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震名

《傷寒尋源》~ 下集 (18)

回本書目錄

下集 (18)

1. 乾薑附子湯

乾薑(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按下後則陰氣盛而陽已虛。復發汗以散其陽。則虛陽擾亂。故晝日煩躁不得眠也。夜而安靜。非吉兆也。止以入夜純陰用事。而衰陽欲躁擾不能也。此法不用甘草。較四逆湯尤峻。

白話文:

在使用下法之後,陰氣旺盛而陽氣已經虛弱。再發汗來分散陽氣,那麼虛弱的陽氣就會擾亂。因此白天煩躁不安,晚上才能安靜下來。這並不是吉兆。只是因為到了晚上純粹的陰氣開始發生作用,衰弱的陽氣想煩躁不安卻不能。這個藥方不用甘草,比四逆湯更加厲害。

取其直破陰霾。復還陽氣。必審無嘔渴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則煩躁的為虛陽擾亂之煩躁。乃可主以此方而不至誤用也。

白話文:

用這個藥方來直接去除陰霾,恢復陽氣。必須仔細確認沒有嘔吐、口渴的外感表證,脈搏沉而微弱、身體沒有高熱的人。那麼煩躁就是虛陽擾亂而引起的煩躁。纔可以根據這個藥方治療,纔不會誤用。

獨陰自治於陰分。孤陽自擾於陽分。故用姜附助陽以配陰。

2. 白通湯

乾薑附子湯原方。加蔥白四莖。煎服法照前。

白話文:

乾薑附子湯的原始配方,再加上四根蔥白。煎煮服用的方法同前。

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按少陰下利。腎中真陽。將隨下利而亡。故以姜附溫腎。而加蔥白以升舉下陷之真陽也。

白話文:

少陰病引發的下痢,可用白通湯治療。少陰下痢,腎中的真陽之氣將會隨同下痢而流失,所以用生薑、附子溫補腎陽,再加蔥白升舉下陷的真陽。

3. 白通加豬膽汁湯

白通湯原方。加人尿五合。豬膽汁一合。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納豬膽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溫再服。

白話文:

白通湯的原配方如下:加入人尿五合、豬膽汁一合,加上三升水,煮取一升。去除浮渣,加入豬膽汁、人尿,攪拌使之相容。分為兩次溫熱服用。

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按少陰下利。治用白通。藥本不誤。正以陰氣太甚。與辛熱之藥格不相入。故加人尿豬膽汁以為嚮導。與通脈四逆加豬膽汁同義。服湯脈暴出者。乃為藥力所迫。而陽氣將泄露無餘。仍主死也。微續乃正氣漸復。故可生也。

白話文:

少陰病症狀為腹瀉,脈搏微弱的人。服用白通湯。腹瀉不止,四肢逆冷,無脈搏,乾嘔煩躁的人。服用白通加上豬膽汁的湯藥為主。根據少陰病症狀來使用白通治療是沒有錯的。但主要原因是陰氣太重,與辛熱藥物不能相容。因此,加入人尿和豬膽汁作為嚮導。與通脈四逆加豬膽汁的道理相同。服用湯藥後脈搏突然出現的人,是因為藥物的作用而導致陽氣將要洩露殆盡。仍然以死亡為主。脈搏微弱持續,則正氣逐漸恢復。所以才能生還。

4. 茯苓四逆湯

茯苓(六兩),人參(一兩),甘草(二兩),乾薑(一兩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白話文:

茯苓:六兩

人參:一兩

甘草:二兩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成八片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按未經汗下而煩躁屬陽盛。既經汗下後而煩躁屬陽虛。且汗下之後。津液告竭。故於四逆湯中。加茯苓以安下。人參以補虛也。

白話文:

發汗治療和瀉下治療一樣,如果病情還沒有好轉,病人煩躁不安的,用茯苓四逆湯治療。在病人沒有發汗和瀉下之前,煩躁不安是屬於陽氣過盛。在病人已經發汗和瀉下之後,煩躁不安是屬於陽氣虛弱。而且,發汗和瀉下之後,體內的津液已經枯竭了。所以,在四逆湯中,加入茯苓以安定心神,加入人參以補虛。

5. 四逆散

柴胡枳實(炙),甘草(炙),芍藥

白話文:

  • 柴胡:具有疏肝解鬱,清熱退燒,止痛安神的作用。

  • 枳實(炙):具有行氣寬中,消積化痰的作用。

  • 甘草(炙):具有補益脾胃,和中緩急,清熱解毒的作用。

  • 芍藥:具有養血調經,緩解疼痛,斂陰的作用。

上四味。各十分。搗篩。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6. 當歸四逆湯

當歸桂枝,芍藥,細辛(各三兩),甘草(炙),通草(各二兩),大棗(二十五枚)

白話文:

當歸、桂枝、芍藥、細辛各三兩。甘草(炒過的),通草各二兩。大棗二十五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此又屬血虛而致四逆者也。血虛則不宜姜附。重劫津液。故以當歸補血為主。佐以芍藥甘草大棗。和陰而生津。復以桂枝細辛通草。通陽而溫表。使陰陽之氣順接。則四末溫而厥逆止。

白話文:

這也是屬於血虛導致四肢逆冷的。血虛就不適合用姜附,因為重劫津液。所以以當歸補血為主。佐以芍藥、甘草、大棗。和陰而生津。再用桂枝、細辛、通草。通陽而溫表。使陰陽之氣順利接續。那麼四肢就會溫暖,厥逆也會停止。

按此方為亡血家設法。亡血家四逆。有脈細欲絕者。血虛不能榮於外也。有脈浮革者。血虛不能固於中也。同為當歸四逆湯主治。

白話文:

這個方劑適用於因失血過多導致的身體虛弱。失血過多的人,身體四肢冰冷,脈搏細弱欲絕,這是因為血虛不能滋養外周。有的人脈搏浮而無力,這是因為血虛不能固守在中焦。這兩種情況都適合用當歸四逆湯來治療。

7.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即前方。加吳茱萸二兩。生薑半斤。切。以水六升。清酒二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溫分五服。

白話文:

就是前方。加吳茱萸二兩。生薑半斤。切碎。加水六升。清酒二升。一起煮沸,取五升的藥液。過濾掉渣滓。溫服,分五次服完。

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主之。按內有久寒。不用幹姜附子者。總因亡血家慮其劫陰召變。但以吳萸生薑溫中散寒。而復以清酒和之。則陰陽和而手足自溫。

白話文:

手腳冰涼,脈息微弱欲絕。應服用當歸四逆湯。如果體內有長期寒氣,應服用當歸四逆湯加吳茱萸生薑湯。由於身體內長期寒氣,不用乾薑和附子,是擔心火氣耗損陰精,引起變化。而用吳茱萸和生薑溫暖中焦,散去寒氣,再用清酒調和,陰陽和合,手腳自然溫暖。

8. 附子湯

附子(二枚炮),茯苓(三兩),人參(二兩),白朮(四兩),芍藥(三兩)

白話文:

附子(兩枚,炮製過),茯苓(三兩),人參(二兩),白朮(四兩),芍藥(三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按經云。少陰病。身體疼。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此湯主之。沉為在裡。只宜溫里。此全以脈沉為辨。又云。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此湯主之。此又以口中和為辨。口中和而背惡寒。則非陽邪怫鬱之惡寒。乃可主以此湯而無疑。

白話文:

按照經上記述,少陰病症表現為:身體疼痛、手腳冰涼、骨節疼痛、脈搏沉緩。這種情況應該用這個湯劑來治療。脈搏沉緩表示病邪在裡,治療時只宜溫暖身體內部。這個湯劑的辨證依據是脈搏沉緩。另外,經書上還說,少陰病患病一兩天后,口中調和、背部惡寒的,應該用灸法治療。這個湯劑也適合這種情況。這個湯劑的辨證依據是口中調和。口中調和而背部惡寒,就不是陽邪鬱結所引發的惡寒,可以肯定地用這個湯劑治療。

此少陰病溫經散寒正治之法。主附子之雄烈。下消腎中之水寒。上資君主之熱化。人參助陽。芍藥和陰。茯苓利竅以逐水。白朮燥濕以燠土。併力溫托。絕不加入一毫升散之藥。但使元陽得振而病自解。

白話文:

這是治療少陰病溫經散寒的方法。以附子為君藥,它具有雄壯之性,能溫腎壯陽,散寒止痛。並以人參、芍藥、茯苓和白朮為臣藥,甘溫之品可以益氣助陽,酸寒之品可以斂陰斂陽,茯苓利尿通竅,白朮健脾燥濕。

這些藥物共同作用,可以溫中散寒,扶正祛邪,使元陽得以振奮,從而使疾病得以痊癒。

柯韻伯曰。此與真武湯似同而實異。倍朮附。去生薑。加人參。是溫補以壯元陽。真武湯還是溫散而利胃水也。此辨明真武附子。界限卻清。

白話文:

柯韻伯說。此方與真武湯相似但實際上有所不同。倍增蒼朮與附子。去除生薑。加入人蔘。這是溫補以增強元陽。真武湯還是溫和而能宣散而利於胃水也。由此可以明確區分真武湯與附子理中丸的不同作用,界限非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