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倫

《嬰童類萃》~ 下卷 (5)

回本書目錄

下卷 (5)

1. 脾胃論

(附滯頤)

經曰:胃為水穀之海,脾為生化之源。丹溪曰:脾具坤靜之德,而有乾健之運。胃陽主氣,脾陰主血。胃司納受,脾司運化。一納一運,化生精液,清氣上升,糟粕下降。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條水道,下輸膀胱。清者為榮,濁者為衛。清陽發腠里,濁陰歸五臟。

白話文:

中醫經典著作中提到,胃就像食物和水谷的海洋,脾臟是生化的源泉。丹溪先生說,脾臟具有坤土的靜定德性,卻有乾金健行之運。胃的陽氣掌管氣,脾的陰氣掌管血。胃負責納受食物和水谷,脾負責運化和消化。胃一納入,脾一運化,將食物中的精華轉化為精液,清氣上昇,糟粕下降。食物和水谷進入胃中,經過胃氣的消化和吸收,將精華部分輸送給脾臟,脾臟的運化功能將精華部分散佈全身,上昇到肺部,通過肺的通道輸送到膀胱。清氣純凈者形成榮氣,濁氣渾濁者形成衛氣。清陽之氣發散到皮膚和肌肉之間,濁陰之氣則歸屬於五臟。

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榮養五臟。若夫飲食有節,寒溫適宜,則脾胃壯實,飲食易消,運化精微,充溢五臟六腑,榮養四肢百骸,何病之有!脾胃衰弱,則飲食不消,運化之令不行,化生之功失職,嗜臥多困,其病生焉。脾胃者,五臟之根本;飲食者,性命之大原。

白話文:

水谷精微為血氣之源,遍佈全身,經絡通暢,與四時協調,充養五臟。如果飲食有節,寒暖適宜,則脾胃壯實,飲食易於消化,精微物質被輸送至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哪會有什麼疾病呢!脾胃衰弱,則飲食不消化,運化不通,化生功能失職,嗜睡易困,疾病由此而生。脾胃是五臟的根本;飲食是生命的根本。

調理脾胃,為醫中之王道,誠有旨哉。所謂脾胃健,則諸病悉安;脾胃弱,則諸疾蜂起。

天下受拜平胃散,治脾胃不和,三焦氣壅,胸膈痞脹,飲食不美,嘔吐不食,不服水土,及山嵐瘴氣。不俱大小老幼並宜服之。

白話文:

天下受拜平胃散:治療脾胃不和,三焦氣壅,胸膈痞脹,飲食不振,嘔吐不食,水土不服,以及山間瘴氣。不論男女老少,都適合服用。

真茅朮(五兩,炒),厚朴(三兩,薑製),陳皮(四兩),甘草(一兩五錢),生薑(三兩),南棗(一斤,蒸去核)

白話文:

真茅朮(250 公克,炒製),厚朴(150 公克,用薑片製過),陳皮(200 公克),甘草(75 公克),生薑(150 公克),南棗(500 公克,蒸熟後去除棗核)

連棗、藥,搗成餅,曬乾為末。大人二錢,小兒一錢,鹽湯下。

補中益氣湯,治大小脾胃不和,四肢怠惰,飲食不進,日漸羸瘦,及男婦勞傷,諸虛百損並效。

白話文:

補中益氣湯,治療大小脾胃功能不調,導致四肢倦怠,不想進食,日漸消瘦,以及男女勞傷,各種虛弱衰損的症狀。

人參(五分),白朮(一錢二分),黃耆(一錢),陳皮(八分),甘草(五分,炙),當歸(一錢),柴胡(五分),升麻(五分)

白話文:

人參(15g),白朮(6g),黃耆(3g),陳皮(4g),甘草(3g,炙),當歸(3g),柴胡(1.5g),升麻(1.5g)

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

益黃散,治脾胃虛寒,嘔吐泄瀉。

陳皮,青皮(各五錢),訶子(三錢),甘草,丁香(各一錢)

白話文:

陳皮、青皮(各 50 公克),訶子(30 公克),甘草、丁香(各 10 公克)

每服一錢,清米湯調化下。

益脾散(本方加肉豆蔻二錢。)

益黃丸,治脾胃受傷,肌肉消瘦,肚腹膨脹,好食泥土,漸成脾疳。

白朮(炒),黃連茯苓,神麯(炒。各一兩),砂仁(三錢),山楂肉,胡連,蕪荑(各六錢)

白話文:

白朮(炒)、黃連、茯苓、神曲(炒。各一兩)、砂仁(三錢)、山楂肉、胡連、蕪荑(各六錢)

豬膽汁為丸,清米湯下。

補脾丸,治脾胃不和,飲食少進,泄瀉不止,及男婦脾胃虛弱者並效。

白話文:

補脾丸,可以治療脾胃不協調、食慾不振、腹瀉不止,以及男女脾胃虛弱等症狀。

茅朮(十兩。小茵香、茱萸、肉果、破故紙,四制去囊藥),蓮肉,人參(各一兩),白芍(炒),甘草(各五錢),山藥,陳皮(各七錢),乾薑(炮),木香(各四錢)

白話文:

茅朮(十兩。小茵香、茱萸、肉果、破故紙,四制去囊藥),蓮肉,人參(各一兩),白芍(炒),甘草(各五錢),山藥,陳皮(各七錢),乾薑(炮),木香(各四錢)

茅朮(十兩。小茵香、茱萸、肉果、破故紙,四種藥材一起研製,去除囊狀藥物後再使用),蓮肉,人參(各一兩),白芍(炒熟),甘草(各五錢),山藥,陳皮(各七錢),乾薑(炮製),木香(各四錢)

神麯打糊為丸,薑湯下,米湯亦可。

參苓造化糕(一名八珍糕),調理脾胃,不過此方之妙。

白話文:

參苓造化糕(又名八珍糕),調理脾胃的功能,是此方的精妙之處。

人參(五錢),茯苓,山藥,蓮肉,芡實(肉),薏苡仁(各一兩),山楂(肉),麥芽(炒。各八錢),白砂糖(二兩)

白話文:

人蔘(二五公克),茯苓,山藥,蓮肉,芡實(肉),薏苡仁(各五〇公克),山楂(肉),麥芽(炒。各四〇公克),白砂糖(一〇〇公克)

為末,每服二三錢。白滾湯調,再頓滾服,日進二三次。男婦脾胃弱者,及脾泄服之甚效。

蒸糕,拌陳米屑一升;作餅,拌炒米屑二升,添糖二兩。

二仙膏,治症同前。脾泄久不止者甚效。

陳川米(一升,薑汁拌濕一宿,炒熟),山藥(一斤,乾者,微炒)

為末,每服二三錢,白滾湯調下,加白砂糖一匙。

益榮湯,驚恐後,心君失輔,脾胃衰弱,怔忡恍惚,悲喜不常,小便渾濁,夜睡不寧。此方補脾胃,養心血。經云:損其心,益其榮。男婦心血不足者並效。

白話文:

益榮湯,驚嚇後,主管情緒的中心「心臟」失去輔助,脾胃虛弱,恍恍惚惚、心神不寧,悲傷喜樂不定,小便混濁,夜裡睡不安穩等症狀。這個方子能補益脾胃,養護心血。經書中說:使受損的心臟得到修復,滋補它所喜悅的脾胃。男性和女性心血不足的患者都適合使用這個方子。

當歸,黃耆,遠志小草茯神,人參,酸棗,柏子仁,白芍(各八分),木香(三分),紫石英(二錢),甘草(五分)

白話文:

當歸、黃耆、遠志、小草、茯神、人參、酸棗、柏子仁、白芍(均為八分);

木香(三分);

紫石英(二錢);

甘草(五分);

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

歸脾湯,補脾胃,養心血,安神鎮驚。

人參,白朮(炒),黃耆(蜜炒),酸棗(炒),茯神,當歸,遠志(各一錢),甘草(五分),木香(三分)

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

人參養榮湯,養血補氣,健脾開胃,安養心神。

人參,白朮,茯苓,黃耆,當歸,白芍,熟地,遠志(肉),陳皮(各八分),五味(二分),甘草,官桂(各四分)

白話文:

  • 人參:3.2 公克

  • 白朮:3.2 公克

  • 茯苓:3.2 公克

  • 黃耆:3.2 公克

  • 當歸:3.2 公克

  • 白芍:3.2 公克

  • 熟地:3.2 公克

  • 遠志(肉):3.2 公克

  • 陳皮:3.2 公克

  • 五味子:0.8 公克

  • 甘草:1.6 公克

  • 官桂:1.6 公克

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

人參養胃湯,治脾胃虛弱,內傷生冷,嘔吐、泄瀉、不食。

蒼朮(炒),厚朴(炒),陳皮,甘草,茯苓,藿香,人參,半夏(制),草果,砂仁,香附(醋炒。各等分,量症加減。)

白話文:

蒼朮(炒製),厚朴(炒製),陳皮,甘草,茯苓,藿香,人參,半夏(經過炮製),草果,砂仁,香附(用醋炒過。各成分等份,根據病情酌情增減。)

六君子湯,養脾和胃,清痰順氣。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半夏(制。各等分,視症加減)

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

橘半枳實丸,治痞消食,化痰強胃。

白朮(四兩),枳實(二兩,麩炒),廣皮(二兩),半夏(一兩五錢,薑製)

為末,水疊為丸,白滾湯下。婦人加香附、砂仁。

橘半健脾丸,本方加神麯、山楂肉、砂仁、木香。

溫脾湯,治滯頤。涎為脾液,脾胃虛寒,不能收制其津液,故涎於頤間也。其症亦有脾熱口臭,而流涎者。當分冷熱調治之。

白話文:

溫脾湯服法,治療下巴 chảy nước dãi. Dòng chảy nước dãi là do đờm, khi tỳ vị hư hàn, không thể giữ được 津液, nên chảy xuống cằm. Chứng này cũng có những người còn thấy hơi thở có mùi, đồng thời chảy nước dãi. Chúng ta phải phân loại hàn nhiệt để điều trị.

人參,白朮,陳皮,茯苓(各一錢),甘草,半夏(制),訶子(煨),肉蔻(各五分)

生薑三片。脾寒症,加丁香、木香;脾熱,加黃連、軟石膏

啟脾丸(方見泄瀉門),治滯頤。

寒症,加訶子(煨)、丁香、木香;熱症,加寒水石(煅)、胡連、黃連。

為末,蜜丸,米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