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純

《醫學衷中參西錄》~ 五、醫案 (31)

回本書目錄

五、醫案 (31)

1. 5.溫病結胸

天津張姓叟,年近五旬,於季夏得溫熱結胸證。

病因,心有忿怒,繼復飽食,夜眠又當窗受風,晨起遂覺頭疼發熱,心下痞悶,服藥數次病益進。

證候,初但心下痞悶,繼則胸膈之間亦甚痞塞,且甚煩熱,其脈左部沉弦,右部沉牢。

診斷,寒溫下早成結胸,若表有外感,里有瘀積,不知表散藥與消積藥並用,而專事開破以消其積,則外感乘虛而入亦可成結胸。審證察脈,其病屬結胸無疑,然其結之非劇,本陷胸湯之義而通變治之可也。

白話文:

診斷,寒症溫症久拖就會形成胸結。如果病人既有表證(風寒、風熱侵襲),又有裡證(氣血瘀滯),醫生卻不知道同時使用驅表散寒或溫熱解表的中藥和化瘀散結的藥物,而只用破氣消積的藥,就會導致外感邪氣趁虛而入,併發胸結。仔細觀察病情和脈象,病人患有胸結是無疑的,但胸結的情況並不嚴重,可以根據陷胸湯的原理進行通變治療。

處方,病者旬余輟工,家幾斷炊,愚憐其貧,為擬簡便之方,與以自制通徹丸(即牽牛軋取頭次末,水泛為小丸)五錢及自制離中丹兩半,俾先服通徹丸三錢,遲一點半鐘,若不覺藥力猛烈,再服下所餘二錢,候須臾再服離中丹三錢,服後多飲開水,俾出汗。若痞塞開後,仍有餘熱者,將所餘離中丹分數次徐徐服之,每服後皆宜多飲開水取微汗。

白話文:

處方:

病人已經十多天沒有上工了,家裡都快要揭不開鍋了。我見他貧窮可憐,就給他擬了一個簡便的方子,並配製了自制的通徹丸(用牽牛軋取頭次末,用水分成小丸)5錢,以及自制的離中丹半兩。

服用方法:

  1. 先服用通徹丸3錢。
  2. 等1個半小時,如果沒有明顯藥效,再服用剩下的2錢。
  3. 過一會兒,再服用離中丹3錢。
  4. 服藥後,多喝溫開水,以發汗。

如果腹中積滯排解後,還有餘熱,可以將剩下的離中丹分多次緩緩服用。每次服用後,也都要多喝溫開水,以微微發汗為度。

效果,如法將兩種藥服下,痞塞與煩熱皆愈。

2. 6.溫病結胸

天津趙××,年四十二歲,得溫病結胸證。

病因,季春下旬,因飯後有汗出受風,翌日頭疼,身熱無汗,心中發悶,醫者外散其表熱,內攻其發悶,服藥後表未汗解而熱與發悶轉加劇。醫者見服藥無效,再疏方時益將攻破之藥加重,下大便一次,遂至成結胸證。

白話文:

病因:

春季末期,飯後出汗後受風寒,第二天頭痛、發熱但不流汗,胸口發悶。醫生使用藥物散解表熱,但內部發悶的症狀反而加重了。服藥後,表熱沒有得到緩解,熱度和發悶的症狀反而更嚴重了。醫生見服藥無效,在重新開藥方時進一步加重了攻破之藥的劑量,導致患者排便一次,隨後轉化為胸悶氣結的症狀。

證候,胸中滿悶異常,似覺有物填塞,壓其氣息不能上達,且發熱嗜飲水,小便不利,大便日溏瀉兩三次。其脈左部弦長,

白話文:

症狀:

胸中異常滿悶,感覺有東西堵塞,壓迫著氣息無法上升。同時發熱、口渴想喝水,小便不順,大便每天兩到三次稀溏。

脈象:

左脈弦長。

右部中分似洪而重按不實,一息五至強。

診斷,此證因下早而成結胸,又因小便不利而致溏瀉,即其證脈合參,此乃上實下虛外感之熱兼挾有陰虛之熱也。治之者宜上開其結,下止其瀉,兼清其內傷外感之熱庶可奏效。

白話文:

診斷,這個病症是因為早洩導致胸悶,又因為小便不通而導致腹瀉,根據脈象綜合考慮,這是既有上焦實熱、也有下焦虛寒、外感熱邪兼夾陰虛內熱的病症。治療方法應該是宣通上焦的氣滯,止住下焦的腹瀉,同時清熱解毒,止住內傷外感之熱,這樣才會有效果。

處方,生懷山藥(一兩五錢),生萊菔子(一兩搗碎),滑石(一兩),生杭芍(六錢),甘草(三錢)

白話文:

藥方:

  • 生山藥:15 克
  • 生萊菔子:15 克(搗碎)
  • 滑石:15 克
  • 生杭芍:9 克
  • 甘草:4.5 克

共煎湯一大盅,溫服。

復診,服藥後上焦之結已愈強半,氣息頗形順適,灼熱亦減,已不感渴,大便仍溏,服藥後下一次,脈象較前平和仍微數,遂再即原方略加減之。

白話文:

再次看診: 服藥後,胸悶的狀況已經改善一半以上,呼吸也更順暢,灼熱感也減輕,不再覺得口渴。大便仍然稀溏,服藥後大便了一次,脈象比之前平和,但還是微數,因此再次按照原來的藥方稍稍做了加減。

處方,生懷山藥(一兩五錢),生萊菔子(八錢搗碎),滑石(八錢),生杭芍(五錢),甘草(三錢)

白話文:

藥方:

  • 生懷山藥:1.5 兩
  • 生萊菔子:8 錢(搗碎)
  • 滑石:8 錢
  • 生杭芍:5 錢
  • 甘草:3 錢

先用白茅根(鮮者更好)、青竹茹各二兩,同煎數沸,取湯以之代水煎藥。

白話文:

先用新鮮白茅根或青竹茹,各兩份,一起煮開幾次,收集湯汁,用來代替水煎煮藥物。

效果,將藥煎服後,諸病皆愈,惟大便仍不實,俾每日用生懷山藥細末兩許,水調煮作茶湯,以之送服西藥百布聖五分,充作點心以善其後。

白話文:

服用藥方後,各種疾病都痊癒了,只是大便仍然不成形。建議每天使用生懷山藥粉末兩顆,用水分開煮成茶湯,再用茶湯送服西藥百布聖五分,作為點心食用,以改善大便問題。

3. 7.溫病

天津俞××,年過四旬,於孟夏得溫病。

病因,與人動氣爭鬧,頭面出汗為風所襲,遂成溫病。

證候,表裡俱發熱,胸膈滿悶有似結胸,呼吸甚覺不利,夜不能寐,其脈左右皆浮弦有力,舌苔白厚,大便三日未行。

白話文:

症狀:

同時出現內外發熱,胸口有堵塞的感覺,呼吸不順暢,晚上睡不著,左右脈搏都浮弦有力,舌苔厚白,三天沒有大便。

診斷,此病系在太陽而連及陽明少陽也。為其病在太陽,所以脈浮;為其連及陽明,所以按之有力;為其更連及少陽,是以脈浮有力而又兼弦也。其胸膈滿悶呼吸不利者,因其怒氣溢於胸中,挾風邪痰飲凝結於太陽部位也。宜外解太陽之表,內清陽明之熱,兼和解其少陽,更開蕩其胸膈,方為完全之策。

白話文:

診斷:這種疾病屬於太陽經,並波及陽明經和少陽經。因為疾病位於太陽經,所以脈象浮浮的;因為波及陽明經,所以按壓脈象有力;因為還波及少陽經,所以脈象浮浮有力且兼有弦脈。胸膈滿悶、呼吸不暢的症狀,是由於患者的怒氣溢於胸中,夾雜風邪痰飲凝聚在太陽經部位所致。治療應當疏散太陽經的表邪,清熱陽明經的內熱,同時疏通少陽經,再疏散胸膈,這樣纔是全面的治療方法。

處方,生石膏(二兩搗細),蔞仁(二兩炒搗),生萊菔子(八錢搗碎),天花粉(六錢),蘇子(三錢炒搗),連翹(三錢),薄荷葉(二錢),茵陳(二錢),龍膽草(二錢),甘草(二錢)

白話文:

處方:

  • 生石膏:2 兩(搗碎)
  • 蔞仁:2 兩(炒後搗碎)
  • 生萊菔子:8 錢(搗碎)
  • 天花粉:6 錢
  • 蘇子:3 錢(炒後搗碎)
  • 連翹:3 錢
  • 薄荷葉:2 錢
  • 茵陳:2 錢
  • 龍膽草:2 錢
  • 甘草:2 錢

共煎湯一大盅,溫服後,復衾取微汗。

效果,服藥後閱一小時,遍身得汗,胸次豁然,溫熱全消,夜能安睡,脈已和平如常,惟大便猶未通下,俾但用西藥旃那葉一錢,開水浸服兩次,大便遂通下。

白話文:

效果:服藥一小時後,全身出汗,胸中空曠,溫熱感消除,夜晚睡得安穩,脈搏平和如常。只有大便尚未通暢,因此加用西藥旃那葉一錢,用熱水浸泡後服用兩次,大便即可通暢。

4. 8.風溫

邑北境趙××,年近三旬,於孟秋得風溫病。

病因,孟秋下旬,農人忙甚,因勞力出汗過多,覆在樹陰乘涼過度,遂得風溫病。

證候,胃熱氣逆,服藥多嘔吐。因此屢次延醫服藥,旬余無效。及愚診視,見其周身壯熱,心中亦甚覺熱,五六日間飲食分毫不進,大便數日未行。問何不少進飲食?自言有時亦思飲食,然一切食物聞之皆臭惡異常,強食之即嘔吐,所以不能食也。診其脈弦長有力,右部微有洪象,一息五至。

白話文:

症狀:胃部有熱氣往上衝,服用藥物後常嘔吐。因此多次請醫生診治服藥,過了一個多星期仍無效。

等到我看診時,發現他全身發燙,心裡也覺得很熱,五、六天來一點東西都沒吃,大便也已經好幾天沒有解了。我問他為什麼不進食,他說有時候也想進食,但看到任何食物都覺得特別臭,硬要吃就吐,所以無法進食。診斷他的脈象:脈弦長有力,右手脈象略微洪大,一分鐘脈搏五次。

診斷,即此證脈相參,知其陽明腑熱已實,又挾沖氣上衝,所以不能進食,服藥亦多嘔也。欲治此證當以清胃之藥為主,而以降沖之藥輔之。則沖氣不上衝,胃氣亦必隨之下降,而嘔吐能止即可以受藥進食矣。

白話文:

診斷:從病人的脈象和症狀來看,可以得知陽明腑的熱症已經嚴重,而且伴隨著沖氣上衝的症狀,所以病人無法進食,服藥後也容易嘔吐。要治療這種疾病,必須以清胃的藥物為主,再配合降沖氣的藥物輔助治療。這樣一來,沖氣就不會上衝了,胃氣也會跟著下降,嘔吐的症狀就能停止,病人就能夠進食和接受藥物治療了。

處方,生石膏(三兩搗細),生赭石(一兩軋細),知母(八錢),潞黨參(四錢),粳米(三錢),甘草(二錢)

白話文:

藥方:

  • 生石膏(150克,研磨成細粉)
  • 生赭石(50克,研磨成細粉)
  • 知母(40克)
  • 潞黨參(20克)
  • 粳米(15克)
  • 甘草(10克)

共煎湯一大碗,分三次溫服下。

方解,此方乃白虎加人參湯又加赭石,為其胃腑熱實故用白虎湯,為其嘔吐已久故加人參,為其沖胃上逆故又加赭石也。

白話文:

處方:

此方是白虎湯加上人參和赭石,因為他的胃部熱盛體實,所以使用白虎湯;因為他嘔吐已久,所以加人參;因為他衝逆上胃,所以又加赭石。

效果,將藥三次服完,嘔吐即止,次日減去赭石,又服一劑,大便通下,熱退強半。至第三日減去石膏一兩,加玄參六錢,服一劑,脈靜身涼,而仍分毫不能飲食,憎其臭味如前。愚曉其家人曰:此病已愈,無須用藥,所以仍不飲食者,其胃氣不開也。胃之食物莫如萊菔,可用鮮萊菔切絲香油炒半熟,而以蔥醬作湯勿過熟,少調以綠豆粉俾服之。至湯作熟時,病人仍不肯服,迫令嘗少許,始知香美,須臾服盡兩碗,從此飲食復常。病人謂其家人曰:吾從前服藥十餘劑,病未見愈,今因服萊菔湯而霍然全愈,若早知萊菔湯能如此治病,則吾之病不早愈乎?其家人不覺失笑。

白話文:

服藥三次後,患者的嘔吐症狀就停止了。第二天,減少了赭石的用量,再服一劑藥,大便通暢,發熱症狀減輕了一半。第三天,減少了石膏一兩,增加了玄參六錢,服一劑藥後,患者的脈搏平穩,身體清涼,但仍然一點兒東西都不能吃,對食物的氣味也像以前一樣厭惡。我告訴患者家屬:這個病已經好了,不需要再用藥了。患者之所以仍然不能進食,是因為他的胃氣不通暢。萊菔能開胃,可以將新鮮萊菔切絲,用香油炒至半熟,用蔥醬做湯,不要煮太熟,用綠豆粉稍加調味,讓患者服用。湯做好後,患者仍然不願意喝,我強迫他嘗了一小口,他才發現湯很香很好吃,一下子喝完了兩碗,從此飲食恢復正常。患者對家屬說:我以前服用了十幾劑藥,病都沒有好轉,現在因為喝了萊菔湯就霍然全愈了,如果早知道萊菔湯有這麼好的療效,我的病早就痊癒了吧?家屬忍不住笑出了聲。

附記,曾記弱冠時,比鄰有病外感痰喘者,延邑中老醫皮××,投以小青龍湯一劑喘即愈,然覺胸中似有霧氣瀰漫不能進食。皮××曰,此乃濕氣充盛,是以胃氣不開也,此當投以開胃之劑。為疏方,用《金匱》苓桂朮甘湯,煎服後未半刻,陡覺胸中陰霾頓開,毫無障礙,遂能進食,見者皆驚其用藥之神奇。夫皮君能如此用藥,誠無愧名醫之目。而益嘆經方之神妙,誠有不可令人思議者矣。此因一用萊菔,一用古方,均開胃於頃刻之間,故附志之。

白話文:

附註:我年輕時,鄰居有位病患染上外感痰喘,他請來鎮上老中醫皮××,皮××開了小青龍湯,喝了一劑後,喘息的症狀就痊癒了。然而,病患卻覺得胸中像霧氣籠罩,無法進食。皮××說:這是濕氣過盛,導致胃氣不暢的緣故,應該開胃藥。於是開了源自《金匱要略》的苓桂朮甘湯,服下後不到半刻鐘,病患頓時覺得胸中的陰霾消散,毫無阻礙,便能進食了。目睹者都驚訝於皮××用藥的妙處。皮××能如此用藥,不愧名醫之稱。這更讓我不禁感嘆經方的神奇,實在令人難以想像。這兩次案例,一次使用萊菔,一次使用古方,都可以在瞬間開胃,因此特別記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