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無己

《傷寒明理論》~ 卷下 (4)

回本書目錄

卷下 (4)

1. 大陷胸湯方

結胸由邪在胸中。處身之高分。邪結於是。宜若可汗。然所謂結者。若繫結之結。不能分解者也。諸陽受提於胸中。邪氣與陽氣相結。不能分解。氣不通。壅於心下。為硬為痛。是邪正因結於胸中。非虛煩膈實之所同。是須攻下之物可理。低者舉之。高者陷之。以平為正。結胸為高邪。

白話文:

結胸病是指邪氣在胸部作祟。邪氣會在人體較高處聚集,並在胸部形成結塊。這種結塊就像一個無法解開的結。

人體的陽氣會在胸部匯聚,如果邪氣與陽氣相結合,就形成無法化解的結塊。氣血運行不通,就會在心口下方形成硬塊和疼痛。這種情況是由於邪氣和正氣在胸部形成結塊,與胃氣虛弱或食積無關。

因此,治療結胸需要使用攻下類藥物,將沉積的邪氣排出。對氣血偏低的患者,需要升提氣血;對氣血偏高的患者,需要壓制氣血。這樣才能使氣血平衡,消除結胸。

陷下以平之。故治結胸。曰陷胸湯甘遂味苦寒。苦性泄。寒勝熱。雖曰泄熱。而甘遂又若夫間之。遂直達之氣。陷胸破結。非直達者不能透。是以甘遂為君。芒硝味鹹寒。內經曰。鹹味下泄為陰。又曰。咸以軟之。氣堅者。以咸軟之。熱勝者。以寒消之。是以芒硝為臣。大黃味苦寒。

白話文:

如果胸中氣血鬱結,應採用通降之法治療。所以治療胸中氣血凝結之症,可以使用陷胸湯。

陷胸湯中的甘遂,味苦性寒。苦味可以瀉下,寒性可以勝熱。雖然說甘遂能瀉熱,但它同時可以穿透阻礙。甘遂能直接通達氣機,穿透胸中的氣血結塊。無法直接通達的藥物,無法達到治療效果。因此,甘遂是陷胸湯中的君藥。

芒硝味鹹性寒。《內經》說:鹹味可以通降瀉下,屬於陰性。又說:鹹味可以軟化。氣機堅結的,可以用鹹味軟化。熱盛的,可以用寒性消除。因此,芒硝是陷胸湯中的臣藥。

大黃味苦性寒。

將軍也。盪滌邪寇。除去不平。將軍之功也。陷胸滌熱。是以大黃為使。利藥之中。此為峻劑。傷寒錯惡。結胸為甚。非此湯則不能通利之。劑大而數少。取其迅疾。分解結邪。此奇方之制也。黃帝針經曰。結雖大。猶可解也。在傷寒之結。又不能久。非陷胸湯。孰可解之矣。

白話文:

將軍湯有如大將軍,能蕩滌邪氣侵襲、消除體內不適。這是將軍湯的功效。陷胸湯清熱化痰,因此以大黃為主要藥材。在利藥中,這是最峻烈的方劑。傷寒發作時,症狀混雜錯亂,胸中結聚熱痰是最嚴重的,若不用此湯劑就無法通利。藥量大而次數少,目的是快速銳利地分解邪氣結塊。這是奇方妙方的配製原則。黃帝內經中說:結塊雖大,仍能解除。在傷寒引起結胸時,更不能拖延,非陷胸湯不能解除。

甘遂(君一錢七),芒硝(臣一升),大黃(使六兩去皮)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渣。內芒硝。煮一兩沸。內甘遂未。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後服。

2. 半夏瀉心湯方

陷胸湯攻結也。瀉心湯攻痞也。氣結而不散。壅而不通為結胸。陷胸湯為直達之劑。塞而不通。否而不分為痞。瀉心湯為分解之劑。所以謂之瀉心者。謂瀉心下之邪也。痞與結胸。有高下焉。結胸者。邪結在胸中。故治結胸曰陷胸湯。痞者。邪留在心下。故治痞曰瀉心湯。

白話文:

凡是陷胸湯,是專門攻治氣血凝結的。瀉心湯,專門攻治腹部腫痛。氣血凝結而不能散開,阻塞不通,稱為結胸。陷胸湯是直接攻治的方法。邪氣阻塞不通,邪熱阻滯,稱為痞。瀉心湯是分解的藥劑。所以稱之為瀉心湯,是因為它能瀉掉心下之邪。痞和結胸之間,有高低之分。結胸,邪氣凝結在胸中。所以治療結胸的藥方叫陷胸湯。痞,邪氣停留在心下。所以治療痞的藥方叫瀉心湯。

黃連味苦寒。黃芩味苦寒。內經曰。苦先入心。以苦泄之。瀉心者。必以苦為主。是以黃連為君。黃芩為臣。以降陽而升陰也。半夏味辛溫。乾薑味辛熱。內經曰。辛走氣。辛以散之。散痞者必以辛為助。故以半夏乾薑為佐。以分陰而行陽也。甘草味甘平。大棗味甘溫。人參味甘溫。

白話文:

黃連藥性苦寒。黃芩藥性也苦寒。內經說:苦性藥物先入心經。用苦性藥泄除心經鬱熱。治療心鬱熱盛,必定以苦性藥為主。因此,用黃連作為君藥,黃芩作為臣藥,以降低陽氣、升發陰氣。半夏藥性辛溫。乾薑藥性辛熱。內經說:辛性藥物能疏通氣機。用辛性藥散發滯氣。治療痞悶脹痛等症,必定以辛性藥輔助。因此,用半夏和乾薑作為佐藥,以分化陰氣、促進陽氣運行。甘草藥性甘平。大棗藥性甘溫。人參藥性甘溫。

陰陽不交曰痞。上下不通為滿。欲通上下。交陰陽。必和其中。所謂中者。脾胃是也。脾不足者。以甘補之。故用人參甘草大棗為使。以補脾而和中。中氣得和。上下得通。陰陽得位。水升火降。則痞消熱已。而大汗解矣。

白話文:

陰陽不通叫做痞。上下不通叫做滿。要想上下暢通,陰陽交接,必須調和中間。所謂中間,指的就是脾胃。脾氣不足的人,用甘味藥材來補脾。因此用人參、甘草、大棗作為引子,以補脾胃而調和中間。脾胃中氣調和,上下就能暢通,陰陽就能各就其位,水氣上升,火氣下降,這樣痞滿就能消除,熱症就能解除,大汗就能止住。

黃連(君四兩),黃芩(臣三兩),半夏(佐半升洗),乾薑(佐三兩),人參(使三兩),甘草(使三兩炙),大棗(使十二枚擘)

白話文:

**君藥:**黃連 四兩

臣藥: 黃芩 三兩

佐藥:

  • 半夏 半升(須先行清洗)
  • 乾薑 三兩

使藥:

  • 人參 三兩
  • 甘草 三兩(須先炙烤)
  • 大棗 十二枚(須先破開)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3. 茵陳蒿湯方

王砯曰。小熱之氣。涼以和之。大熱之氣。寒以取之。發黃者。熱之極也。非大寒之劑。則不能徹其熱。茵陳蒿味苦寒。酸苦湧泄為陰。酸以湧之。苦以泄之。泄甚熱者。必以苦為主。故以茵陳蒿為君。心法南方火而主熱。梔子味苦寒。苦入心而寒勝熱。大熱之氣。必以苦寒之物勝之。

白話文:

王砯說:輕微的熱氣,用涼性的藥物來調和。嚴重的熱氣,用寒性的藥物來祛除。得了黃疸病的人,是熱氣達到極致的表現。如果不使用非常寒涼的藥物,就無法徹底祛除熱氣。茵陳蒿的藥性苦寒,具有酸苦湧泄之效,屬於陰性的藥物。酸性藥物具有湧上的作用,苦性藥物具有瀉下的作用。要祛除嚴重的熱氣,必須以苦味藥物為主。因此,茵陳蒿被作為君藥。按照中醫理論,心臟屬南方火性,主熱。梔子的藥性苦寒,苦味藥物進入心臟後,寒性可以剋制熱氣。祛除嚴重的熱氣,必須使用苦寒的藥物來剋制。

故以梔子為臣。大黃味苦寒。宜補必以酸。宜下必以苦。推除邪熱。必假將軍攻之。故以大黃為使。苦寒相近。雖甚熱。大毒必祛除。分泄前後。復得利而解矣。

白話文:

因此使用梔子作為佐藥。大黃味苦性寒。需要補益就必須用酸味的藥物,需要通便就必須用苦味的藥物。要驅除邪熱,必須借用將軍般的藥物來攻克。所以使用大黃作為引導藥。苦寒性質類似,即使邪熱非常嚴重,大黃的強烈藥性也能夠祛除。分批排洩前後的邪熱,就能夠獲得通利而解除病症。

茵陳蒿(君六兩),梔子(臣十四枚擘),大黃(使二兩去皮)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陳蒿。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渣分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莢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則黃從小便去也。

白話文:

上面三味藥材。用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陳蒿。煮到水少六升。再放入其他兩味藥材。煮取三升。去掉渣滓,分成三份,分次服用。小便會很通暢。尿液會像皁莢汁一樣。顏色正紅。一晚後,腹部會縮減。那麼,黃疸就會隨著小便排出。

4. 白虎湯方

白虎西方金神也。應秋而歸肺。熱甚於內者。以寒下之。熱甚於外者。以涼解之。其有中外俱熱。內不得泄。外不得發者。非此湯則不能解之也。夏熱秋涼。暑暍之氣。得秋而止。秋之令曰處暑。是湯以白虎名之。謂能止熱也。知母味苦寒。內經曰。熱淫所勝。佐以苦甘。又曰。

白話文:

白虎湯是針對西方金神(秋天)而設的方劑,對應的臟腑是肺。如果熱氣集中在身體內部,就用寒涼藥物降熱;如果熱氣集中在身體外部,就用涼性藥物散熱。如果內外都有熱氣,內熱難以宣洩,外熱難以發散,那就非白虎湯莫屬了。

夏季炎熱,秋季涼爽,暑熱之氣在秋季就會結束。秋季的節氣叫處暑,這個湯劑取名為「白虎湯」,就是指它具有止熱的作用。知母味苦性寒,《內經》說:熱氣過盛,可以用苦甘之藥來輔助治療。又說:

熱淫於內。以苦發之。欲徹表熱。必以苦為主。故以知母為君。石膏味甘微寒。熱則傷氣。寒以勝之。甘以緩之。熱勝其氣。必以甘寒為助。是以石膏甘寒為臣。甘草味甘平。粳米味甘平。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熱氣內蘊。消燥津液。則脾氣燥。必以甘平之物緩其中。故以甘草粳米為之使。

白話文:

體內有熱邪,用苦寒藥物來發散。要徹底清除表面的熱邪,必須以苦寒藥物為主,所以使用知母作為君藥。石膏味甘微寒,熱證會傷氣,用寒性藥物來剋制熱邪,用甘性藥物來緩和。熱邪過於旺盛,一定要用甘寒藥物來輔助。所以石膏性甘寒,作為臣藥。甘草味甘平,粳米味甘平,脾臟喜歡緩和,如果急著進食甘味食物來緩和脾臟。體內熱氣鬱積,耗傷津液,脾氣就會乾燥,一定要用甘平的藥物來緩和體內。所以甘草和粳米作為佐藥。

是太陽中暍。得此湯則頓除之。即熱見白虎而盡矣。立秋後不可服。以秋則陰氣平矣。白虎為大寒劑。秋王之時。若不能食。服之而氣噦逆不能食。成虛羸者多矣。(春沂云立秋後至多矣四十二字疑後人所加。)

白話文:

這是治療陽氣中暑的湯藥。服下此湯即可立即消除中暑症狀。當天氣炎熱時服用此湯,藥效極佳。不過,立秋後就不適合再服用此湯,因為秋天陰氣逐漸平復,白虎湯為大寒劑,若在秋天服用,可能會造成食慾不振、氣逆上衝,甚至虛弱消瘦。

知母(君六兩),石膏(臣一斤碎),甘草(使二兩炙),粳米(使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

5. 五苓散方

苓令也。號令之令矣。通行津液。克伐腎邪。專為號令者。苓之功也。五苓之中。茯苓為主。故曰五苓散。茯苓味甘平。豬苓味甘平。甘雖甘也。終歸甘淡。內經曰。淡味滲泄為陽。利大便曰攻下。利小便曰滲泄。水飲內蓄。須當滲泄之。必以甘淡為主。是以茯苓為君。豬苓為臣。

白話文:

茯苓就是「令人」的「令」。其功效是號令津液流動,消滅腎臟的邪氣。因此,茯苓擅長號令津液。

在五苓散中,茯苓是主要的藥材。因此稱之為「五苓散」。茯苓味甘性平,豬苓也味甘性平。雖說甘味,但最終還是歸於甘淡。

《黃帝內經》說:「淡味可以滲泄,性質屬陽。利大便稱為攻下,利小便稱為滲泄。」體內水液蓄積,需要滲泄出來。必須以甘淡味藥材為主。所以,茯苓作為君藥,豬苓作為臣藥。

白朮味甘溫。脾惡濕。水飲內蓄。則脾氣不治。益脾勝濕。必以甘為助。故以白朮為佐。澤瀉味鹹寒。內經曰。鹹味下泄為陰。泄飲導溺。必以咸為助。故以澤瀉為使。桂味辛熱。腎惡燥。水蓄不行。則腎氣燥。內經曰。腎惡燥。急食辛以潤之。散濕潤燥。故以桂枝為使。多飲暖水。

白話文:

白朮:味道甘甜溫和。脾臟討厭濕氣。水分蓄積在體內,脾臟的功能就會受到阻礙。要增強脾胃的功能、祛除濕氣,必須用甘味藥品協助。所以,加入白朮作為輔助藥材。

澤瀉:味道鹹寒。《黃帝內經》說:鹹味藥品可以下泄,屬陰。排泄水飲、利尿,必須用鹹味藥品協助。所以,加入澤瀉作為引經藥材。

桂枝:味道辛辣溫熱。腎臟討厭乾燥。水分不能正常運行,腎氣就會變得乾燥。而《黃帝內經》說:腎臟討厭乾燥,應馬上服食辛味藥材來滋潤它。祛除濕氣,滋潤乾燥,所以加入桂枝作為引經藥材。

多喝溫熱的水。

令汗出愈者。以辛散水氣外泄。是以汗潤而解也。

茯苓(君十八銖),豬苓(臣十八銖去皮),白朮(佐十八銖),澤瀉(使一兩六銖),桂枝(使半兩去皮)

上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七。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