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醫學三字經》~ 卷之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3)

1. 痰飲方

化痰丸,(王節齋),治津液為火熏蒸,凝濁鬱結成痰,根深蒂固,以此緩治之。

白話文:

化痰丸(王節齋方)

治療體內津液因上火而蒸化,凝結成濁痰,深藏於體內,難以根除的病症。此方用以緩慢治療。

香附(童便浸炒,五錢),橘紅(一兩),栝蔞仁(一兩),黃芩(酒炒),天門冬,海蛤粉(各一兩),青黛(三錢),芒硝(三錢,另研),桔梗(五錢),連翹(五錢)

白話文:

香附(用童尿浸泡後炒過,五錢) 橘紅(一兩) 栝蔞仁(一兩) 黃芩(用酒炒過) 天門冬 海蛤粉(各一兩) 青黛(三錢) 芒硝(三錢,另行研磨) 桔梗(五錢) 連翹(五錢)

共研為末,煉蜜入生薑汁少許,為丸如彈子大。每用一丸,噙化。或為小丸,薑湯送下二錢。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少量煉過的蜂蜜和生薑汁,做成彈珠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丸,含化。或者做成小丸子,用薑湯送服二錢。

苓桂朮甘湯,(《金匱》),治胸脅支滿目眩。並治飲邪阻滯心肺之陽,令呼氣短。

白話文:

苓桂朮甘湯(出自《金匱要略》)

功效: 治療胸脅滿痛、目眩(眼睛昏花)。

適應症: 飲邪(水飲)阻滯心肺陽氣,導致氣短。

腎氣丸,治飲邪阻滯肝腎之陰,令吸氣短。

二方俱見《喘證》。

甘遂半夏湯,(《金匱》),治飲邪留連不去,心下堅滿。

甘遂(大者,三枚),半夏(湯洗七次,十三枚,以水一中杯,煮取半杯,去滓),芍藥(五枚,約今之三錢),甘草如指(一枚,炙。約今之一錢三分)

白話文:

  • 大甘遂:3 枚
  • 半夏:13 枚(用熱水清洗 7 次,兌水一杯煮至半杯,去掉渣滓)
  • 芍藥:5 枚(約為現代的 3 克)
  • 炙甘草:1 枚(條狀,約為現代的 1.3 克)

水二杯,煎六分,去滓,入蜜半盞,再煎至八分服。

程氏曰:留者行之,用甘遂以決水飲。結者散之,用半夏以散痰飲。甘遂之性直達,恐其過於行水,緩以甘草、白蜜之甘,堅以芍藥之苦,雖甘草、甘遂相反,而實以相使,此苦堅甘緩約之之法也。《靈樞經》曰:約方猶約囊。其斯之謂與?尤氏曰:甘草與甘遂相反,而同用之者,蓋欲其一戰而留飲盡去,因相激而相成也。芍藥、白蜜,不特安中,亦緩毒藥耳。

白話文:

程氏說:水飲停滯,用甘遂幫助水飲流動。氣滯結聚,用半夏幫助痰飲散開。甘遂性質直接迅速,擔心它太過作用於水飲,所以用甘草、白蜜的甘緩和它,用芍藥的苦緊收澀它。雖然甘草和甘遂性質相反,但實際上是互相協調配合,這就是所謂的「苦堅甘緩約」的方法。《靈樞經》說:「約方」就像約束衣袋的繩子。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嗎?尤氏說:甘草和甘遂性質相反,但一起使用,是因為希望它們一開始作用,就把水飲完全清除,所以互相激發,相互成就。芍藥、白蜜,不僅可以安中,還能緩解甘遂的毒性。

十棗湯,(《金匱》),治懸飲內痛。亦治支飲。

方見《腹痛》。

大青龍湯,(《金匱》),治溢飲之病屬經表屬熱者,宜此涼發之。

小青龍湯,(《金匱》),治溢飲之病屬經表屬寒者,宜此溫發之。

以上二方,俱見《傷寒》。

木防己湯,(《金匱》),人膈中清虛如太空,然支飲之氣乘之,則滿喘而痞堅,面色黧黑,脈亦沉緊。得之數十日,醫者吐之下之俱不愈,宜以此湯開三焦之結,通上下之氣。

白話文:

木防己湯(出自《金匱要略》)

人體的膈膜空虛如太空,但飲水過度產生的氣滯留在膈膜中,就會導致胸悶喘息、腹脹堅硬,臉色發黑,脈搏也沉而緊。如果這種情況持續數十天,經過其他醫師的催吐和瀉下治療都沒有好轉,就應該使用木防己湯,疏通三焦的阻塞,暢通上下之氣。

木防己(三錢),石膏(六錢),桂枝(二錢),人參(四錢)

白話文:

木防己(15克),石膏(30克),桂枝(10克),人參(20克)

水二杯,煎八分,溫服。

防己湯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金匱》),前方有人參,吐下後水邪因虛而結者,服之即愈。若水邪實結者,雖愈而三日復發,又與前方不應者,故用此湯去石膏之寒,加茯苓直輸水道,芒硝峻開堅結也。又此方與小青龍湯,治吼喘病甚效。

白話文:

使用木防己湯,去掉石膏,加上茯苓和芒硝(來自《金匱》)。前面那個藥方中有人參,針對吐瀉後因虛導致水邪凝聚的症狀,服用後即可痊癒。但如果是水邪實結導致的症狀,即使痊癒了,三天後也會復發。另外,如果前一個藥方不適合,就使用這個藥方去除石膏的寒性,加入茯苓直接疏通水道,再用芒硝強力化解堅結。這個藥方還可以用來治療喉喘病,效果很好,類似於「小青龍湯」。

防己(二錢),桂枝(二錢),茯苓(四錢),人參(四錢),芒硝(二錢五分)

白話文:

木防已(4克),桂枝(4克),茯苓(8克),人參(8克),芒硝(5克)

水二杯半,煎七分,去滓,入芒硝微煎,溫服,微利自愈。

澤瀉湯,(《金匱》),支飲雖不中正,而迫近於心,飲邪上乘清陽之位。其人苦冒眩,冒者,昏冒而神不清,如有物冒蔽之也;眩者,目旋轉而乍見眩黑也。宜此湯。

白話文:

澤瀉湯(出自《金匱要略》)

如果飲水過多,雖然沒有傷及正氣,但會迫近心臟,引起飲邪上衝清陽之位。患者會頭暈目眩,頭暈是指頭腦昏沉不清,好像有東西蒙蔽著;目眩是指眼睛旋轉,時而出現黑霧。這種情況可以使用此方治療。

澤瀉(五錢),白朮(二錢)

水二杯,煎七分,溫服。

厚朴大黃湯,(《金匱》),治支飲胸滿。(支飲原不中正,飲盛則偏者不偏,故直驅之從大便出)

白話文:

厚朴大黃湯 (出自《金匱要略》),用於治療支飲導致的胸悶。

(支飲原本不是偏頗的,但飲液過多時,不偏的也會變偏,所以直接驅使它們從大便排出。)

厚朴(二錢),大黃(二錢),枳實(一錢五分)

白話文:

厚朴(12 克),大黃(12 克),枳實(9 克)

水二杯,煎七分,溫服。

葶藶大棗瀉肺湯,(《金匱》),治支飲不得息。

方見《氣喘》。

小半夏湯,(《金匱》),治心下支飲,嘔而不渴。

半夏(四錢),生薑(八錢)

水二杯,煎八分,溫服。

己椒藶黃丸,(《金匱》),治腹滿口舌乾燥,腸間有水氣。

防己,椒目,葶藶(熬),大黃(各一兩)

共為細末,煉蜜丸,如梧子大。先飲食服一丸,日三服,稍增之,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兩。

程氏曰:防己、椒目導飲於前,清者從小便而出;大黃、葶藶推飲於後,濁者從大便而下。此前後分消,則腹滿減而水飲行,脾氣轉輸而津液生矣。

白話文:

程姓醫師說:防己和椒目藥性向下,把水飲導引到前面,清稀的部分就會從小便排出;大黃和葶藶藥性向下,把水飲推送到後面,渾濁的部分就會從大便排出。這樣前後同時消散水飲,腹脹就會減輕,水飲也會流通,脾氣就能運化,津液就能產生。

小半夏加茯苓湯,(《金匱》),治卒然嘔吐,心下痞滿,膈間有水氣,眩悸者。

白話文:

小半夏加茯苓湯(源自《金匱要略》)

用途: 治療突然嘔吐、心窩飽脹不適,胸膈間有水氣,頭暈心悸的症狀。

即小半夏湯加茯苓四錢。

五苓散,(《金匱》),治臍下悸,吐涎沫而顛眩,此水也。

澤瀉(一兩一分),豬苓,茯苓,白朮(各十八銖,按:十黍為一銖,約今四分一釐七毫。),桂枝(一兩)

白話文:

澤瀉(50 克) 豬苓、茯苓、白朮(各 8.5 克) 桂枝(50 克)

為末。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六銖為一分,即今之二錢半也。澤瀉應一兩二錢五分。豬苓、白朮、茯苓各應七錢五分也。方寸匕者,匕即匙,正方一寸大,約八九分。余用二錢方合。)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白開水送服方寸大小的一匙,每日服用三次。多喝溫熱的水,出汗後效果更佳。(六銖等於一分,相當於現在的二錢半。澤瀉應使用一兩二錢五分。豬苓、白朮、茯苓各應使用七錢五分。方寸勺的意思是,勺是匙子的意思,正好是方方正正一寸大小,約為八九分。我使用二錢的量才合適。)

愚按:臍下動氣去朮加桂,理中丸法也。今因吐涎沫是水氣盛,必得苦燥之白朮,方能制水。顛眩是土中濕氣化為陰霾,上彌清竅,必得溫燥之白朮,方能勝濕。證有兼見,法須變通。

白話文:

我的看法:臍下動氣的症狀,用去朮加桂的理中丸方劑來治療。如今因為患者會吐涎沫,說明水氣旺盛,必須用苦燥的白朮來制約水氣。患者出現眩暈,是因為脾胃中濕氣化為陰霾,瀰漫到清竅所致,必須用溫燥的白朮來去除濕氣。如果症狀兼見,治療方法需要靈活調整。

附方:《外臺》茯苓飲,治積飲既去,而虛氣塞滿其中,不能進食。此證最多,此方最妙。

白話文:

附方:來自《外臺祕要》的茯苓飲。

治療因積食已排出後,虛弱之氣塞滿體內,導致無法進食的狀況。這是最常見的症狀,而此方藥可用之最。

茯苓,人參,白朮(各二錢五分),枳實(二錢),橘皮(一錢二分五釐,生薑二錢)

白話文:

茯苓:2 兩 5 分 人參:2 兩 5 分 白朮:2 兩 5 分 枳實:2 兩 橘皮:1 兩 2 分 5 釐 生薑:2 兩

水二杯,煎七分服,一日三服。

徐忠可曰:俗謂陳皮能減參力,此不唯陳皮,且加枳實之多,補瀉並行,何其妙也。

白話文:

徐忠可說:一般人認為陳皮會降低人參的補益效果,但其實不僅僅是陳皮,加上枳實也能達到補瀉兼行的效果,真是精妙啊!

《三因》白散

滑石(五錢),半夏(三錢),附子(二錢,炮)

白話文:

滑石(25 克),半夏(15 克),附子(10 克,炮製過)

共研末。每服五錢,加生薑三片,蜜三錢,水一杯半,煎七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