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本草新編》~ 卷之四(徵集)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徵集) (9)

1. 厚朴

厚朴,味甘、辛,氣大溫,陰中之陽,可升可降,無毒。入脾、胃、大腸。主中風寒熱,治霍亂轉筋,止嘔逆吐酸,禁瀉利淋露,消痰下氣。乃佐使之藥,不可為君臣。蓋攻而不補,有損無益之味也,然而善用之,收功正多,未可棄而不用。大約宜與諸藥同用,同大黃枳實,則瀉實滿矣;同人參蒼朮陳皮,則瀉濕滿矣;同桂枝,則傷寒之頭痛可除;同檳榔、枳實,則痢疾之穢物可去。同苦藥則瀉,同溫藥則補,同和藥則止痛,同攻藥則除痞,亦在人善用之。

白話文:

厚朴,味道甘甜辛辣,性質溫熱,屬於陰中之陽,可以升發,也可以降泄,沒有毒性。歸經脾胃和大腸。主治中風寒熱,治療霍亂轉筋,止嘔吐泛酸,抑制腹瀉和淋露,化痰降氣。是輔佐調和的藥物,不能作為主藥。因為它只於攻伐,不於補益,有損無益。但是如果運用得當,效果會很好,不能因為有缺點而捨棄不用。一般來說,應該與其他藥物一起使用。與大黃、枳實同用,可以瀉下實熱;與人參、蒼朮、陳皮同用,可以瀉濕實;與桂枝同用,可以消除傷寒頭痛;與檳榔、枳實同用,可以清除痢疾穢物。與苦藥同用瀉實,與溫藥同用補虛,與和藥同用止痛,與攻藥同用除痞,關鍵在於善用者的運用。

倘錯認為補益,虛人用之,脫元氣矣。

或問厚朴收功甚多,不補而能之乎?夫疑厚朴為補,固不可。然而,厚朴實攻藥,能於攻處見補,此厚朴之奇也。若論其性,實非補劑也。

白話文:

有人提出問題,說厚朴能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但是它卻是一種攻藥,不具有補益作用,怎麼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呢?

把厚朴當成補藥,這肯定是錯誤的。然而,厚朴雖然是攻藥,但它卻能在攻邪的同時起到補益的作用,這就是厚朴的奇妙之處。從它的藥性上來說,它並不是一種補藥。

或厚朴能升清降濁,有之乎?曰:厚朴可升可降,非自能升清而降濁也。用之補氣之中,則清氣能升。用之於補血之中,則濁氣能降。升降全恃乎氣血之藥,與厚朴何所與哉。

白話文:

有人說厚朴能讓輕清之氣上升,下降渾濁之氣,是真的嗎?

我說:厚朴既能提昇又能下降,並非它本身就能使清氣上升,濁氣下降。當它用於補氣的藥方中時,能讓清氣上升。當它用於補血的藥方中時,能讓濁氣下降。升降的功能完全依賴於氣血之藥,與厚朴又有什麼關係呢?

或問厚朴佐大黃以攻堅,仲景張公入於承氣湯中,有奇義乎?曰:承氣湯中用大黃者,以邪結於大腸也。大黃迅拂之速,何藉於厚朴。不知大黃走而不守,而厚朴降中有升,留大黃而不驟降,則消導祛除,合而成功,自然根株務絕,無有少留。此厚朴入之大承氣湯,佐大黃之義也。

白話文:

有人問:中醫經典《傷寒論》中,張仲景在承氣湯中加入厚朴輔助大黃攻堅,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嗎?

回答:承氣湯中使用大黃,是因為病邪積聚在大腸。大黃藥性迅速,可以快速驅邪,不用厚朴輔助。但大黃只走而不守,而厚朴既有降氣作用,也有升氣作用,可以留住大黃,不讓它過快下降。這樣一來,既可以消導祛除病邪,又能防止過度損傷身體,自然可以徹底根除病根,不留後患。這就是厚朴在承氣湯中的作用,輔助大黃攻堅。

或問厚朴入於平胃散中,以平胃氣,似厚朴乃益胃之品,而非損胃之藥。然平胃散,非益胃之品也。彼其命名之意,謂胃之不平者而平之也,是瀉胃氣之有餘,非補胃氣之不足。胃氣既無所補,又何所益乎。平胃散用厚朴,瀉胃實而不補胃虛,人奈何錯認為益胃之品哉。

白話文:

有人問:厚朴加入平胃散中,用於調理胃氣,但厚朴似乎是補益胃氣的藥物,而不是損傷胃氣的藥物。然而,平胃散並非補益胃氣的藥物。其命名之意在於調理不平穩的胃氣,也就是瀉去胃氣的過剩部分,而不是補充胃氣的不足。胃氣既然沒有被補充,哪裡談得上補益呢?平胃散使用厚朴,是為了瀉去胃中實熱而不補充胃虛,人們怎麼會誤以為它是補益胃氣的藥物呢?

2. 桑白皮(桑葉、桑椹)

桑白皮,味甘而辛,氣寒,可升可降,陽中陰也。入手太陰肺臟。助元氣,補勞怯虛羸,瀉火邪,止喘嗽唾血,利水消腫,解渴祛痰。刀刃傷,作線縫之,熱雞血塗合可愈。

白話文:

桑白皮,味道甘辛,性寒,既能升浮又能下降,屬於陽中帶陰的性質。它歸入肺臟經絡。能幫助提升元氣,補益虛弱勞累的身體,清熱祛邪,止咳化痰,利水消腫,解渴祛痰。如果被刀刃割傷,可以用桑白皮縫合傷口,然後塗抹熱雞血,可以幫助傷口癒合。

桑葉之功,更佳於桑皮,最善補骨中之髓,添腎中之精,止身中之汗,填腦明目,活血生津,種子安胎,調和血脈,通利關節,止霍亂吐瀉,除風濕寒痹,消水腫腳浮,老男人可以扶衰卻老,老婦人可以還少生兒。

白話文:

桑葉的功效比桑皮更好,最擅長補充骨髓,增加腎精,止住汗水,明目安神,活血生津,種子可以安胎,調和血脈,疏通關節,止住霍亂和腹瀉,去除風濕寒痹,消水腫腳浮。老年男子服用可以延緩衰老,老年婦女服用可以恢復年輕時生育能力。

桑椹,專黑髭鬚,尤能止渴潤燥,添精益腦。此三品相較,皮不如椹,而椹更不如葉也。前人未及分晰,世人不知,余得岐伯天師親講,老人男女之不能生子者,制桑葉為方,使老男年過八八之數、老女年過七七之數者,服之尚可得子,始知桑葉之妙,為諸補真陰者之所不及。所用桑葉,必須頭次為妙,採後再生者,功力減半矣。

白話文:

桑椹專門使鬍鬚變黑,特別能止渴潤燥,補充精氣和滋養大腦。這三種東西比較起來,桑皮不如桑椹,而桑椹又不如桑葉。前人沒有詳細分辨,世人不清楚。我得到了岐伯天師的親自指導:不能生育的老年男女,用桑葉來配製藥方,即使是老人年過 88 歲、老婦年過 77 歲,服用了這藥方後仍可生子。由此才得知桑葉的功效,是其他補益真陰藥物所不能比的。使用的桑葉,一定要是頭茬的纔好,採摘後再生的桑葉,功效就減半了。

或疑桑椹乃桑樹之精華,其功自勝於葉,而吾子謂椹不如葉,意者桑葉四季皆可採用,而桑椹必須四月採之為艱乎?曰:椹與葉,功用實同。因椹艱於四季之採用,且制之不得法,功遜於葉多矣。我今備傳方法,使人盡知可也。四月採桑椹數斗,飯鍋蒸熟,曬乾即可為末。桑椹不蒸熟,斷不肯幹,即干而味已盡散無用,且尤惡鐵器。

白話文:

有人認為桑椹是桑樹的精華,功效勝於桑葉。但我主張桑葉不如桑椹,因為桑葉四季都可以採集,而桑椹只能在四月採集,比較困難。

有人說:桑椹和桑葉的功效相同。由於桑椹難以四季採集,而且製作方法不當,其功效遠不如桑葉。

我現在提供製作方法,讓大家都能知道可用桑椹。在四月採集數鬥桑椹,用飯鍋蒸熟,曬乾後即可研磨成粉末。桑椹不蒸熟,就無法曬乾;即使曬乾了,味道也會散盡,毫無用處。此外,桑椹最忌諱與鐵器接觸。

然在飲鍋內蒸熟,雖鐵鍋而無礙也,此皆岐天師傳余之秘。同熟地山茱萸五味子人參同用,實益算仙丹,誠恐世人不知製法,所以單言桑葉之奇。蓋無椹用葉,功實相同耳。桑椹紫者為第一,紅者次之,青則不可用。桑葉採葉如茶,種大者第一,再大者次之,再小者又次之。

白話文:

把桑葚放在鍋裡蒸熟,即使是用鐵鍋也不會有問題,這是岐天師傳給我的祕方。連同熟地、山茱萸、五味子、人參一起使用,其實益處等同仙丹妙藥。只是怕世間的人不知道製作方法,所以我只提了桑葉的奇效。因為桑椹樹不用它的果實,桑葉的功效其實和桑葚差不多。紫色的桑葚品質最好,紅色的次之,青色的不能用。桑葉採摘像採茶葉一樣,葉子越大越好,越大越好,再次之的又次一點。

與其小,無寧大也。過大,則只可煎湯以入藥,不堪為丸散矣。洗目,宜取老桑葉,自落者無用矣。

3. 山梔子

梔子,味苦,氣寒,可升可降,陰中陽也,無毒。入於肝、肺,亦能入心。有佐使之藥,諸經皆可入之。專瀉肝中之火,其餘瀉火,必借他藥引經而後瀉之也。止心脅疼痛,瀉上焦火邪,祛濕中之熱,消五痹黃病,止霍亂轉筋赤痢。用之吐則吐,用之利則利。可為臣佐之藥,而不可以為君。

白話文:

山梔子 是一種中藥材,味道苦,性質寒涼,既能升發又能下降。在陰中藏有陽氣,沒有毒性。主要歸經於肝和肺,也能入心經。配合適當的佐使藥,可以進入所有經絡。

山梔子專門瀉肝火,治療其他部位的火熱證,必須藉助其他藥材引經導藥才能生效。它能止心脅疼痛,瀉上焦的火熱邪氣,祛除濕氣中的熱邪,消除五痹黃疸,止霍亂、轉筋、赤痢。用它來催吐可以吐,用它來瀉下可以瀉。它可以作為輔助藥使用,但不適合作為主藥。

雖然山梔未嘗不可為君也。當兩脅大痛之時,心君拂亂之後,苟不用山梔為君,則拂逆急迫,其變有不可言者矣,用山梔三五錢,附之以甘草白芥子白芍蒼朮貫眾之類,下喉而痛立止,亂即定,其神速之效,有不可思議者。然則山梔又似君臣佐使而無不宜者,要在人善用之,而非可拘泥也。

白話文:

雖然山梔子不一定是君藥,但當兩側胸脅劇痛,心神混亂時,如果不使用山梔子作為君藥,那麼情況會惡化,後果不堪設想。使用三至五錢的山梔子,搭配甘草、白芥子、白芍、蒼朮、貫眾等藥材,服用後疼痛立即緩解,混亂平息。這種神奇的療效令人難以置信。所以,山梔子既可用作君藥,又能輔佐其他藥材,關鍵在於使用得當,不要拘泥於既定的處方。

或問山梔子能解六經之鬱火,子何以未言,豈謂其性寒不宜解鬱乎?曰:山梔子非解鬱之藥,非因其性寒而略之也。夫郁病非火也,郁之久,斯生火矣。不用香附柴胡、白芍、川芎之解鬱,而遽投山梔子以瀉火,則火不能散,而鬱氣更結矣。然則謂山梔子之解鬱尚不可,況謂解六經之鬱火乎。

白話文:

有人問:山梔子可以消除身體六條經脈中的鬱火,你為什麼沒有提到?難道是因為山梔子性寒,不適合去火嗎?

我說:山梔子並不是一種去火的藥物,也沒有因為它性寒而被忽略。鬱結的病症並非是由於火氣,而是因為鬱結時間久了,才會產生火氣。如果不用香附、柴胡、白芍、川芎這些藥物去鬱結,而直接用山梔子去瀉火,那麼火氣就會無法散去,鬱結之氣也會更加嚴重。因此,說山梔子可以去鬱結已經不妥當了,更何況是說它可以消除六條經脈中的鬱火呢?

獨是山梔實瀉火之藥,安在郁中之火獨不降之。然而止可謂是瀉火,而終不可謂是解鬱也。

或問山梔子消火,消肝中之火也,何以各經之火俱能消之?曰:山梔子,非盡能消各經之火也。人身之火,止肝中之火有長生之氣,肝火不清,則諸火不息;肝火一平,則諸火無不平矣。故瀉肝火,即所以瀉各經之火也。況又有引經之藥,引入於各經之中,火安得而不平哉?

白話文:

有人問,山梔子能清熱,能清肝中的火,為什麼其他臟腑的火也能清呢?

答:山梔子並不是能清除所有臟腑的火。人體的火,只有肝中的火纔有生命之氣,肝火不清除,其他臟腑的火就不會熄滅;肝火一平息,其他臟腑的火就都會平息。所以清肝火,也就是清其他臟腑的火。

況且山梔子還有一些引經藥材,能夠把清熱藥引到各經之中,所以其他臟腑的火怎麼能不平息呢?

或問山梔子瀉火,能瀉膻中之火,膻中,相火也。既瀉膻中之火,則腎中之相火無難瀉矣。乃用山梔子瀉膻中之火而不傷,瀉腎中之火而不入,何也?曰:山梔子入肝,瀉肝火即瀉腎火也。夫肝為腎之子,子虛則母亦虛,子衰則母亦衰,瀉肝火即瀉腎火,則山梔子乃腎之仇。

白話文:

有人問,山梔子可以用來降火,能消除胸腔中的火,胸腔中的火就是相火。既然能消除胸腔中的相火,那麼腎中的相火也不難消除了。但是,使用山梔子來消除胸腔中的相火卻不會傷害身體,消除腎中的相火也不會傷及腎,這是為什麼呢?

回答說:山梔子進入肝臟,消除肝火就等於消除了腎火。肝是腎的兒子,兒子虛弱了,母親也會虛弱;兒子衰弱了,母親也會衰弱。消除肝火就等於消除腎火,因此山梔子實際上是腎的剋星。

見仇而肯納仇乎,此腎之所以不受也。若膻中,乃肝之子也,山梔子瀉肝,則肝母之火必遁入於膻中之子矣。膻中驚肝母之受傷,火自不散升泄,母衰而子亦衰,此膻中之所以無傷也。

白話文:

如果看到仇人,卻沒有感到憤怒,這是因為腎臟機能不佳,不能夠起到激發憤怒情緒的作用。而膻中穴位,則屬於肝臟的兒子,山梔子具有瀉肝火的功效,所以肝臟蓄積的火熱之氣一定會轉移到膻中這個兒子的身上。膻中穴位受到肝臟這個「母親」受傷的驚嚇,火氣自然不會散發出來,導致肝臟「母親」衰弱,「兒子」也會跟著衰弱,這就是膻中穴位不會受損害的原因。

或問山梔子每用於傷寒湯中,以之為吐藥,仲景張公亦有秘義乎?曰:梔子味苦而瀉火,傷寒火旺上焦,用苦寒以瀉火,則火性炎上,反擊動其火勢之騰天,不若因勢而上越,隨火之氣,一湧而出之為得。梔子性本可升,同瓜蒂散用之,則尤善於升,故下喉即吐,火出而邪亦出。因其可吐而吐之也,仲景夫子豈好為吐哉。

白話文:

有人問:山梔子經常使用在傷寒湯中,把它當作催吐的藥物,這是仲景張仲景的獨特祕方嗎?

回答:山梔子的味道苦澀,可以瀉火。傷寒時,邪火旺盛在上焦,我們用苦寒的藥物來瀉火,這樣一來,邪火更加旺盛,反而會加劇火勢上衝,不如順應邪火的趨勢,隨著火氣,一舉把它發散出去,這樣才合適。山梔子的特性本來可以向上發散,如果和瓜蒂散一起使用,發散的作用會更加明顯,所以服下它就會嘔吐,邪火和病邪都會隨著嘔吐物排出體外。因為山梔子可以催吐,所以仲景張仲景才會用它催吐,難道他喜歡催吐嗎?

或問梔子亦寒涼之藥,子何以不闢之而稱道之耶?嗟乎。余非盡惡寒涼也,惡錯用寒涼者耳。醫道寒熱並用,攻補兼施,倘單喜用熱而不喜用寒,只取用補而不用攻,亦一偏之醫,何足重哉。吾所尚者,宜用熱,則附子肉桂而亟投;宜用寒,則黃柏知母而急救;宜用補,則人參熟地而多加。宜用攻,則大黃石膏而無忌。

白話文:

有人問:梔子也是寒涼的藥物,您為什麼不避開它,反而稱讚它?唉!我並不是完全厭惡寒涼藥物,而是厭惡錯誤地使用寒涼藥物的人。

中醫之道,寒熱並用,攻補兼施。如果只喜歡用熱藥而不喜歡用寒藥,只喜歡用補藥而不喜歡用瀉藥,那也是偏頗的醫生,有什麼值得重視的呢?

我所崇尚的是,該用熱藥時,就會毫不猶豫地使用附子、肉桂;該用寒藥時,就會毫不猶豫地使用黃柏、知母;該用補藥時,就會大量使用人參、熟地;該用瀉藥時,就會毫不猶豫地使用大黃、石膏。

庶幾危者可以復安,死者可以重生,必如此,而醫道始為中和之無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