹攻痛。宜主理瘀,佐通絡,乃奇經治法,非失笑散決津煎之比。

白話文:

王氏,七十七歲,停經半年,忽然又崩潰不止,雖然是血海虧虛,但應繼續調養,杜絕損耗,同時用艾草和附子調理氣血也足夠了。醫生卻用棕灰和黑蒲黃來止血,導致小腹脹滿,硬痛拒按,頭疼,腹脹,口渴心煩,小便短澀,脈象左側弦脈,右側數脈,這是由於血脈瘀阻,氣血不通暢,導致疼痛。應該以活血化瘀為主要治療手段,輔以疏通經絡,纔是合乎奇經治療方法的,不是失笑散決津煎可比擬的。

五靈脂鬱金汁(各八分)、牛膝、栝蔞、橘絡(各錢半)、延胡、桃仁、赤芍、木通(各一錢)、當歸鬚、降香末(各二錢),三服瘀行腹軟。但口乾微渴,頭仍不清,必由液虛風動。改用阿膠、甘菊(炒)、麥冬,石斛、荊芥(醋炒)、棗仁、茯神、白芍、蓮子、龍眼肉,血止,諸症亦退。又下白帶,為氣虛陷。

白話文:

五靈脂、鬱金汁(各八分)、牛膝、栝蔞、橘絡(各錢半)、延胡、桃仁、赤芍、木通(各一錢)、當歸鬚、降香末(各二錢),三帖藥服用後,瘀血排出,腹腔變軟。但患者仍然口乾微渴,頭腦仍不清醒,必定是由於體液虛弱,風邪乘虛而入所致。改用阿膠、甘菊(炒)、麥冬,石斛、荊芥(醋炒)、棗仁、茯神、白芍、蓮子、龍眼肉,血止,諸症亦退。又下白帶,為氣虛陷。

黨參玉竹茯苓、續斷、杜仲(鹽水炒)、生地炭、芡實、杞子(俱焙),三服全愈。

白話文:

使用黨參、玉竹、茯苓、續斷、杜仲(以鹽水炒過)、生地炭、芡實、杞子(全部炒過),服用三次後完全康復。

許氏,中年血脫,延為帶濁,必衝任脈虛。夫沖為血海,任主擔受,而衝脈隸於陽明,陽明先衰,胃納不旺,致血海不固,擔任失司,此淋漏根由也。近則食後脘腹不爽,或暖腐宵脹,必由脾腎陽虛。治法攝陰先在益陽,以崇生氣,以納穀味。且脈來左右緩弱,溫通為宜。

白話文:

許姓男子,中年血脫,延伸為帶濁,必定是衝任脈虛弱。衝脈是血海,任脈負責擔負接受,而衝脈隸屬於陽明經脈,陽明經脈先衰弱,胃的納食功能不旺盛,導致血海不固,任脈失職,這是淋漏的根源。近來是吃飯後,腹部不舒服,或暖腐宵脹,必定是脾腎陽虛。治療方法是攝陰首先在益陽,以增強生氣,攝取五穀的滋味。並且脈象左右緩弱,溫通適宜。

附子(三分)、益智仁(煨八分)、沙苑子、白芍、歸身、製半夏(各二錢)、破故紙、杞子(俱焙)、烏鰂骨(醋炙)、續斷(酒炒。各一錢半)、胡桃肉(二枚)、煨姜(三錢),三服漏止食進,去附子、故紙、半夏,加芡實、杜仲、菟絲子(俱炒),又數服乃固。

白話文:

  • 製附子(三分)、益智仁(煨八分)、沙苑子、白芍、歸身、製半夏(各二錢)、破故紙、杞子(俱焙)、烏鰂骨(醋炙)、續斷(酒炒。各一錢半)、胡桃肉(二枚)、煨姜(三錢),三服漏止食進,去附子、故紙、半夏,加芡實、杜仲、菟絲子(俱炒),又數服乃固。

翻譯:

  • 將附子(三錢)、益智仁(爐火煨八錢)、沙苑子、白芍、當歸、製半夏(各二錢)、破故紙、杞子(均用文火烤焙)、烏賊魚骨(醋炙)、續斷(酒炒。各一錢半)、胡桃肉(二枚)、煨姜(三錢),混合共三帖,先將藥服完,再開始進食,注意服藥期間應忌食辛辣之物,然後將附子、故紙、半夏去除,加入芡實、杜仲、菟絲子(均先炒過),再服用幾帖,病症才能痊癒。

包氏,經閉疑胎,血下每謂胎漏,忽然崩注,雜下脂膜甚多,身熱頭暈,面赤心煩,咳嘔綠沫。上咳則下漏,嘔作暈頻,湯飲不納,急用煨薑汁止嘔,咳逆定,神漸蘇。脈虛小而數,沉候如無,兩尺空空,顯非胎象。良由起居不時,生冷失節,氣血阻滯,一時暴下陰虛,陽失依附,變化內風,眩冒嘔逆,如風翔浪翻,當知陰虛陽搏,崩漏乃成。

白話文:

包氏,月經閉塞懷疑是胎兒,每次血水下漏都說胎兒漏出,突然崩漏,下雜各種脂膜,身體發熱頭暈,面紅心煩,咳嗽嘔吐綠色的泡沫。往上咳就往下漏,嘔吐就暈眩頻繁,湯水無法吞入,緊急使用煨薑汁止嘔,咳嗽逆氣都停止了,精神逐漸恢復。脈象微弱小而快速,沉候好像沒有,兩尺脈空空蕩蕩,明顯不是胎象。緣由是起居沒有規律,生冷飲食失節,氣血阻滯,一時暴漏陰虛,陽氣失去依附,化成內風,眩暈嘔吐逆氣,就像風吹動波浪翻滾,應該知道是陰虛陽搏,才導致崩漏。

血海空乏,虛陽升逆,乃氣不攝血之咎,況陰從陽長,宜宗立齋、景岳兩先生治法,斂陽以攝陰。用洋參(焙)、茯神、白芍(炒。各三錢)、炮姜(一錢)、五味(五分)、製半夏、焦白朮、甘草(炙黑)、續斷、杜仲(鹽水炒各二錢),二服漏止熱退。稍惡寒,陽氣尚虛,前劑加制川附(五分),遂愈。

白話文:

由於血海空虛、虛陽上逆,使得氣血不能互相凝聚,加上陰陽交互生長,因此適宜採用立齋、景嶽兩位醫生的方法來治療,通過斂抑陽氣來攝納陰氣。使用洋參(炒)、茯神、白芍(炒。各三錢)、炮姜(一錢)、五味(五分)、製半夏、焦白朮、甘草(炙黑)、續斷、杜仲(鹽水炒各二錢),兩劑藥服用後,漏虛症狀消失,熱退。稍有怕冷的症狀,陽氣依然虛弱,在原方基礎上加入制川附(五分),隨後痊癒。

謝氏,天癸當斷之年屢患崩漏,近兼利血白帶,頭震耳鳴,項麻面赤。症由任帶兩虧,火升風煽,致心神浮越,怔悸不安。治以鎮陽攝陰,務使陽下交陰,陰上戀陽,震麻暫已。再血海存貯,陰絡不傷,下元重振,專在靜攝。勿以操持擾動厥陽,則宵寤汗泄漸安矣。熟地、山藥、五味(焙)、杞子(焙)、龜板、龍骨、阿膠、牡蠣(煅研)、杜仲(鹽水炒)、龍眼肉,數服甚適。

白話文:

謝姓女性,正值天葵(月經)斷絕的年齡,經常患有崩漏的疾病,最近還合併有血帶和耳鳴的症狀,頭部震顫,耳鳴,脖頸麻痹,臉色發紅。這些症狀是由於任脈和帶脈虧虛,虛火上升,風邪煽動,導致心神浮躁,驚悸不安所引起的。治療方法是以「鎮陽攝陰」為主,務使陽氣下降,交合陰氣,陰氣上升,戀慕陽氣,震顫和麻痹的症狀暫時消失。再次,要保護血海,使陰脈不受損傷,下元重振,關鍵在於安靜調攝。不要因為操持家務而擾動厥陽經,這樣夜間盜汗和泄瀉的症狀就會逐漸消失。藥方中使用熟地、山藥、五味子(焙)、枸杞子(焙)、龜板、龍骨、阿膠、牡蠣(煅研)、杜仲(鹽水炒)、龍眼肉等藥物,服用後症狀減輕,效果很好。

去龍骨、牡蠣、杜仲,加羚羊角、丹皮、白芍、茯神、蓮子、芡實、續斷等熬膏,即用阿膠收,小麥煎湯和服。漸愈。

白話文:

去除龍骨、牡蠣和杜仲,加入羚羊角、丹皮、白芍、茯神、蓮子、芡實和續斷等熬成膏狀,然後用阿膠收斂,用小麥煎湯服用,逐漸康復。

王氏,崩漏成帶,至小溲如泔如涕,髀骨痛,腰膝酸。從未餌藥,勢必瀝枯髓液,延成不治。近又春溫氣泄,身熱食少,口渴頰紅,液涸陽升,脈右弦左弱,急攝陰固下。熟地(炒)、阿膠(烊)、石斛(各二錢)、洋參(三錢)、麥冬、茯神、赤石脂(各錢半)、白芍、杜仲(青鹽炒)、甘杞子、續斷(各三錢),加蓮、棗煎。數服症漸減,去石脂再服。

白話文:

王氏,崩漏如同崩塌的牆壁一樣,逐漸加劇,以致到小便如泔水和鼻涕一樣,大腿骨疼痛,腰部和膝蓋痠痛。從來沒有吃過藥,勢必會耗盡體液精髓,拖延下去無法治療。最近又趕上春溫陽氣洩漏,身體發熱,食慾不振,口渴,臉色發紅,體液涸竭,陽氣上升,脈象右側弦脈,左側脈弱,緊急收斂陰氣固護下焦。使用熟地(炒)、阿膠(烊化)、石斛(各二錢)、洋參(三錢)、麥冬、茯神、赤石脂(各一錢半)、白芍、杜仲(青鹽炒)、甘草、枸杞子、續斷(各三錢),加上蓮子、紅棗煎服。服用幾次後,症狀逐漸減輕,去除石脂後再服用。

又去阿膠,加芡實、山藥(俱炒,各三錢),又數十服得效。

白話文:

再用芡實、山藥(都炒過,各三錢),又吃了幾十劑藥後,便見效了。

魏氏,經阻暴崩,疑為胎漏,按脈無孕象,乃聚瘀日久致患,曾經調治得安。今暑濕令行,頭暈嘔惡,晡後骨蒸,寤不成寐,忽又暴崩,脈虛疾。症屬內因,必由陽明脈虧,木火乘侮,是以貫膈犯巔,震及血海,血海一空,則骨骱生熱。治宜和陽安胃,佐以鎮絡。嫩桑葉、甘菊(炒)、天麻、白芍、釵斛、棗仁、茯神、牡蠣(煅研)、海螵蛸(醋炙)、橘紅半夏曲(炒)、續斷,數服諸症悉平。惟左關尺芤弱,乃肝腎陰傷。

白話文:

魏氏,曾經遭受難產,懷疑是胎漏,但把脈後沒有懷孕的象徵,而是長期瘀血聚集造成的疾病,曾經經過治療後得到緩解。現在暑濕流行,出現頭暈、嘔吐、下午以後骨頭發熱,醒著的時候無法入睡,突然又大量出血,脈搏虛弱且快速。症狀屬於內因,一定是因為陽明脈虛弱,肝火乘虛侵犯,所以衝擊到胸腔、侵犯到頭部,震動到血海,血海一旦空虛,骨頭就會產生熱氣。治療應該和胃健脾,並輔以鎮靜神經。使用嫩桑葉、甘菊(炒過)、天麻、白芍、釵斛、棗仁、茯神、牡蠣(煅研過)、海螵蛸(醋炙過)、橘紅、半夏曲(炒過)、續斷等藥物,服用數次後,所有的症狀都消失了。只是左關尺脈微弱,這是肝腎陰虛的表現。

用熟地、萸肉、山藥、白芍(俱炒)、茯苓、杜仲(鹽水炒)、海螵蛸、鱉甲(俱炙)、阿膠(烊),數十服得痊。又接服雞血藤膏而經固。

白話文:

用熟地黃、萸肉、山藥、白芍(均炒過)、茯苓、杜仲(用鹽水炒過)、海螵蛸、鱉甲(均炙過)、阿膠(化開),服用數十劑痊癒。又接著服用雞血藤膏而經絡才堅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