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敏

《本草綱目拾遺》~ 卷七 (3)

回本書目錄

卷七 (3)

1. 藤黃

綱目主治條下,只言點蛀牙自落,無他治也。張石頑云:藤黃性毒而能攻毒,故治牙蟲蛀齒,點之即落,毒能損骨傷腎可知。葉氏得宜本草云:服藤黃藥忌吃烟。按三黃寶臘丸、黎峒丸俱用藤黃,以其善解毒也。有中藤黃毒者,食海蜇即解。百草鏡:藤黃出外洋及粵中,乃藤脂也,以形似筆管者良,大塊者名牛屎藤黃,不佳。

白話文:

綱目主治條目下,只說點塗蛀牙使之自然脫落,沒有其他治療方法。張石頑說:藤黃性毒,但能攻毒,所以治療牙蟲蛀齒,點塗即可脫落,其毒能損傷骨骼與腎臟是可知的。葉氏的《得宜本草》說:服用藤黃後忌諱抽菸。根據《三黃寶臘丸》和《黎峒丸》都使用藤黃,因為它善於解毒。有人中了藤黃毒,吃海蜇就可以解毒。《百草鏡》說:藤黃產自海外和廣東,它實際上是一種藤脂。其中形狀像筆筒的藤黃質量較好,大塊的藤黃叫做「牛屎藤黃」,質量較差。

入藥取色嫩純明者,用水蒸化,濾去渣,盛瓷器內,隔水煮之,水少時再添煮乾,以三炷香為度,以帛扎瓷器口埋土中,七日取出,如此七次,曬乾用。粵志:廣中產黃藤熬汁,即藤黃也。

白話文:

入藥時,選擇顏色鮮嫩純淨、明亮的黃藤,用水蒸煮,過濾掉渣質,盛放在瓷器內,隔水煮沸,水少時再繼續添加,煮到乾涸,以三炷香燃燒的時間為限,用布封好瓷器口,埋在土中,七天後取出,如此重複七次,曬乾後即可使用。廣東志記載:廣東中出產的黃藤熬煮後得到的汁液,就是藤黃。

性最寒,以青魚膽和之,治眼疾間有白者,葉如土茯苓,身小而長,外有籜包,以莖浸水洗目,並無腫痛,性酸澀,有毒,治癰疽,止血化毒,斂金瘡,亦能殺蟲,治刀斧木石傷及湯火傷,竹木刺入肉,一切諸傷。

白話文:

性質極寒,需要用青魚膽汁調和,可治療眼睛疾病,尤其是眼中有白斑的狀況。葉子像土茯苓,植株嬌小且修長,外層有籜包圍。莖部浸泡水洗眼睛,不會造成腫痛。性味酸澀,有毒,可治療瘡疽、止血、化解毒素,收斂金瘡,也能殺蟲。可治療刀斧、木石、燙傷和燒傷,竹木刺刺入肉裡,以及各種外傷。

神效膏:用真麻油一斤,藤黃八兩,白臘八兩,先將油入銅鍋,次將藤黃捶碎熬透,以麻布濾去渣,加入白臘,至滴水成珠為度,貯瓷罐。其膏夏老冬嫩為宜,敷之即能止疼止血,收口取效如神。金不換治跌打刀傷。蘇州周慎庵傳:藤黃一兩研細末,麻油四兩,白臘五錢,黃臘一兩,將二臘入麻油內銅杓熬化,取起,放地上,一人徐徐下藤黃末,一人不住手攪勻,以盡為度,即成膏。敷於患處,用油紙攤貼綢帕縛好,一、二日即愈。

白話文:

神效膏:使用一斤真麻油、八兩藤黃和八兩白蠟。首先將油放入銅鍋中,然後將藤黃搗碎並熬透,用麻布濾去渣滓,加入白蠟,直至滴水成珠。最後將膏貯存在瓷罐中。最好在夏季使用老膏,在冬季使用嫩膏。這種膏藥有止痛止血的作用,並能快速癒合傷口,效果非常神奇。金不換用於治療跌打刀傷。蘇州的周慎庵傳授了一種方法:將一兩藤黃研磨成細末,加入四兩麻油、五錢份白蠟和一兩份黃蠟。將兩種蠟放入麻油內,用銅杓熬化,然後取出放地上,一人慢慢加入藤黃末,另一人不停攪拌,直至均勻為止,即可成膏。將膏藥敷於患處,用油紙攤貼後,用綢帕綁好,一兩天即可痊癒。

治一切無名腫毒,風氣膏;王站柱不藥良方。藤黃四兩,白臘八兩,小磨香油十二兩,先將油煎熟,將成珠,入水不散,再加黃、白攪勻,瓷瓶收,面上乃以麻油養之,臨用攤貼。祝氏效方一筆消:用大黃二兩,藤黃一兩,明礬、蟾酥各五錢,麝香乳香沒藥各二錢,用蝸牛搗爛作錠,遇小癤毒未出癤頭,以此醋磨,新筆蘸藥圈外,愈圈愈小,圈毒消盡而止。

白話文:

治療各種沒有明確原因的腫脹,風氣膏;這是王站柱不花藥錢的良方。藤黃四兩,白蠟八兩,小磨香油十二兩,先把油煎熟,炸到油變成小珠,丟入水中它不會散開,比入黃蠟、白蠟攪拌均勻,裝入瓷瓶中,上面再蓋一層麻油,臨用時攤開貼上。祝氏效方一筆消:用大黃二兩,藤黃一兩,明礬、蟾酥各五錢,麝香、乳香、沒藥各二錢,用蝸牛搗爛做成藥丸,遇上小的膿包還沒化膿時,用醋把藥研磨成粉,用筆沾藥畫出一個圈,腫毒粒會愈畫愈小,毒都能消掉為止。

,又一筆消方,治一切癰腫:雄黃膽礬硼砂、藤黃、銅綠、皮硝、草烏各一兩,麝香二錢為細末,和蟾酥為條,如筆管大,金箔為衣,用時以醋磨濃,新筆蘸藥,塗毒四圍,數次即愈。消毒散:治癰疽癤毒及初生多骨疽。

白話文:

還有一種名為「消方」的藥,可以治療一切癰腫:雄黃、膽礬、硼砂、藤黃、銅綠、皮硝、草烏各一兩,麝香二錢研磨成細末,和蟾酥混合後做成像筆管一樣粗的條狀,使用時以醋磨濃,用新的筆蘸藥,塗抹在腫脹周圍,數次即可痊癒。

另外有一種名為「消毒散」的藥,可以治療癰疽癤毒以及初生的多骨疽。

良方匯選:大黃一兩,芙蓉葉曬乾為末、五倍子各一兩,麝香、冰片各三分,藤黃三錢,生礬三錢,共為末,米醋調成如厚糊,塗於多骨疽之四周,中留一頭如豆大,以醋用鵝翎不時埽之,若不埽,任圍則無益,一日夜即內消。其餘癰癤,亦以此敷之,神效。又方:雄黃二兩,麝香三錢,藤黃一兩,人中白五錢,硃砂、白芨、生白蘞各二錢,蟾酥一兩,共研末,用廣膠三錢,烊化,和藥末為錠,遇毒將此藥磨醋水塗之。

白話文:

良方彙選:大黃一兩、芙蓉葉曬乾並搗碎成末,五倍子各一兩、麝香、冰片各三分、藤黃三錢、生礬三錢。將上述藥物一同研末,再用米醋調成糊狀,然後塗在患處四周,在中間留一個豆子大小的洞,用鵝毛沾醋不時地掃一掃。若是不掃,任其圍繞,則無益處。一天一夜後,患處就會消失。其他的癰瘡,也可以用此法治療,效果很好。

另一個方子:雄黃二兩、麝香三錢、藤黃一兩、人中白五錢、硃砂、白芨、生白蘞各二錢、蟾酥一兩。將上述藥物一同研末,再用廣膠三錢,融化後,與藥末混合做成藥錠。如果遇到中毒,將此藥磨成粉末,用醋水塗在患處。

消毒方:治一切無名腫毒及對口發背。

白話文:

消毒方

**適應症:**治療一切不明原因的腫瘤和對口發背(受熱或摩擦引起於頸部生出的膿瘡)。

救生苦海:用滴花燒酒磨藤黃敷之,不住手敷之,不至半日即消。無回丹治一切疔癰腦疽。眾妙方:用鹼藤黃、雄黃、大黃各一兩,蟾酥、麝香各二錢,血竭、甲片炒各五錢,醋磨塗,立效。移毒方,救生苦海云:如毒生在肢節穴道險要處,不成漏症,即為廢人,須用此藥,只塗半圈,即移過一邊。

白話文:

救生苦海:用滴花燒酒研磨藤黃敷在患處,不間斷地敷,不到半日即可消散。無回丹可以治療一切疔瘡膿腫。眾妙方:用鹼藤黃、雄黃、大黃各一兩,蟾酥、麝香各二錢,血竭、甲片炒各五錢,用醋研磨塗抹,立竿見影。移毒方,救生苦海說:如果毒生在肢體關節、穴道等要害部位,無法變成漏症,就會變成廢人,必須使用此藥,只塗半圈,毒就會轉移到另一邊。

用白芨、白蘞、三七、五倍子、大皂角、山茨菇、藤黃各等分,俱銼薄片,除藤黃,余皆入砂鍋內水浸一日,煎汁傾出,入水再煎,如此數次,濾淨熬膏;以藤黃將水蒸烊加入,攪勻再熬,入碗曬乾,用時以雞蛋清磨出濃汁,新筆蘸塗。又方:藤黃、銀珠等分,醋和敷,趕毒至他處,出膿。

白話文:

  1. 將白芨、白蘞、三七、五倍子、大皁角、山茨菇、藤黃等藥材各取等份,全部切成薄片,除了藤黃之外,其餘藥材都放入砂鍋中浸泡一天,然後煎煮藥汁倒出來,再加水煎煮,重複這個步驟幾次,過濾藥汁並熬製成膏狀。
  2. 將藤黃用蒸汽溶解後加入藥膏中,攪拌均勻後繼續熬煮,再倒入碗中曬乾。
  3. 使用時,以雞蛋清將藥膏磨成濃汁,用新筆蘸取濃汁塗抹患處。
  4. 另一個方法:將藤黃和銀珠等份混合,用醋調和後敷在患處,可以將毒性趕到其他部位,並促使膿液排出。

如用榖樹汁調,可搽癬,一、二次即消。大提藥方:圍毒初起,凡對口發背惡疽,四、五日即消。良方匯選:雄黃、藤黃、麝香各一錢,硃砂三分,蓖麻肉三錢,紅升丹一錢五分,先將蓖麻研如泥,後和各藥研爛,用象牙匣封藏,外以虎皮包之,方不泄氣。

白話文:

  1. 如果用穀樹汁液調和,可以塗抹癬,一兩次就能消失。
  2. 大提藥方:圍毒初起時,凡是對著口長在背上的惡性毒瘡,四五天就能消失。
  3. 良方匯選:雄黃、藤黃、麝香各一錢,硃砂三分,蓖麻肉三錢,紅升丹一錢五分,先將蓖麻研磨成泥,然後與其他藥物一起研磨成糊狀,用象牙匣子封存,外面用虎皮包裹,這樣才能防止藥物氣味洩漏。

種福堂提藥方,治諸毒不起,敷之立起,藤黃、雄黃各三錢,蟾酥、紅藥各二錢,冰片、麝香各一錢,蓖麻肉一兩,先將蓖麻肉去皮,打如魚凍水,入諸藥,打成膏,瓷罐收貯,勿令泄氣,或云:宜紅藥三錢,冰片、蟾酥勿用,止加麝香三分,辰砂一錢;又黃提藥方:鬱金、雄黃、藤黃各二錢,牛黃、蟾酥、硇砂、冰、麝各五分,巴豆肉八錢,蓖麻肉一兩,共搗爛瓷瓶貯,遇症放膏藥上少許貼之,治一切惡毒,未成可消,已成用之化腐,疔毒更妙。

白話文:

種福堂傳授的藥方,治療各種毒瘡不起色,敷上後立即起效。藥方成分如下:藤黃、雄黃各三錢,蟾酥、紅藥各二錢,冰片、麝香各一錢,蓖麻肉一兩。先將蓖麻肉去皮,打成魚凍狀,加入其他藥物,打成膏狀,用瓷罐保存,不要讓藥膏漏氣。也有人說:紅藥應該增加到三錢,冰片和蟾酥不要用,只加入三分麝香和一錢辰砂。

另外,黃提藥方如下:鬱金、雄黃、藤黃各二錢,牛黃、蟾酥、硇砂、冰片、麝香各五分,巴豆肉八錢,蓖麻肉一兩。將所有藥物搗碎,放入瓷瓶中保存。遇到症狀時,將少許藥膏敷在患處。此藥方可以治療一切惡毒瘡疽,未成形的可以消散,已成形的可以化腐生肌,對於疔毒的治療效果尤佳。

,諸毒圍藥:祝氏效方:南星炒四兩,五倍子炒黑,白芨炒各二兩,藤黃、薑黃炒各一兩,共為細末,醋調塗;重者加牛黃一錢,鹿茸五錢。又種福堂方:無膿即消,有膿即潰,五倍子一兩,白芷六錢,藤黃、百草霜各三錢,生半夏、生南星、白芨、陳小粉飛面各四錢,共為末,紅醋調敷。

白話文:

各種毒瘡包圍著藥物:祝氏效方:南星炒四兩,五倍子炒黑、白芨炒各二兩,藤黃、薑黃炒各一兩,共同磨成細末,用醋調和塗抹;病情嚴重的增加牛黃一錢,鹿茸五錢。又種福堂方:沒有膿就消散,有膿就潰爛,五倍子一兩,白芷六錢,藤黃、百草霜各三錢,生半夏、生南星、白芨、陳小粉飛面各四錢,一起磨成藥末,用紅醋調和敷在患處。

,箍毒,活人方:五倍子略焙一兩,藤黃四兩,銅青少許,小粉炒八兩,作錠,用時醋磨塗。一切無名腫毒:藤黃五錢,五倍子二兩,白蜜、蔥頭各一兩,用米醋調圍患處,留頂勿敷。五色蟾酥墨:能立消腫毒,雄黃、銀硃、膽礬、韶粉、藤黃、銅綠、硼砂各一兩,麝香一錢,共為末,蟾酥為條,如筆管大,水磨塗。

白話文:

箍毒、活人方:

  • 五倍子稍微焙炒一兩,
  • 藤黃四兩,
  • 銅青少許,
  • 小粉炒八兩,
  • 製作成錠劑,使用時用醋磨成藥膏塗抹。

一切無名腫毒:

  • 藤黃五錢,
  • 五倍子二兩,
  • 白蜜、蔥頭各一兩,
  • 用米醋調成藥膏敷在患處,留一個出口不要完全覆蓋。

五色蟾酥墨:

  • 能立即消除腫毒,
  • 雄黃、銀硃、膽礬、韶粉、藤黃、銅綠、硼砂各一兩,
  • 麝香一錢,
  •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將蟾酥磨成條狀,像筆桿那麼大,加水研磨成藥膏後塗抹。

疔瘡,吳興楊氏便易良方:銀硃、蜒蝣、白甘菊、人中白、苧根內白心、雄黃、藤黃、大黃共搗敷上,即退。

白話文:

疔瘡,吳興楊氏有一個簡單有效的良方:銀硃、蜒蝣、白甘菊、人中白、薴根內白心、雄黃、藤黃、大黃一起搗碎敷上,就能消退。

坐板瘡,仙遺拾珠:藤黃搗碎,用雄豬網油,青布一長條,將藤黃摻在網油之上,青布捲成條子,線紮緊,浸菜油內一夜,火燃取滴下油,杯積埋土中,一夜出火毒,塗瘡即效。

白話文:

坐板瘡,仙遺拾珠記載的治療方法:將藤黃搗碎,用雄豬網油和一長條青布,把藤黃摻在網油之上,青布捲成條子,用線紮緊,浸泡在菜油中一夜,點燃火將油滴下來,然後將油杯埋在土中,一夜後火毒會消失,將油塗在瘡上即可見效。

五黃散:治一切頑癬。雞腳大黃、硫黃、雄黃、薑黃、藤黃各等分,為細末,菜油調塗患處,七日勿洗浴,痊愈。

白話文:

五黃散:治療所有頑固的皮膚疾病。 雞腳大黃、硫磺、雄黃、薑黃、藤黃各取等分,碾磨成細末,用菜油調和後塗抹患處。七天內不要洗澡,即可痊癒。

金氏離洞膏:治臁瘡如神。萬應油五兩,藤黃一兩五錢,淨黃臘二兩,共熬黑椶色,攤貼。

白話文:

金氏離洞膏:治療臁瘡(一種皮膚潰瘍)的效果非常好。配方如下:萬應油五兩,藤黃一兩五錢,淨黃臘二兩,一起熬煮到黑色,然後攤開敷貼。

熬萬應油法:香油六十兩(以十六兩官秤作準),淨桃枝一兩,柳枝一兩,槐枝一兩,桑枝一兩,蔥一兩,男發四兩,花椒五錢,蓖麻二兩,馬前四兩,蓽茇五錢,桂枝一兩,白芷二兩。夏浸三日,冬七日,春、秋五日,然後熬至渣枯,去渣。每斤生油,熬熟汁得八折。此油凡一切膏藥,可作地子。

白話文:

熬製萬應油的方法:香油六十兩(以十六兩官秤作為標準),乾淨的桃枝一兩、柳枝一兩、槐枝一兩、桑枝一兩、蔥一兩、男子的頭髮四兩、花椒五錢、蓖麻二兩、馬前四兩、蓽茇五錢、桂枝一兩、白芷二兩。夏天浸泡三天,冬天七天,春秋五天,然後熬到藥渣枯乾,去除藥渣。每一斤生油熬製成熟的油汁可以得到八成的產量。這種油凡是所有的膏藥,都可以作為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