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用粹

《證治匯補》~ 卷之三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5)

1. 黃病

大意

中央黃色。入通於脾。(內經)故黃疸多屬太陰濕土脾不能勝濕。復挾火熱。則鬱而生黃。(必讀)

內因

發黃譬如盦曲相似。多因飲食勞倦。致傷脾土。不能運化。濕熱內蓄。無由發泄。流於脾肉。遍於四肢。凡鬱郁不得志之人。多生此病。(指掌)是脾虛為本。濕熱為標。當於標本緩急審之。(三錫)

外候

濕熱熏蒸。土氣洋溢。面目爪甲身體俱黃。外則肌肉微腫。一身盡痛。內則胸腹滿悶。噯氣不舒。日晡潮熱。四肢倦怠。大便去而不快。小便赤而短少。或溺出沾衣。猶如柏染。(匯補)

疸分乾溼

干黃熱勝。色黃而明。大便燥結。濕黃濕勝。色黃而晦。大便潤利。(入門)

疸分陰陽

諸疸發於陰經。必嘔惡。發於陽經。必寒熱。(匯補)

疸分難易

疸症口渴。其病難治。疸而不渴。其病易治。又焦黃難治。淡黃易治。其壯年氣盛。脈大。易治。老人氣弱。脈微。難治。(匯補)

黃汗

黃汗者。汗出染衣。色如熏黃。身腫且痛。雖發熱而不渴。暮則煩躁不眠。因脾熱汗出。入水澡浴。為風所閉。熱留皮膚所致。屬表症。宜解熱濕。和其榮。用丁香㗜鼻法。㗜去黃水。自愈。(匯補)

黃疸

黃疸者。小溺面目牙齒指甲肢體皆黃。食已善飢。安臥懶動。憎寒壯熱。日晡轉甚。因臟腑不和。水穀相併。濕熱蒸郁。邪留胃中。復為風熱所搏。結滯不散。內蒸外郁。病屬裡症。便閉者。攻之。溺澀者。利之。二便利者。清解之。(匯補)

谷疸

谷疸者。發寒熱。不能食。食已頭眩。腹脹不安。心煩怫鬱。右關脈滑。因胃熱大飢。因而過食。停滯中脘。病屬中焦。宜先去水穀之積滯。次解脾胃之鬱熱。(匯補)

酒疸

心胸懊憹。欲吐不食。腹如水狀。足心熱。足脛滿。小便黃。眼黃鼻燥。面發赤斑。因大醉當風。毒留清道。病屬上焦。脈浮洪者。當探吐。設或誤下。邪陷腎中。變成黑疸。面黑目青。如啖蒜齏。大便黑。膚粗燥。其脈微弱者。不治。(匯補)

女勞疸

女勞疸者。黃如灰色。額黑頭汗。手足心熱。薄暮不發熱。日反惡寒。小腹急滿。小便不利。大便時溏。腹脹如水狀。類黑疸。因過於勞傷。又於大熱之中。犯房入水所致。病屬下焦。非水氣也。宜培脾腎。若腹滿多渴者。難治。(匯補)

虛黃

虛黃口淡怔忡。耳鳴腳軟。怠惰無力。寒熱微作。小便濁澀。皮膚雖黃。而爪甲如常。此勞倦太過。氣血俱虛。不可妄用涼藥。宜調中培土。若面色青黃。小便自利。謂之木勝於土。中走於外。又宜培脾抑肝。(匯補)

陰黃

陰黃者。四肢清冷。自汗泄利。小便清白。身不發熱。脈沉而遲。乃脾腎虛損所致。宜溫補。亦有過服寒涼。變成陰症。身目俱黃。膚冷胃疼。眼澀不開。大便自利者。茵陳附子乾薑湯。(匯補)

疸兼雜症

黃疸初起。多兼雜症。如風症色黃帶青。寒症色黃帶黯。暑症色黃帶赤。瘀血發黃。喜忘如狂。溺清便黑。食積發黃。惡食噫氣。胸滿腹脹。又有瘀熱入心發黃者。有痰火入肺發黃者。不拘外感內傷。怫鬱不舒。皆能成疸。(入門)

死症

凡疸以十八日為期。治之十日以上為瘥。如寸口近掌處無脈。口鼻皆冷。泄利嘔噦。胃氣已脫者死。環口黧黑。汗出如油。脾氣已絕者死。面見黑色。搖頭直視者死。疸毒衝心。如狂喘滿。腹脹氣短者死。脈微小有神。小便利而不渴者生。口渴者死。其云十八日為期者。此指真黃而言。若脾虛面黃。不在此例。(匯補)

脈法

五疸實熱。脈必洪數。虛小微澀。症屬虛弱。脈浮可吐。脈沉可下。脈洪泄利而渴者死。脈小泄利不渴者生。入腹脹滿。脈弦硬者凶。(匯補)

治法

疸病總以清熱導濕為主。若病久脾胃衰薄者。當補中。(必讀)

治禁苦寒

疸屬脾胃。不可驟用涼藥傷胃。必佐以甘溫。君以淡滲。則濕易除。而熱易解。若純用苦寒。重傷脾腎。輕則嘔噦下利。重則喘滿腹脹。(匯補)

久宜溫補

疸屬虛損。宜溫補腎肝。真陽之氣一升。而邪火自斂。若疸用茵陳。必利小便。枯竭肝津腎水。則強病幸痊。而雀目腫脹又作。(入門)若面黃而黑。下有遺溺者。不治。(匯補)

用藥

主以胃苓湯茯苓滲濕湯。溺澀。加木通。食積。加山楂。屬虛者。培脾。用四君子湯。補腎。八味丸。陰黃。理中湯。平肝。建中湯

驗死生法

用二指重按病人胸前膻中穴。二指左右分開。中間有血色者。可治。無血色者。不治。

黃病選方

茯苓滲濕湯,治濕熱發黃。口渴溺澀。少食少臥。

茵陳(七分),茯苓(六分),澤瀉豬苓白朮蒼朮陳皮黃連,山梔,秦艽防己葛根(各四分),燈心草

水煎。

胃苓湯,治脾胃不和。倦怠食少。

蒼朮(中),厚朴(中),陳皮(上),甘草(下),澤瀉(中),茯苓(上),豬苓(下)

加味五苓散,治寒濕發黃。

白朮(上),茯苓(上),豬苓(下),澤瀉(中),肉桂(下),茵陳(中),乾薑(中),厚朴

理中丸,治陰黃為病。(方見中寒)

黃耆建中湯,治虛黃。(方見汗病)

加味四君子湯,治女勞疸。

即四君子加黃耆白芍、扁豆。水煎。

茵陳乾薑附子湯(寶鑑),治寒濕虛黃。

附子(三錢炮),乾薑(二錢炮),茵陳(一錢二分),茯苓(五分),草豆蔻(一錢煨),枳殼半夏,澤瀉(各五分),白朮(四分),陳皮(三分)

水煎。

補中益氣湯,加茵陳、梔子、豬苓、澤瀉、黃連、滑石、赤苓。

地黃丸,加蒼朮、白朮、茵陳、酒炒黃柏

湯丸二藥。早晚兼進。又當服綠礬丸更效。二方皆治虛疸。

針砂丸(秘方),治黃疸積塊。久而不愈。

豬苓,澤瀉,白朮,赤苓(各五錢),蒼朮,砂仁香附,厚朴(各二兩),三稜莪朮烏藥,茵陳,草果針砂(醋炒七次各一兩),木香青皮,陳皮(各七錢)

上為末。老酒打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忌食雞、魚。

硝石礬石散,治女勞疸。

硝石,礬石(各炒研等分)

為末。大麥粥汁調服二錢。一方。用滑石。不用硝石。

治方,用生薑二斤。搗爛煎湯。於無風處洗浴。令遍身汗出如雨。後用高良薑根搗汁服之。令其或吐或下。行一二次即愈。又方。用大芫荽搗汁酒服。三朝即愈。又方。用綠礬不拘多少。炒至白色。為末。煮棗肉丸。如櫻桃大。每服七丸。早午晚各一服。黃酒送下。忌醋生冷發物。或有蟲。即吐出。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