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來是庵 輯

《靈驗良方彙編》~ 卷之一 內科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內科 (2)

1. 治耳

枯礬散,治聤耳流膿。

枯礬,龍骨(各二錢),黃丹(錢半),麝香(一分),干胭脂(七分)

上為細末,先以棉杖拭去膿,後以鵝毛管盛藥放入耳中。如無干咽脂,止用上四味亦可。

又方,枯竹蛀粉五分、冰片、麝香各一分,照上式,放入耳中即愈。

又方,用石菖蒲根洗淨,搗取汁。亦先拭去膿,後將汁罐入耳中蕩洗,數次即愈。

杏仁膏,治耳卒痛或膿出。

杏仁去皮尖,炒焦為末,以蔥涎和為丸,綿裹塞耳中,日三、四次易之。

百蟲入耳:用貓尿滴入耳中即出(用生薑擦貓鼻,則貓自撒尿),或以麻油滴入耳中亦出。

蜈蚣入耳:用薑汁滴入,或韭汁,或雞冠血,滴入俱好。

暴聾灸法:用蒼朮一塊,長七分,一頭削尖,一頭截平。將尖頭插入耳內,平頭上用艾灸之,至十四壯或什一壯,覺耳有熱氣則效。

又方,用磁石(要頂活者,如豆大一塊)、穿山甲(燒存性,為末)二味共用綿裹,塞患耳內。口中含生鐵一塊,覺耳內如風雨聲即通。

又方,於大蔥內入小蚯蚓一條,加麝香少許。過夜蚓漸化為水,以此水滴入耳中,數次即愈(其蔥即於原盆處入蚓,過夜方摘蔥取水,但防夜中蚓於蔥根中鑽出,須於日中管此蚓將死,已不能動方好)。

2. 治鼻方

蒼耳散,治鼻流濁涕不止。名曰鼻淵,亦名腦漏。

蒼耳子(炒,二錢半),辛夷仁,薄荷葉(各五錢),白芷(一兩)

共為細末,每服二錢,蔥湯調下,食後服。

腦漏秘方,治鼻中時時流臭黃水,甚者腦亦時痛,俗名控腦砂,有蟲食腦中。

絲瓜藤近根三、五尺許,燒存性為細末,酒調服之即愈。

又方,用黃牛角取尖,煅存性,研細末。飽肚服五分,白湯下,一日服二次愈。

又方藿香一兩研末,用雄豬膽汁熬膏為丸。每服二錢,三服即愈。如日久虛痃,宜服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以滋化源,始得斷根。

菖蒲散,治鼻內室塞不通,不得喘消,

菖蒲,皂角(等分,為細末)

每用一錢,綿裹塞鼻中,仰臥片時。

輕黃散,治鼻中息肉。

輕粉,杏仁(去皮尖,各一錢),雄黃(五錢),麝香(少許)

上四味,先研杏仁如泥,後入雄、麝、輕粉,同研極細,磁器收貯。於臥時用筷頭蘸少許點息肉上,隔日一點,半月見效。

簡易息肉方,用枯白礬為末,以綿胭脂裹,塞鼻中,數日內隨落。

治鼻衄(鼻出血曰衄):龍骨煅為細末,吹入鼻中少許即止。凡九竅出血者,用此皆能止之。

又方,用亂頭髮燒灰,吹入鼻中即止。胎髮灰更妙。

止鼻衄歌:石榴花瓣可以塞,蘿蔔藕汁可以滴,火煅龍骨可以吹,水煎茅花可以吃。

又歌:牆頭苔薛可以塞,車前草汁可以滴,火燒蓮房可以吹,水調鍋煤可以吃。

又方,凡衄血甚多,不能止者,用大蒜搗如泥,作餅如錢大,厚一、二分,貼腳心。左衄貼右,右衄貼左。兩孔俱出者,左右俱貼即止。

3. 治口舌

甘露飲,治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牙齦腫爛,時出膿血,大有神效。

枇杷葉(拭去毛),生地,熟地天冬黃芩石斛山豆根犀角屑,枳殼(各一錢),甘草(五分)

水二盅,煎七分,食後服。此方治黃疸病有茵陳、麥冬各一錢,無山豆根、犀角。治身面皆黃,或身熱而腫。甚效。

治舌出血不止(名曰舌衄):黃柏塗蜜,慢火炙至微焦為末。每服一錢,米湯調下。或用蒲黃炒焦為末,敷之亦可。或炒槐花為末,擦之亦可。若火甚者,仍須內服藥以清火。

金花煎,活舌上出血如簪孔。

黃柏(一兩半),黃連(二錢半),梔子(十枚)

以水浸一宿,煮三沸,去渣頓服。酒量好者,以酒浸煮亦可。

冰柏丸,治口瘡、舌瘡。

荷葉,黃柏(各一兩),硼砂(三錢),冰片(二分)

共為末,生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噙化。

綠雲散,治口舌爛,久不愈。

黃柏,青黛(等分,為末)

臨臥時,用少許摻舌咽津,甚妙。此方加人中白、蒲黃,等分為末,即名柳華散,亦是良方。

孫真人治口瘡方,單用朴硝含之,甚良。

應手散,治傷寒舌出寸余,連日不收。

梅花、冰片為末,搽舌上,應手而收。重者,冰片須用至一錢方收。

飛礬散,治木舌腫大滿口。

白礬(飛),百草霜(等分,為細末)

捻槽茄自然汁調服。如口噤,灌之妙。舌下腫出如舌,謂之重舌;忽腫,木而硬者,謂之木舌;皆上焦熱壅故也。若舌忽腫起如豬胞,或硬如木舌,不能出聲,脹滿塞口,則閉悶殺人。但看舌下有如螻蛄,或如臥蠶者,急於腫突處砭去其血。仍用百草霜以井花水調之,厚敷血出處。如不甚者,單以此敷之亦愈。

正傳治舌腫大塞口,不通飲食經驗方,用生蒲黃一味,頻刷舌上,其腫自退。再以黃連煎濃汁,細細呷之,以瀉心經之火則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