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怡

《傷寒貫珠集》~ 卷一·太陽篇上 (6)

回本書目錄

卷一·太陽篇上 (6)

1. 表實裡虛四逆湯先救里一條

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瘥。身體疼痛。當救其里。宜四逆湯

發熱身疼痛。邪在表也。而脈反沉。則脈與病左矣。不瘥者。謂以汗藥發之而不瘥也。以其裡氣虛寒。無以為發汗散邪之地。故與四逆湯。舍其表而救其里。如下利身疼痛之例也。

白話文:

身體發熱、肌肉疼痛,表示邪氣在體表。但是脈象卻反沉,這表示脈象與病情不符。如果治療後不見好轉,表示用發汗藥治療無效。因為患者的內部氣血虛寒,沒有足夠的氣力來發汗散邪。因此,採用四逆湯,放棄調理體表,而調理內部的情況。就像腹瀉腹痛,也需要治療內部的案例一樣。

四逆湯方

附子(一枚),乾薑(一兩半),炙甘草(二兩)

白話文:

生附子(一顆) 乾薑(150克) 炙甘草(200克)

上三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2. 陽微先汗陰微先下隨脈施治一條

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脈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主之。

白話文:

太陽病沒有好轉,脈搏上無論陰脈陽脈都停滯。患者一定會先發抖出汗後才會好。如果只有陽脈微弱,就會先出汗後好轉。如果只有陰脈微弱,就要用瀉下的方法來治療。要想用瀉下的方法,應該使用「調胃承氣湯」來治療。

脈陰陽俱停者。陰陽諸脈。兩相停勻。而無偏勝也。既無偏勝。則必有相持不下之勢。故必至於戰而汗出。而後邪氣乃解。振慄者。陰陽相爭之候也。但陽脈微者。陽邪先衰。故當汗出而解。但陰脈微者。陰邪先衰。故可下之而解。所謂攻其堅而不入者。攻其瑕而立破也。然本論云、尺中脈微者。

白話文:

如果脈象中陰陽脈絡都停止跳動,說明陰陽脈絡相互對稱而沒有偏勝。既然沒有偏勝,那麼必定是陰陽脈絡相互制約,難分勝負。所以最終必定會陷入僵持,導致汗出,邪氣才能解除。振慄(顫抖)是陰陽相爭的徵兆。

如果陽脈微弱,說明陽邪先衰,所以應該通過發汗來解除。如果陰脈微弱,說明陰邪先衰,所以可以通過攻下(瀉藥)來解除。這是因為攻堅固而不可入,攻虛弱而立即可破。

但是,本論中說,「尺中脈微者,營陰也」,說明尺脈微弱是因為陰血受損。

不可下。此又云、但陰脈微者。下之而解。蓋彼為正虛而微。此為邪退而微也。脈微則同。而辨之於邪與正之間。亦未易言之矣。調胃承氣乃下藥之最輕者。以因勢利導。故不取大下而取緩行耳。夫傷寒先汗後下者。法之常也。或先汗或先下。隨脈轉移者。法之變也。設不知此而汗下妄施。

白話文:

不可下針。還有人說,只有陰脈微弱的,瀉下就能解開。這是因為那是正氣虛弱而微弱,而這是邪氣退卻而微弱。脈象微弱是相同的,但辨別是邪是正,也不容易說清楚。調胃承氣湯是最輕的下藥,因為它因勢利導,所以不是大瀉,而是緩瀉而已。傷寒先發汗後瀉下的,這是常法。有的先發汗有的先瀉下,隨著脈象變化而改變的,是變法。假若不知道這些,而隨便使用發汗和瀉下的方法。

寧不為逆耶。

調胃承氣湯

大黃(四兩去皮),炙甘草(二兩),芒硝(半斤)

白話文:

  • 大黃:4兩(去除外皮)
  • 炙甘草:2兩
  • 芒硝:半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納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溫服之。

3. 傷寒裡虛法先補里二條

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

傷寒裡虛則悸。邪擾則煩。二三日悸而煩者。正虛不足。而邪欲入內也。是不可攻其邪。但與小建中湯溫養中氣。中氣立則邪自解。即不解。而攻取之法。亦可因而施矣。仲景御變之法如此。誰謂傷寒非全書哉。

白話文:

傷寒患者如果內裡虛弱,就會心悸。外邪侵擾,就會煩躁。如果幾日內出現心悸和煩躁的症狀,說明身體正氣不足,外邪想要入侵。此時不應攻邪,而應服用小建中湯溫養中氣。中氣恢復後,外邪自然會消散。如果外邪未消散,再採取攻取之法也不遲。這就是仲景運用變法的原則。誰說傷寒論不夠全面呢?

小建中湯方

桂枝(去皮),炙甘草生薑(各三兩),芍藥(六兩),膠飴(一升),大棗(十二枚擘)

白話文:

桂枝(去掉樹皮),炙烤過的甘草,生薑(各三兩),芍藥(六兩),膠飴(一升),大棗(十二顆,剖開)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納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

脈結代者。邪氣阻滯而營衛澀少也。心動悸者。神氣不振而都城震驚也。是雖有邪氣。而攻取之法。無所施矣。故宜人參、薑、桂。以益衛氣。膠、麥、麻、地、甘棗。以益營氣。營衛既充。脈復神完。而後從而取之。則無有不服者矣。此又擴建中之制。為陰陽並調之法如此。今人治病。不問虛實。概與攻發。豈知真氣不立。病雖去。亦必不生。況病未必去耶。

白話文:

脈象出現跳動不規律,這是由於邪氣阻滯,導致營氣和衛氣運行不暢所致。心悸不安,是神氣虛弱,導致心臟受到震盪。

此時儘管體內有邪氣,但卻無法採取攻取的方法治療。因此,應使用人參、生薑、桂枝等溫補之品來增強衛氣;膠艾、麥冬、麻黃、地黃、甘棗等滋養之品來增強營氣。

營氣和衛氣充足後,脈象會恢復正常,身體狀態也會好轉。此時再進行治療,一定會有效。

這是中醫治病的又一種方法,即調和陰陽之法。如今有人治病,不分虛實,一概用攻補之法。殊不知真氣不存,即使疾病痊癒,身體也難以恢復健康。何況疾病也不一定能治癒呢?

甘草湯,一名復脈湯

甘草(四兩炙),生薑(三兩),桂枝(三兩去皮),人參(二兩),阿膠(二兩),麥冬(半升去心),生地(一斤),麻仁(半升),大棗(三十枚)

白話文:

甘草(四兩,經過處理) 生薑(三兩) 桂枝(三兩,去掉皮) 人參(二兩) 阿膠(二兩) 麥冬(半升,去掉心) 生地黃(一斤) 麻仁(半升) 大棗(三十顆)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內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

4. 結陰代陰脈法一條

脈按之來緩而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

白話文:

脈搏按起來緩慢而時不時停頓一下再繼續跳動,這種脈象叫做「結脈」。又有一種脈象,脈搏跳動後停頓一下,然後再跳動,跳動幾次後又停頓一下,這種脈象也叫做「結脈」,這是陰證的表現。脈搏跳動後停頓一下,不能自行繼續跳動,過一會兒才又跳動,這種脈象叫做「代脈」,也是陰證的表現。出現這種脈象,疾病往往難以治療。

脈來數時一止復來者。名曰促。脈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結者。邪氣結滯。而脈之行不利也。又結與代。相似而實不同。結脈止而即還。不失至數。但少瘥遲耳。代脈止而不還。斷已復動。有此絕而彼來。代之意。故名曰代。而俱謂之陰者。結代脈皆為陰。故謂之結陰代陰也。

白話文:

脈搏有時出現短暫停頓,再恢復跳動的現象,稱為「促脈」。脈搏有時出現較長的停頓,再恢復跳動的現象,稱為「結脈」。結脈是因為邪氣凝結滯留,阻礙脈絡運行。結脈與代脈相似,但實際上有所不同。結脈停頓後立即恢復跳動,脈搏頻率沒有明顯變化,只是跳動稍微緩慢。代脈停頓後不會立即恢復跳動,而是斷斷續續,此起彼落,有停有動。因此稱為「代脈」。結脈和代脈都屬於陰脈,所以統稱為「結陰」和「代陰」。

凡病得此脈者。攻之則邪未必去而正轉傷。補之則正未得益而邪反滯。故曰難治。仲景因上條脈結代。而詳言其狀如此。

白話文:

凡是得了這種脈象的病人,攻伐它不一定能去除邪氣,反而會損傷正氣。補益它,正氣還沒有得到好處,邪氣反而會滯留。因此說很難治療。仲景由於上一條脈搏結代,所以詳細說明它的表現就是這樣。

以上並太陽權變之法。權變者。謂有汗證而不得逕用汗藥也。而其間或取小汗。或待其自解。或兼清熱。或兼消飲。或先救里。或建中氣。或養營衛。種種不同。世道日降。人心不古。凡所患病。類多兼證。學者於此等變法。尤當著意。故特類列於此。凡二十三條。

白話文:

以上是根據太陽病證變化而靈活應變的方法。權變的意思是:雖然有出汗的症狀,但不能直接使用發汗藥。而是根據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治療措施,例如:發點小汗、等候汗液自行消散、兼用清熱藥、兼用消食藥、先搶救內臟、補益中氣、滋養營衛,方法各不相同。現在社會風氣日漸衰落,人心不再像古人那般淳樸。凡是患病,大都屬於兼證。學者對於這些變法的醫治方法,必須特別用心。因此,我把這些方法特別列舉出來,共有二十三條。

5. 服桂枝湯後證治六條

太陽病。初服桂枝。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

白話文:

太陽病患者剛開始服用桂枝湯後,如果症狀沒有減輕,反而更加煩躁不安的。首先針刺風池、風府穴位,然後再服用桂枝湯,就可以治癒了。

太陽病與桂枝湯。於法為當矣。乃初服之。反加煩熱而不解者。陽邪痹於陽而不去也。風池、風府、陽維之會。陽維者。諸陽之所維。刺之所以通陽痹。痹通。然後與桂枝取汗則愈。此仲景法中之法也。

白話文:

太陽病使用桂枝湯是正確的治療方法。但是,如果患者服用後反而煩熱加重,症狀沒有好轉,說明陽邪鬱滯在陽經中沒有解除。風池、風府是陽維經的交會穴位。陽維經是諸陽經的通路,所以針刺這些穴位能夠疏通陽經鬱滯。鬱滯通暢後,再服用桂枝湯發汗,就可以治癒疾病。這就是「仲景法中之法」的精髓。

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如瘧。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白話文:

服用桂枝湯後,如果大量出汗、脈搏洪大,依法繼續服用桂枝湯。若症狀類似瘧疾,每天發作兩次,出汗後症狀便會緩解,則應服用桂枝二麻黃一湯。

服桂枝湯。汗雖大出而邪不去。所謂如水淋漓。病必不除也。若脈洪大。則邪猶甚。故宜更與桂枝取汗。如前法者。如啜熱稀粥。溫覆取汗之法也。若其人病形如瘧。而一日再發。則正氣內勝。邪氣欲退之徵。設得汗出。其邪必從表解。然非重劑所可發者。桂枝二麻黃一湯以助正而兼散邪。而又約小其制。乃太陽發汗之輕劑也。

白話文:

服用桂枝湯。即使汗出很多,但邪氣仍未散去。這就像被水淋濕一樣。病症一定不會痊癒。如果脈象洪大,則證明邪氣仍然很盛。因此,應繼續服用桂枝來發汗,方法與前面所述相同。比如喝熱稀粥,蓋上被子發汗。如果患者的病狀類似瘧疾,而一日發作兩次,則表明正氣內盛,邪氣即將退去的徵兆。如果能發汗,邪氣必定從表而解。然而,這不是重劑所能發揮的作用。桂枝二兩、麻黃一兩湯,既可以助正氣,又可以兼散邪氣。而劑量較小,是太陽發汗法的輕劑。

桂枝二麻黃一湯方(論見後)

桂枝(去皮一兩十七銖),大棗(五枚擘),炙甘草,芍藥,生薑(各一兩六銖),麻黃(十六銖去節),杏仁(十六個去皮尖)

白話文:

  • 桂枝(去皮):25 克
  • 大棗:5 枚(掰開)
  • 炙甘草:25 克
  • 芍藥:25 克
  • 生薑:25 克
  • 麻黃:3 克(去節)
  • 杏仁:16 顆(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服桂枝湯後。大汗出。脈洪大。與上條同。而大煩渴不解。則其邪去表而之裡。不在太陽之經。而入陽明之腑矣。陽明者。兩陽之交。而津液之腑也。邪氣入之。足以增熱氣而耗津液。是以大煩渴不解。方用石膏。辛甘大寒。直清胃熱為君。而以知母之鹹寒佐之。人參、甘草、粳米之甘。

白話文:

服用桂枝湯後,大量出汗,脈搏洪大。與前面所敘的症狀相同,但是大煩渴一直沒有解決。這說明病邪從表層進入裏層,不再在太陽經,而是進入陽明腑了。陽明腑是兩個陽經交會之處,也是津液所在的腑。邪氣進入陽明腑,會加重熱氣而耗損津液,所以會導致大煩渴不解。

此時應使用石膏來治療。石膏性辛甘大寒,可清胃熱,為君藥。佐以知母的鹹寒之性。人參、甘草、粳米的甘味

則以之救津液之虛。抑以制石膏之悍也。曰白虎者。蓋取金氣徹熱之義云耳。

白虎加人參湯

人參(三兩),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粳米(六合),石膏(一斤碎)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邪在表也。心下滿微痛。飲在裡也。此表間之邪。與心下之飲。相得不解。

白話文:

將五種辛香料加到一桶水中,煮到米煮熟成湯。過濾掉渣滓。溫熱後,一天服用三次,每次一升。或者服用桂枝湯。

如果仍然頭頸疼痛,發熱潮紅,不出汗,心窩微微疼痛,小便不利,可以使用去除桂枝並加入茯苓、白朮的湯藥。

頭頸疼痛,發熱潮紅,不出汗,是因為邪氣在體表。心窩微微疼痛,是因為體內有飲水。表間的邪氣和心下的飲水互相作用,無法解除。

是以發之而不從表出。奪之而不從下出也。夫表邪挾飲者。不可攻表。必治其飲而後表可解。桂枝湯去桂加茯苓白朮。則不欲散邪於表。而但逐飲於裡。飲去則不特滿痛除。而表邪無附。亦自解矣。

白話文:

因此,使表邪向外發散而不從表而出。奪取體內的邪氣而不從下而出。如果表邪夾帶著飲液,不可攻表,必須先治療飲液,表邪才能解除。桂枝湯除去桂枝,加入茯苓和白朮,這樣就不想讓邪氣散發到表,而只驅逐體內的飲液。飲液排出後,不僅滿腹疼痛消失,表邪無處依附,自然也會解除。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

於桂枝湯內去桂枝。加茯苓、白朮各三兩。余依前法煮服。小便利即愈。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

白話文:

原本的桂枝湯中,將桂枝去除,加入茯苓、白朮各三兩。其他步驟按原來的藥方煎服。小便不暢的症狀很快就好了。

傷寒時,脈象浮沉不定,會自汗、小便頻繁、心煩意亂、輕微怕冷、腳部抽筋。如果仍然給予桂枝湯,想用來治療表證,這是錯誤的。這樣就會出現手腳冰涼、喉嚨乾燥、煩躁嘔吐的症狀。此時應服用甘草乾薑湯,來恢復陽氣。

如果手腳變暖,可以再服用芍藥甘草湯。這樣腳部抽筋的症狀就會緩解。

如果胃氣不調,出現胡言亂語的現象,可以服用少量的調胃承氣湯。

如果再次發汗,而且還用燒針治療的話,可以使用四逆湯來治療。

脈浮。自汗出。微惡寒者。雖傷於寒而表不實。乃桂枝湯證也。然小便數。心煩。腳攣急。則陰虛而裡熱矣。

是當以甘辛攻表。而以甘寒顧里。乃反與桂枝湯。治表而遺里。宜其得之而便厥也。咽中干。煩躁吐逆。皆陰虛陽逆之象。設非以溫藥徒攻其表。何至此哉。夫既陰虛於下。而又陽逆於上。則必先復陽氣而後復陰氣。故作甘草乾薑湯甘辛復陽之劑。陽復則厥愈而足溫矣。更作芍藥甘草湯甘酸復陰之劑。

白話文:

這種情況應該用甘辛的藥物來治療表證,同時用甘寒的藥物來保護裏證。然而桂枝湯卻相反,只治表證而忽略了裏證,所以會出現治療表證後反而出現腹瀉的情況。咽喉乾澀、煩躁、嘔吐反胃,這些都是陰虛陽盛的表現。如果不使用溫藥來治療表證,怎麼會導致這種情況呢?由於既有下焦的陰虛,又有上焦的陽盛,所以必須先恢復陽氣,才能再恢復陰氣。因此製作甘草乾薑湯,這是一種甘辛溫陽的方劑。陽氣恢復後,腹瀉就會好轉,足部也會溫暖。再製作芍藥甘草湯,這是一種甘酸滋陰的方劑。

陰生則兩腳自伸矣。陰陽既復。而或胃氣有未和。因而譫語者。則少與調胃承氣湯以和其胃。胃和則譫語止矣。蓋甘草、乾薑。固足以救虛陽之逆。而亦能傷胃氣之和。此鹹寒調胃之法。不得不斡旋於陰陽既復之後也。若重發汗。復加燒針。是逆而再逆。其厥逆之象。必有加於前。

白話文:

當陰氣生長時,兩腳自然會伸展開來。陰陽調和後,如果胃氣還沒有恢復,因而產生胡言亂語的症狀,就適度給予調胃承氣湯來調和胃氣。胃氣調和後,胡言亂語就會停止。甘草和乾薑雖然可以救治虛陽上逆,但同時也會損傷胃氣的和諧。所以,這種鹹寒調胃的方法不得不在陰陽調和後才慎重使用。如果再次發汗,又加上灸法,就是逆上加逆,其厥逆的現象必定會加重。

而補救之法。必非甘草、乾薑所能勝任者矣。四逆湯甘辛大熱。乃克復陽氣之大藥也。此條前後用藥。溫涼補瀉。絕不相謀。而適以相濟。非深造自得。卓有成見者。烏能及此。

白話文:

然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肯定不是單靠甘草和乾薑就能勝任的。四逆湯具有甘辛大熱的性質,是強壯陽氣的重要藥方。這條方劑先後用藥,溫熱和涼性、滋補和瀉下,看似互相矛盾,但卻能互相配合,相得益彰。如果不是深入研究、自得其法,並具有高超見解的人,怎能做到這一點呢?

甘草乾薑湯方

甘草(四兩炙),乾薑(二兩)

上㕮咀。以水三升。煮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芍藥甘草湯方

芍藥(四兩),甘草(四兩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問曰、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干。兩脛拘急而譫語。師言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後如師言。何以知之。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則為風。大則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病證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亡陽故也。厥逆咽中干。

白話文:

問題:

病症表現為陽虛寒症狀,按照治療方法治療後卻加重了。逆氣堵塞在咽喉,兩腿緊縮拘急,胡言亂語。老師說,半夜手腳會發熱,兩腳會伸直。後來果然如老師所說。他是怎麼知道的?

回答:

寸口脈浮大,浮主風,大主虛。風邪會產生輕微發熱,虛症會導致兩腿攣縮。病症表現與桂枝湯相符,因此在方中加了附子參。增加桂枝的劑量以發汗,附子可以溫暖經絡,因為患者陽氣不足。逆氣堵塞在咽喉的緣故。

煩躁。陽明內結。譫語煩亂。更飲甘草乾薑湯。夜半陽氣還。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爾乃脛伸。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譫語。故知病可愈。

白話文:

心煩意亂。陽明經內有熱邪鬱結。胡言亂語,脈象混亂。再服用甘草乾薑湯。到了半夜,陽氣逐漸恢復。雙腳應該發熱。小腿仍有些拘急。再給予芍藥甘草湯。這樣小腿就能伸展。以承氣湯調和腸胃,使大便稍稀,就能止住胡言亂語。所以知道這個病可以治癒。

此即前條之意。而設為問答。以明所以增劇及所以病愈之故。然中間語意殊無倫次。此豈後人之文耶。昔人讀考工記謂不類於周官。余於此條亦云。成氏云、陽旦、桂枝湯別名。

白話文:

這就跟前面所說的道理一樣。但它把問題和答案分開來寫,為了說明病情加重和康復的原因。但是中間的文辭很雜亂。難道這是後人寫的嗎?以前的人讀《考工記》,認為它與《周官》的風格不一致。我也認為這部分內容是如此。成無己說,「陽旦」是桂枝湯的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