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景明

《症因脈治》~ 卷三 (10)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0)

1. 谷疸

【谷疸之症】食谷頭眩,心中怫鬱,胃中苦濁,小便不通,遍身俱黃,此谷疸之症也。

【谷疸之因】脾胃有傷,不能運化水穀,穀氣不消,胃中苦濁,濁氣下流,小便不利,濕熱內甚,則身體發黃,而谷疸成矣。

白話文:

穀疸的成因:脾胃受損,不能消化水穀,穀物精氣無法消化,胃中濁氣苦澀,濁氣向下流動,小便不利,濕熱在體內積累嚴重,則身體發黃,穀疸就形成了。

【谷疸之脈】趺陽緊數,數則為熱,緊即為寒。陽明脈遲,食難用飽,滑大者易治,弦緊者難痊。

【谷疸之治】脈遲者不可下,茵陳湯治之。胃熱血燥者,用豬膏發煎。潤燥下利,能泄陽明之陰,以泄穀氣之實。今推廣茵陳平胃散,泄陽明之陽,以泄穀氣之實。

白話文:

【治療穀疸的方法】脈搏遲緩的人不可以服用瀉下藥,用茵陳湯來治療。胃中有熱,血液燥熱的人,用豬油煎服茵陳湯。滋潤燥熱,並且可以瀉下,能瀉掉陽明的陰,以此來瀉掉穀氣的實熱。現在推廣茵陳平胃散,瀉掉陽明的陽熱,由此來瀉掉穀氣的實熱。

茵陳湯

白話文:

茵陳蒿:

  • 性狀:茵陳蒿是一種草本植物,具有獨特的花香。

  • 功效:茵陳蒿具有清熱利濕、退黃疸、抗炎的功效。

  • 用途:茵陳蒿常被用於治療黃疸、濕熱痢疾、肝炎等疾病。

梔子:

  • 性狀:梔子是一種金黃色的果實,具有清涼的口感。

  • 功效:梔子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解毒的功效。

  • 用途:梔子常被用於治療發燒、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瘡癤腫痛等疾病。

大黃:

  • 性狀:大黃是一種根莖類植物,具有苦澀的味道。

  • 功效:大黃具有清熱瀉火、通便排毒、活血止痛的功效。

  • 用途:大黃常被用於治療便祕、腹痛、痢疾、瘡癤腫痛等疾病。

上三味去滓,溫作三服,小便利如皂角汁,色黃從小便出也。

豬膏發煎,泄陽明之陰。

豬膏,亂髮(雞子大,三塊)

上二味,煎至發消藥成膏,病從小便出,以上《金匱》治法。

茵陳平胃散,泄陽明之陽。

蒼朮厚朴,廣皮,山梔,茵陳,淡豆豉

白話文:

  • 熟蒼朮:經過處理的蒼朮,具有祛濕、健脾、止瀉的作用。

  • 厚朴:厚朴是一種中藥,具有理氣、消積、止痛的作用。

  • 廣皮:廣皮是一種中藥,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作用。

  • 山梔:山梔是一種中藥,具有清熱涼血、瀉火解毒的作用。

  • 茵陳:茵陳是一種中藥,具有清熱利濕、退黃疸的作用。

  • 淡豆豉:淡豆豉是一種中藥,具有清熱解毒、消暑生津的作用。

2. 酒疸

【酒疸之症】身目俱黃,心熱足熱,懊憹時時欲吐,小便赤,腹滿,鼻燥,胸中熱痛,下之,久久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啖蒜狀,大便黑,皮膚不仁,此皆酒疸之症。

白話文:

【酒疸的症狀】身體和眼睛都發黃,心中發熱、雙腳發熱,心煩意亂、時常想吐,小便赤黃,肚子脹滿,鼻孔乾燥,胸中發熱疼痛,大便後,很長一段時間大便呈黑色,眼睛發青、臉色發黑,心中有如吃了大蒜般的味道,大便呈黑色,皮膚麻木不仁,這些都是酒疸的症狀。

【酒疸之因】其人以酒為事,或飢時浩飲,大醉當風、入水,兼以膏粱積熱,互相蒸釀,則酒疸之症成矣。

【酒疸之脈】其脈浮弱,或見洪大,或見浮數,或見沉數。

【酒疸之治】心中熱,欲嘔者,吐之。或無熱,神清腹滿,欲吐,先吐之。脈沉者,先下之。酒疸,心懊憹,或熱痛,《金匱》梔子大黃湯。今推廣身發熱口渴者,葛根湯治之。作嘔,合平胃散。小便澀,加減五苓散

《金匱》梔子大黃湯,治酒疸,心中懊憹,發熱。

白話文:

《金匱要略》中記載的梔子大黃湯,可以治療酒疸病,症狀包括胸中煩悶、懊悔,以及發熱。

梔子,大黃枳實,豆豉

推廣乾葛湯

乾葛,山梔,豆豉,枳實,甘草

平胃散,見前。

加減五苓散

豬苓澤瀉,白茯苓白朮,茵陳

白話文:

豬苓:被稱為「水茯苓」,因為通常生長在水邊,是一種具有利水滲濕作用的中藥。

澤瀉:也是一種利水的中藥,常與豬苓一起使用,可以幫助減輕水腫、尿少等症狀。

白茯苓:具有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的功效,常被用來治療脾胃虛弱、心悸、失眠等。

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化痰、止瀉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慢性腹脹、腹瀉等。

茵陳:具有清熱利濕、退黃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黃疸、尿路感染等。

3. 女勞疸

【女勞疸之症】發熱惡寒,膀胱急,小腹滿,身黃額黑,足心熱,大便或黑或溏,腹脹如水,此女勞疸之症。

【女勞疸之因】其人必數醉入房,熱氣聚於脾中,不得散,腎氣日衰,夫醉飽入內,脾腎交傷,陰精耗而陽火亢,則女勞疸之症作矣。

白話文:

【治療產後水腫】腹脹如水,大便黑色,那是因為血脈不通暢,使用仲景的硝礬散為主治藥,治癒後,再以菟絲子丸調理身體。

【女勞疸之脈】尺脈沉澀,陰精內竭,右關弦數,熱聚脾中,尺弱關實,脾腎交傷。

【女勞疸之治】腹脹如水狀,大便黑,血不行也,仲景硝礬散主之,愈後,以菟絲子丸調理。

硝礬散

硝石(即芒硝),礬石

二味等分為散。

小菟絲子丸

菟絲子(煮打為丸),石蓮肉,白茯苓山藥

白話文:

  1. 菟絲子:菟絲子的種子,煮後搗成丸。

  2. 石蓮肉:石蓮的花朵和嫩莖葉,曬乾後去除雜質。

  3. 白茯苓:茯苓的塊根,去皮後切片或磨粉。

  4. 山藥:山藥的根莖,削皮後切片或磨粉。

4. 陰黃

【陰黃之症】身無熱,手足冷,大便滑,小便清白,黃不鮮明,飲食不進,口不煩渴,此陰黃之症也。

【陰黃之因】或熱病後,過用寒涼,或真陽素虛,太陰陰寒凝結,脾腎交傷,則陰黃之症成矣。

【陰黃之脈】多見沉遲,或見沉細,或見微弱,或見空大。

【陰黃之治】茵陳四逆湯茵陳橘皮湯八味丸,余推廣理中湯,治大便滑,飲食不進。

白話文:

針對陰黃脈象的治療方法:

  1. 「茵陳四逆湯」:主要用於治療陰黃證出現的腹瀉、嘔吐、腹痛等症狀。

  2. 「茵陳橘皮湯」:主要用於治療陰黃證出現的黃疸、小便赤黃、腹脹等症狀。

  3. 「八味丸」:主要用於治療陰黃證出現的腹瀉、嘔吐、腹痛等症狀。

  4. 我เพิ่มเติม了「理中湯」的使用,可以治療大便滑泄,飲食不進的症狀。

茵陳四逆湯

茵陳,炮姜,附子甘草

陳橘皮湯,治身黃脈沉細,身熱手足寒。

茵陳,橘皮生薑白朮半夏茯苓

白話文:

  • 茵陳:這是一種中草藥,具有清熱利濕、退黃疸、解毒消腫的作用。

  • 橘皮:這是一種中草藥,具有理氣化痰、健脾胃的作用。

  • 生薑:這是一種中草藥,具有溫中散寒、發汗解表、止嘔止瀉的作用。

  • 白朮:這是一種中草藥,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消暑化濕的作用。

  • 半夏:這是一種中草藥,具有化痰止嘔、降逆止咳、清熱解毒的作用。

  • 茯苓:這是一種中草藥,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寧心安神的作用。

八味丸,見前臟寒脹。

理中湯,見前脾虛腫。

家秘保和散

半夏,熟蒼朮厚朴香附,神麯,麥芽,乾葛,白豆蔻,廣皮,連翹萊菔子

白話文:

  • **半夏:**祛痰止咳、化痰散結、消食導滯。

  • **熟蒼朮:**健脾益氣、燥濕化痰、散寒止痛。

  • **厚朴:**理氣健脾、溫中止瀉、化痰散結。

  • **香附:**理氣止痛、散瘀調經、化痰行氣。

  • **神麯:**健脾消食、化痰散結、活血化瘀。

  • **麥芽:**消食化積、健脾開胃、回乳通淋。

  • **乾葛:**生津止渴、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 **白豆蔻:**健脾開胃、理氣止痛、化痰止瀉。

  • **廣皮:**健脾理氣、化痰散結、消食導滯。

  • **連翹:**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

  • **萊菔子:**理氣化痰、消食導滯、寬中下氣。

加茵陳、山梔,名茵陳保和散

按:陰黃,陰症也,以其色黃而混名之。若疸症,皆生於熱,膽火居多,是以清膽火為正治。然脾胃成疸者比比,故治疸而用清熱,人人知之也。脾胃之積滯成疸,忌用寒涼,而應辛散消導,則有忽之者,家秘有加減保和散,以治積滯之谷疸;又立茵陳保和丸,以治積熱之谷疸。夫疸症要分熱而無滯,熱而有滯;無滯者,止須清熱;有滯者,必要消散停滯,則熱自解。

白話文:

所謂「陰黃」,是陰症。因其顏色變黃,因此俗稱為「陰黃」。如果疸病都屬於火熱所引致,其中膽火居多,所以清膽火是正確的治療方法。可是脾胃鬱熱蘊積而引起的疸病很多,因此治療疸病時同時還要清 heat 邪。一般人知道,脾胃積滯形成疸病,忌用寒涼藥,應該用辛散藥物消導。但很多人卻忽略了這一點。家傳的加減保和散,用來治療積滯穀疸。另外還創立了茵陳保和丸,用來治療積熱穀疸。疸病要分清熱而不滯,熱而有滯。熱而不滯的,只須清熱。熱而有滯的,必須消散積滯,那麼熱自然就會消除。

此法不獨治疸,凡治積熱停滯之真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