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六 (7)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六 (7)

1. 惡瘡第八

《巢氏病源》小兒惡瘡候:夫人身體生瘡,皆是臟熱沖外,外有風濕相搏所生,而風濕之氣有挾熱毒者,其瘡則痛癢腫焮久不瘥,故名惡瘡也。

白話文:

《巢氏病源》中記載的幼兒惡瘡,是指人體生瘡,皆是由於臟腑積熱,熱氣衝向體外,外感風濕之氣搏擊所致。而風濕之氣中夾雜著熱毒,就會導致瘡痛、癢、腫、紅,而且久治不愈,因此稱之為惡瘡。

《葛氏肘後》治大人、小兒卒得惡瘡不可名識者方。

上燒竹葉雞子中黃塗瘥。

《葛氏肘後》又方

上取蛇床子黃連二兩末,粉瘡上,燥者脂和塗之。

白話文:

取乾燥的蛇牀子和黃連(各兩錢)研成粉狀,然後和豬油一起塗抹在長膿包的地方。

《葛氏肘後》又方

上燒蛇皮末,以豬膏和塗之。

《葛氏肘後》又方

上煮柳葉若皮洗之,亦可內少鹽,此又療面上瘡。

《葛氏肘後》又方

上臘月豬膏一升,亂髮如雞子大,生鯽魚一頭合煎令消盡。又雄黃苦參末二兩,大附子一枚末,絞,令凝,以敷諸瘡,無不瘥。胡治療瘑疽疥大效。

白話文:

將臘月上旬融化一升豬油,將亂髮剪得像雞蛋大,還有生鯽魚一條一同煎到全部融掉。另外取2兩雄黃末與苦參末,將大附子一顆研磨成末,將這些藥末攪拌混合均勻,敷在患處,無一不痊癒。胡治療瘡癤、疥瘡很有效。

《葛氏肘後》治小兒身中惡瘡方。

上取筍汁自澡洗,以筍殼作散敷之效。

《葛氏肘後》治身有惡熱氣數起瘡者方。

上熬豉令黃末敷之,兼數煮桃葉浴之。(《千金》不浴,只熬豉敷。)

《葛氏肘後》治身面卒生諸惡瘡方。

上燒雞子殼,豬膏和敷少許。

《葛氏肘後》又方

上以黃連、胡粉、水銀末敷之,瘡干則和豬膏敷之。

《外臺》:《古今錄驗》療小兒惡瘡匝身,眾藥所不能療之方。

上取父裩洗取汁以浴兒,勿使母知良。(《嬰孺》方同,云勿使父知之。)

《聖惠》治小兒惡瘡久不瘥並瘻瘡,及疥癬等並宜塗,雄黃膏

雄黃(細研),䕡茹,蛇床子,礬石(別搗為末),黃連(去須。各一兩),水銀(半兩,於手心內以津研為泥)

白話文:

雄黃(研磨成細粉狀),䕡茹、蛇牀子、礬石(分別搗碎成粉末),黃連(去除須。各一兩),水銀(半兩,放在手心裡,用唾液研磨成泥)。

上件藥搗,羅為末,與水銀相和,以臘月豬脂同研如膏,於瓷閤中盛。每用先以泔清洗瘡令淨,拭乾後塗於瘡上,仍以黃柏末用綿搵撲之,令不汙衣,日三、兩度用之。

白話文:

上述的藥搗碎後,研成細末,與水銀混合,用臘月的豬脂一起研磨,直到膏狀,然後裝在瓷盒中保存。每次使用前,先用泔水清洗傷口,使其乾淨,擦乾後塗抹在傷口上,再用黃柏末用棉花蘸取,撲在患處,以防弄髒衣服,每天使用三次或兩次。

《聖惠》治小兒惡瘡人不識者,宜敷,雌黃散

雌黃(細研),赤小豆,胡粉(研入),吳茱萸(生用),膩粉(研入),黃連(去須),黃柏(銼),乾薑(生用),蛇床子(各半兩)

白話文:

雌黃(研成細末),赤小豆,胡粉(研磨成粉末),吳茱萸(生用),膩粉(研磨成粉末),黃連(去除根須),黃柏(切碎),乾薑(生用),蛇牀子(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生油旋調如面脂塗於瘡上,每用先以槐枝湯洗瘡令淨拭乾,然後敷藥

白話文:

將上文所列的藥物研磨成細末,用生油慢慢調勻,使其成膏狀,塗抹在瘡口上。每次塗抹之前,先用槐樹枝煎煮的湯汁將瘡口清洗乾淨,擦乾後再敷藥。

《聖惠》治小兒惡瘡久不瘥,,䕡茹散方

䕡茹,桑螵蛸地龍乳香,黃丹,黃柏(銼。各一兩),麝香(細研),糯米粉,膩粉(各一分)

白話文:

  • 䕡茹:取其果實,曬乾後磨成粉末

  • 桑螵蛸:取其蟲體,曬乾後磨成粉末

  • 地龍:取其整條,洗淨後曬乾,再磨成粉末

  • 乳香:取其樹脂,研磨成粉末

  • 黃丹:取其礦物,研磨成粉末

  • 黃柏(銼):取其樹皮,曬乾後研磨成粉末

  • 麝香(細研):取其香囊,研磨成極細的粉末

  • 糯米粉:取糯米,磨成細粉

  • 膩粉:取其礦物,研磨成細粉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使不食井水和沙糖,調藥敷之。

《聖惠》治小兒惡瘡,一身如麻豆,帶膿乍痛乍癢煩熱,宜用此方。

甘草(銼),赤芍藥,白蘞黃芩(各三分),黃連(去須),黃柏(銼。各半兩)

白話文:

甘草(切碎),赤芍藥,白蘞,黃芩(各三分),黃連(去除須毛),黃柏(切碎。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白蜜和如膏塗瘡上,日再用,亦可作湯洗之佳。

《聖惠》治小兒惡瘡,神水膏

密陀僧(細研),栝萎根,澱花,丁香,附子(去皮臍),人參防風沙參(各去蘆頭),硃砂,麝香(各細研),芎藭(各半分),龍骨檳榔,桂心(各半分),皂莢(一挺,去皮子),莨菪子(半合,水淘浮者),土花硝(一分),清麻油(一斤),黃蠟(二兩)

白話文:

將密陀僧研磨成細粉,與栝萎根、澱粉、丁香、去皮臍的附子、人參、防風、去蘆頭的沙參、硃砂、研磨成細粉的麝香、芎藭各取半份,再取龍骨、檳榔、桂心各半份,皁莢一枝,去掉皮子,莨菪子半合,用清水淘洗後浮在上面的部分,土花硝一份,清麻油一斤,黃蠟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先取油入鐺中,下諸藥末,以慢火煎三兩沸,然後下黃蠟令消,次下麝香攪令勻,膏成以瓷閤中盛。但小兒瘡不識者,塗於故帛上貼之,不過三、五上,去除根本。

白話文:

將上述藥物搗碎,研磨成細末,首先將油放入鍋中,加入藥物細末,用文火煎煮三次沸騰,然後加入黃蠟使融化,接著加入麝香攪拌均勻,膏藥製成後放入瓷罐中盛裝。但對於小兒瘡症狀不明者,可以塗抹在舊布上,貼在患處,連續塗抹三到五次,即可去除病根。

《聖惠》治小兒惡瘡焮腫疼痛,黃連膏

黃連(末),松脂(各一兩),硫黃(細研),膩粉(各一分),臘月豬脂(二兩)

上件藥先取豬脂入銚子內,以慢火煎令化,去滓,次下松脂,候熔,次下黃連等末,以柳木篦子不住手攪令勻,候膏成以瓷合盛。塗於瘡上,日三用之。

白話文:

先將豬油放入銚子中,用小火煎至溶化,過濾去除雜質。然後放入松脂,等它熔化,再加入黃連等研磨成粉末,用柳木篦子不斷地攪拌,直到膏狀物形成。用瓷盒盛裝起來。每日三次塗抹於瘡面上。

《聖惠》治小兒諸般惡瘡及軟癤未穴作膿,攻刺疼痛不可忍,,走馬膏

白話文:

《聖惠》一書中記載了治療小兒各種惡瘡以及軟弱的癤子尚未成膿,疼痛難忍的治療方法:

走馬膏方:

生硫黃一錢,生輕粉二錢,甘松、乳香各五錢,沒藥八錢,丹參一錢,水銀二兩,雄黃五錢。

製作方法:

  1. 將輕粉研成細末,與水銀、雄黃放在一起研磨,直至水銀完全消失。

  2. 將甘松、乳香、沒藥、丹參研成細末,與步驟1混合在一起。

  3. 加入生硫黃,研磨至均勻即可。

用法:

將藥膏塗抹在患處,每日換藥一次。

功效:

消腫止痛,祛腐生肌。

坐拿,黃柏(銼),綠豆石榴皮(各一兩),甘草(銼),木鱉子仁,白狗糞(各半兩)

白話文:

坐拿、黃柏(銼碎)、綠豆、石榴皮(各一兩)、甘草(銼碎)、木鱉子仁、白狗糞(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每使取牛蒡根搗取自然汁調藥末,塗於瘡癤上,日三換之。如已破,即不用貼此藥。

白話文:

將上好的草藥搗成粉末,用牛蒡根搗出的自然汁水調和藥粉,然後塗抹在瘡癤上,每天更換藥物三次。如果瘡癤已經破潰,就不要用這個藥膏了。

《聖惠》治小兒惡瘡淋洗,大黃湯

大黃,黃連(去須),黃芩,澤蘭白礬(研),石南(以上各一兩),戎鹽(一分,研),蛇床子(三合)

白話文:

川大黃、黃連(去掉毛鬚)、黃芩、澤蘭、白礬(研成細末)、石南(以上各一兩)、戎鹽(一分,研成細末)、蛇牀子(三合)

上件藥細銼合勻。每用三兩,以水三大盞煮至二盞,去滓,適寒溫淋洗患處,日三用之。

《聖惠》治小兒惡瘡方。

膩粉,黃連(去須),蛇床子(各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使時先以溫鹽湯洗瘡令淨,拭乾,以生油調塗之,不過三、五上永瘥。

《聖惠》又方

楸葉(一兩,乾者),乾漆(一分,搗碎,炒令煙盡)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大麻油調塗,日三用之。

《聖惠》又方

藜蘆(去蘆頭,燒為灰),虎頭骨(燒灰。各一兩)

上件藥細研為散,以臘月豬脂調塗,日三用之。

《聖惠》治小兒惡瘡及沙蝨、水弩、甲疽,凡是惡瘡並宜用此方。

上用蜣螂十枚,端午日收者佳,搗羅為末,以生油調敷之,立效。

《聖惠》治惡瘡方。

上用馬骨燒灰細研,以臘月豬脂和塗之。

《聖惠》又方

上頭垢膩以臘月豬脂和塗之。

《養生必用》治惡瘡及蟲子咬方。

蛇滅門草(端午日收,陰乾為末,此草宿以來皆有人家種以闢蛇,形狀如草決明,葉丸子作角),夜合花葉(陰乾,別為末,即合歡也),百合,茜根(二物不以多少,別為末)

白話文:

蛇滅門草(在端午節當天採收,曬乾後磨成粉末,這種草在房屋周邊種植可以驅避蛇,外型像草決明,葉片是圓形的,邊緣有突起):夜合花葉(曬乾後磨成粉末,另放,就是合歡花);百合;茜根(這兩樣沒有特別用量,分別磨成粉末)。

上患一切惡瘡,即以四藥等分和勻,以生油調塗腫上,更以紙花子蓋定,日一換。毒氣聚未有頭,即四面塗藥,留瘡口,如惡瘡才覺便用從上三物共四錢,汞粉半錢匕和勻,酒調服,得吐為度。未吐再服藥,及吐後急以水漱口,膩粉損齒故也。服藥人忌過河及食魚、酒、熱面有毒物。

白話文:

適用於各種惡性瘡瘍,用四種藥物等量混合均勻,用生油調和塗抹在腫脹處,再用紙花子蓋住,每天更換一次。毒氣聚集還沒形成毒瘡,就四面塗抹藥物,留下瘡口,如果出現惡性瘡瘍的症狀,就用上三種藥物各四錢,再加半錢匕的汞粉混合均勻,用酒調和服用,服藥後吐出來為度。如果沒有吐出來,就再服藥,服藥後立即用水漱口,這是因為膩粉會損害牙齒。服藥期間忌諱過河以及食用魚、酒、熱麵等有毒的食物。

茅先生治小兒身上一切惡瘡方。

黃連,黃柏,皂角(灰),茱萸(炒令黑煙起為度),白礬(煅過),雞子殼(燒灰),獨腳瓜,豆豉

上以上各等分,入輕粉為末。先以鹽蔥湯洗瘡,後用藥,使麻油調塗。

《嬰孺》治小兒惡瘡洗方。

茵芋(一兩),蕤仁(二十個,去皮),甘草(碎,三分),細辛,黃連(各三分)

白話文:

茵芋(6克),蕤仁(120克,去皮),甘草(搗碎,1.8克),細辛,黃連(各1.8克)

上以水三升煮二升,作三日浴洗之。

《嬰孺》又方

鹽豉(炒),黃連(末)

上等分為末敷之,三上瘥。

《嬰孺》治小兒惡瘡肉突出方。

上以烏梅肉為屑,敷肉上立除。

《嬰孺》又方

胡粉(五兩,炒),黃連,黃柏(各三兩)

上為末敷之,日再。

《嬰孺》治小兒頭惡腫、痤癤諸惡瘡方。

上以男子屎尖燒灰,臘月豬脂和,先醋泔洗後塗之,日三。

《嬰孺》治小兒卒生惡瘡方。

黃連,蕪荑(各末)

上和合敷之。

《吉氏家傳》治大人、小兒一切人不識惡瘡,,淨水膏

密陀僧,栝蔞根,麝香,皂角(各二分),附子,防風,莨菪子,硃砂,土硝,紫參,芎藭,檳榔,桂心,龍腦,黃蠟,芫花(各半兩),丁香(少許),油(五兩)

白話文:

  • 密陀僧:一種礦物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 栝蔞根:一種植物藥,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功效。

  • 麝香:一種動物藥,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的功效。

  • 皁角:一種植物藥,具有祛風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

  • 附子:一種植物藥,具有溫中散寒、除濕止痛的功效。

  • 防風:一種植物藥,具有祛風解表、清熱止痛的功效。

  • 莨菪子:一種植物藥,具有解痙止痛、鎮靜安神的功效。

  • 硃砂:一種礦物藥,具有清心安神、鎮驚止悸的功效。

  • 土硝:一種礦物藥,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除煩的功效。

  • 紫參:一種植物藥,具有益氣補血、滋陰養顏的功效。

  • 芎藭:一種植物藥,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功效。

  • 檳榔:一種植物藥,具有行氣消積、殺蟲止痢的功效。

  • 桂心:一種植物藥,具有溫中補氣、活血通脈的功效。

  • 龍腦:一種植物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 黃蠟:一種動物藥,具有潤燥生肌、止血止痛的功效。

  • 芫花:一種植物藥,具有祛風止痛、散瘀消腫的功效。

  • 丁香:一種植物藥,具有溫中降逆、止嘔止瀉的功效。

  • 油:一種動物或植物油,具有潤滑、滋潤的作用。

上件以油煎諸藥,取出濾過,入蠟使熔,器中收。塗之立瘥。

安師傅治小兒一切惡瘡,久不得瘥方。

上用膽礬燒灰同茶末等分研細,入生油調塗瘡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