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無己

《傷寒明理論》~ 卷下 (2)

回本書目錄

卷下 (2)

1. 小青龍湯方

青龍象肝木之兩歧。而主兩傷之疾。中風見寒脈。傷寒見風脈。則為榮衛之兩傷。故以青龍湯主之。傷寒表不解。則麻黃可以發。中風表不解。則桂枝可以散。惟其表且不解。而又加之心下有水氣。則非麻黃湯所能發。桂枝湯所能散。乃須小青龍湯。始可祛除表裡之邪氣爾。

白話文:

青龍湯就像肝臟木氣分出的兩個分支,主要治療雙重傷害的疾病。中風時脈象顯示寒氣,傷寒時脈象顯示風氣,就是榮衛氣血兩重的傷害。因此用青龍湯來治療。傷寒的外證尚未解除,可以用麻黃湯發散驅除。中風的外證尚未解除,可以用桂枝湯散解。但如果外證還沒解除,又加上心下有水氣,這時就不能用麻黃湯發散,也不能用桂枝湯散解,必須使用小青龍湯才能祛除表裡邪氣。

麻黃味甘辛溫。為發散之主。表不解。應發散之。則以麻黃為君。桂味辛熱。甘草味甘平。甘辛為陽。佐麻黃表散之。用二者所以為臣。芍藥味酸微寒。五味子味酸溫。二者所以為佐者。寒飲傷肺。咳逆而喘。則肺氣逆。內經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故用芍藥五味子為佐。

白話文:

麻黃味道辛熱,是發散風邪的君藥。如果表證沒有解除,需要發散風邪,就應當使用麻黃作為君藥。桂枝味道辛熱,甘草味道甘甜平淡。辛熱之味屬陽,輔助麻黃發散表面之邪。因此,桂枝和甘草作為臣藥。芍藥味道酸微寒,五味子味道酸溫。使用它們作為佐劑,因為寒飲容易損傷肺部,導致咳嗽逆氣和喘息,這是因為肺氣逆亂。內經中說:肺的特性是收斂,如果肺氣逆亂,應當食用酸性食物來收斂肺氣。因此,使用芍藥和五味子作為佐劑。

以收逆氣。乾薑味辛熱。細辛味辛熱。半夏味辛微溫。三者所以為使者。心下有水。津液不行。則腎氣燥。內經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是以乾薑細辛半夏為使。以散寒水逆氣。收寒水。散津液。通行汗出而解矣。心下有水氣散行。則所傳不一。故又有增損之證。若渴者去半夏。

白話文:

利用藥物來收斂身體逆行的氣。乾薑性辛熱,細辛性辛熱,半夏性辛微溫。這三味藥之所以被用作引藥,是因為心臟下方有水液,體內津液無法正常運行,導致腎臟氣血過於燥熱。根據《黃帝內經》的記載,腎臟不喜燥熱,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應該立即服用辛熱的藥物來滋潤腎臟。因此,乾薑、細辛、半夏作為引藥,可以化解身體寒氣和逆行的氣,收斂身體的寒氣和水液,讓津液正常運行,促進汗液排出,從而解決問題。

心臟下方水氣散發開來,就會出現各種不同的症狀,因此治療的具體方法也會有所調整。例如,如果患者出現口渴的症狀,就應該去掉半夏。

加栝蔞根。水蓄則津液不行。氣燥而渴。半夏味辛溫。燥津液者也。去之則津液易復。栝蔞根味苦微寒。潤枯燥者也。加之則津液通行。是為渴所宜也。若微利去麻黃。加芫花。水氣下行。漬入腸間。則為利。下利者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麻黃專為表散。非下利所宜。故去之。

白話文:

加入栝蔞根,因為水氣過多會導致體液運行不暢,氣血乾燥就會口渴。半夏味辛溫,具有收斂津液的作用,去掉它可以讓津液更容易恢復。栝蔞根味苦微寒,具有滋潤乾燥的作用,加入它可以讓津液順暢運行。這是針對口渴的適宜之法。

如果出現輕微腹瀉,則去掉麻黃,加入芫花。這是因為水氣下行,積聚在腸道中就會引起腹瀉。腹瀉時不能攻表,出汗後必定會脹滿。麻黃專門用於疏散體表,不適合於腹瀉,所以把它去掉。

芫花味苦寒。酸苦為湧泄之劑。水去利則止。芫花下水。故加之。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經曰。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即溏。又曰。病人有寒。復發汗。胃中冷。必吐蛔。噎為胃氣虛竭。麻黃髮汗。非胃虛冷所宜。故去之。附子辛熱。熱則溫其氣。辛則散其寒。而噎者為當。

白話文:

芫花味道苦寒。酸苦的藥物具有湧泄的作用,能夠去除水分,利尿止瀉。芫花可以排出水分,所以加入它。如果噎住的話,就去掉麻黃,加入附子。醫書中說:水分遇冷氣,一定會相搏擊,人就會腹瀉。又說:病人有寒氣,再發汗,胃中寒冷,一定會吐蛔蟲。噎氣是胃氣虛竭引起的。麻黃發汗,不適合胃氣虛寒的人,所以去除它。附子辛熱,熱能溫暖氣血,辛能祛寒,適合噎氣的人服用。

兩相佐之。是以祛散冷寒之氣。若小便不利。少腹滿。去麻黃。加茯苓。水蓄在下焦不行。為小便不利。少腹滿。凡邪客於體者。在外者可汗之。在內者下之。在上者可湧之。在下者可泄之。水蓄下焦。滲泄可也。發汗則非所當。故去麻黃。而茯苓味甘淡。專行津液。內經曰。

白話文:

將麻黃與茯苓搭配使用,可以袪除體內的寒氣。如果患者小便不順、小腹脹滿,則去除麻黃,加入茯苓。水分滯留在下焦而不流通,會導致小便不順、小腹脹滿。凡是外邪侵入身體,在體外者可以用發汗法驅除;在體內者可以用瀉下法驅除;在體上者可以用催吐法驅除;在體下者可以用瀉泄法驅除。水分滯留在下焦,可以用滲泄法治療。發汗法不適合本病,因此要去除麻黃。而茯苓味甜淡,能引導津液運行。《內經》中說:

熱淫於內。以淡滲之。滲溺行水。甘淡為所宜。故加茯蓄。若喘者去麻黃。加杏仁。喘為氣逆。麻黃髮陽。去之則氣易順。杏仁味甘苦溫。加之以泄逆氣。金匱要略曰。其形腫者。故不內麻黃。乃內杏子。以麻黃髮其陽。故喘逆形腫。標本之疾。加減所同。蓋其類矣。

白話文:

體內有熱邪壅塞。要用清淡利水之劑。利水通水,甘淡之品最宜。所以加茯苓。如果有喘咳,去掉麻黃,加杏仁。喘咳是因為氣逆。麻黃發陽,去掉它氣就會比較順。杏仁味甘苦,性溫。用它來疏泄逆氣。金匱要略上說:形體浮腫的人,所以不放麻黃,放杏子。因為麻黃發陽氣,所以喘逆形腫。這是標本兼治的病,加減的方法都一樣。

麻黃(君三兩去節),甘草(臣三兩炙),桂枝(臣三兩去皮),芍藥(佐三兩)五味子(佐半升),北細辛(佐三兩),乾薑(使三兩),半夏(使半升洗)

白話文:

  • 麻黃(主要藥材,3兩,去除節)
  • 甘草(輔助藥材,3兩,烤過)
  • 桂枝(輔助藥材,3兩,去除樹皮)
  • 芍藥(佐料,3兩)
  • 五味子(佐料,半升)
  • 北細辛(佐料,3兩)
  • 乾薑(引經藥材,3兩)
  • 半夏(引經藥材,半升,洗淨)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

2. 大承氣湯方

承順也。傷寒邪氣入胃者。謂之入腑。腑之為言聚也。胃為水穀之海。榮衛之源。水穀會聚於胃。變化而為榮衛。邪氣入於胃也。胃中氣鬱滯。糟粕秘結。壅而為實。是正氣不得舒順也。本草曰。通可去滯。泄可去邪。塞而不利。閉而不通。以湯盪滌。使塞者利而閉者通。正氣得以舒順。

白話文:

保持通暢。感冒風邪侵襲胃部,稱為入腑。腑就是聚合的意思。胃是食物和水的海洋,也是氣血的源頭。食物和水匯聚在胃中,轉化成氣血。風邪侵襲胃部,胃中的氣血就會鬱積,糟粕阻塞,形成實證。這是因為正氣無法暢通的緣故。本草經中說,通可以祛除滯塞,泄可以祛除風邪。如果堵塞而不通暢,閉合而不流通,那就用湯藥沖洗,使堵塞的地方通暢,閉合的地方打開。這樣正氣才能暢通。

是以承氣名之。王砯曰。宜下必以苦。宜補必以酸。言酸收而苦泄也。枳實苦寒。潰堅破結。則以苦寒為之主。是以枳實為君。厚朴味苦溫。內經曰。燥淫於內。治以苦溫。泄滿除燥。則以苦溫為輔。是以厚朴為臣。芒硝味鹹寒。內經曰。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人傷於寒。則為病熱。

白話文:

因此,這個方子被稱為承氣湯。王砯說:瀉下宜用苦味藥,補益宜用酸味藥。意思是說,酸味收斂,苦味瀉下。枳實味苦性寒,可以攻堅破結,因此作為君藥,使用苦寒之性。厚朴味苦性溫,《內經》說:濕邪壅阻在體內,用苦溫藥治療,可以瀉滿除濕,因此作為臣藥,使用苦溫之性。芒硝味鹹性寒,《內經》說:熱邪壅阻在體內,用鹹寒藥治療,人受寒侵襲,就會出現發熱的症狀。

熱氣聚於胃。則謂之實。鹹寒之物。以除消熱實。故芒硝為佐。大黃味苦寒。內經曰。燥淫所勝。以苦下之。熱氣內勝。則津液消而腸胃燥。苦寒之物。以盪滌燥熱。故以大黃為使。是以大黃有將軍之號也。承氣湯下藥也。用之尤宜審焉。審知大滿大實。堅有燥屎。乃可投之也。

白話文:

當熱量積聚在胃中時,稱為「實證」。使用鹹、寒性的藥物可以消除熱氣和實證。因此,芒硝被用作輔助藥。大黃性味苦寒,《內經》說:「燥熱過盛,可用苦寒藥物瀉下。」當熱氣在體內過盛時,體液就會流失,腸胃也會乾燥。因此,使用苦寒藥物來清除燥熱,使大黃被稱為「將軍」。承氣湯是一種瀉下藥,使用時必須謹慎。要仔細確認患者是否胃中有大量積食,並且有堅硬的燥屎,才能使用承氣湯。

如非大滿。則猶生寒熱。而病不除。況無滿實者。而結胸痞氣之屬。由是而生矣。是以脈經有曰。傷寒有承氣之戒。古人亦特謹之。

白話文:

如果病情沒有完全好轉,仍然會出現寒熱反應,且疾病不會痊癒。何況沒有實症的人,也可能出現胸悶、腹脹等症狀。因此,《脈經》上說,治療傷寒時要注意承氣湯的禁忌。古人對此也特別謹慎。

枳實(君五枚炙),厚朴(臣半斤炙去皮),芒硝(佐三合),大黃(使四兩酒洗)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渣。內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渣內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余勿服。

白話文:

將以上四種藥材加入一斗水。先煮前兩味藥,取五升湯汁。去除渣滓,放入大黃。再煮,取二升湯汁。去除渣滓,放入芒硝。再用小火煮沸一兩次。分三次溫熱服用。如果服用後有大便,剩下的湯藥就不要再服用了。

3. 大柴胡湯方

虛者補之。實者瀉之。此言所共知。至如峻緩輕重之劑。則又臨時消息焉。大滿大實。堅有燥屎。非峻劑則不能泄。大小承氣湯峻。所以泄堅滿者也。如不至大堅滿邪熱甚。而須攻下者。又非承氣湯之可投。必也輕緩之劑攻之。大柴胡湯緩。用以逐邪熱也。經曰。傷寒發熱七八日。

白話文:

虛弱的就補益它,實熱的就瀉下它。這一點大家都知道。至於攻下藥劑量的多少和輕重,就要看當時的情況而定了。大實大滿,肚裡有堅硬乾燥的宿便,不使用猛烈的瀉劑是無法排泄的。大承氣湯很猛烈,所以能瀉下堅滿的宿便。假如不是大實大滿,邪熱很盛,而需要攻下的情況,又不能用大承氣湯。必須使用較輕緩的瀉劑攻下。大柴胡湯比較緩和,可以用來驅除邪熱。醫經說:傷寒發熱七、八天。

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宜大柴胡湯。又曰。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為未解也。可大柴胡下之則愈。是知大柴胡為下劑之緩也。柴胡味苦平微寒。傷寒至於可下。則為熱氣有餘。應火而歸心。苦先入心。

白話文:

雖然脈象浮數,表示可以攻下,適合用大柴胡湯來治療。另外,如果太陽病發病十多天後,又出現兩三次腹瀉,之後四五天,柴胡證狀仍然存在,先用小柴胡湯。如果嘔吐不止,心下急躁,鬱悶微煩,表示病情尚未解除,可以使用大柴胡湯攻下就會痊癒。由此可見,大柴胡湯作為攻下劑,它對身體的損傷較為緩和。柴胡味苦性平微寒,如果傷寒發展到需要攻下的地步,說明體內的熱氣過剩,應當歸於心火。苦味藥材先歸於心。

折熱之劑。必以苦為主。故以柴胡為君。黃芩味苦寒。王砯曰。大熱之氣。寒以取之。推除邪熱。必以寒為助。故以黃芩為臣。芍藥味酸苦微寒。枳實味苦寒。內經曰。酸苦湧泄為陰。泄實折熱。必以酸苦。故以枳實芍藥為佐。半夏味辛溫。生薑味辛溫。大棗味甘溫。辛者散也。

白話文:

清熱瀉火的藥方,必須以苦味藥為主。因此,使用柴胡作為君藥。

黃芩味苦性寒。王砯說:大熱之氣,用寒藥來去除。清除病邪熱氣,必定要寒藥相助。所以,使用黃芩作為臣藥。

芍藥味酸苦微寒。枳實味苦寒。《內經》說:酸苦藥瀉下通便,屬陰性。瀉實熱,必定要酸苦藥。所以,使用枳實和芍藥作為佐藥。

半夏味辛溫。生薑味辛溫。大棗味甘溫。辛味藥有散發的作用。

散逆氣者。必以辛。甘者緩也。緩正氣者。必以甘。故半夏生薑大棗為之使也。一方加大黃。以大黃有將軍之號。而功專於盪滌。不加大黃。恐難攻下。必應以大黃為使也。用湯者。審而行之。則十全之功可得矣。

白話文:

要驅散逆氣,一定要用辛辣之物。甘味的東西有緩和的作用。要緩和正氣,一定要用甘味的東西。所以半夏、生薑、大棗是這些藥物的輔助藥物。有一種方法加了大黃。因為大黃有「將軍」的稱號,它的功效專門用於清除。如果不加大黃,恐怕很難攻下。所以一定要用大黃作輔助藥物。使用湯藥的人,仔細斟酌後使用,那麼就可以得到十全十美的功效。

柴胡(君半斤),黃芩(臣三兩),枳實(佐四枚炙),芍藥(佐三兩),生薑(使五兩切),半夏(使半升洗),大棗(使十二枚擘)

白話文:

君藥:柴胡 半斤

臣藥 :黃芩 三兩

佐藥

  • 枳實 四枚(炙過)
  • 芍藥 三兩

使藥

  • 生薑 五兩(切片)
  • 半夏 半升(洗淨)
  • 大棗 十二枚(剖開)

上件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黃二兩。若不加。恐不名大柴胡湯。

白話文:

取得以上七種藥材。加水十二升。煮沸後取六升。濾去藥渣再煎煮。溫熱服用一升。一天服三次。另一個方子再加黃芪二兩。如果不加,就稱不上是大柴胡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