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諸脈主病詩》~ 正文 (3)

回本書目錄

正文 (3)

1.

(其象虛細而遲,來往極難,一止復來,三五不調。)

澀緣血少或傷精,反胃亡陽汗雨淋,寒濕入營痹為血,女人非孕即無經(女人左尺澀,無孕主血少,有孕胎病或漏。此首總言澀脈病。)

白話文:

脈跳遲鈍,可能因為血虛或精血虧損,導致反胃、陽氣衰竭、虛汗淋漓。寒濕之氣侵入體內,阻滯血脈,造成痹症;女性若脈搏遲鈍,除了懷孕之外,也可能沒有月經(女性左手脈搏遲鈍,若未懷孕,則表示血虛;若已懷孕,則可能有胎動或漏胎。這段文章總結了脈搏遲鈍的病症。)

寸心虛痛乖營衛(左寸心肺虛耗不安,及冷氣心痛,右寸營衛不和,上焦冷痞,氣短,臂酸,)脾弱(右關澀,脾弱不食,胃冷多嘔)肝虛(左關弱,肝虛血散,肋脹脅滿,身痛)關內逢,左尺傷精兼及疝,右寒小腹足脛痌(又兼大便閉,津液不足。此首統言左右兩手澀脈病。)

白話文:

寸脈脈搏虛空疼痛,營衛失調 (左手寸脈反映肺心虛弱不安,以及寒氣引發的心痛。右手寸脈反映營衛不和,上焦氣血阻滯,導致呼吸短促,手臂痠痛。)

脾臟虛弱 (右手關脈澀滯,代表脾臟虛弱,食慾不振,胃寒多嘔。)

肝臟虛弱 (左手關脈虛弱,代表肝臟虛弱,血氣不固,導致肋部脹滿,全身疼痛。)

關脈內部出現逢脈 (左手尺脈有逢脈,反映精氣受損,可能同時有疝氣。右手寒脈,小腹和足脛浮腫,反映體內津液不足,大便不通。)

這段話總括了左右兩手澀脈所反映的疾病。

2. 人迎

(左手關前一分為人迎)

表候人迎屬腑陽(人迎主外感六淫,屬表腑也,陽也,)風浮暑弱緊寒傷(如人迎脈浮,主傷風,六淫仿此,)濕應沉細火熱數(熱虛數,火洪數,)四末清寒表散良(人迎又主四肢病。)

白話文:

人迎穴位屬外在表症:

  • 人迎穴位浮脈:主傷風(六淫之邪氣皆同理)
  • 沉細脈:濕邪
  • 火熱脈:數脈(體虛為數脈,火盛為洪數脈)
  • 四肢清寒:外邪散去,病情好轉

3. 氣口

(右手關前一分為氣口)

氣口為陰里臟看(氣口候內傷七情及傷飲食,屬裡,臟也,陰也,)怒濡憂澀散因歡(如氣口脈濡,即因傷怒,余皆仿此,)恐沉思結驚多動,悲緊還推何部干(診得氣口濡澀等脈,並看與何部相關,即知何臟受病。如氣口脈濡即屬肝病,而肝脈又適弦硬是也。此首單言氣口內傷七情之病。)

白話文:

氣口的脈象可以看出內臟的狀況(氣口的脈象反映了七情和飲食的內傷情況,屬於內部,即臟腑,也屬於陰)。

生氣時脈象滋潤如濡水,憂愁時脈象澀滯;散慢時脈象因喜悅而緩慢;恐懼時脈象沉重,沉思時脈象結實,驚嚇時脈象浮動,悲傷時脈象緊促。(診斷氣口脈象濡澀等徵象時,需要同時觀察與哪個部位相關,就知道哪個臟腑受損。例如氣口脈象濡即屬肝病,而肝脈又恰好弦硬。)這首詩只講述氣口脈象顯示的七情內傷疾病。

飲食傷留脾臟因,通腸快胃法相應,人迎氣口俱沉緊,夾食傷寒病日增。(此首言氣口內傷飲食之病,及人迎氣口俱傷之病。)

白話文:

飲食不當而損傷脾臟,腸胃不通暢,治療方法應相應調整。氣口處(即人迎穴)氣機沉滯緊促,夾雜著飲食積滯和寒邪,病情會逐漸加重。(這首詩句描述了因飲食內傷而導致的疾病,以及人迎穴和氣口穴同時受傷的疾病。)

4. 陽維

(以左手為主,其脈從寸部斜至外者是也。右手反看,則從寸部斜至內矣。)

陰維脈起會諸陽(陽維脈從少陰斜至太陽,發足太陽之金門,而與手足少陽陽明五脈會於陽白,故所會皆陽,)根柢於陰表是彰(陽維主一身之表,)風府風池應並刺,長沙法設桂枝(風池風府二穴,陽維之會也。仲景法,先刺二穴,卻與桂枝湯。)

白話文:

陰維脈起始於匯集諸陽脈的地方(陽維脈從少陰脈斜行到太陽脈,從足太陽經的金門穴發出,與手少陽、手陽明、足少陽、足陽明共五條脈會於陽白穴,因此所會合的脈皆屬陽脈),紮根於陰部的表層(陽維脈主管身體表層),風府、風池穴應同時針刺,用長沙王氏制定方法配製桂枝湯(風池、風府兩穴是陽維脈的會穴。張仲景的方法是,先針刺兩穴,後施用桂枝湯)。

5. 陰維

(左手為主,其脈從寸部斜至內者是也。右手反看,則從寸部斜至外矣)

陰維主裡會諸陰(陰維主一身之裡,其脈從少陽斜至厥陰,發足少陰之築賓,至頂前而終,故所發所至皆陰也,)卻起於陽根自深(陽根陰,陰根陽,故此二脈,又為榮衛之綱領,)心痛病來詳潔古,理中四逆法堪尋(潔古云:陰維為病若心痛,其治在足少陽三陰交,乃陰維所起也。

白話文:

陰維主導身體內部的脈絡,包括其他所有陰脈(陰維脈從少陽斜行至厥陰,起於足少陰築賓穴,止於頭頂,因此其所經過的部位都是陰位)。

它卻起始於陽根,陽根屬於陰,陰根屬於陽,因此這兩條脈絡(陰維脈和陽維脈)又作為氣血運行的大綱領。

心痛病發時,根據《潔古》記載,治療應選擇足少陽三陰交穴,因為它是陰維脈的起始點。

又按仲景法,太陰症用理中湯,少陰症用四逆湯,厥陰症用當歸四逆湯,酌其劑以治陰維之病。即潔古所以治足少陽三陰交也。)

白話文:

此外,根據仲景的治療方法:

  • 太陰證:使用理中湯
  • 少陰證:使用四逆湯
  • 厥陰證:使用當歸四逆湯

並調整藥物的劑量來治療陰維經之病。這和潔古治療足少陽經和三陰經交會的疾病的方法是一致的。

6. 陽蹺

(不論左右手,其脈從寸左右彈者是也)

一身左右陽專候(是蹺主一身左右之陽,)脈得陽蹺六腑和,表病里安陽分愆(陽蹺在肌肉之上,陽脈所行,通貫六腑,主持諸表,故其為病,亦表病里和,)法兼汗下治無訛(潔古云:陽病則寒。若在陽表當汗,桂枝湯麻黃湯。若在陰里當下,大小承氣湯。)

白話文:

陽蹺脈是主管身體左右兩側陽氣的脈絡。

如果陽蹺脈的脈象正常,表明六腑功能調和,外感疾病的表證和內傷疾病的裡證都比較平穩。

治療方法應該兼顧發汗和瀉下。古代醫家認為:陽性的疾病,應該用寒涼藥物來治療。如果疾病表現在陽表,應該用桂枝湯、麻黃湯發汗;如果疾病表現在陰裏,應該用大小承氣湯瀉下。

7. 陰蹺

(不論左右手,其脈從尺部左右彈者是也。)

諸里相持通五臟(陰蹺在肌肉之下,陰脈所行,通貫五臟,主持諸里,故其為病,亦裡病表和,)脈行左右有陰蹺(陰蹺主一身左右之陰,)病來陽緩陰多急(陽蹺病,陰緩陽急,陰蹺病,陰緩陰急,)診察須從陰熱調(潔古云:陰病則熱,甘草乾薑湯。)

白話文:

各個內臟之間互相影響,通過五臟相連(陰蹺脈在肌肉之下,是陰脈循行的通路,貫穿五臟,主持各個內臟,所以陰蹺脈生病時,會有內臟病和表面症狀相調和的情況。)陰蹺脈主導人體左右兩邊的陰氣(陰蹺脈主一身左右之陰。)

疾病來臨時,陽蹺脈會有陽氣緩慢,陰氣過多的情況(陽蹺脈病,陰氣緩慢,陽氣過多;陰蹺脈病,陰氣緩慢,陰氣過多。)

診治時需要根據陰陽熱虛的具體情況調理(潔古曾說:陰證則熱,可以用甘草乾薑湯。)

8.

(不論左右手,其脈三部中央俱浮,直上直下者是也)

督司陽脈稱為海,循背而行遍後身(督脈起胞中,循背而行於身之後,為陽脈之總督,故為陽脈之海,)脊強頭沉虛實判(督脈為病,實則脊強而發厥,虛則頭重,)上衝作痛苦吟呻(督病又往往自下衝上而痛。)

白話文:

督脈是主導陽脈的經脈,像大海一樣,沿着背部運行,遍佈後身(督脈起始於胞宮,沿背部向上走行,是陽脈之首,所以稱之為陽脈之海。)

脊柱強直,頭部沉重,可以判斷虛實(督脈有病時,實證表現為脊柱強直和發厥,虛證表現為頭部沉重。)

病氣向上衝擊,產生劇烈疼痛,患者呻吟不止(督脈病也會經常從下向上衝擊,引起疼痛。)

9.

(不論左右手,其脈丸丸,橫於寸口者是也。)

任承陰海因名任(任脈亦起胞中,循腹而行於身之前,為陰脈之承任,故曰陰脈之海,)天癸從生陰有陽(任主天癸,乃天之元氣,任脈充,然後衝脈旺,月事時下而有子,故真陰之盛,必由真陽之實,)若使結陰陽氣絕,疝瘕崩帶腹前殃(任脈病,非陰自病,實由陰中無陽,故疝瘕崩帶,皆結陰之故。)

白話文:

任脈稱為「陰海」,因為它是陰脈的承運者。(任脈也從子宮開始,沿著腹部前面運行,是陰脈承載陽氣的地方,因此稱之為「陰脈之海」。)

天癸從陰脈生長,陰中必須有陽氣。(任脈主導天癸,天癸是身體的原始元氣,任脈充盈,然後衝脈才能強盛,月經才能按時來潮,才能生育,所以陰氣旺盛,一定是因為陽氣充實。)

如果陰陽氣結,就會導致氣絕,疝氣、瘕阻、崩漏、帶下等疾病都會在腹部前面出現。(任脈有病,並不是陰脈本身有問題,而是因為陰脈中沒有陽氣,所以疝氣、瘕阻、崩漏、帶下等疾病都是由於陰氣鬱結所致。)

10.

(不論左右手,其脈來寸口中央堅實,徑至關者是也)

沖俱督任起胞中,獨主先天精血充(衝脈亦起胞中,夾臍而行,直衝於上,為諸脈衝要,故曰十二經脈之海,又為先天精血之主,故又曰血海,)本病須分寒火逆(衝脈病,一曰寒逆,陽不足也,一曰火逆,陰不足也,)更傳肝腎患無窮(經云:沖病傳肝腎,發為痿厥。)

白話文:

衝脈和任脈都起源於子宮,衝脈特別掌管著先天性的精血。本病須要區分是寒性逆行還是熱性逆行(衝脈的疾病,一種是寒性逆行,陽氣不足所致;另一種是熱性逆行,陰氣不足所致)。如果病情進一步發展,將會牽連肝腎,引發痿痺和厥症。

11.

(不論左右手,脈來關部左右彈者是也)

約持諸脈遍腰環(帶脈起少腹側、季脅下,環身一周,絡腰而過,如束帶狀,所以總約諸脈,)肝腎心脾上下安(帶之上心脾,帶之下肝腎,)濕熱滯留中間斷,淫淫白物下無端(心脾上郁,肝腎下虛,停濕為熱,留滯中分,必病作而流白物。)

白話文:

脈絡大約聚集在腰部的環狀脈帶上(帶脈從腹部兩側、肋骨下方開始,繞身體一週,經過腰部,形狀像腰帶,所以能總攝諸脈),肝、腎、心、脾上下的位置都正常(帶脈上面有心、脾,帶脈下面有肝、腎),濕熱停留在中間阻滯(心脾上面鬱結,肝腎下面虛弱,濕氣停滯化熱,停留在腰部,必定會發病並流出白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