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純

《醫學衷中參西錄》~ 五、醫案 (29)

回本書目錄

五、醫案 (29)

1. 1.溫病兼大氣下陷

天津康××幼女,年九歲,於孟秋得溫病兼大氣下陷。

病因,因得罪其母懼譴謫,藏樓下屋中,屋窗四敞,臥床上睡著,被風吹襲遂成溫病。

證候,初得病時服藥失宜,熱邪內陷,神昏不語,後經中西醫多位診治二十餘日,病益加劇,醫者見病危已至極點,皆辭不治。繼延愚為診視,其兩目上竄,幾不見黑睛,精神昏憒,毫無知覺,身體顫動不安,時作噯聲,其肌膚甚熱,啟其齒見其舌縮而干,苔薄微黃,偶灌以水或米湯猶知下咽,其氣息不勻,間有喘時,其脈數逾六至,左部細而浮,不任重按,右部亦弦細,重診似有力,大便旬日未行。

白話文:

  • 症狀*:患者初期服藥不當,導致熱邪內陷,出現神志昏迷、無法言語的症狀。後來經過中西醫多位醫生的診治超過 20 天,病情依然加重,醫生們認為病情已到了極端危急的地步,都不願再繼續治療。後來請我前去診治,發現患者雙眼翻向上方,幾乎看不到黑眼球,精神混亂不清醒,沒有任何知覺。身體顫抖不安,時常打嗝。皮膚非常熱,張開嘴巴可以看到舌頭萎縮發乾,舌苔薄而微黃。偶爾灌入水或米湯,患者還能知道吞嚥,但呼吸不順暢,偶爾會有喘息。脈搏每分鐘超過六次,左脈細而浮,按壓較重時就摸不到了。右脈也細而緊,重按時似乎有力。患者已經好幾天沒有大便了。

診斷,此外感之熱久不退,灼耗真陰,以致肝臟虛損,木燥生風而欲上脫也。當用藥清其實熱,滋其真陰,而更輔以酸收斂肝之品,庶可救此極危之證。

白話文:

從症狀來看,這是由外部侵入的熱症久久不退,灼傷了身體本源的陰氣,導致肝臟虛弱,肝氣燥烈化風,想要向上衝脫。此時應當運用藥物清熱降火,滋養肝臟陰液,同時輔助使用酸性收斂藥物來收攝肝氣,這樣才能挽救這個極其危急的病症。

處方,生石膏(二兩軋細),野臺參(三錢),生懷地黃(一兩),淨萸肉(一兩),生懷山藥(六錢),甘草(二錢)

白話文:

處方:

  • 生石膏:二兩,磨成細粉
  • 野臺參:三錢
  • 生懷地黃:一兩
  • 淨萸肉:一兩
  • 生懷山藥:六錢
  • 甘草:二錢

共煎湯兩大盅,分三次溫飲下,每次調入生雞子黃一枚。

方解,此方即白虎加人參湯,以生地黃知母,生山藥代粳米,而又加萸肉也。此方若不加萸肉為愚常用之方,以治寒溫證當用白虎加人參湯而體弱陰虧者,今加萸肉藉以收斂肝氣之將脫也。至此方不用白虎湯加減,而必用白虎加人參為之加減者,因病至此際,非加人參於白虎湯中,不能退其深陷之熱,復其昏憒之神明也。此理參觀藥物人參解後所附醫案自明。

白話文:

譯文:

這個方劑是白虎加人參湯,不過是用生地黃代替知母、生山藥代替粳米,再加了茱萸肉。

如果不加茱萸肉,就是我常用的治療寒溫證的方劑——白虎加人參湯,適用於體弱陰虛的人。現在加了茱萸肉,目的是收斂將要脫離的肝氣。

使用白虎加人參湯的理由,是因為此時的病情若不加入人參,白虎湯無法退除深沉的熱氣,也無法恢復昏迷恍惚的心智。這個道理可以參照藥物「人參」的解說,以及附在後面的醫案。

復診,將藥三次服完,目睛即不上竄,身體安穩不復顫動,噯聲已止,氣息已勻,精神較前明瞭而仍不能言,大便猶未通下,肌膚猶熱,脈數已減,不若從前之浮弦,而右部重診仍似有力,遂即原方略為加減,俾再服之。

白話文:

複診時,病人服完三次藥物,眼睛不再上翻,身體平穩,不再顫動,打嗝已停止,呼吸已平穩,精神比之前清晰,但仍不能說話,大便尚未通暢,皮膚仍有灼熱感,脈搏次數已減少,不像之前那樣浮而有力,但右脈仍感覺有力。於是按照原處方稍作加減,讓病人繼續服藥。

處方,生石膏(兩半軋細),野臺參(三錢),生懷地黃(一兩),淨萸肉(六錢),天冬(六錢),甘草(二錢)

白話文:

藥方:

  • 生石膏(兩分之一研磨成細末)
  • 野臺參(三錢)
  • 生懷地黃(一兩)
  • 狗腎(六錢)
  • 天冬(六錢)
  • 甘草(二錢)

共煎湯兩盅,分兩次溫飲下,每次調入生雞子黃一枚。

三診,日服藥一劑,連服兩日,熱已全退,精神之明瞭似將復原而仍不能言,大便仍未通下,間有努力欲便之象,遂用灌腸法以通其便。再診其脈六部皆微弱無力,知其所以不能言者,胸中大氣虛陷,不能上達於舌本也。宜於大劑滋補藥中,再加升補氣分之品。

白話文:

就診三次,每天服用一劑藥,連續服用了兩天,發熱症狀已經全部消退,精神狀態也明顯好轉,似乎快要恢復了,但仍然不能說話,大便也還沒有通暢,偶爾會出現想要排便的跡象,於是使用了灌腸法來促進排便。再次診脈,她的六部脈象都很微弱無力,知道她之所以不能說話,是胸中氣虛陷落,不能上升到舌根所致。應該在滋補藥中,再多加一些升補氣分的藥材。

處方,生懷山藥(一兩),大甘枸杞(一兩),沙參(一兩),天冬(六錢),寸麥冬(六錢),生箭耆(三錢),野臺參(三錢),升麻(一錢),桔梗(一錢)

白話文:

處方:

  • 生懷山藥:60 克
  • 大甘枸杞:60 克
  • 沙參:60 克
  • 天冬:30 克
  • 寸麥冬:30 克
  • 生箭耆:15 克
  • 野臺參:15 克
  • 升麻:6 克
  • 桔梗:6 克

共煎湯一盅半,分兩次溫服下。

效果,將藥煎服兩劑,遂能言語,因即原方去升麻減沙參之半,再加萸肉、生麥芽各三錢,再服數劑以善後。

白話文:

用藥煎煮後服用兩劑,病人就能說話了。因此,我沿用原來的藥方,去掉了升麻,減半了沙參,又加入了茱萸肉和生麥芽各三錢,再服用了幾劑以鞏固療效。

說明,醫者救危險將脫之證喜用人參,而喻嘉言謂氣若上脫,但知重用人參轉令人氣高不返,必重用赭石輔之始能奏效,此誠千古不磨之論也。此方中之用人參原非用其救脫,因此證真陰大虧,惟石膏與人參並用,獨能於邪火熾盛之時立復真陰,此白虎加人參湯之實用也。至於萸肉,其補益氣分之力遠不如參,而其挽救氣分之上脫則遠勝於參。誠以肝主疏泄,人之元氣甚虛者,恆因肝之疏泄過甚而上脫,重用萸肉以斂肝使之不復疏泄,則元氣之欲上脫者即可不脫,此愚屢次用之奏效而確知其然者也。

白話文:

中醫治療瀕臨死亡的患者,常喜歡使用人參,但喻嘉言指出,如果氣已上脫,只用重劑量的人參,反而會使氣勢過盛而不回歸,必須搭配重用赭石才能奏效,這是一條千古不變的道理。

此方中使用人參並非為了搶救脫症,而是因為此症真陰嚴重虧損,只有石膏與人參合用,才能在邪火旺盛的時候,立即恢復真陰。這就是白虎湯加人參湯的實際作用。

至於萸肉,其補益氣分的功效遠不如人參,但其挽救氣分上脫的功效卻遠勝於人參。因為肝主疏泄,元氣極度虛弱的人,往往是因為肝臟疏泄過度而導致氣分上脫。重用萸肉斂肝,使其不再過度疏泄,那麼元氣的上脫趨勢就能停止。我多次使用此法,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確信其功效。

2. 2.溫病兼氣虛氣鬱

天津遲氏婦,年二十二歲,於季秋得溫病。

病因,其素日血分不調,恆作灼熱,心中亦恆發熱,因熱貪涼,薄受外感,即成溫病。

證候,初受外感時,醫者以溫藥發其汗,汗出之後,表裡陡然大熱,嘔吐難進飲食,飲水亦恆吐出,氣息不調,恆作呻吟,小便不利,大便泄瀉日三四次,其舌苔薄而黃,脈象似有力而不實,左部尤不任重按,一分鐘百零二至,搖搖有動象。

白話文:

症狀

當剛開始受到外來病邪侵襲時,醫生會用溫熱的藥物發汗。出汗後,身體內外突然發熱,嘔吐,難以下嚥,喝水也總會吐出來,呼吸不順,經常呻吟,小便不利,大便一天腹瀉三四次,舌苔薄而黃,脈象看似有力但實際上虛弱,尤其是左側脈象不能承受重按,一分鐘脈搏102次,脈象搖搖晃晃,有動搖的徵象。

診斷,其胃中為熱藥發表所傷,是以嘔吐,其素日陰虧,肝腎有熱,又兼外感之熱內迫,致小便不利水歸大腸是以泄瀉,其舌苔薄而黃者,外感原不甚劇(舌苔薄,亦主胃氣虛),而治以滋陰、清熱、上止嘔吐、下調二便之劑。

白話文:

從診斷來看,病人的胃部受到發汗藥物的損傷,因此導致嘔吐。平時體質較虛,肝腎有熱,加上外感熱邪內侵,導致小便不通暢,水分轉而流向大腸,因此出現腹瀉。舌苔薄而黃,說明外感熱邪並不是很嚴重(舌苔薄,也表示胃氣虛弱)。治療方法以滋陰清熱為主,上焦止嘔,下焦調利二便。

處方,生懷山藥(一兩),滑石(八錢),生杭芍(八錢),生懷地黃(六錢),清半夏(五錢溫水洗三次),碎竹茹(三錢),生麥芽(三錢),淨青黛(二錢),連翹(二錢),甘草(三錢),鮮茅根(四錢)

白話文:

處方:

  • 生懷山藥:1 兩
  • 滑石:8 錢
  • 生杭芍:8 錢
  • 生懷地黃:6 錢
  • 清半夏(用溫水洗三次):5 錢
  • 碎竹茹:3 錢
  • 生麥芽:3 錢
  • 淨青黛:2 錢
  • 連翹:2 錢
  • 甘草:3 錢
  • 鮮茅根:4 錢

藥共十一味,先將前十味水煎十餘沸,再入茅根同煎七八沸,其湯即成,取清湯兩盅,分三次溫飲下。服醫藥後防其嘔吐可口含生薑一片,或於煎藥時加生薑三片亦可。至藥房中若無鮮茅根,可用干茅根兩半煎湯,以之代水煎藥。

白話文:

藥材總共有十一種,先將前十種藥材用水煎煮十多次,再放入茅根一起煎煮七到八次,煮出的湯劑就完成了。取兩盅清澈的湯劑,分三次溫熱喝下。服藥後,如果擔心嘔吐,可以含一片生薑;或者在煎藥時加入三片生薑也可以。如果藥房沒有新鮮的茅根,可以用半兩乾茅根煎湯,代替水來煎藥。

方解,方中之義,山藥與滑石並用,一滋陰以退熱而能固大便,一清火以退熱而善利小便;芍藥與甘草並用,為甘草芍藥湯,仲師用之以復真陰,而芍藥亦善利小便,甘草亦善補大便,彙集四味成方,即拙擬之滋陰清燥湯也。以治上有燥熱下焦滑瀉之證,莫不隨手奏效。半夏善止嘔吐,然必須洗淨礬味(藥房清半夏亦有礬),屢洗之則藥力減,是以用至五錢。竹茹亦善止嘔吐,其碎者為竹之皮,津沽藥房名為竹茹粉,其止嘔之力較整者為優。至於青黛、生薑亦止嘔吐之副品也。用生麥芽、鮮茅根者,以二藥皆善利小便,而又善達肝木之郁以調氣分也。用生地黃者,以其為滋補真陰之主藥,即可為治脈數動搖者之要藥也。

白話文:

方劑的原理是:山藥和滑石一起使用,山藥滋陰退熱,能使大便成形;滑石清火退熱,能促進小便。芍藥和甘草一起使用,組成甘草芍藥湯,仲景用它來恢復正氣陰液,而芍藥也能促進小便,甘草也能調理大便。這四種藥材合在一起,就是我設計的滋陰清燥湯。用它來治療上焦燥熱,下焦腹瀉的症狀,幾乎都能手到病除。

半夏能止嘔吐,但必須洗淨礬味(藥房裡賣的半夏也有礬)。洗的次數多了,藥效就會減弱,所以用了五錢。竹茹也能止嘔吐,它的碎末就是竹子的皮,藥店裡叫竹茹粉,止嘔效果比整根的更好。青黛和生薑也是止嘔吐的輔助品。

使用生麥芽和鮮茅根,是因為這兩種藥材都能促進小便,還能疏通肝氣鬱結,調節氣血運行。使用生地黃,是因為它是滋補正氣陰液的主藥,也是治療脈搏數動的要藥。

復診,將藥煎服一劑,嘔吐與泄瀉皆愈,小便已利,脈象不復搖搖,仍似有力,至數未減,其表裡之熱稍退,氣息仍似不順,舌苔仍黃,欲投以重劑以清其熱,猶恐大便不實,擬再治以清解之劑。

白話文:

再次就診。將藥煎服一劑後,嘔吐和腹瀉均已痊癒,小便也順暢了。脈象不再浮動,仍然有力,心跳次數未減少。體表的熱氣有所退卻,但呼吸仍不順暢。舌苔仍然發黃。想要投以重劑來清除熱氣,但又擔心大便溏稀。因此,打算再使用清解熱氣的藥方。

處方,生懷地黃(一兩),玄參(八錢),生杭芍(六錢),天花粉(六錢),生麥芽(三錢),鮮茅根(三錢),滑石(三錢),甘草(三錢)

白話文:

藥方:

  • 生懷地黃 一兩
  • 玄參 八錢
  • 生杭芍 六錢
  • 天花粉 六錢
  • 生麥芽 三錢
  • 鮮茅根 三錢
  • 滑石 三錢
  • 甘草 三錢

共煎湯一大盅,分兩次溫服下。

三診,將藥煎服後,病又見輕,家人以為病愈無須服藥矣,至翌日晚十一點鐘後,見其面紅,精神昏憒,時作呻吟,始知其病猶未愈。及愚診視時,夜已過半,其脈左右皆弦硬而長,數近七至,兩目直視,其呻吟之聲,似阻隔不順,舌苔變黑,問其心中何如?自言熱甚,且覺氣息不接續,此其氣分虛而且郁,又兼血虛陰虧,而陽明之熱又熾盛也。其脈近七至者,固為陰虛有熱之象,而正氣虛損不能抗拒外邪者,其脈亦恆現數象,至其脈不為洪滑而為弦硬者,亦氣血兩虧邪熱熾盛之現象也。擬用白虎加人參湯,再加滋陰理氣之品,蓋此時大便已實,故敢放膽治之。

白話文:

在服用煎藥後,病症有所減輕,家人都以為病已痊癒,不再需要服藥了。到了第二天晚上十一點後,發現病人面部潮紅,精神昏沉,時常呻吟,才明白他的病還沒好。等到我診視時,夜已過半,他的脈搏左右兩側都弦硬而長,每分鐘跳動接近七至次,兩眼直視,呻吟聲像是被東西堵住了,舌苔變黑。詢問他身體狀況如何,他自述感到非常熱,而且呼吸不暢通。

這說明他的氣虛且鬱滯,又兼有血虛陰虧,而陽明經的熱症又很旺盛。脈搏每分鐘跳動接近七至次,固然是陰虛有熱的徵象,而正氣虛弱,不能抵禦外邪,脈搏也會經常表現出跳動較快的現象。至於脈搏不洪滑而弦硬,也是氣血兩虧,邪熱旺盛的徵象。

準備使用白虎加人參湯,再加入滋陰理氣的藥材,因為此時大便已成形,所以敢於大膽用藥治療。

處方,生石膏(五兩軋細),野臺參(六錢),知母(六錢),天花粉(六錢),玄參(六錢),生杭芍(五錢),生萊菔子(四錢搗碎),生麥芽(三錢),鮮茅根(三錢),粳米(三錢),甘草(三錢)

白話文:

藥方:

  • 生石膏:250 克,研磨成細粉
  • 野山參:30 克
  • 知母:30 克
  • 天花粉:30 克
  • 玄參:30 克
  • 生懷芍藥:25 克
  • 生萊菔子:20 克,搗碎
  • 生麥芽:15 克
  • 鮮茅根:15 克
  • 粳米:15 克
  • 甘草:15 克

共煎湯一大碗,分四次溫飲下,病愈不必盡劑。

效果,將藥分四次服完,熱退強半,精神已清,氣息已順,脈象較前緩和,而大便猶未通下,因即原方將石膏改用四兩,萊菔子改用二錢,如前煎服,服至三次後,大便通下,其熱全退,遂停後服。

白話文:

**效果:**服藥四次後,體溫大幅下降,精神清醒,呼吸順暢,脈象比之前平穩,但大便還未排出。因此,修改原方,將石膏增加到四兩,萊菔子減少到二錢,按照之前的方子煎服。服藥三次後,大便通暢,體溫完全消退,於是停止繼續服藥。

說明,愚用白虎加人參湯,或以玄參代知母(產後寒溫證用之)、或以芍藥代知母(寒溫兼下痢者用之)、或以生地黃代知母(寒溫兼陰虛者用之)、或以生山藥代粳米(寒溫熱實下焦氣化不固者用之、產後寒溫證用之),又恆於原方之外,加生地黃、玄參、沙參諸藥以生津液,加鮮茅根、蘆根、生麥芽諸藥以宣通氣化,初未有加萊菔子者,惟此證之氣分虛而且郁,白虎湯中加人參可補其氣分之虛,再加萊菔子更可理其氣分之郁也。至於萊菔子必須生用者,取其有升發之力也。又須知此證不治以白虎湯而必治以白虎加人參湯者,不但為其氣分虛也,凡人外感之熱熾盛,真陰又復虧損,此乃極危險之證,此時若但用生地黃、玄參諸滋陰之品不能奏效,即將此等藥加於白虎湯中亦不能奏效,惟生石膏與人參並用,獨能於邪熱熾盛之時立復真陰,此所以傷寒汗吐下後與渴者治以白虎湯時,仲聖不加他藥而獨加人參也。

白話文:

我常使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產後寒熱證。有時候我會用玄參代替知母,適合產後出現寒熱兼有下痢症狀的患者;用芍藥代替知母,適合寒熱兼有下痢症狀的患者;用生地黃代替知母,適合寒熱兼有陰虛症狀的患者;用生山藥代替粳米,適合寒熱兼有下焦氣化不固的患者。

此外,我也常常在原方中加入生地黃、玄參、沙參等藥物以滋潤津液;加入鮮茅根、蘆根、生麥芽等藥物以宣通氣化。之前我從未加入萊菔子,但這個證型的氣分虛弱又鬱滯,在白虎湯中加入人參可以補虛,再加入萊菔子更可以理氣。

萊菔子必須生用,才能發揮其升發作用。需要知道的是,治療這個證型不能單用白虎湯,而要用白虎加人參湯。這不僅是因為氣分虛弱,凡是外感熱邪盛,真陰又虧損的,都是很危險的證型。此時如果只用生地黃、玄參等滋陰藥,不能見效;即使將這些藥加到白虎湯中,也不能見效。只有生石膏和人參同時使用,才能在邪熱盛的時候迅速恢復真陰。所以傷寒汗吐下後口渴,仲景在使用白虎湯時,不加入其他藥物,只加入人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