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別論 (103)

回本書目錄

別論 (103)

1. 小陷胸湯之注釋

小結胸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傷寒論》)

白話文:

小結胸症狀,正在心窩下,按壓就會疼痛,脈象浮滑,可以用小陷胸湯治療。(出自《傷寒論》)

【註】

《傷寒論》雖作小結胸病,不如小結胸者為妥。茲從《玉函》、《千金翼》改之。而小結胸者為對於大陷胸湯證比較之辭。本方證正在心下,按之則止於痛,無如彼心下石硬、硬滿,又無手不可近之劇痛,是以對彼稱大,而此稱小也。故治方亦不如彼之用峻下劑,僅用消痰、解凝、利尿藥之黃連半夏瓜蔞實也。

白話文:

《傷寒論》雖然寫作小結胸病,不如用名小結 胸更為合適。現在從《玉函》、《千金翼》改過來了。而小結胸也是針對大陷胸湯證而言的。本方的症狀主要在心下, 按壓後疼痛停止,不像彼方的心下石硬、硬滿,也沒有疼痛劇烈到手不能接近的情況,所以相對於彼方稱大,而此方稱小。因此治療方法也不像彼方那樣用峻下劑,只用黃連、半夏、瓜蔞實這些化痰、散結、利尿的藥。

又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者,謂以指頭輕打胸骨劍狀突起之直下部,即訴疼痛也。試此輕打與疼痛時,間不容發,不比於其他之壓痛。故欲示此義,所以插入「則」字於其間也。又此證之脈浮滑者,非如大陷胸湯之病位深沉,因結實之程度淺弱也。

白話文:

「又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者」是指用手指輕輕敲打胸骨劍突下方的部位,此時患者會感到疼痛。「試此輕打與疼痛時,間不容發,不比於其他之壓痛」是指輕輕敲打和疼痛之間的間隔非常短促,與其他部位的壓痛不同,因此在描述這個症狀時,特別加入了「則」字,以強調其快速性。「又此證之脈浮滑者」是指此症的脈象浮滑。「非如大陷胸湯之病位深沉,因結實之程度淺弱也」是指此症的病位不像大陷胸湯的病位那麼深沉,這是因為結實的程度較淺弱所致。

小陷胸湯方

黃連7克,半夏21.5克,瓜蔞實9.5克。

煎法用法同小柴胡湯

《丹溪心法》一方(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食積及痰壅滯而喘急者,為末糊丸服之。

《內臺方議》曰:「小陷胸湯,又治心下結痛而氣喘悶者。」

《醫方集解》曰:「劉心田曰:『結胸多挾飲凝結於心胸。用甘遂、半夏、瓜蔞、枳實、旋覆之類,皆為痰飲而設也。』汪氏曰:『大抵此湯,病人痰熱內結者,正宜用之。』」錫駒云:「按湯有大小之別,證有輕重之殊,今人多以小陷胸湯治大結胸證,皆致不救。遂諉結胸為不可治之證。

白話文:

《醫方集解》中,劉心田說:「結胸多是飲液凝結在心胸,使用甘遂、半夏、瓜蔞、枳實、旋覆等藥材,都是為了消除痰飲。」汪氏說:「總的來說,這種湯藥,適合痰熱內結的病人。」錫駒說:「依照湯藥的劑量,症狀的輕重程度不同,現在的人經常使用小陷胸湯來治療大結胸的症狀,導致無法治癒。於是將結胸怪罪為不可治癒的疾病。

不知結胸不可治者,只一二節,餘皆可治者也。苟不體認經旨,以臨時而推諉,致誤人之性命,深可嘆也。」

《醫學綱目》曰:「工部郎中鄭忠厚,因患傷寒,胸腹滿,面黃如金色。諸翰林醫官雖商議,但略不定,推讓曰:『胸滿雖可下,但恐脈浮虛。』召孫兆至,曰:『諸公雖疑,不用下藥者,鄭之福也,下之則必死。某有一二服藥,服之則必瘥。』遂下小陷胸湯,尋利,其病遂良愈,明日面色改白,京人嘆服。」

白話文:

《醫學綱目》記載:「工部郎中鄭忠厚,因患傷寒,胸腹脹滿,臉色黃得像金子一樣。諸翰林醫官雖然商議,但是略微拿不定主意,推辭說:『胸滿雖然可以下藥,但恐怕脈搏浮虛。』召請孫兆到來看病,他說:『諸位公雖然猶豫,不用瀉下的藥,是鄭忠厚的福氣,如果瀉下,必死無疑。我有一兩服藥,服了就一定會痊癒。』於是用了小陷胸湯,不久便見效,他的病就痊癒了,第二天臉色恢復了白色,京城的人都感到驚嘆和佩服。」

又曰:「孫主簿述其母患胸中痞急,喘不得息,按之則痛,脈數且澀,此胸痹也。因與仲景三物小陷胸湯,一劑和,二劑愈。」

白話文:

另記載說:「孫主簿敘述其母親患有胸中痞急、喘不過氣、按壓則疼痛、脈數而澀的症狀,這是屬於胸痹證。於是給予仲景的三物小陷胸湯,一劑就見效,用兩劑就治癒了。」

求真按:「胸中痞急者,心下痞急也。三物小陷胸湯者,本方由三味之藥物而成之別名也。」

《赤水玄珠》曰:「徐文學三泉先生之令郎,每於下午發熱,直至天明,夜熱更甚,右脅脹痛,咳嗽吊疼,坐臥俱疼。醫作瘧治,罔效。延余診之,左弦大,右滑大,搏指。余曰:『《內經》云:“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據脈則必肝膽之火,為痰所凝,而用功作文,過思不決,鬱而為痰也。

白話文:

《赤水玄珠》這本書上說:「徐文學三泉先生的兒子,每到下午就會發熱,一直到天亮,到了晚上,熱度更加嚴重,右脅感覺脹痛,咳嗽的時候也會疼痛,無論坐著還是躺著,都會疼痛。去看醫生,被診斷為瘧疾,但治療無效。後來,他就請我診治,我發現他的左脈弦而大,右脈滑而大,而且搏指。我說:《內經》上說:“左右脈是陰陽道路的經絡。”根據脈象判斷,一定是肝膽之火,被痰凝結,又因為用功作文,過度思考而無法決斷,鬱結於心而生痰。

夜甚者,肝邪實也。』乃以仲景小陷胸湯為主,瓜蔞一兩(求真按:『瓜蔞同栝樓』),黃連三錢,半夏二錢,前胡青皮各一錢,使水煎飲之,夜服當歸龍薈丸。微下之,夜半痛止,熱退,兩帖全安。」

白話文:

夜間疼痛加劇,是肝邪實證。於是以仲景的「小陷胸湯」為基礎:用瓜蔞一兩(求真注:「瓜蔞同栝樓」),黃連三錢,半夏二錢,前胡、青皮各一錢,煎水給他喝,晚上服用當歸龍薈丸。稍稍瀉一瀉,到了半夜疼痛停止,熱退,服了兩帖藥就完全好了。

求真按:「孫一奎治此證,專隨脈應,而不據腹證者,是昧於仲景之本旨也。雖幸得治,不免偶中之誹。又本方加前胡、橘皮者,雖為本方加柴胡、橘皮之意,是亦不徹底也。此證當本方合用小柴胡湯為是。」

白話文:

求真按:「孫一奎治療這個病症,只根據脈象的變化,而不根據腹部的症狀,這是昧於仲景的本旨的。雖然幸運地治好了,但難免被偶爾中傷的批評。另外,本方加了前胡、橘皮,雖然是為了本方加柴胡、橘皮的用意,但這也不是徹底的。這個病症應該本方合用小柴胡湯纔是正確的。」

《證治大要》曰:「加味小陷胸湯,治火動其痰而嘈雜者,本方加枳實、梔子。」

白話文:

《證治大要》說:「使用加味小陷胸湯,治療由熱邪引動痰飲而導致嘔逆嘈雜的證狀。在原方中加入枳實、梔子。」

求真按:「本方加枳實梔子者,是本方與枳實梔子豉湯合方之意。吞酸嘈雜有效者,茲不論,若不確認腹證,則不可輕用。」

白話文:

求真說:「這個方劑加入半夏和梔子,是為了參考枳實梔子豉湯的方意。能吞酸嘈雜的人有效,這些就不討論了,如果沒有確認腹證,那麼就不可輕易使用。」

《張氏醫通》曰:「凡咳嗽面赤,胸腹常熱,惟手足有涼時,其脈洪者,痰在膈上也,小陷胸湯。」

求真按:「專事脈應、外證,不問腹證者,非也。」

《建殊錄》曰:「一人年十三,生而病瘂。先生診之,胸脅煩脹,如有物支之,乃作小陷胸湯及滾痰丸與之。月餘,又作七寶丸使飲之。數日,如此者,凡六次。出入二歲許,乃無不言。」

白話文:

《建殊錄》中記載:「有一天,有一個十三歲的男孩,從出生就患有瘂病。醫生診斷後,發現他的胸脅部位煩悶脹滿,好像有什麼東西堵著。於是,醫生開了小陷胸湯和滾痰丸給他服用。一個月後,醫生又讓他服用七寶丸。這樣服用幾次,總共持續了兩年的時間,他的病終於好了,而且再也沒有復發。」

《成績錄》曰:「一男子六十餘歲,時時飲食窒於胸膈,而不得下,狀如嗝噎,咳嗽有痰飲。先生與小陷胸湯兼用南呂丸而愈。」

白話文:

《成績錄》記載:「有一位六十多歲的男子,時常有食物停留在胸口和橫膈膜之間,無法往下嚥,症狀像是打嗝、噎住,咳嗽時有痰液。醫生給他開了小陷胸湯和南呂丸,服用後痊癒了。」

一獵夫乘轎來告曰:「一日入山逐獸,放鳥槍,中之,獸僵。投槍欲捕,獸忽蘇。因與之鬥,克而捕之。爾後雖無痛苦,然兩肘屈而不伸,普求醫治,無效。先生診之,胸滿頗甚,他無所異,乃與小陷胸湯,服之而愈。」

白話文:

一位獵人乘坐轎子前來就診,他說:「有一天我進山追逐野獸,開槍射中了野獸,野獸僵住了。我投擲長矛想捕獲野獸,野獸忽然蘇醒。於是我與野獸搏鬥,勝過野獸並捕獲了牠。往後雖然沒有痛苦,但兩隻手肘彎曲無法伸直,普遍尋求醫治,但沒有效果。先生您診斷後,我的胸部滿漲得很厲害,其他沒有什麼不同,於是您開了小陷胸湯給我,服用後我的病就治好了。」

求真按:「余亦隨腹證,吞酸嘈雜,兩腳攣急,難以行步者,與本方得速效。」

《生生堂治驗》曰:「一婦人,產後嘔吐不止,飲食無味,形容日瘦,精神困倦。醫者皆以為產勞。師診之,正在心下,酸痛不可按,曰:『水飲也。』與小陷胸湯,佐以赫赫圓,乃已。」

白話文:

《生生堂治驗》中記載:有一位婦女,生產後嘔吐不止,吃什麼都覺得沒有味道,日漸消瘦,精神也萎靡不振。許多醫生都認為她患了產後風。師生診斷後,認為她的病症是心下積水,痠痛且無法按壓。於是開了小陷胸湯,並加上了赫赫圓,才治好了她的病。

《麻疹一哈》曰:「一人年四十餘,發熱三四日,發疹未及半,而心下結痛一日夜,頭出冷汗,兩足微厥,喉中痰鳴,胸滿短氣,大便不通,與小陷胸湯及滾痰九,下利二三行。翌日,發熱大甚,炎炎如燃,大汗洗然,疹子皆發出而安。」

白話文:

《麻疹一例》中記載:「有一個人四十多歲,發熱三、四天,皮疹未及一半,而心下疼痛了一天一夜,頭部冒出冷汗,兩足微冷,喉嚨中痰鳴,胸部滿悶、氣短,大便不通。服用了小陷胸湯和滾痰九,下瀉了兩三次。第二天,發熱加劇,熱得像著火一般,大汗淋漓,皮疹全部發出,病情好轉。」

一人年可二十,發熱無汗,疹欲出而不出,心下結痛,肩背強直。因與小陷胸湯,前證漸安。翌日,以紫圓下之,下利數行,譫語發熱,汗出如流,疹子從汗出,疹收後,全復舊。

白話文:

有一個人年齡約二十歲,發熱但不流汗,疹子想要出來但又出不來,胸口下疼痛,肩背僵硬。因此用小陷胸湯治療他,前述的症狀逐漸得到緩解。隔天,用紫圓讓他下瀉,腹瀉數次,胡言亂語、發熱,汗水像水流般流出,疹子隨著汗水排出,疹子消退後,完全恢復健康。

求真按:「此病者肩背強直且心下結痛,即小結胸使然,故與大陷胸丸證同轍。」

白話文:

求真說:「這種病人,肩背強直,並且心下結痛,正是小結胸造成的,所以跟大陷胸丸證的病症成因相同。」

《方伎雜志》曰:「一男子年十四五,來乞診。其父母曰:『伏枕已三年,藥餌無所不求,而病患加重,至於羸憊瘦削。』余診之,薄暮發寒熱,胸骨呈露,肌膚無澤,身面黧黑,眼泡微腫,腹滿而臍之四周引張,以指觸之,立即驚痛,且每夜發腹痛微利,其狀腹脹,四肢柴瘦,恰如乾蝦蟆,不能起床,不思飲食,舌上黃苔,小溲黃色,脈沉微數,若仰臥,則臍邊攣痛。余告其父母曰:『此所謂疳勞之重證也,余不能治之。

白話文:

《方伎雜志》上說:「有一位十四五歲的男孩來請求診治。他的父母說:『他已經臥牀三年了,服用了各種藥物,但病情反而加重,變得非常虛弱瘦削。』我診斷為:傍晚發冷發熱,胸骨顯露,皮膚沒有光澤,臉色黧黑,眼瞼微腫,腹部脹滿,肚臍周圍牽拉疼痛,用手觸摸,立即劇烈疼痛。而且每天晚上腹痛伴有輕微腹瀉,肚子脹大,四肢瘦弱,像乾蝦蟆一樣,不能起牀,不想吃東西,舌苔黃膩,小便黃色,脈象沉細而數,如果仰臥,肚臍周圍就會攣痛。我告訴他的父母:『這是所謂的疳勞重症,我無法治癒。

』父母愀然曰:『若無生路,則不歸矣。僅此一子,愛情之餘,欲幸於萬死,一生之命,願托先生。』懇垂矜恤,余不能辭。乃用小陷胸湯與四逆散合方,每日兼用蟅蟲丸五分,日下雜穢二三行,飲食少進。父母大悅。自冬迄春,均用前劑。其間數日,用鷓鴣菜湯下蛔蟲數條,由是腹痛截然而止,腹滿攣急亦皆大和,能自動上廁矣。又用前藥半歲餘,舉動略如意。

白話文:

父母擔憂地說:「如果沒有生路,就不回去(老家)了。就只有這一個兒子,疼愛之餘,希望能死中求生,他的性命就拜託給先生了。」懇切地希望您慈悲憐憫,我不能推辭。於是用小陷胸湯與四逆散合方,每天再加蟅蟲丸五分,每天排泄二、三次的雜質,飲食吃得較少。父母非常高興。從冬天到春天,都用前面的藥方。期間有好幾天,用鷓鴣菜湯把蛔蟲都吐出來了,因此腹痛突然停止了,肚子脹滿、攣急的症狀也都和緩下來,能夠自己上廁所了。又繼續用前面的藥方半年多,舉動大略順利。

其父攜之出浴,益覺暢快。於是服藥更不怠,至初秋始停藥。此兒得治,真意外也。」

求真按:「此證恐係結核性腹膜炎之重證。余雖未曾遇此篤疾,但其初期及中期者,以小陷胸湯及四逆散之合方,兼用大黃蟅蟲丸或起廢丸;其肺及淋巴腺兼結核者,用小柴胡湯(或加石膏)、小陷胸湯、四逆散(或排膿散)之合方,兼用前之丸方,或兼用黃解丸(或第二黃解丸),屢得全效。」

白話文:

求真按:這個證候恐怕是結核性腹膜炎的嚴重病例。我雖然沒有遇到過這種極為嚴重的疾病,但其早期和中期,可以用小陷胸湯和四逆散的合方,再搭配大黃蟅蟲丸或起廢丸來治療;如果肺部和淋巴腺也同時結核的話,可以用小柴胡湯(或加上石膏)、小陷胸湯、四逆散(或排膿散)的合方,再搭配前面提到的丸方,或者加上黃解丸(或第二黃解丸),這樣屢次都能夠收到很好的效果。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治飲邪結於心下而痛者,因瓜蔞實主痛也,以《金匱》胸痹諸方可徵,故《名醫類案》以此方治孫主簿述之胸痹,《張氏醫通》治熱痰在膈上者,其他或治胸滿而氣塞不通,或嘈雜,或腹鳴下利,或食物不進,或胸痛者。」

白話文: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的藥方條目中說:「這個藥方治療飲邪凝聚在心下而疼痛的疾病,是因為瓜蔞實具有止痛的作用,可以參考《金匱要略》中治療胸痹的各種藥方來證明。所以,《名醫類案》用這個藥方治療孫主簿的胸痹,或者《張氏醫通》治療熱痰在膈上的疾病。其他還可以治療胸悶、氣塞不通、嘈雜、腹鳴、腹瀉或食物不進、胸痛等疾病。」

《橘窗書影》曰:「一人因心氣疲勞過度,致伏胸痹痰飲證。客冬外感之後,邪氣不解,胸痛更甚,項背如負板,屈伸不便,倚息不得臥,飲食減少,脈沉微。眾醫作虛候治之,不愈。余診曰:『雖屬老憊,現邪氣未解,脈尚帶數,先宜治邪,後治本病不遲。』因與柴陷湯竹茹,兼用大陷胸丸服之,而邪氣漸解,本病隨而緩和。數日連服二方而痊愈。」

白話文:

《橘窗書影》中說:「有一個人因心氣疲勞過度,導致伏胸痹痰飲證。上個冬天感染了外邪後,邪氣未散,胸痛更加劇烈,肩頸背部像背著一塊木板,屈伸不方便,靠著才能呼吸不能躺下,飲食減少,脈搏沉微。很多醫生都把他當成虛症來治療,但一直沒有好轉。我診斷後說:『雖然是老弱之症,但目前的邪氣未消,脈象還有點數,應先治療邪氣,再治療本病也不遲。』因此給他開了柴陷湯加上竹茹,同時服用大陷胸丸,因此邪氣漸漸消散,本病也隨之緩和。連續服用數日後,痊癒。」

求真按:「柴陷湯加竹茹者,即小柴胡湯與小陷胸湯合方加竹茹也。」

一婦人外感後,熱氣不解。胸痛,短氣,咳嗽甚,脈數,舌上白苔,食不進。侍醫療之數日,病益重,因遣使召余。余診曰:「是飲邪併結之證」。然因其虛弱,未至結胸,與柴陷湯加竹茹服之。四五日,胸痛大減,咳嗽亦隨安,後但胸部拘急,因痰飲未除也,以四逆散合茯苓杏仁甘草湯,服之而愈。

白話文:

有一位婦人,在外感風熱之後,熱氣一直沒有消退,出現了胸痛、呼吸短促、咳嗽劇烈等症狀,脈搏也變快了,舌苔發白,而且吃不下東西。她治療了幾天,病情卻越來越嚴重,於是派人來請我為她診治。我診斷說:「這是飲邪併結的症狀。」但是由於她的體質虛弱,還沒有到達結胸的程度,所以我給她開了柴陷湯加竹茹的藥方。服用四五天後,胸痛大大減輕,咳嗽也隨之好轉。後來,她只感覺胸部緊繃不適,這是因為痰飲還沒有完全消除。我於是給她開了四逆散合茯苓杏仁甘草湯的藥方,她服用後就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