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六 (8)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六 (8)

1. 瘻瘡第九

《巢氏病源》小兒瘻瘡候:寒熱邪氣客於經絡,使血氣痞澀,初生作細瘰癧,或梅李核大,或如箭桿,或丸或長者,至五六分不過一寸,或一或兩三相連,時發寒熱,仍膿血不止,謂之瘻也。皆是五臟六腑之氣不和,致血氣不足而受寒熱邪氣。然瘻者有鼠瘻、螻蛄瘻、蚯蚓瘻、蠐螬等瘻,今以一方療之。

白話文:

《巢氏病源》中關於小兒瘻瘡的記載:寒熱邪氣侵襲經絡,導致血氣運行不暢,初期出現細小的瘰癧,大小如梅核或李子核,或像箭桿一樣細長,或呈丸狀或長條狀,長度為五六分,不超過一寸,有時發作寒熱,膿血不止,這就是瘻瘡。之所以會出現瘻瘡,是因爲五臟六腑之氣不和,導致血氣不足而受到寒熱邪氣的侵襲。瘻瘡有鼠瘻、螻蛄瘻、蚯蚓瘻、蠐螬瘻等不同的種類,現在提供一方治療方法。

《千金》治小兒瘻瘡方。

上取塚中石灰敷之,厚著良。

《千金》又方

上燒桑根灰敷之,並燒烏羊角灰相合敷之。

《千金翼》治瘻方。

上取鯉魚腸切作五段,火上暖之。先洗瘡拭乾,以腸貼之,冷即易之,從旦至夜,覺癢開看,蟲出即瘥。

白話文:

將鯉魚的腸子切成五段,在火上稍微加熱。先清洗傷口並擦乾,再將魚腸貼在傷口上,等到變冷了就更換新的。從早上到晚上,如果感覺到傷口發癢,就可以打開傷口檢查,如果有蟲子爬出來就表示痊癒了。

《千金翼》又方

上取雞子三顆,米下蒸半日出,取黃熬令黑。先拭瘡汁令乾,以藥內瘡孔中,不過三度。

白話文:

取三個雞蛋,放在米上蒸煮半天後取出,然後取雞蛋黃熬煮至變黑。先將傷口的膿汁擦乾,然後將藥物放入傷口之中,塗抹不超過三次。

《千金翼》又方

上以臘月豬脂,以紙絍沾取內瘡孔中,日五度,夜三度。

《千金翼》蟻瘻方。

上取鯪鯉甲二七枚,燒為末,豬膏和,敷之。

《千金翼》又方

上取半夏一枚屑之,以鴨膏和,敷之。

《千金翼》瘻方。

鍜鐵(屑),狗頰連齒骨,鹿角甲半取毛(《千金》云:粗皮合毛),虎矢(各二兩)

白話文:

  1. 鍜鐵屑:鐵器加工時產出之細小鐵片或鐵屑。

  2. 狗頰連齒骨:特指狗頰骨連帶牙齒的部位。

  3. 鹿角連著皮毛,取一半。千金方中提到,連同毛一起。

  4. 虎糞便。

上四味搗,篩為散,以豬膏和,內瘡孔中,須臾易之,日五、六。

《千金翼》治鼠瘻方。

死鼠(一枚,中形者),亂髮(一雞子大)

上二味,以臘月豬膏才得沒之,微火煎之,鼠發消盡膏成,以塗瘡上。又以酒服半錢許,鼠從瘡中出。

《聖惠》治小兒一切屢出膿水,項強頭疼,四肢寒熱,宜服,赤小豆散

赤小豆(一合,炒熟),露蜂房(燒灰),白蘞(各一兩),蛇蛻皮(二尺,燒灰)

白話文:

  • 赤小豆(一杯,炒熟)

  • 露蜂房(燒成灰)

  • 白蘞(各一兩)

  • 蛇蛻皮(兩英尺,燒成灰)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久瘻,移易三數處,皆生瘡孔者,宜敷,夜明砂散方。

夜明砂(一兩),白殭蠶,乳香,臘麵茶,雄蠶娥(各半兩)

白話文:

  • 夜明砂(一兩):一種中藥材,具有止血、涼血、清熱等功效。

  • 白殭蠶(半兩):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化痰、止咳等功效。

  • 乳香(半兩):一種中藥材,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等功效。

  • 臘麵茶(半兩):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等功效。

  • 雄蠶蛾(半兩):一種中藥材,具有散結、止痛、消腫等功效。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敷於瘡上,以瘥效。

《聖惠》治小兒諸般瘻瘡,久不瘥,宜敷,烏蛇散方。

烏蛇肉(燒令黃),馬齒莧(牆上者),蒺藜子(各三分),曲頭棘針,亂髮(燒灰),緋帛(燒灰。各半兩),雄黃(一分,細研)

白話文:

  • 烏蛇肉(烘烤至黃色)

  • 馬齒莧(生長在牆上的)

  • 蒺藜子(各三份)

  • 曲頭棘針

  • 亂髮(燒成灰)

  • 緋帛(燒成灰。各半兩)

  • 雄黃(一份,研磨成細粉)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酒調,內瘡孔中,以瘥為度。

《聖惠》治小兒諸瘡,久不瘥,作瘻孔。丹砂膏

丹砂,白礬(炒。各細研),莽草(各半兩),雄黃(細研),苦參,川大黃黃連(去須),䕡茹(各一兩)

白話文:

丹砂:有毒,不可生用,先以鹽炒令毒盡。

白礬:先以火炒過,研成細末備用。

莽草:一種野草,又名「蒼耳」,研成細末備用。

雄黃:一種礦物,有毒,先研成細末備用。

苦參:一種中藥材,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的功效。

川大黃:一種瀉藥,可以清熱解毒、瀉火通便。

黃連:一種中藥材,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瀉的功效。

䕡茹:一種中藥材,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上件藥並細銼,用煉了豬脂二升於鐺中煎藥,候紫色,以綿濾去滓,入丹砂、白礬、雄黃以柳木篦攪,令勻,以瓷合盛。塗於瘡上,每日換之。

白話文:

將上述的藥材全部仔細研磨成粉末,取二升已經熬好的豬脂放入鍋中,將藥材加入,加熱熬煮,直到藥材轉變成紫色的時候,用棉花過濾掉渣滓,然後加入丹砂、白礬、雄黃,並用柳木篦子攪拌均勻,再裝入瓷閤中。將藥膏塗在傷口患處,一天更換一次。

《聖惠》治小兒諸瘻,穿穴成瘡,痛不可忍方。

馬齒莧(八兩),槲木,白皮杏仁(湯浸去皮,炒令微黑,研如膏。各三兩),麝香(三錢,細研)

白話文:

馬齒莧(八兩):取新鮮的馬齒莧,洗淨後瀝乾水分,切成小段,備用。

槲木(三兩):取槲木的樹皮,洗淨後切碎,曬乾,備用。

白皮(三兩):取白皮樹的樹皮,洗淨後切碎,曬乾,備用。

杏仁(三兩):取杏仁,用水浸泡後去皮,炒至微黑,研成膏狀,備用。

麝香(三錢):取麝香,研成細末,備用。

上件藥除麝香、杏仁外,細銼,以水五升,煎至一升,濾去滓,澄清入麝香、杏仁相和令勻,更煎,令稀稠得所,以瓷合盛。每使塗於故帛上貼之,日二換之。

白話文:

除了麝香、杏仁外,把其餘藥品研磨成細末,加入五升水煎煮,至藥液剩一升時,過濾藥渣,澄清後加入麝香、杏仁,調和均勻,繼續煎煮,至藥液濃稠適中,再以瓷瓶盛裝。每次取適量藥液塗於舊布上,並貼敷患處,每天更換兩次。

《聖惠》又方

上以牛糞堆上赤菌,一名朝生暮落花,乾者搗,羅為末,敷瘡上效。

《聖惠》又方

上以干楸葉搗,細羅為末。以生油調,敷之。

《聖惠》又方

上以煉成松脂末,填瘡孔令滿,日三用之效。

《聖惠》又方

上以霜下瓠花曝乾搗末,敷之。

《嬰孺》治小兒瘻方。

燒菜根,犀角(屑)

上燒俱為灰合,敷之。

張渙,馬齒莧方,治諸瘡久瘻不瘥。

馬齒莧,烏蛇肉(酒浸一宿焙乾。各一兩),蒺藜子,亂髮(燒灰),曲頭棘針(燒灰),緋帛(燒灰。各半兩)

白話文:

  • 馬齒莧

  • 烏蛇肉(浸在酒中一晚,然後烘乾。各一兩)

  • 蒺藜子

  • 亂髮(燒成灰)

  • 曲頭棘針(燒成灰)

  • 緋色絲綢(燒成灰。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細末。每用量瘡大小,用白酒調,以帛子貼瘡上。

《吉氏家傳》治瘻疾方。

白芨,白蘞,斑蝥蟲(各半兩),巴豆(一個,去皮心,研碎),蝸牛(一個,天螺也。用麝香一錢入口中,隔露一夜,來日取化水)

白話文:

白芨、白蘞、斑蝥蟲(各二錢),巴豆(一粒,去皮心,研碎),蝸牛(一粒,即田螺。用麝香一錢纏繞在中間,隔著露水一夜,第二天取出化水)。

上件用天螺水搜眾藥丸如細綠豆大。先以紙捻探瘡深淺,然後將津在紙捻頭,點藥入竅內,次用膏藥封,不留口,須是三、二次,封可丸大如麻子尤妙。

白話文:

上件藥方使用天螺水將所有的藥物研磨成細綠豆大小的藥丸。先用紙捻探測瘡口的深度,然後將唾液塗在紙捻的頭部,將藥丸點進瘡口內,然後用膏藥封住瘡口,不要留任何縫隙。需要重複這個步驟三至四次,如果將藥丸封得像芝麻一樣大,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