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昌

《醫門法律》~ 卷五 (6)

回本書目錄

卷五 (6)

1. 痰飲留伏論

喻昌曰:痰飲之證,留伏二義,最為難明。前論留飲者留而不去,伏飲者即留飲之伏於內者也。留飲有去時,伏飲終不去,留伏之義,已見一斑。而《金匱》奧義,夫豈渺言能盡,謹吾陳之:《金匱》論留飲者三,伏飲者一。曰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寒如掌大,曰留飲者。脅下痛引缺盆,曰胸中有留飲。

白話文:

喻昌說:痰飲的症狀,有留飲和伏飲兩種情況,最難以辨別。前面所說的留飲是痰濁停留在體內,不去除它。伏飲就是留飲停留於體內的。留飲有離開的時候,伏飲始終不離開,留飲和伏飲的含義,就已經清楚。而《金匱要略》的奧妙,難道僅只寥寥幾語就能說清楚的。謹慎地闡述如下:《金匱要略》中討論了留飲的三種情況和伏飲的一種情況。一是說有留飲在心下,人的後背有像手掌那麼大覺得寒冷的地方,這個就叫做“留飲”。二是說脅下疼痛連接到缺盆穴,就說胸中留有飲水。

其人短氣而渴,四肢歷節痛,言胸中留飲。阻抑上焦心肺之陽,而為陰曀,則其深入於背者,有寒無熱,並阻督脈上升之陽。而背寒如掌大,無非陽火內郁之象也,脅下為手足厥陰上下之脈,而足少陽之脈,則由缺盆過季肋,故脅下引缺盆而痛,為留飲偏阻,木火不伸之象。飲留胸中,短氣而渴,四肢歷節痛,為肺不行氣,脾不散精之象也。

白話文:

聽他描述自己的情況,是呼吸急促還口渴,四肢關節都痛,說自己的胸口有濕飲鬱積。阻隔了上焦心肺的陽氣,而變成陰寒,深入到後背的寒氣,沒有熱氣,同時阻隔督脈上行的陽氣。而且後背冰涼像手掌那麼大,這無非是陽火內鬱的表現,脅下是手足厥陰經脈上下交接的部位,而足少陽經脈,則從缺盆穴經過季肋,所以脅下引缺盆疼痛,是濕飲偏阻,肝膽鬱積不舒展的表現。濕飲鬱積在胸中,呼吸急促還口渴,四肢關節都痛,是肺氣不舒暢,脾氣不運化精微的表現。

合三條而觀之,心、肺、肝、脾,痰飲皆可留而累之矣!其義不更著耶?至伏飲則曰膈上病痰,滿喘咳吐,發則寒熱,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劇,必有伏飲。言胸中乃陽氣所治,留飲阻抑其陽,則不能發動,然重陰終難蔽晛,有時陽伸,陰無可容,忽而吐發,其留飲可以出矣。

白話文:

仔細觀察這三條,心、肺、肝、脾,痰飲都可以在這些臟器停留而拖累它們。這個道理不是更明顯了嗎?至於伏飲,它則說膈上的病是痰,會出現胸悶、氣喘、咳嗽、嘔吐,發病時會出現寒熱、背痛、腰疼、流眼淚,這個人會感到震動和驚恐,一定有伏飲。因為胸中是陽氣所治理的地方,留下的飲阻礙了陽氣,那麼陽氣就不能發動,然而重陰最終難以掩蓋陽光,有時陽氣伸展,陰氣無處容身,突然吐出,留下的飲就可以出來了。

若更伏留不出,乃是三陽之氣,伸而復屈,太陽不伸,作寒熱,腰背痛目泣,少陽不伸,風火之化,鬱而並於陽明土中,陽明主肌肉,遂振振身瞤而劇也。留飲之伏而不去,其為累更大若此。

白話文:

如果餘伏(外感六淫之邪)沒有排出,那就是三陽之氣伸展後又折伏的現象。太陽不伸展,就會出現寒熱,腰背疼痛,流淚。少陽不伸展,風火之氣鬱結,並於陽明土中,陽明主肌肉,於是身體劇烈震動,而成為劇烈的痙攣和疼痛。病邪留在體內沒有排出,那麼其給人造成的病症也會很大,上面所舉的例子就是這樣的。

然留飲、伏飲,仲景不言治法,昌自其遏抑四藏三府之陽而求之,則所云宜用溫藥和之者,豈不切於此證,而急以之通其陽乎?所云苓桂朮甘湯者,雖治支滿目眩,豈不切於此證,而可仿其意乎?故必深知此例,始可與言往法也。後人不明《金匱》之理,妄生五飲六證之說,即以海藏之明,於五飲湯方下云:一留飲在心下;二支飲在脅下;三痰飲在胃中;四溢飲在膈上;五懸飲在腸間。而統一方以治之,何其淺耶?

白話文:

然而像留飲、伏飲這種疾病,仲景並沒有提到治療方法。昌認為這些疾病是人體四藏三府的陽氣被抑制、遮蓋引起的,所以他主張用溫熱的藥物來紓解、疏通。他所提到的苓桂術甘湯,雖然是治療支滿目眩的方劑,但是也與留飲這種疾病的病機很接近,可以借用它的思路來治療。所以,我們必須深刻理解這個例子,才能談論如何套用這個治療方法。後世有人不明瞭《金匱要略》的道理,胡亂提出“五飲六證”的說法。即使像海藏這樣聰明的人,也在五飲湯的方劑後面說:一留飲在心下;二支飲在脅下;三痰飲在胃中;四溢飲在膈上;五懸飲在腸間。他用一個方劑來治療所有的病證,這實在是太淺薄了。

再按:痰飲總為一證,而因則有二。痰因於火,有熱無寒;飲因於濕,有熱有寒,即有溫泉無寒火之理也。人身熱鬱於內,氣血凝滯,蒸其津液,結而為痰,皆火之變現也。水得於濕,留戀不侑,積而成飲。究竟飲證,熱濕釀成者多,寒濕釀成者少。蓋濕無定體,春曰風濕,夏曰熱濕,秋曰燥濕,冬曰寒濕。

白話文:

再補充:痰飲總歸為一種疾病,但它的原因卻有兩種。痰是因熱而產生,有熱沒有寒;飲是因濕而產生,有熱有寒,就像溫泉沒有寒水的道理一樣。人體內熱鬱積,氣血凝滯,導致津液蒸發凝結,形成痰液,這些都是火的變化。水被濕所阻滯,留戀不走,積累而成飲。究其本源,飲證多由熱濕釀成,而寒濕釀成的較少。因為濕沒有固定的形態,春天稱之為風濕,夏天稱之為熱濕,秋天稱之為燥濕,冬天稱之為寒濕。

三時主熱,一時主寒,熱濕較寒濕三倍也。《內經》濕土太過,痰飲為病,治以諸熱劑,非指痰飲為寒。後人不解,妄用熱藥,借為口實,詎知凡治下淫之邪,先從外解,故治濕淫所勝,亦不遠熱以散其表邪,及攻裡自不遠於寒矣。況於先即不可表,而積陰阻遏身中之陽,亦必借溫熱以伸其陽,陰邪乃得速去。

白話文:

三種時候,以熱氣為主,一種時候,以寒冷為主,溫熱潮濕的比寒冷潮濕的還要嚴重三倍。《內經》中說:濕潤的土壤過多,痰飲會致病,用各種熱藥來治療,並不是指痰飲是寒冷的。後世不懂,亂用熱藥,以此做為口實,哪裏知道凡是治療下面的淫邪之氣,都先從外面解開,所以治療濕淫所致的疾病,也不會遠離熱氣來散去表面的邪氣,及至攻裡自然不會遠離寒氣了。況且於先就已不能表,而積久沉積下來的陰氣阻遏了身體裏面的陽氣,也一定要藉助溫熱之氣來伸展陽氣,陰邪之氣才能快速離去。

若遂指為漫用常行之法,豈不愚哉!

論苓桂朮甘湯,痰飲陰象,阻抑其陽,用此陽藥化氣,以伸其陽,此正法也。茲所主乃在胸脅支滿,目眩者何耶?《靈樞》謂心包之脈,是動則病胸脅支滿,然則痰飲積於心包,其病自必若是目眩者,痰飲阻其胸中之陽,不能布水精於土也。茯苓治痰飲,伐腎邪,滲水道;桂枝通陽氣,和榮衛,開經絡;白朮治風眩,燥痰水,除脹滿;甘草得茯苓,則不資滿而反泄滿,本草亦曰甘草能下氣,除煩滿,故用之也。

白話文:

《論苓桂朮甘湯》,說的是痰飲這種陰邪,阻抑了人體的陽氣,所以用這張方劑中的陽性藥物來化解氣機,使陽氣恢復升發,這纔是正確的方法。現在所治的是胸脅支滿、目眩的疾病,這是什麼原因呢?《靈樞經》上說,心包絡的經脈,動則生病,症狀就是胸脅支滿,所以說痰飲積聚在心包絡裡,就必定導致這樣的疾病。目眩的原因是,痰飲阻礙了胸中的陽氣,不能把水精佈散到土中。茯苓是治療痰飲的藥物,它可以祛除腎臟的邪氣,通利水道;桂枝是通陽氣、和榮衛、開經絡的藥物;白朮是治療風眩、燥痰水、除脹滿的藥物;甘草和茯苓配伍,就不會造成滿腹的副作用,反而能瀉去滿腹的症狀。本草經上也說過,甘草能下氣,除煩悶,所以用它來治療這個疾病。

論苓桂朮甘湯腎氣丸二方,《金匱》云: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朮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並出二方,其妙義愈益彰著,首卷辨息論中,已詳仲景分別呼吸言病之旨矣。今短氣亦分呼吸,各出一方,呼氣之短,用苓桂朮甘湯以通其陽,陽化氣則小便能出矣。吸氣之短,用腎氣丸以通其陰,腎氣通則小便之關門利矣。一言半句之間,莫非精蘊,其斯以為聖人乎!

白話文:

在《金匱》中提到,呼吸短促,並有小便不利的情況,應該從小便著手治療,苓桂朮甘湯是主要治療方。腎氣丸也用於治療此症。這兩種藥方同時出現,它們的妙處和意義更加明顯。在第一卷中,辨息論已經詳細地闡述了仲景根據呼吸來診斷疾病的理論。現在呼吸短促的情況也分為呼氣和吸氣,分別用不同的藥方治療。呼氣短促,使用苓桂朮甘湯以通陽氣,陽氣化氣,則小便能夠排出。吸氣短促,使用腎氣丸以通陰氣,腎氣通暢,則小便的關門利於排尿。一句半句之間,都蘊含著精華,這不是聖人的智慧是什麼!

論大小青龍湯,溢飲之證,水飲溢出於表,榮衛盡為之不利,必仿傷寒病榮衛兩傷之法,發汗以散其水,而榮衛通經脈行,則四肢之水亦散矣。究竟大青龍昇天而行雲雨,小青龍鼓浪而奔滄海,治飲證必以小青龍為第一義也。

白話文:

《論大小青龍湯》:水飲溢出表層,榮衛全部受到影響,必須仿照傷寒病榮衛兩傷的治療方法,發汗以散水,榮衛通暢,經脈運行,四肢的水也會散去。大青龍昇天而行雲布雨,小青龍鼓浪而奔向滄海,治療水飲證,必須以小青龍湯為首選。

合論十棗湯甘遂半夏湯二方,傷寒病,其脅痞滿而痛,用十棗湯下其痰飲。雜病雖非傷寒之比,而懸飲內痛,在脅則同,況脈見沉弦,非亟奪其邪,邪必不去,脈必不返。所以用十棗湯,不嫌其過峻也。凡病之在脅而當用下者,必仿此為例也。至甘遂甘草湯之治留飲,微妙玄通,非深入聖域,莫能制之。《內經》但曰:留者攻之耳。仲景於是析義以盡其變,無形之氣,熱結於胃,則用調胃承氣攻之。熱結於腸,則用大小承氣攻之。有形之飲,痞結於胸,則用陷胸湯攻之。痞結於脅,則用十棗湯攻之。留結於腸胃之間,則用甘遂半夏湯攻之。法曰病者脈伏,其人慾自利,利反快,雖利,心下續堅滿,此為留飲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湯主之。脈道為留飲所膈,伏而不行,其證欲下利,利反快,似乎留飲欲去,然雖欲去不能去也。心下續堅滿,可見留飲之末,已及於腸,留飲之根,仍著於胃,不剗其根,飲必不去,故立是方。甘遂甘草大相反者,合而用之,俾其向留著之根,盡力一剗,得留者去,而藥根已不存矣!正《內經》有故無殞之義也。又加白蜜同煎,留戀其藥,不致迸入無過之地。其用半夏、芍藥者,入土中成其上滿,半夏益土,芍藥伐木,抑何神耶?後世方書,並甘草刪去,神奇化為拘腐,制本立論,皆中人以下之事矣,竟何益哉?

白話文:

十棗湯和甘遂半夏湯這兩個方劑,都可以治療脅痞滿痛的病症。傷寒病患,脅部痞滿作痛,用十棗湯來攻下痰飲。雜病雖然與傷寒不同,但脅部疼痛,懸飲內停,還是相同的。況且脈象沉弦,如果不趕快除去病邪,病邪一定不會消退,脈象也一定不會恢復正常。因此使用十棗湯,也不必擔心藥性過於峻烈。凡是脅部有病,應該用下法治療的,都必須效仿這個例子。至於甘遂甘草湯治療留飲,微妙通玄,如果不深入聖賢的境界,就不能領會其中精要。 《內經》只說:留飲應該攻下。仲景在此基礎上析義窮盡其變化,無形的邪氣,凝聚在胃中,就用調胃承氣湯攻下。凝聚在腸中,就用大小承氣湯攻下。有形的飲邪,凝聚在胸中,就用陷胸湯攻下。凝聚在脅中,就用十棗湯攻下。凝聚在腸胃之間,就用甘遂半夏湯攻下。經文說,如果病人脈搏伏而不見,自己想大便,大便之後反而舒暢,雖然大便了,但心下仍然堅滿,這是留飲想要消散的表現,應該用甘遂半夏湯治療。脈絡被留飲隔阻,伏而不通,病情想要瀉利,瀉之後反而舒暢,似乎留飲想要消散,但即使想要消散也消散不了。心下仍然堅滿,說明留飲的餘邪,已經到達腸中,留飲的根本,仍然停留在胃中,如果不切斷根本,飲邪一定不會消散,所以才創立了這個方劑。甘遂和甘草大相違背,但合起來使用,讓它儘力切斷留飲停著的根,留飲消散了,藥性也就不存在了。這正是《內經》所說的「有故無殞」的道理。又加入白蜜同煎,使藥物停留一段時間,不會迅速進入不該去的地方。使用半夏和芍藥,是因為半夏入土之後長得向上飽滿,半夏益土,芍藥伐木,真是神奇啊!後世的方書,都把甘草刪去了,神奇之處變成了拘泥腐朽,制定根本,確立論點,都是中人之下的事,又有什麼用處呢?

合論木防己湯葶藶大棗瀉肺湯防己椒目葶藶大黃丸三方,三方皆治支飲,上入膈中,而有淺深次第之分。首一方先治其肺,中一方顓治其肺,後一方兼治肺府所傳之府。蓋支飲上入於膈,逼近心肺,奧援腎邪。本文云: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其脈沉緊,得之數十日,醫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湯主之;虛者即愈,實者三日復發,復與不愈者,去石膏加茯苓芒硝。蓋以支飲上入,阻其氣則逆於肺間,而為喘消;阻其血則雜揉心下,而為痞堅,腎氣上應,其色黑,血凝之色亦黑,故黧黑見於面部。然且姑緩心腎之治,先治其肺,肺之氣行,則飲不逆而俱解耳。木防己味辛溫,能散留飲結氣,又主肺氣喘滿。石膏辛甘微寒,主心下逆氣,清肺定喘。人參甘美,治喘消膈飲,補心肺不足。桂枝辛熱,通血脈,開結氣,宣導諸氣,在氣分服之即愈。若飲在血分,深連下焦,必愈而復發,故去石膏氣分之藥,加芒硝入陰分,開痞結,消血。石膏與茯苓,去心下堅,且伐腎邪也。葶藶大棗湯,大瀉其肺氣,亦以氣停故液聚耳。防己椒目葶藶大黃丸,治腹滿口舌乾燥,腸間有水氣之證,乃肺氣膹鬱於上,以致水飲不行於下,而燥熱之甚,用此丸急通水道,以救金氣之膹郁,不治上而治其下,故用丸劑也。

白話文:

結合木防己湯、葶藶大棗瀉肺湯、防己椒目葶藶大黃丸三種中藥方劑,用於治療支飲。支飲上入膈中,有淺深次序之分。

第一種方劑主要治療肺部,第二種方劑專門治療肺部,第三種方劑同時治療肺部和因肺部引起的其他臟腑疾病。支飲上入膈中,逼近心肺,並能引起腎臟疾病。

文章中說:病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脈搏沉緊,發病數十天,用吐法和瀉法治療無效,應使用木防己湯治療;虛證患者服用此藥後可痊癒,實證患者三天後復發,服藥後仍未痊癒的患者,可去除方劑中的石膏,加入茯苓和芒硝。

因為支飲上入膈中,阻礙氣機,導致氣逆於肺間,引起喘滿;阻礙血脈,導致血凝結在心下,形成痞堅。腎氣上應於肺,所以面色黧黑,血凝結的顏色也是黑的,所以面部出現黧黑。然而,暫時緩解對心腎的治療,先治療肺部,肺氣通暢,則飲不逆而俱解。

木防己辛溫,能散留飲結氣,又主肺氣喘滿。石膏辛甘微寒,主心下逆氣,清肺定喘。人參甘美,治喘滿膈飲,補心肺不足。桂枝辛熱,通血脈,開結氣,宣導諸氣,在氣分服之即愈。如果飲在血分,深連下焦,一定會痊癒而復發,所以去除方劑中治療氣分的石膏,加入芒硝治療陰分,開痞結,消血。石膏與茯苓,去除心下堅,同時去除腎邪。

葶藶大棗湯,大瀉其肺氣,也是因為氣停然後液聚。防己椒目葶藶大黃丸,治療腹滿口舌乾燥,腸間有水氣的證狀,是肺氣鬱結於上,導致水飲不能運行於下,而燥熱嚴重,用此丸劑急通水道,以救金氣之鬱結,不治上而治其下,所以用丸劑。

合論小半夏湯小半夏加茯苓湯外臺茯苓飲三方,前一方,治支飲嘔而不渴者,支飲上入膈中而至於嘔,從高而越,其勢最便。但嘔家本當渴,渴則可徵支飲之全去,若不渴,其飲尚留,去之未盡也,不必加治。但用半夏之辛溫,生薑之辛散,再引其欲出之勢,則所留之邪自盡矣。中一方,亦治卒嘔吐者,但多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故加茯苓以去水,伐腎而安心也。後一方,加人參、枳實橘皮,尤為緊要,治積飲既去,而虛氣寒滿其中,不能進食,此證最多,《金匱》蚤附外臺一方,啟誘後人,非天民之先覺而誰?

白話文:

《合論小半夏湯、小半夏加茯苓湯、外臺茯苓飲三方》:

第一方,治療支飲嘔吐而不口渴。支飲上入膈膜,導致嘔吐,由於飲液位置高,流向膈膜最為容易。但是,嘔吐病人通常會口渴。口渴則可以證明支飲已經完全去除,若不口渴,說明支飲還殘存,沒有完全去除,不必再用藥治療。單用半夏的辛溫,生薑的辛散,即可引出想要吐出的邪氣,那麼殘留的邪氣自然會全部散盡。

第二方,也治療突然嘔吐,但多見心下痞滿,膈肌間有水,頭暈心悸,所以加入茯苓來去除水分,滋補腎氣,安撫心神。

第三方,加入人蔘、枳實、橘皮,尤為重要,治療積飲雖然已經去除,但虛弱之氣和寒氣充滿其中,不能進食,這種情況最多見。《金匱要略》早先附錄《外臺祕要》一方,啟發後人,如果不是天民的先見之明,還有誰能做到呢?

合論澤瀉湯厚朴大黃湯二方,二方之治支飲,俱從下奪,而有氣血之分,前後之辨。首一方,為支飲之在心下者,阻其陽氣之升降,心氣鬱極,火動風生,而作冒眩。惟是不治其冒眩,但利小便以泄其支飲,則陽自升而風火自息。仲景制方每多,若此後一方,治支飲之胸滿者,夫支飲而至胸滿,在仲景自用大小陷胸湯治之。此方乃承氣之法,止可施於傷寒無形,氣分熱結,而乃以治有質之痰飲,非仲景絲絲畢貫之法矣。其為編書者誤入,更復何疑。

白話文:

《合論澤瀉湯與厚朴大黃湯兩方》

澤瀉湯與厚朴大黃湯這兩方治療支飲的藥方,都是從下焦奪取水濕,但澤瀉湯注重氣血,而厚朴大黃湯注重先後。

澤瀉湯主要治療支飲停留在心下的情況,阻礙陽氣的升降,導致心氣鬱結極盛,進而引發火熱與風邪,出現眩暈。這種情況下,澤瀉湯不直接治療眩暈,而是通過利小便來排出支飲,讓陽氣自然升發,風火也會隨之平息。

厚朴大黃湯則主要治療支飲導致胸滿的情況。支飲積聚到胸中,引起胸悶氣短,仲景會用大小陷胸湯來治療。

但厚朴大黃湯是承氣湯的改良方,只能用於治療傷寒無形、氣分熱結的情況,用來治療有形的痰飮,並不符合仲景的治療原則。很可能是編書的人誤收錄了這個方子。

五苓散一方,本文云:假令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沫而癲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此尋常一方耳。深維其義,譬如以手指月,當下瞭然。蓋瘦人木火之氣本盛,今以水飲之故,下鬱於陰中,挾其陰邪鼓動於臍,則為悸;上入於胃,則吐涎沫;及其鬱極乃發,直上頭目,為癲為眩。《巢氏病源》云:邪入之陰則癲,夫陽鬱於陰,其時不為癲眩,出歸陽位,反為癲眩者,夾帶陰氣而上也。故不治其癲眩,但散其在上夾帶之陰邪,則立愈矣。散陰邪之法,固當從表,然不如五苓散之表法為長,以五苓散兼利其水耳。今世之用五苓散者,但知其為分利前後水穀之方,不知其為分利表裡陰陽之方。方下所云:多飲暖水汗出愈之文,總置不錄,何其淺耶!不但此也,即如小青龍一方,世但知為發表之輕劑,全不知其為利小水而設。夫山澤小龍,養成頭角,乘雷雨而直奔滄海,其不能奮髯而昇天,奚待問哉!所以《金匱》治支飲五方,總不出小青龍一方為加減,取其開通水道,千里不留行耳。

白話文:

**五苓散的論述**
原文說:假設瘦人臍下有悸動,吐出涎沫而頭暈目眩,這是因為體內有水邪,應當服用五苓散來治療。五苓散是一個尋常的藥方,但如果我們深入探討它的原理,就像用手指出月亮,當下就豁然開朗。瘦人通常木火之氣旺盛,如今因為飲水過多,水濕鬱積於陰中,與陰邪一起鼓動於臍部,就會產生悸動;上犯於胃,就會吐出涎沫;等到鬱積到極點,就會發作,直接衝擊頭目,導致癲癇和頭暈。巢元方的《病源》說:「邪氣進入陰中就會導致癲癇。」陽氣鬱積於陰中,當時並不會出現癲癇和頭暈,等到陽氣回到陽位,反而會出現癲癇和頭暈,這是因為夾帶了陰氣而上升的緣故。因此,我們不治療癲癇和頭暈,而只是散去在上夾帶的陰邪,疾病就會立即使痊癒。散去陰邪的方法,本應從表入手,但是沒有比五苓散的表法更長效的了,五苓散兼具利水的作用。現在世人使用五苓散,只知道它是分利前後水穀的藥方,卻不知道它是分利表裡陰陽的藥方。藥方下面所說的:「多喝溫水,出汗就會痊癒。」這句話,世人常常置之不錄,真是太膚淺了!不僅僅是五苓散,就如小青龍湯,世人只知道它是發表之輕劑,完全不知道它是利小水的藥方。山澤裡的小龍,長出頭角,乘著雷雨直奔滄海,它不能奮起鬍鬚飛昇到天上,還用問嗎?因此《金匱要略》中治療支飲的五個藥方,都離不開小青龍湯加減,取其開通水道,千里不留行的作用。

後世治痰飲有四法:曰實脾、燥濕、降火、行氣。實脾燥濕,二陳二術,最為相宜,若陰虛則反忌之矣。降火之法,須分虛實:實用苦寒,虛用甘寒,庶乎可也。若夫行氣之藥,諸方漫然,全無著落,謹再明之。風寒之邪,從外入內,裹其痰飲,惟用小青龍湯,則分其邪從外出,而痰飲從下出也。

白話文:

後世治療痰飲的方法有四種:第一、增強脾胃的功能,第二、燥除濕氣,第三、清熱降火,第四、理氣。用補益脾胃、燥除濕氣的方法治療痰飲,可以用二陳湯和二術湯,這兩種藥方最合適。但如果患者是陰虛體質,就不宜使用這兩種藥方了。至於清熱降火的方法,則需要分清虛實:實證者可以用苦寒藥物,虛證者則宜用甘寒藥物,這樣才比較合適。至於理氣的藥物,各家方劑繁多,沒有明確的標準。現在我再詳細說明一下。如果風寒邪氣從體外侵入體內,裹挾著痰飲,這時只要用小青龍湯,就能使邪氣從陽路排出體外,而痰飲則從陰路排出體外。

濁陰之氣,從下入上,裹其痰飲,用茯苓厚朴湯,則分其濁氣下出,而痰飲上出也。多怒則肝氣上逆,而血亦隨之,氣血痰飲,互結成癖,用柴胡鱉甲散以除之。多憂則脾氣內郁,而食亦不食,氣食痰飲,亦互結成癖,用清痰丸以除之。多欲則腎氣上逆,直透膜原,結壘萬千,䐜脹重墜,不可以仰,用桂苓丸引氣下趨,痰飲始去也。

白話文:

渾濁的陰氣從下向上侵襲,包裏著痰飲,使用茯苓厚朴湯,就能將濁氣向下排出,而痰飲向上排出。經常生氣則肝氣向上逆,氣血和痰飲互結成癖,使用柴胡鱉甲散來消除。經常憂愁則脾氣內部鬱結,連飲食都減少了,氣、食物和痰飲也互相結成癖,使用清痰丸來消除。經常慾望過多則腎氣向上逆,直接透徹到胸膜,結聚成千上萬的塊壘,憋脹沉重墜落,無法仰起,使用桂苓丸引導氣向下運行,痰飲才能消除。

虛寒痰飲少壯,十中間見一二。老人小兒,十中常見四五。若果脾胃虛寒,飲食不思,陰氣痞塞,嘔吐涎沫者,宜溫其中。真陽虛者,更補其下,清上諸藥,不可用也。

白話文:

虛寒痰飲症在少壯人羣中很少見,大概十個人中有兩三個。但在老人和小孩子中則很常見,十個人中就有四五個。如果由於脾胃虛寒,飲食沒有什麼胃口,體內陰氣鬱塞,出現嘔吐涎沫等症狀,應當溫補脾胃。如果是真陽虛弱引起的,則應當進一步補益下焦,清上焦的藥物不能用。

小兒慢脾風,痰飲,阻塞竅隧,星附六君湯以醒之。

老人腎虛水泛,痰飲上湧,崔氏八味丸以攝之。

痰在膈上,大滿大實,非吐不除,然非定法也。使為定法,人人能用之矣,何必獨推子和哉?子和必相其人可吐,後乃吐之。一吐不徹,俟再俟三。緩以開之,據云湧痰之法,自有擒縱卷舒,其非浪用可知。謹再論《金匱》不言之意以明之,傷寒論用汗、吐、下、和、溫之法矣。

白話文:

痰液停留在膈膜上,結成如雞蛋那樣大的膿塊,非吐出來不能消除,但這不是固定不變的法則。如果大家都知道使用方法,就能自己吐出來了,何必單單推崇我呢?我一定會先觀察病人是否適合吐法,然後才讓病人吐。第一次吐不乾淨,就再吐第二次或第三次,慢慢地將痰液吐乾淨。所謂「湧痰法」,自然有適當的掌握和運用,並不是隨便亂用的,可以從這一點看出《金匱要略》沒有明說的用意。在傷寒論中,已經用了發汗、吐法、下法、和法、溫法等方法了。

至痰飲首當言吐者,仲景反不言之,何耶?其以吐發二字為言者,因喘滿而痰飲上溢,從內而自發也。其曰醫吐下之不愈,亦非以吐下為咎也。其曰嘔家本渴,渴者為欲解,又屬望於從吐得解也,胡竟不出可吐一語耶?仲景意中謂痰飲證內,多夾帶氣眩冒等證,吐之則殆。故不煩辭說,直不以吐立法,開後世之過端,所以為立法之祖也。

白話文:

談到痰飲證,首當提到嘔吐,但張仲景卻反而不提,為什麼呢?他用「吐發」兩個字來描述,是因為喘滿而痰飲上溢,從內部自然發作出來的。他說「醫不治吐下」,也不是把嘔吐、瀉泄當作過錯。他說「嘔家本渴」,渴了就想喝水,就是希望通過嘔吐來得到緩解,為什麼胡希恕竟然沒說出「可吐」這句話呢?仲景的意思是,痰飲證內部,多夾雜有頭暈、冒昧等症狀,嘔吐的話會更加危險。所以他不費口舌,直接不把嘔吐作為治療方法,防止後人走上歧路,所以他被尊為立法之祖。

自子和以吐法擅名,無識者爭趨捷徑,貽誤不可勝道,必會仲景意以言吐,然後吐罔不當也。

今定吐禁一十二條,眩冒昏暈不可吐。氣高氣淺不可吐。積勞未息不可吐,病後新虛不可吐。水道微弱不可吐。病勢險急不可吐。陽虛多汗不可吐。素慣失血不可吐。風雨晦冥不可吐。冬氣閉藏不可吐。多疑少決不可吐。吐後犯戒不可吐。

白話文:

  1. 眩暈、暈眩、昏厥時,不得進行催吐。

  2. 氣息強烈、氣息微弱時,不得進行催吐。

  3. 過度勞累未解除時,不得進行催吐。

  4. 疾病過後,身體虛弱時,不得進行催吐。

  5. 水道微弱時,不得進行催吐。

  6. 病勢險惡、急迫時,不得進行催吐。

  7. 陽氣虛弱、多汗時,不得進行催吐。

  8. 素來有失血病症時,不得進行催吐。

  9. 風大雨大、天色晦暗時,不得進行催吐。

  10. 冬季,閉藏時間,不得進行催吐。

  11. 多疑少決時,不得進行催吐。

  12. 催吐後,違反禁忌時,不得進行催吐。

今定藥禁一十條,陰虛枯燥妄用二陳。陽虛多汗妄用青龍。心虛神怯妄用辛散。肺虛無氣妄用苦瀉。肝虛氣刺妄用龍薈。脾虛浮腫妄用滾痰。胃虛津竭妄用香燥。藏腑易動妄行湧泄。本非堅積妄行峻攻。血氣虛羸妄行針灸。

白話文:

現在訂立十條藥物的禁令。

  1. 陰虛枯燥的病人,不可妄用二陳湯。

  2. 陽虛多汗的病人,不可妄用青龍湯。

  3. 心虛神怯的病人,不可妄用辛散藥。

  4. 肺虛無氣的病人,不可妄用苦瀉藥。

  5. 肝虛氣刺的病人,不可妄用龍薈丸。

  6. 脾虛浮腫的病人,不可妄用滾痰丸。

  7. 胃虛津竭的病人,不可妄用香燥藥。

  8. 藏腑易動的病人,不可妄用湧泄藥。

  9. 本非堅積的病人,不可妄用峻攻藥。

  10. 血氣虛羸的病人,不可妄用針灸。

【律三條】

凡熱痰乘風火上入,目暗耳鳴,多似虛證,誤行溫補,轉錮其痰,永無出路,醫之罪也。

凡痰飲隨食並出,不開幽門,徒溫其胃,束手無策,遷延誤人,醫之罪也。

凡遇腎虛水泛,痰湧氣高,喘急之證,不補其下,反清其上,必致氣脫而死,醫之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