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來是庵 輯

《靈驗良方彙編》~ 卷之一 內科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內科 (6)

1. 治吐血

張景岳曰:凡吐血不能止者,惟飲童便最效。或搗側柏葉,以童便二盅、酒一盅和而溫飲之,大能止血。

雙荷散,治卒暴吐血。

藕節(七節),荷葉頂(七個)

擂細,入蜜一匙、水二盅,煎八分,溫服。或為末,蜜湯調下二錢亦妙

又方,用正三七磨服極效。

側柏散,治內損失血,口鼻皆出血如湧泉,須臾不救,服此即安。

側柏葉(蒸乾,一兩五錢),人參(一錢),荊芥穗(燒灰,一錢)

共為末,每服三錢,八飛羅面三錢(炒)拌勻,新汲水調服。

神散,治一切吐血,但聲未失,無有不效。

百草霜(燒木者不用)

研細,每服二錢,糯米湯下。凡皮破出血,或灸瘡出血,以此滲之即止。

四生丸,治吐血、衄血。陽乘於陰,血熱妄行。

生荷葉,生艾葉,生側柏葉,生地黃

等分搗爛,如雞子大丸。每丸水二盞,煎一盞,濾去渣服。

2. 治反胃噎膈

反胃者,食猶能入,入而反出。大抵朝食暮吐,故曰反胃。噎膈者,隔塞不通,食不能下,故曰噎膈。須臾即吐名噎,良久吐出名膈。

甘露湯,又名觀音應夢散。治反胃嘔吐不止,飲食減少。常服之,快利胸膈,調養脾胃,進飲食。

干餳糟(六兩,可索之餳糖店,用頭窄者),生薑(四兩)

二味和勻,搗爛作餅,焙乾,加炙甘草二兩同研為末,每服二錢,用沸湯入鹽少許調服,甚效。

反胃簡易方甘蔗汁二碗、薑汁一碗,和勻溫服,隨意多寡。每日服三次,則吐自止。

紫蘇子飲,治嗝噎上氣咳逆,或怒未定便夾氣飲食,或飲食畢便怒,以致食與氣相逆,遂成嗝噎之候。

蘇子訶子(煨),蘿蔔子(微炒),杏仁(去皮尖炒),人參(各一錢),青皮,炙甘草(各一錢五分),木香(五分)

上水盅半、姜三片,煎七分服。

枇杷葉,治五噎立效。

枇杷葉(拭去毛尖),橘紅(各三錢),生薑(五錢)

水盅半,煎七分,作二次溫服。

五膈寬中散,治七情四氣傷於脾胃,以致陰陽不和,遂成膈噎。一切氣逆並治。

青皮,陳皮(各五錢),香附(童便浸炒),甘草(炙),厚朴(薑汁炒,各六錢),白豆蔻,砂仁丁香,木香(各一錢)

共為細末,每服二錢,薑、鹽湯下。

鵝血治噎方,獻花寺僧自究病噎,百藥不效。臨歿謂其徒曰:我毒罹此患,胸臆必有物為祟。死後為我剖去,我感汝無盡矣。其徒如教,得一骨如簪,取置經案,久相傳示。適有武官寓寺,從者殺鵝,未斷其喉。偶見此骨,取以挑刺,鵝血噴發,而骨遂消減。其徒亦素病噎,因悟鵝血可治,遂數飲而愈。遍以此方授人,無不驗者。此事與昔人患癥癖死,遺言開腹取之,得病塊如石。後偶置三稜中,石消成水,因知三稜可治癥癖,事正相類。

柿餅,柿餅燒灰存性,酒服一錢,數服即效。李士材云:昔有人三世死於反胃,至孫傳得一方,用柿餅同乾飯食之,絕不用水,亦勿以他藥雜之,旬日而愈。

又方,驢尿熱服半盅,日服二次,即不吐

又方,千葉白槿花,陰乾為末,老米泔調送一錢,日服三、四次效。

又方蘆根五兩、水二杯,煎一杯,溫服。時時呷之,尤效。

紅豆丸,治嘔逆反胃吐食。

丁香,胡椒,砂仁,紅豆(各二十粒)

為細末,薑汁糊丸彈子大,每服一丸。以大棗一枚去核填藥,以麵裹棗,煨熟去面,細嚼棗藥。白湯下,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