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宏

《簡明醫彀》~ 卷之四 (1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13)

1. 交腸

乃大便出尿,小便出糞。凡人小腸下口名闌門(七飛門之一)。由此分別清濁,氣不循故道,則失其守也。

主方澤瀉豬苓白朮黃連阿膠滑石(各一錢),官桂,木香(磨。各五分)。加燈心,水煎,化膠服。

簡便方,破幞頭或漆帽燒灰,米湯下。

2. 便癃

(附:大小便閉)

經曰:胞移熱於膀胱,則癃溺血,膀胱不利為癃。又曰:足三焦者,太陽之別也。並太陽之脈,入絡膀胱約下焦。實則閉癃,虛則遺溺。蓋腎主水,膀胱儲之,陰陽升降,榮衛流行,則水竇開合有常。若二經氣虛,水不制火,或客熱乘之,致君、相不攝,陰陽不調,熱閉下焦,故水道澀。

察熱微甚,用藥寒涼,當寒因熱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始則大同,終多小異。虛而熱乘,壯水制火,氣虛補氣,血虛補血。兼濕痰,則滲濕清痰;緣氣結,則導氣升結。數證先宜吐法,大吐升提其氣,則水自降。譬如滴水之器,上竅通而下竅之水出矣。又有鬱怒日久,木克脾虛,土不制水,漬入肌膚,腫脹急痛,水道絕矣。

漸見毛孔水出者不治。婦人多患,須初覺時,猛宜健脾疏肝。脈多澀數,左尺脈實,清熱調氣。

主方(熱結),黃柏,牛膝,滑石(研),木通豬苓澤瀉麥門冬車前子瞿麥萹蓄(各八分),甘草梢(三分),加燈心二十枝,水煎,空心服。

未通加地膚子萆薢石蓮子秋葵子、海金砂、枳殼。老人氣血虛、不通加四物湯黃芩,減利水藥。

清肺飲,肺乏生化之源,口渴便閉,熱在氣分。

豬苓,通草(各二錢),赤茯苓(錢半),澤瀉(一錢),燈心(五分),木通,萹蓄,瞿麥(各七分)

水煎成,調入真琥珀末(五分),車前末(一錢),服。

坎離丸,不渴而小便閉,熱在血分。

黃柏,知母(俱鹽炒。各二兩),肉桂(二錢)

為末,蜜丸桐子大,每百丸,空心淡鹽湯下。頓足藥行,小便利,莖中痛,以六一散燈心湯服,有惡物下。

助元湯,便閉,因氣血兩虛。

人參當歸,生地,赤苓,豬苓,澤瀉,黃柏(鹽炒),知母,牛膝,梔子,枳殼(各八分),升麻(二分),甘草(三分)

加燈心二十枝,水煎,空心服。

益陽湯,便閉無熱,證屬虛寒,甚因涼藥過多,加附子

肉桂,當歸,赤苓,白朮,枳殼,牛膝,石蓮子,澤瀉(各八分),甘草梢(三分)

加姜一片,燈心二十枝,水煎。

五苓散,分理陰陽,清利水道,通小便,止泄瀉。

澤瀉(二兩半),茯苓,白朮,豬苓(各兩半),肉桂(六錢,熱甚減去,名四苓散)。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白湯調下,煎服亦可。

八正散,實熱便癃,或大小便閉(方見淋門)。

六味地黃丸,通治前證。虛而熱乘,頻數遺溺加黃柏、知母鹽炒。老人元虛,轉胞脹痛,數日困篤欲絕,倍澤瀉煎服,效(方見虛損)。

十全大補湯加黃柏、知母,扶虛(氣虛,參、耆;血虛,芎、歸,)藥中兼探吐。

簡便方,便閉。

甘遂末,水調填臍內,用甘草節煎汁飲。

又,秋葵子(研),赤茯苓(各二錢),水煎。或牛膝水煎,入麝少許服。

又,陳皮(兩半),秋葵子(五錢),分三服,蔥白三莖,水煎。或年久筆頭燒灰,水服。

又,車前草搗汁(一杯),入蜜(一杯),服。或秦艽(一兩)煎服。或吞雞卵黃三個。或烏臼皮煎服。或雄黃末蜜和,捻條納溺孔。或杏仁二七,研服。

又,便閉轉胞。

無煙梁上掛塵一撮,水調服。

法用豬尿脬底開小孔,將鵝毛管線紮緊,口用小竹筒紮緊,吹滿氣,將鵝毛管湊入小便之口,將氣擠入,小便即出。或蔥(三斤,炒),鋪臍腹熨。或炒鹽熨。或鹽填臍中,艾灸即通。或萵苣菜搗,貼臍。或蚯蚓泥水調,填臍。

妊婦胞胎壓便閉,或因腸曲,服補中益氣湯,倍升、柴(方見虛損)。患人仰臥,下體抬高頻擺動,更托胎舒腸,小便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