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懋修

《文十六卷》~ 卷五·文五 (4)

回本書目錄

卷五·文五 (4)

1. 附子補陽人參補陰說

天下補陽之藥惟有附子,非人參也。參,補陰者也。仲景真武湯四逆湯、通脈、白通湯,皆以附子通行十二經,為斬關奪隘之計,以救垂危,而方皆不以附子名。獨至附子湯,一用人參,而反以附子名其方者,何也?以方中有補陰之人參在,恐後世反輕附子而重人參,故特名附子湯,以示所重仍在附子之補陽,不即可見補陽之藥惟附子足以當之,而非人參之任乎。

自有氣為陽,血為陰之說,而謂人參可以補氣,遂謂補氣即是補陽,不知人參不足以補氣之陽,但足以補氣之陰。仲景四逆加人參湯,以其利多亡血,必顧其陰而用之也。茯苓四逆湯,以其在汗下之後,陰已大傷而用之也。若一切回陽方中,總不用人參以緩附子之勢。乃自有張介賓「新方八陣」而補陽之法蕩然矣。

介賓於大補元煎云:人參補氣補陽,以此為主。其於四味回陽飲,附子用一二錢,而君以人參一二兩,參且十倍於附。宗其法者,遂若補陽非人參不辦,而附子之功用於是乎晦。況乎陽之能虛,多由陰盛。陰氣之盛者,即足以傷氣之陽。附子一面補陽,即一面破陰。火,陽也。

水,陰也。附子為北方元武真神,其功專在行水,故其力又在破陰。其病之僅為陽虛者,但用其補陽之力耳。若陽之以陰盛而傷者,則更以破陰之力為補陽之助,乃足盡補陽之妙,而不可雜以補陰之參。由是知介賓之六味回陽飲右歸飲右歸丸,謬更不可勝言矣。其在大補元煎已云:補精補血,以熟地為主。

而於六味回陽飲重用熟地,亦名回陽。即其右歸飲,則自以為益火之劑也。右歸丸,則自以為培腎之陽也。而皆用熟地,皆以純陰之藥予以回陽之名,則下焦陰氣勢必上陵陽位,陽未回而陰益甚,不至如《內經》所謂「地氣冒明不止」。補陽之義,果安在哉?味其補精血之言,是直以血為陰矣。

惟其以血為陰,故遂以氣為陽。而陰氣二字因此亦永不見於世。世之病在陰氣者,並無治法。而況其在陽氣乎?熟地且可謂之補陽,而況其在人參乎?

更以仲景方證之。一百十三方,用人參者,十有八。如新加湯、小柴胡湯之用人參,則以桂、胡達表,而以人參和陰也。白虎加人參湯竹葉石膏湯,則以石膏退陽,而以人參救陰也。附理中湯吳茱萸湯,則以剛燥之劑,已恐傷陰,而用人參養陰以配陽也。仲景之於人參,半為欲行汗下,恐傷津液,故必加以扶助。

半為汗下之後,津液已傷,故必施其救援。無非以陰濟陽之妙。未有如介賓之於人參與熟地對用,而以兩儀名之者。是蓋不知人參但有補陰之偏功,故並不知附子始有補陽之大力。惟能以附子歸諸補陽,又能以人參歸諸補陰,夫然後附子之功用彰,夫然後人參之功用亦彰。而陽虛、陰虛兩證,始不致就死於新方之八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