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獸部第五十卷 (6)

回本書目錄

獸部第五十卷 (6)

1.

(《本經》中品)

【校正】《別錄》上品牛乳,《拾遺》犢臍屎,今併為一。

白話文:

【更正】《別錄》中上等的牛奶,《拾遺》中記載的牛臍屎,如今已合併為一。

【釋名】時珍曰:按許慎云:牛,件也。牛為大牲,可以件事分理也。其文象角頭三、封及尾之形。《周禮》謂之大牢,牢乃豢畜之室,牛牢大,羊牢小,故皆得牢名。《內則》謂之一元大武。元,頭也。武,足跡也。牛肥則跡大。猶《史記》稱牛為四蹄,今人稱牛為一頭之義。

白話文:

【釋名】李時珍說:根據許慎的說法,牛,是件的意思。牛是大的牲畜,可以分工合作。牛的字形像牛頭上有三根角,以及牛蹄和尾巴的形狀。《周禮》中稱牛為大牢,牢是飼養牲畜的地方,牛牢比較大,羊牢比較小,所以都被稱為牢。《內則》中稱牛為一元大武。元,是頭的意思。武,是足跡的意思。牛肥壯,牠的足跡就大。像《史記》中稱牛為四蹄。現在人們稱牛為一頭,也是這個意思。

《梵書》謂之瞿摩帝。牛之牡者曰牯,曰特,曰犅,曰㹍;牝者曰㸺,曰牸。南牛曰𤙬,北牛曰𤚩。純色曰犧,黑曰𤚎,白曰㹊,赤曰𤙡,駁曰犁。去勢曰犍,又曰犗。無角曰洿。子曰犢,生二歲曰㸽,三歲曰犙,四歲曰牭,五歲曰𤘦,六歲曰犕。

白話文:

《梵書》中稱牛為瞿摩帝。公牛稱作牯、特、犅、㹍,母牛稱作㸺、牸。南方牛稱為𤙬,北方牛稱為𤚩。毛色純一稱作犧,黑色的牛稱為𤚎,白色的牛稱為㹊,紅色的牛稱為𤙡,雜色的牛稱為犁。閹割後的牛叫做犍,又稱為犗。無角的牛稱為洿。牛的幼子稱為犢,生了二歲的牛稱為㸽,三歲的牛稱為犙,四歲的牛稱為牭,五歲的牛稱為𤘦,六歲的牛稱為犕。

【集解】藏器曰:牛有數種,《本經》不言黃牛、烏牛、水牛,但言牛爾。南人以水牛為牛,北人以黃牛、烏牛為牛。牛種既殊,入用當別。

白話文:

【集解】藏器說,牛有很多種種類,《本經》沒有特別指出黃牛、烏牛、水牛,只說了牛。南方的使用水牛當作牛,北方的使用黃牛、烏牛當作牛。牛的種類不同,在使用時應該要特別區分。

時珍曰:牛有𤚩牛、水牛二種。𤚩牛小而水牛大。𤚩牛有黃、黑、赤、白、駁雜數色。水牛色青蒼,大腹銳頭,其狀類豬,角若擔矛,衛護其犢,能與虎鬥,亦有白色者,鬱林人謂之周留牛。又廣南有稷牛,即果下牛,形最卑小,《爾雅》謂之犤牛,《王會篇》謂之紈牛是也。

白話文:

李時珍說:牛有瘤牛、水牛兩種。瘤牛小而水牛大。瘤牛有黃、黑、赤、白、駁雜數色。水牛色青蒼,肚子大頭尖,形狀像豬,角像擔矛,護衛自己的幼犢,能與虎搏鬥,也有白色的,鬱林人稱之為周留牛。此外,廣南還有稷牛,就是果下牛,形狀最矮小,《爾雅》稱之為犤牛,《王會篇》稱之為紈牛。

牛齒有下無上,察其齒而知其年,三歲二齒,四歲四齒,五歲六齒,六歲以後,每年接脊骨一節也。牛耳聾,其聽以鼻。牛瞳豎而不橫。其聲曰牟,項垂曰胡,蹄肉曰𤜂,百葉曰膍,角胎曰䚡,鼻木曰牶,嚼草復出曰齝,腹草未化曰聖齏。牛在畜屬土,在卦屬坤,土緩而和,其性順也。

白話文:

牛齒有下排而沒有上排,看牠的牙齒就能知道牠的年齡。三歲時有兩顆牙齒,四歲時有四顆牙齒,五歲時有六顆牙齒,六歲以後,每年會長一節脊椎骨。

牛耳聾,牠是用鼻子聽聲音。

牛瞳是豎著的而不是橫著的。

牛叫的聲音是「牟」,脖子垂著的樣子叫做「胡」,蹄上的肉叫做「𤜂」,胃叫做「膍」,角的胎叫做「䚡」,鼻樑叫做「牶」,把嚼過的草吐出來叫做「齝」,肚子裡未消化的草叫做「聖齏」。

牛在畜類中屬土,在卦中屬坤,土性緩和,因此牠的個性也溫順。

《造化權輿》云:乾陽為馬,坤陰為牛,故馬蹄圓,牛蹄坼。馬病則臥,陰勝也;牛病則立,陽勝也。馬起先前足,臥先後足,從陽也;牛起先後足,臥先前足,從陰也。獨以乾健坤順為說,蓋知其一而已。

白話文:

《造化權輿》這本書上說:乾陽如同馬,坤陰如同牛,所以馬蹄圓,牛蹄裂。馬生病躺臥,因陰氣勝過陽氣;牛生病立著,因陽氣勝過陰氣。馬先提起前腿,躺下時先放後腿,順應陽氣;牛先提起後腿,躺下時先放前腿,順應陰氣。將乾健坤順的道理,唯獨應用到馬牛身上,瞭解的實在太膚淺了。

牛肉

【氣味】甘,溫,無毒。

弘景曰:𤚩牛惟勝,青牛為良,水牛惟可充食。《日華》曰:黃牛肉微毒,食之發藥毒動病,不如水牛。

詵曰:黃牛動病,黑牛尤不可食。牛者稼穡之資,不可多殺。若自死者,血脈已絕,骨髓已竭,不可食之。

白話文:

黃牛肉:

**味道氣味:**甘甜,溫和,無毒。

古人論述:

  • 葛洪說:黑色公牛的肉最好,青色牛次之,水牛的肉只能用來充飢。《日華子》說:黃牛肉有微毒,食用後可能會導致藥物中毒和動風。不如水牛的肉。
  • 陶弘景說:黃牛肉會動風,黑牛的肉尤其不能食用。
  • 牛是耕作的工具,不能大量宰殺。如果牛自然死亡,其血脈已斷,骨髓已空,也不能食用。

藏器曰:牛病死者,發痼疾痃癖,令人洞下疰病。黑牛白頭者不可食。獨肝者有大毒,令人痢血至死。北人牛瘦,多以蛇從鼻灌之,故肝獨也。水牛則無之。時珍曰:張仲景云:啖蛇牛,毛髮向後順者是也。人乳可解其毒。《內則》云:牛夜鳴則㾞,臭不可食。病死者有大毒,令人生疔暴亡。

白話文:

藏器說:吃了患有病痛而死的牛,會感染痼疾痃癖,讓人得疰病。黑色的牛長了白頭的不能吃。獨肝的牛有大毒,讓人痢血而死。北方人的牛瘦,多用蛇從鼻孔灌進去,所以肝臟獨有毒。水牛則沒有這種情況。李時珍說:張仲景說:吃了被蛇咬過的牛,毛髮朝後順著的是有毒的。人乳可以解這種毒。《內則》說:牛夜裡叫,則肉有臭味,不能吃。病死的牛有大毒,讓人長疔瘡而暴死。

《食經》云:牛自死、白首者食之殺人。疥牛食之發癢。黃牛、水牛肉,合豬肉及黍米酒食,並生寸白蟲;合韭、薤食,令人熱病;合生姜食,損齒。煮牛肉,入杏仁蘆葉易爛,相宜。

白話文:

《食經》中說:自然死亡或毛色花白的牛,肉有毒,吃了會致命。患有疥癬的牛,肉吃了會讓人發癢。黃牛、水牛肉,如果與豬肉和黍米酒一起吃,容易生長寸許長的白色寄生蟲;如果與韭菜、薤一起吃,會讓人得熱病;如果與生薑一起吃,會損壞牙齒。燉牛肉時,放入杏仁和蘆葉,容易燉爛,搭配得當。

詵曰:惡馬食牛肉即馴,亦物性也。

【主治】安中益氣,養脾胃(《別錄》)。補益腰腳,止消渴及唾涎(孫思邈)。

白話文:

白話文翻譯:

他說:兇惡的馬吃了牛肉就會變得溫馴,這是物質本性所致。

【主治】安撫中氣,增加氣力,調養脾胃(《別錄》)。補益腰腳,止解渴和流口水(孫思邈)。

【發明】時珍曰:韓𢘅言:牛肉補氣,與黃耆同功。觀丹溪朱氏「倒倉法論」而引申觸類,則牛之補土,可心解矣。今天下日用之物,雖嚴法不能禁,亦因肉甘而補,皮角有用也。朱震亨《倒倉論》曰:腸胃為積穀之室,故謂之倉。倒者,推陳以致新也。胃屬土,受物而不能自運。

白話文:

李時珍說:韓𢘅說:「牛肉能補氣血,與黃耆的作用相似。」我讀了丹溪朱氏的「倒倉法論」之後,更引申了這個觀點,認為牛肉能補脾土,這就很好理解了。現在人們日常使用的物品,雖然嚴厲的法律也不能禁止,也是因為肉類的美味可以補益身體,而皮和角也有它的用處。朱震亨在《倒倉論》中說:「腸胃是積存五穀之處,所以稱之為倉。」倒,就是將舊的推出去,以達到更新的作用。脾胃屬土,接受食物後,不能自行運化。

七情五味,有傷中宮,停痰積血,互相纏糾。發為癱瘓,為勞瘵,為蠱脹,成形成質,為窠為臼,以生百病而中宮愆和,自非丸散所能去也。此方出自西域異人。其法:用黃肥牡牛肉二十斤,長流水煮成糜,去滓濾取液,再熬成琥珀色收之。每飲一鍾,隨飲至數十鍾,寒月溫飲。

白話文:

七情五味,會傷害中宮,痰液和血液積聚在一起,互相糾結。發作為癱瘓、勞瘵、蠱脹,形成實質性的病變,成為巢穴和洞穴,從而產生各種疾病,而中宮失去和諧,不是丸散所能治好的。這個配方是來自西域一位不同尋常的人。方法是:用二十斤黃肥的牛羊肉,在長流水中煮成糊狀,去除渣滓過濾取汁,再熬成琥珀色收起來。每次喝一杯,連續喝到幾十杯,在寒冷的月份溫熱著喝。

病在上則令吐,在下則令利,在中則令吐而利,在人活變。吐利後渴,即服其小便一二碗,亦可盪滌余垢。睡二日,乃食淡粥。養半月,即精神強健,沉疴悉亡也。須五年忌牛肉。蓋牛,坤土也。黃,土色也。以順德配乾牡之用也。肉者胃之藥也,熟而為液,無形之物也。故能由腸胃而透肌膚,毛竅爪甲,無所不到。

白話文:

如果疾病在身上部,就讓他嘔吐;在腹部,就讓他腹瀉;在中部,就讓他嘔吐兼腹瀉,隨著患者的病情而靈活調整。嘔吐、腹瀉後感到口渴,就喝一、兩碗自己的小便,也可以清洗體內殘留的毒素。連續睡上兩天,之後吃清淡的米粥。調理半個月,精神就會強健,久治不癒的疾病都會痊癒。但是,之後的五年內要忌吃牛肉。因為牛屬坤土,黃色是屬土的顏色,為了順應乾牡之用。肉是胃的藥,煮熟後變成液體,是一種無形之物。因此,它能從腸胃通過到肌膚、毛孔和指甲,無處不到。

在表者因吐而得汗,在清道者自吐而去,在濁道者自利而除。有如洪水泛漲,陳莝順流而去,盎然渙然,潤澤枯槁,而有精爽之樂也。

白話文:

在外表證的人,由於嘔吐而獲得了汗液,在清道的人,從嘔吐中而消除,在濁道的人,從瀉利中而消除。就像洪水泛濫,陳舊的積水順著水流流走,十分輕鬆愉快,潤澤枯槁,而有精神爽朗的快樂。

王綸云:牛肉本補脾胃之物,非吐下藥也,特飲之既滿而溢爾。借補為瀉,故病去而胃得補,亦奇法也。但病非腸胃者,似難施之。

白話文:

王綸說:牛肉原本就是補脾胃的食物,並不是吐下藥,只是喝多了以後會溢出來罷了。借用補藥來瀉下,所以疾病會被排出去,而脾胃又能得到滋補,這也是一種奇特的方法。不過,如果疾病不是出在腸胃,恐怕很難用這種方法來治療。

【附方】新四。

白話文:

【附方】新四

益氣養血湯

【組成】

  • 人參
  • 白朮
  • 當歸
  • 熟地黃
  • 茯苓
  • 甘草

【功效】

益氣養血,補益氣血。

適用症狀

  • 體虛乏力、氣短、面色蒼白、頭暈、心悸、盜汗、舌淡脈弱等氣血不足的證狀。

小刀圭:韓飛霞曰:凡一切虛病,皆可服之。用小牛犢兒(未交感者)一隻,臘月初八日或戊己日殺之,去血燖毛洗淨,同臟腑不遺分寸,大銅鍋煮之。每十斤,入黃耆十兩,人參四兩,茯苓六兩,官桂、良薑各五錢,陳皮三兩,甘草、蜀椒各二兩,食鹽二兩,淳酒二斗同煮,水以八分為率,文火煮至如泥,其骨皆捶碎,並濾取稠汁。待冷以甕盛之,埋於土內,露出甕面。

白話文:

小刀圭方:韓飛霞說:凡是一切虛病,都可以服用小刀圭方。採用一隻沒有和母牛交配過的小牛犢,在臘月初八日或戊己日殺死,放光血後,用火去除毛髮,洗淨後,連臟腑一起(不可丟失),放入大銅鍋中煮。每十斤牛犢肉,加入十兩黃耆、四兩人參、六兩茯苓、各五錢官桂、良薑、三兩陳皮、各二兩甘草、蜀椒、兩兩食鹽,以及二斗淳酒,一起煮。水的比例以八分為準(即水與原料的比例為8:10),用文火煮到像泥一樣,將骨頭也一起搗碎,過濾後取其中的濃汁。待冷卻後,用甕盛裝,埋入土中,露出甕口。

凡飲食中,皆任意食之,或以酒調服更妙。肥犬及鹿,皆可依此法作之。

白話文:

凡是飲食中所用的食材,都可以任意食用,或者用酒調和服用效果更佳。肥胖的狗和鹿,都可以依照這個方法來製作。

返本丸:補諸虛百損。用黃犍牛肉(去筋、膜)切片,河水洗數遍,仍浸一夜,次日再洗三遍,水清為度。用無灰好酒同入壇內,重泥封固,桑柴文武火煮一晝夜,取出(如黃沙為佳,焦黑無用)焙乾為末聽用。山藥(鹽炒過)、蓮肉(去心,鹽炒過,並去鹽)、白茯苓、小茴香(炒)各四兩,為末。

白話文:

返本丸:補虛,益氣,有療效。

做法:

  1. 取用黃犍牛肉(去筋、膜),切成片狀,用河水清洗數遍,然後浸泡一夜。

  2. 次日,再次清洗三遍,直到水清為止。

  3. 將牛肉和無灰好酒一起放入壇子中,密封,用桑柴火煮一晝夜。

  4. 取出牛肉(如黃沙狀為佳,焦黑的無用),焙乾研末備用。

配料:

  1. 山藥(鹽炒過)

  2. 蓮肉(去心,鹽炒過,並去除鹽分)

  3. 白茯苓

  4. 小茴香(炒過)

以上各四兩,研末備用。

每牛肉半斤,入藥末一斤,以紅棗蒸熟去皮和搗,丸肉刺大。每空心酒下五十丸,日三服。(《乾坤生意》)

白話文:

將半斤牛肉放入一斤藥粉中,加入紅棗,蒸熟後去皮並搗碎,做成像肉刺一樣大的丸子。每天空腹時,用酒送服五十丸,一天服用三次。(《乾坤生意》)

腹中痞積:牛肉四兩切片,以風化石灰一錢擦上,蒸熟食。常食痞積自下。(《經驗秘方》)

白話文:

腹部痞積:牛肉四兩切成薄片,用風化的石灰一錢塗抹在牛肉片上,蒸熟後食用。經常食用,痞積會自行排出。(《經驗祕方》)

腹中癖積:黃牛肉一斤,恆山三錢,同煮熟。食肉飲汁,癖必自消,甚效。(筆峰《雜興》)

牛皮風癬:每五更炙牛肉一片食,以酒調輕粉敷之。(《直指方》)

水牛肉,

【氣味】甘,平,無毒。

《日華》曰:冷,微毒。宜忌同黃牛。

【主治】消渴,止啘泄,安中益氣,養脾胃(《別錄》)。補虛壯健,強筋骨,消水腫,除濕氣(藏器)。

【附方】舊二,新一。

水腫尿澀:牛肉一斤熟蒸,以薑、醋空心食之。(《心鏡》)

手足腫痛:傷寒時氣,毒攻手足,腫痛欲斷。生牛肉裹之,腫消痛止。(《範汪方》)

白話文:

腹中癖積:

黃牛肉一斤、恆山三錢,一起煮熟。食用肉和湯汁,癖積必定自行消除,效果顯著。(出自《筆峯雜興》)

牛皮風癬:

每天凌晨五點炙烤牛肉片一片食用,用酒調和輕粉敷在患處。(出自《直指方》)

水牛肉:

**氣味:**甘、平、無毒。

《日華》記載:冷、微毒。宜忌與黃牛肉相同。

**主治:**消渴、止嗝泄、安中益氣、養脾胃(《別錄》)。補虛壯健、強筋骨、消水腫、除濕氣(藏器)。

附方:

  1. 水腫尿澀:水牛肉一斤蒸熟,加入薑、醋空腹食用。(出自《心鏡》)
  2. 手足腫痛:傷寒時氣,毒攻手足,腫痛欲斷。使用生牛肉包裹患處,腫痛即可消除。(出自《範汪方》)

白虎風痛:寒熱發歇,骨節微腫。用水牛肉脯一兩(炙黃),燕窠土伏龍肝、飛羅面各二兩,砒黃一錢,為末。每以少許,新汲水和,作彈丸大,於痛處摩之。痛止,即取藥拋於熱油鐺中。(《聖惠》)

白話文:

白虎風痛:症狀是寒熱交替發作,骨節稍微腫脹。用帶血的新鮮牛肉一兩(烤到微黃),鳥巢土、伏龍肝、飛羅面各二兩,砒霜一錢,研磨成粉末。每次取少許藥粉,用新鮮水調和,做成如彈丸般大小,在疼痛處塗抹。疼痛停止之後,立即將藥丸投入熱油鍋中。(《聖惠方》)

頭蹄(水牛者良)

【氣味】涼。

《食經》云:患冷人勿食蹄中巨筋。多食令人生肉刺。

【主治】下熱風(孟詵)。

【附方】舊一。

白話文:

頭蹄(水牛的較好)

【氣味】寒涼。

《食經》說:患有寒症的人不要吃蹄中那條大筋。多吃會長肉刺。

【主治】祛除熱風(孟詵)。

【附方】古方之一。

水腫脹滿,小便澀者:用水牛蹄一具去毛,煮汁作羹,蹄切食之。或以水牛尾一條,細切,作腤䐶食,或煮食亦佳。(《食醫心鏡》)

白話文:

水腫脹滿,小便澀痛的人:取一整隻水牛蹄,去除毛,煮湯做羹,把蹄子切碎食用。或取一條水牛尾,切碎,做成糕羹食用,煮熟食用也很好。(《食醫心鏡》)

(水牛者良)

白話文:

鼻(水牛的鼻骨較佳)

【主治】消渴,同石燕煮汁服(藏器)。治婦人無乳,作羹食之,不過兩日,乳下無限,氣壯人尤效(孟詵)。療口眼喎斜。不拘乾溼者,以火炙熱,於不患處一邊熨之,即漸止(宗奭)。

白話文:

【主治】消渴症,與石燕一起煮汁服用(藏器)。治療婦人無乳,做湯服用,不用兩天,乳水就會源源不斷,氣壯人體尤其有效(孟詵)。治療口眼歪斜。不論是乾性還是濕性,用火烤熱,在不患處的一側熨燙,就會逐漸停止(宗奭)。

(水牛者良)

白話文:

皮(水牛皮佳)

【主治】水氣浮腫,小便澀少。以皮蒸熟,切入豉汁食之(《心鏡》)。熬膠最良(詳阿膠)。

白話文:

**主治:**水腫,小便少。將豬皮蒸熟,切成小塊,拌入鼓汁食用(《心鏡》)。熬成膠狀是最好的(詳見阿膠)。

乳,

【氣味】甘,微寒,無毒。

弘景曰:𤚩牛乳佳。

恭曰:𤚩牛乳性平,生飲令人利,熱飲令人口乾,微似溫也。水牛乳作酪,濃厚勝𤚩牛,造石蜜須之。

白話文:

氣味:

甘味,微寒,無毒。

弘景曰:

母牛乳較好。

恭曰:

母牛乳性味平和,生飲容易腹瀉,熱飲會口乾,有點類似溫性。水牛乳做成的優酪乳,濃厚度勝過母牛乳,是製作石蜜的必需品。

藏器曰:黑牛乳勝黃牛。凡服乳,必煮一二沸,停冷啜之,熱食即壅。不欲頓服,欲得漸消。與酸物相反,令人腹中結症。患冷氣人忌之。合生魚食,作瘕。

白話文:

藏器說:黑色的牛奶比黃色的牛奶更好。凡是喝牛奶,一定要煮沸一兩次,等它冷卻了再喝,熱的喝會壅塞。不要一下子喝很多,要慢慢喝掉。牛奶與酸性食物相反,會讓人腹中結塊。患有冷氣的人忌諱喝牛奶。與生魚一起吃,會造成瘕。

時珍曰:凡取,以物撞之則易得。余詳乳酪下。制秦艽不灰木

白話文:

李時珍說:凡是採集何首烏,用東西敲打它,就容易採到。詳細記載於乳酪底下。加工秦艽、不灰木。

【主治】補虛羸,止渴(《別錄》)。養心肺,解熱毒,潤皮膚(《日華》)。冷補,下熱氣。和酥煎沸食,去冷氣痃癖(藏器)。患熱風人宜食之(孟詵)。老人煮食有益。入薑、蔥,止小兒吐乳,補勞(思邈)。治反胃熱噦,補益勞損,潤大腸,治氣痢,除疸黃,老人煮粥甚宜(時珍)。

白話文:

【主治功效】補益虛弱,止渴(《別錄》)。滋養心肺,解熱毒,潤澤皮膚(《日華》)。以冷補的形式服用,可以降低熱氣。和酥油一起煎煮沸騰後食用,可以去除體內的寒氣和風濕病(藏器)。患有熱風病的人適合食用(孟詵)。老人煮食有益。加入薑、蔥,可以止小兒吐乳,補益勞損(思邈)。治療反胃、熱嘔,補益勞損,潤澤大腸,治療痢疾,消除疸黃,老人煮粥食用非常適合(時珍)。

【發明】震亨曰:反胃噎膈,大便燥結,宜牛、羊乳時時咽之,並服四物湯為上策。不可用人乳,人乳有飲食之毒,七情之火也。

白話文:

震亨說:反胃噎膈,大便乾燥結塊,宜飲用牛奶、羊奶,並服用四物湯作為最佳療法。不可服用人乳,因為人乳含有飲食的毒素和七情的火氣。

時珍曰:乳煎蓽茇,治氣痢有效。蓋一寒一熱,能和陰陽耳。按《獨異志》云:唐太宗苦氣痢,眾醫不效,下詔訪問。金吾長張寶藏曾困此疾,即具疏以乳煎蓽茇方上,服之立愈。宣下宰臣與五品官。魏徵難之,逾月不擬。上疾復發,復進之又平。因問左右曰:進方人有功,未見除授何也?徵懼曰:未知文武二吏。

白話文:

李時珍說:用乳汁煎煮蓽茇,治療氣痢非常有效。因為蓽茇性寒,乳汁性熱,正好可以調和陰陽。根據《獨異志》記載:唐太宗患有嚴重的氣痢病,很多醫生都束手無策。唐太宗下詔徵求治療方法。金吾長張寶藏曾經患過這種疾病,他向唐太宗上奏了用乳汁煎煮蓽茇的治療方法。唐太宗服用了這種藥物之後,病情立刻好轉。唐太宗下令宰相和五品以上的官員都服用這種藥物。魏徵對此提出異議,一個多月都沒有擬定奏摺。唐太宗的病情又復發了,於是再次服用張寶藏的藥物,病情又好轉了。唐太宗問左右的侍從說:「那些上奏藥方的功勞很大,為什麼沒有見到他們被任官授職呢?」魏徵害怕了,說:「不知道文官武官是誰。」

上怒曰:治得宰相,不妨授三品,我豈不及汝耶?即命與三品文官,授鴻臚寺卿。其方用牛乳半斤,蓽茇三錢,同煎減半,空腹頓服。

白話文:

皇上大怒說:「如果治好了宰相,封你三品官職也不成問題,我的能力難道比不上你嗎?」於是立即封他為三品文官,任鴻臚寺卿。他的藥方是用半斤牛乳和三錢蓽茇一起煎煮,減至一半,空腹立即服用。

【附方】舊二,新九。

風熱毒氣:煎過牛乳一升,生牛乳一升,和勻。空腹服之,日三服。(《千金方》)

白話文:

【藥方】前人開的藥方有兩款,新的有九款。

風熱毒氣:煎煮過的一升牛奶,生牛奶一升,均勻攪拌。空腹服下,一天服用三次。(出自《千金方》)

小兒熱噦:牛乳二合,薑汁一合,銀器文火煎五六沸。一歲兒飲半合,量兒大小,加減與服之。(《聖惠方》)下虛消渴,心脾中熱,下焦虛冷,小便多:漸羸瘦者。牛羊乳,渴即飲之,每飲三、四合。(《廣利方》)

白話文:

嬰兒腹瀉:牛乳二杯,薑汁一杯,用銀器以小火煮五、六次。一歲的嬰兒喝一杯,根據嬰兒的身體大小,加加減減服用。(《聖惠方》)下焦虛弱,容易口渴,心脾中有熱,下焦虛寒,小便多。症狀逐漸消瘦:用牛或羊的乳,口渴就喝,每次喝三、四杯。(《廣利方》)

病後虛弱:取七歲以下、五歲以上黃牛乳一升,水四升,煎取一升,稍稍飲,至十日止。(《外臺方》)

白話文:

病後虛弱:取七歲以下、五歲以上的水牛或黃牛的牛乳一升,水四升,一起煮沸煎熬,取一升濃稠的湯液,慢慢喝下,連續喝十天。(《外臺祕要方》)

補益勞損:《千金翼》:崔尚書方:鍾乳粉三兩,袋盛,以牛乳一升,煎減三分之一,去袋飲乳,日三。又方:白石英末三斤,與十歲以上生犢牸牛食,每日與一兩,和黑豆,七日取牛乳,或熱服一升,或作粥食。其糞以種菜食。百無所忌,能潤臟腑,澤肌肉,令人壯健。腳氣痹弱:牛乳五升,硫黃三兩(末之)。

白話文:

補益勞損:

崔尚書的方子:鍾乳粉三兩,用小袋子裝好,加入一升牛乳,煎煮至將近三分之一的時候,取出袋子,將牛乳喝掉,每天喝三次。

另一個方子:白石英末三斤,餵給十歲以上生過小牛的母牛吃,每天給它一兩,混合黑豆一起餵食,七天後取牛乳,可以熱著喝一升,也可以煮成粥吃。母牛的糞便可以用來種菜,吃了之後沒有任何禁忌,能滋潤臟腑,使肌肉有光澤,使人強壯。

腳氣痹弱:

五升牛乳,三兩硫黃(研磨成粉)。

煎取三升,每服三合。羊乳亦可。或以牛乳五合,煎調硫黃末一兩服,取汗尤良。(《肘後》)

白話文:

煎取三升藥汁,每次服用三湯匙。羊奶也可以用來煎藥。或者,也可以用五湯匙牛奶,煎服一兩硫磺粉末,這樣可以出汗,效果更好。(摘自《肘後備急方》)

肉人怪病:人頂生瘡五色,如櫻桃狀,破則自頂分裂,連皮剝脫至足,名曰肉人。常飲牛乳自消。(夏子益《奇疾方》)

白話文:

肉人怪病:患有此病的人頭頂上會長出像櫻桃一樣的五顏六色的瘡癤。膿瘡破裂了以後,瘡口會從頭頂開始一直分裂,最後整層皮肉從頭頂一直脫落到腳底。這種怪病叫做肉人。如果常常喝牛奶,就可以把瘡癤消滅。(選自夏子益的《奇疾方》)

重舌出涎:特牛乳飲之。(《聖惠》)

蚰蜒入耳:牛乳少少滴入即出。若入腹者,飲一二升即化為水。(《聖惠方》)

蜘蛛瘡毒:牛乳飲之良。(《生生編》)

血,

【氣味】咸,平,無毒。

白話文:

中醫古代文字:

牛乳飲之。(《聖惠》)

蚰蜒入耳:牛乳少少滴入即出。若入腹者,飲一二升即化為水。(《聖惠方》)

蜘蛛瘡毒:牛乳飲之良。(《生生編》)

血,

【氣味】鹹,平,無毒。

特地用牛乳飲用。(《聖惠方》)

蚰蜒爬入耳中:滴入少許牛乳,蚰蜒就會馬上爬出來。如果蚰蜒已爬入腹中,飲用一至兩升的牛乳,蚰蜒就會化為水。(《聖惠方》)

蜘蛛瘡的毒:牛乳飲用可以治療。(《生生編》)

血,

【氣味】味道為鹹,性平,無毒。

【主治】解毒利腸,治金瘡折傷垂死,又下水蛭。煮拌醋食,治血痢便血(時珍)。

白話文:

【功效主治】解毒排毒、通腸潤便。用於治療金屬利器造成的傷口、骨折、垂死,還能消滅水蛭。與醋同煮後拌入食物食用,能治療血痢、便血(出自李時珍的《本草綱目》)。

【發明】時珍曰:按:《元史》云:布智兒從太祖徵回回,身中數矢,血流滿體,悶僕幾絕。太祖命取一牛剖其腹,納之牛腹中,浸熱血中,移時遂蘇。又云:李庭從伯顏攻郢州,炮傷左脅,矢貫於胸,幾絕。伯顏命剖水牛腹納其中,良久而蘇。何孟春云:予在職方時,問各邊將無知此術者,非讀《元史》弗知也。故書於此,以備緩急。

白話文:

【發明】時珍說:據《元史》記載:布智兒跟隨太祖徵討回回,身上中了數箭,血流滿身,昏死過去。太祖命令取來一頭牛,剖開肚子,把布智兒放進牛腹中,浸在熱血中一段時間,終於蘇醒過來。又說李庭跟隨伯顏攻打郢州,炮彈擊傷左脅,箭穿過胸部,幾近死亡。伯顏命令剖開水牛肚子,把李庭放進去,很久以後才蘇醒過來。何孟春說:我擔任職方官時,詢問各邊將領,沒有一個知道這個方法的,如果不是讀了《元史》,我也不知道。因此我把這個方法寫出來,以備不時之需。

【附方】新一。

誤吞水蛭,腸痛黃瘦:牛血熱飲一二升,次早化豬脂一升飲之,即下出也。(《肘後》)

(黃牛者良,煉過用)

【氣味】甘,溫,微毒。多食發痼疾、瘡瘍。《鏡源》云:牛脂軟銅。

【主治】諸瘡疥癬白禿,亦入面脂(時珍)。

【附方】新四。

白話文:

誤吞水蛭,腸痛黃瘦:喝一到兩升熱牛血,隔日早上再喝一升豬脂,水蛭便會排出。(《肘後》)

豬脂(黃牛的豬脂更好,經過煉製處理)

氣味:甘甜,溫和,有微毒。食用過多會引起痼疾和瘡瘍。《鏡源》說:牛脂能軟化銅。

主治:各種瘡瘍、疥癬、白禿,也可加入面脂(李時珍)。

消渴不止:栝蔞根煎:用生栝蔞根(切)十斤,以水三斗,煮至一斗,濾淨,入煉淨黃牛脂一合,慢火熬成膏,瓶收。每酒服一杯,日三。(《總錄》)腋下狐臭:牛脂和胡粉塗之,三度永瘥。(姚氏)食物入鼻,介介作痛不出:用牛脂一棗大,納鼻中吸入,脂消則物隨出也。(《千金方》)

白話文:

  1. 糖尿病頻尿不止:將栝蔞根生切,取十斤,加上三鬥水,煮到剩一斗的量,過濾後去除雜質,加入經過提煉的黃牛油合,以小火熬煮成膏狀,裝瓶收藏。每次飲酒時服用一杯,一天服用三次。(出自《總錄》)

  2. 腋下狐臭:將牛油和胡粉混合塗抹於腋下,連續塗抹三次,即可永久根治狐臭。(出自姚氏的方子)

  3. 食物進入鼻子,卡住且疼痛難以排出:取一顆棗子大小的牛脂,放入鼻中並吸入,牛脂融化後,即可將異物一併排出。(出自《千金方》)

走精黃病:面目俱黃,多睡,舌紫,甚則舌面坼裂,及加黑色,若爪甲黑者死。用豉半兩,牛脂一兩,煎過油脂,綿裹烙舌,去黑皮一重,濃煎豉湯一盞飲之。(《三十六黃方》)髓(黑牛、黃牛、㸺牛者良,煉過用),

白話文:

走精黃病:臉色發黃,經常睡覺,舌頭變紫色。嚴重時舌頭表面乾裂、出現黑色,指甲變黑者死亡。用豆豉半兩,牛脂一兩,油煎過後,用棉花包著牛脂壓在舌頭上,將黑色的皮去除一層,濃煎豆豉湯一碗服用。(《三十六黃方》)髓(黑牛、黃牛、水牛的髓較好,煉過後再使用)

【氣味】甘,溫,無毒。

白話文:

【氣味】甘,溫,無毒。

【主治】補中,填骨髓。久服增年(《本經》)。安五臟,平三焦,續絕傷,益氣力,止泄利,去消渴,皆以清酒暖服之(《別錄》)。平胃氣,通十二經脈(思邈)。治瘦病,以黑牛髓地黃汁、白蜜等分,煎服(孟詵)。潤肺補腎,澤肌悅面,理折傷,擦損痛,甚妙(時珍)。

白話文:

【主治】補益身體,填補骨髓。長期服用可增加壽命(《本經》)。安定五臟,平定三焦,接續斷傷,增加氣力,止瀉利,去除消渴,皆以清酒溫熱服用(《別錄》)。平胃氣,溝通十二經脈(思邈)。治療瘦弱病,用黑牛髓、地黃汁、白蜜等分,煎服(孟詵)。潤肺補腎,澤潤肌膚,悅澤容貌,理折傷,擦損疼痛,非常有效(時珍)。

【附方】新三。

白話文:

【附方】新三

補精潤肺,壯陽助胃:用煉牛髓四兩,胡桃肉四兩,杏仁泥四兩,山藥末半斤,煉蜜一斤,同搗成膏,以瓶盛湯煮一日。每服一匙,空心服之。(《瑞竹方》)

白話文:

滋補腎精,潤澤肺部,增強陽氣,幫助消化:使用四兩煉過的牛髓、四兩胡桃肉、四兩杏仁泥、半斤山藥粉末和一斤煉過的蜂蜜,一起搗成膏狀,用瓶子盛裝,隔水燉煮一天。每次服用一勺,空腹服用。(出自《瑞竹方》)

勞損風濕:陸抗膏:用牛髓、羊脂各二升,白蜜、薑汁、酥各三升,煎三上三下,令成膏。隨意以溫酒和服之。(《經心錄》)

白話文:

勞損風濕:陸抗膏:使用牛髓、羊脂各二升,白蜜、薑汁、酥各三升,以文火煎煮三次,再以武火煎煮三次,煎成膏狀。可以隨意用溫酒和服。(《經心錄》)

手足皴裂:牛髓敷之。

(水牛、黃牛者良)

【氣味】甘,溫,微毒。

白話文:

手腳皮膚乾裂:牛骨髓塗抹患處。

【腦髓】(水牛、黃牛的腦髓較佳)

【藥性】味道甘甜,性溫,微有毒性。

《心鏡》曰:牛熱病死者,勿食其腦,令生腸癰。【主治】風眩消渴(蘇恭)。脾積痞氣。潤皴裂,入面脂用(時珍)。

白話文:

《心鏡》說:牛患熱病而死的,不要吃它的腦,否則會引起腸癰。【主治】治療風眩消渴病(蘇恭)。脾積痞氣。潤澤乾裂的皮膚,加入面脂一起使用(時珍)。

【附方】新四。

白話文:

【附方】新四

吐血咯血五勞七傷:用水牛腦一枚(塗紙上陰乾),杏仁(煮去皮)、胡桃仁、白蜜各一斤,香油四兩,同熬干為末。每空心燒酒服二錢匕。(《乾坤秘韞》)偏正頭風:不拘遠近,諸藥不效者,如神。用白芷、芎藭各三錢,為細末。以黃牛腦子搽末在上,瓷器內加酒頓熟,乘熱食之,儘量一醉。醒則其病如失,甚驗。(《保壽堂方》)

白話文:

吐血咯血五勞七傷:

使用方法:將水牛腦一枚塗在紙上陰乾,杏仁煮去皮,胡桃仁、白蜜各一斤,香油四兩,共同熬乾成粉末。每次空腹時,用燒酒送服二錢匕。(出自《乾坤祕韞》)

偏正頭風:

使用方法:無論遠近親疏,其他藥物無效者,此方如神靈一般。使用白芷、芎藭各三錢,磨成細末。用黃牛腦子塗抹在藥末上,放入瓷器中加入酒加熱至熟,趁熱食用,盡量喝醉。醒來之後,疾病就會消失,非常靈驗。(出自《保壽堂方》)

脾積痞氣:牛腦丸:治男婦脾積痞病,大有神效。黃㸺牛腦子一個(去皮、筋,擂爛),皮硝末一斤,蒸餅六個(曬研)。和勻,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好酒下,日三服。百日有驗。(《普濟方》)

白話文:

脾積痞氣:牛腦丸:治療男女脾積痞病,效果極佳。黃牛腦子一個(去掉皮、筋,搗爛),砒霜末一斤,蒸餅六個(曬乾研磨)。均勻混合,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用好酒送服,每日三次。一百天即可見效。(出自《普濟方》)

氣積成塊:牛腦散:用牛腦子一個(去筋、膜),雄雞肫一個(連皮、黃),並以好酒浸一宿,搗爛,入木香沉香砂仁各三兩,皮硝一碗,杵千下,入生銅鍋內,文武火焙乾為末,入輕粉三錢,令勻。每服二錢,空心燒酒服,日三服。(同上)

白話文:

阻塞成塊:牛腦散:取牛腦一個(去掉筋和膜),雄雞肫一個(包括皮和黃),用好酒浸泡一夜,搗爛,加入木香、沉香、砂仁各三兩,皮硝一碗,研磨一千下,放入生銅鍋中,文火武火交替焙乾研末,加入輕粉三錢,攪拌均勻。每次服用二錢,空腹時用燒酒送服,每天三次。(同上)

(以下黃牛者良)

【主治】虛忘,補心(《別錄》)。

脾,

白話文:

:遺忘症,補益心臟(《別錄》)。

【主治】補脾(藏器)。臘月淡煮,日食一度,治痔瘻。和朴硝作脯食,消痞塊(時珍。出《千金》《醫通》)。

白話文:

【主治】補益脾臟。在臘月用小火煮熟,每天吃一次,治療痔瘻。將其與朴硝混合製成脯食,可以消散痞塊。

(以下水牛者良)

【主治】補肺(藏器)。

肝,

【主治】補肝,明目(《別錄》)。治瘧及痢,醋煮食之(孟詵)。婦人陰䘌,納之引蟲(時珍)。

腎,

【主治】補腎氣,益精(《別錄》)。治濕痹(孫思邈)。

(黃牛、水牛俱良)

【氣味】甘,溫,無毒。

弘景曰:青牛腸胃,合犬肉、犬血食,病人。

【主治】消渴風眩,補五臟,醋煮食之(詵)。補中益氣,解毒,養脾胃(時珍)。

【附方】新一。

啖蛇牛毒:牛肚細切,水一斗,煮一升,服,取汗即瘥。(《金匱要略》)

(一名百葉)

白話文:

肺(水牛者佳)

【功效】補肺臟。

【功效】補肝臟,明目(《別錄》)。治療瘧疾和痢疾,用醋煮食(孟詵)。婦人陰道蟲病,納入引出蟲子(時珍)。

【功效】補腎氣,益精(《別錄》)。治療風濕痹痛(孫思邈)。

(黃牛、水牛皆佳)

【性味】甘,溫,無毒。

【附註】弘景說:青牛胃,搭配狗肉、狗血食用,可以治療病人。

【功效】解渴、治眩暈、補五臟,用醋煮食(孟詵)。補中益氣、解毒、養脾胃(時珍)。

附方

一、啖蛇牛毒:將牛肚切碎,加水一斗,煮成一升,服用後出汗即癒。(《金匱要略》)

(別名:百葉)

時珍曰:膍音毗,言其有比列也。牛羊食百草,與他獸異;故其胃有膍,有胘,有蜂窠,亦與他獸異也。胘即胃之厚處。

白話文:

李時珍說:「膍」這個字的發音為「毗」,是指它具有並列的性質。牛羊吃百草,與其他動物不同;因此,牛羊的胃有膍、有胘、有蜂窠,也與其他動物不同。胘是指胃的厚處。

【主治】熱氣水氣,治痢,解酒毒、藥毒、丹石毒發熱,同肝作生,以薑、醋食之(藏器)。

(臘月黃牛、青牛者良)

弘景曰:膽原附黃條中,今拔出於此,以類相從耳。

【氣味】苦,大寒,無毒。

白話文:

**主治:**祛除濕熱,治痢疾,解酒毒、藥毒、丹石毒引起的發熱,與肝臟生瘡。可用薑和醋食用(藏器)。

膽(臘月取黃牛、青牛的膽較好)

陶弘景說:膽原本附屬於黃條中,現在把它提取出來放在這裡,是為了讓它們歸類。

**氣味:**苦,極寒,無毒。

【主治】可丸藥(《本經》)。除心腹熱渴,止下痢及口焦燥,益目精(《別錄》)。臘月釀槐子服,明目,治疳濕彌佳(蘇恭)。釀黑豆,百日後取出,每夜吞二七枚,鎮肝明目(《藥性》)。釀南星末,陰乾,治驚風有奇功(蘇頌)。除黃殺蟲,治癰腫(時珍)。

白話文:

【主治功效】可製成丸藥服用(《本經》)。能清除心腹部的燥熱口渴,止下痢腹瀉,消除口乾舌燥,對眼睛有益(《別錄》)。在臘月用槐花製作發酵了的藥物服用,可明目,治療疳積濕熱更有效(蘇恭)。將黑豆製成發酵了的藥物,一百天後取出,每天晚上吞服二到七粒,可以鎮靜肝臟,明目(《藥性》)。將南星碾末製作成發酵的藥物,陰乾,治療小兒驚風有奇效(蘇頌)。能去除黃疸,殺蟲,治療癰腫(時珍)。

【發明】時珍曰:《淮南子萬畢術》云:牛膽塗熱釜,釜即鳴。牛膽塗桂,莫知其誰。注云能變亂人形。詳見本書。《岣嶁》云:蛙得牛膽則不鳴。此皆有所制也。

白話文:

李時珍說:《淮南子萬畢術》中說:牛膽塗在熱鍋上,鍋子就會鳴叫。牛膽塗在桂樹上,沒有人知道是誰塗的。注釋上說,牛膽可以改變人的形狀。詳細內容請參閱本書。《岣嶁》中說:青蛙得到了牛膽就不會鳴叫。這些都是彼此之間有所制約的。

【附方】舊一,新二。

白話文:

【附方】舊一,新二

谷疸食黃:用牛膽(汁)一枚,苦參三兩,龍膽草一兩,為末,和少蜜丸梧桐子大。每薑湯下五十丸。(《千金》)

白話文:

食用穀物而引起的黃疸:使用一顆牛膽汁、三兩苦參、一兩龍膽草,把這些研磨成粉末後,加入適量的蜂蜜,丸成像梧桐子般大小的丸藥。每次用薑汁湯下嚥五十粒。(出自《千金》)

男子陰冷:以食茱萸納牛膽中,百日令乾。每取二七枚,嚼納陰中,良久如火。(《千金》)

痔瘻出水:用牛膽、蝟膽各一枚,膩粉五十文,麝香二十文,以三味和勻,入牛膽中,懸四十九日取出,為丸如大麥大。以紙捻送入瘡內,有惡物流出為驗也。(《經驗》)

白話文:

痔瘡瘻管排膿水:用牛膽、蝟膽各一枚,膩粉五十文,麝香二十文,將三味藥材研磨均勻,放入牛膽中,懸掛四十九天取出,做成大麥粒大小的丸劑。用紙捻將藥丸送入瘡口內,有膿液流出即可見效。(《經驗》)

胞衣

【附方】新一。

臁瘡不斂:牛胞衣一具,燒存性,研搽。(《海上方》)

(白水牛者良)

白話文:

附方:

臁瘡不斂:

用牛胞衣一具,燒存性,研成粉末塗抹患處。(《海上方》)

喉嚨痛:

(白水牛的胞衣效果較好)

【主治】小兒呷氣(思邈)。療反胃吐食,取一具去膜及兩頭,逐節以醋浸炙燥,燒存性,每服一錢,米飲下,神效(時珍。出《法天生意》)。

白話文:

【主治】小兒愛生氣(孫思邈)。治療反胃吐食,取一個烏賊,去掉薄膜和兩端,逐節用醋浸泡後烤乾,燒成灰,每次服一錢,用米湯送服,效果顯著(李時珍。出自《法天生意》)。

【發明】時珍曰:牛喉嚨治呷氣、反胃,皆以類相從也。按《普濟方》云:反胃吐食,藥、食俱不下,結腸三五日至七八日,大便不通,如此者必死。昔全州周禪師得正胃散方於異人,十痊八九,君子收之,可濟人命。用白水牛喉一條,去兩頭節並筋、膜、脂、肉,節節取下如阿膠片,收之。

白話文:

李時珍說:牛喉嚨可以治療呃逆、反胃,都是因為它們的性質相似。根據《普濟方》記載:反胃吐出食物,藥物和食物都吃不下去,3至5天或7至8天沒有大便,這種情況必定會死亡。以前,全州的周禪師從一位奇人那裡得到了一種治療反胃的藥方,治癒了八九成的患者,君子們收藏了這個藥方,可以挽救人們的生命。使用白色的水牛喉嚨一條,去掉兩端的關節、筋、膜、脂肪和肉,關節處切成一片片像阿膠片,收起來。

臨時旋炙,用米醋一盞浸之,微火炙乾淬之,再炙再淬,醋盡為度。研末,厚紙包收。或遇陰濕時,微火烘之再收。遇此疾,每服一錢,食前陳米飲調下。輕者一服立效。

白話文:

當臨時需要灸法時,使用一盞米醋將艾灸條浸泡,用小火將其灸乾後再浸泡,反復灸乾再浸泡,直到醋用盡為止。將灸條研磨成粉末,用厚紙包好收納。如遇陰雨潮濕的時節,用小火烘烤後再收納。遇到需要灸治的疾病時,每次服用一錢的艾灸粉末,在飯前用陳米湯送服。病情輕微的人,一劑即可立竿見影。

(水牛者良)

【主治】喉痹氣癭,古方多用之(時珍)。

齒,

【主治】小兒牛癇(《別錄》)。

白話文:

靨(水牛者良)

【主治】喉嚨腫痛、氣癭,古代的方劑多用於此(李時珍)。

【主治】小兒牛癇(《別錄》)。

【發明】時珍曰:六畜齒治六癇,皆比類之義也。耳珠先生有固牙法:用牛齒三十枚,瓶盛固濟,煅赤為末。每以水一盞,末二錢,煎熱含漱,冷則吐去。有損動者,以末揩之。此亦以類從也。

白話文:

李時珍說:用六畜的牙齒來治療六癇,都是屬於比類相治的原理。耳珠先生有保護牙齒,防止蛀牙的方法。方法是:用牛牙齒三十個,放入瓶子中密封好,煅燒成紅色,研成粉末。每次取二錢粉末,加水一杯,煎熱後含在嘴裡漱口,冷了之後吐掉。如果牙齒有損傷,可以用粉末擦拭。這也是根據類比的原理治療牙齒。

牛角䚡,

【釋名】角胎。

時珍曰:此即角尖中堅骨也。牛之有䚡,如魚之有鰓,故名。胎者,言在角內也。

藏器曰:水牛、黃㸺牛者可用,余皆不及。久在糞土爛白者,亦佳。

【氣味】苦,溫,無毒。甄權曰:苦、甘。

白話文:

釋名

角胎。

音義

李時珍說:這指的是牛角尖中的硬骨。牛有角胎,就像魚有鰓,因此得名。胎字表示在角內。

雷藏器說:水牛和黃牛的角胎可以使用,其他的都比不上。

氣味

苦,溫,無毒。甄權說:苦、甘。

【主治】下閉血瘀血疼痛,女人帶下血。燔之,酒服(《本經》)。燒灰,主赤白痢(藏器)。黃牛者燒之,主婦人血崩,大便下血,冷痢(宗奭)。黃牛者燒之,止婦人血崩,赤白帶下,冷痢瀉血,水泄(《藥性》)。治水腫(時珍。《千金》徐王煮散用之)。

白話文:

【主治】治療尿道閉塞、瘀血疼痛、婦女白帶出血。將牛蒡子燒焦,用酒送服(《本經》)。將牛蒡子燒成灰,主治赤白痢疾(《藏器》)。用黃牛的牛蒡子燒成灰,主治婦女血崩、大便下血、冷痢(《宗奭》)。用黃牛的牛蒡子燒成灰,能夠止住婦女血崩、赤白帶下、冷痢瀉血、水泄(《藥性》)。治療水腫(李時珍。《千金》徐王煮散使用了牛蒡子)。

【發明】時珍曰:牛角䚡,筋之粹,骨之餘,而䚡又角之精也。乃厥陰、少陰血分之藥,燒之則性澀,故止血痢、崩中諸病。

白話文:

李時珍說:牛角屑,是筋的精華,骨的餘渣,而屑又是角的精華。它是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血分藥,燃燒後性味變得澀,因此可以治療血痢、崩漏等疾病。

【附方】舊三,新三。

大腸冷痢:㸺牛角䚡燒灰,粥飲服二錢,日二次。(《經驗後方》)

小兒滯下:㸺牛角胎燒灰,水服三方寸匕。(《千金》)

大便下血:黃牛角䚡一具,煅末,食前濃煮豉汁服二錢,日三,神效。(《近效方》)

白話文:

附方舊三,新三。

大腸冷痢: 將牛角刮淨燒成灰,加入稀飯中服用二錢,每日二次。(出處:《經驗後方》)

小兒滯下: 將牛角胎燒成灰,用溫水服用三方寸匕。(出處:《千金》)

大便下血: 取一對黃牛角刮淨燒成末,將濃煮後的豆豉汁在飯前服用二錢,每日三次,有奇效。(出處:《近效方》)

赤白帶下:牛角䚡(燒令煙斷)、附子(以鹽水浸七度去皮)等分為末。每空心酒服二錢匕。(孫用和方)

白話文:

赤白帶下:將牛角䚡燒盡,直到不再冒煙為止,再將附子用鹽水浸泡七次,去掉皮,兩者等份研磨成細末。每天空腹時以酒送服二錢匙。(出自孫用和的方劑)

鼠乳痔疾:牛角䚡燒灰,酒服方寸匕。(《塞上方》)

蜂蠆螫瘡:牛角䚡燒灰,醋和敷之。(《肘後方》)

角,

【氣味】苦,寒,無毒。之才曰:平。

白話文:

鼠乳痔疾: 將牛角燒成灰,用酒送服方寸匕的量。

蜂蠆螫瘡: 將牛角燒成灰,用醋調和敷在患處。

牛角 【氣味】苦、寒,無毒。

【主治】水牛者燔之,治時氣寒熱頭痛(《別錄》)。煎汁,治熱毒風及壯熱(《日華》)。㸺牛者治喉痹腫塞欲死,燒灰,酒服一錢。小兒飲乳不快似喉痹者,取灰塗乳上,嚥下即瘥(蘇頌。出崔元亮方)。治淋破血(時珍)。

白話文:

主治:

  • 水牛:烤熟後食用,可以治療時氣寒熱頭痛。(《別錄》)
  • 煎汁:可以治療熱毒風和壯熱。(《日華》)
  • 牛角灰(燒灰)拌酒服下一錢,可以治療喉痹腫塞欲死的症狀。
  • 對於小兒飲乳不快,似喉痹者,取牛角灰塗在乳上,嚥下即可痊癒。(蘇頌。出崔元亮方)
  • 治療淋破血。(時珍)

【附方】舊一,新二。

白話文:

【附方】舊一,新二

石淋破血:牛角燒灰,酒服方寸匕,日五服。(《普濟》)血上逆心,煩悶刺痛:水牛角燒末,酒服方寸匕。(《子母秘錄》)

白話文:

石淋破血:將牛角燒成灰,用酒送服,每次方寸匕,每天服五次。(《普濟》)血逆心上,煩悶刺痛:將水牛角燒成末,用酒送服,每次方寸匕。(《子母祕錄》)

赤禿髮落:牛角、羊角燒灰等分,豬脂調塗。(《普濟方》)

骨,

【氣味】甘,溫,無毒。

白話文:

赤禿髮落

材料:牛角粉、羊角粉各等份,豬油

做法:將牛角、羊角燒成灰,加入豬油調勻塗抹患處。(摘自《普濟方》)

註解

  • 骨:指牛角、羊角
  • 甘、溫、無毒:指牛角、羊角藥性甘平,無毒

【主治】燒灰,治吐血鼻洪,崩中帶下,腸風瀉血,水瀉(《日華》)。治邪瘧。燒灰同豬脂,塗疳瘡蝕人口鼻,有效(時珍。出《十便》)。

白話文:

【主治】燒成灰後,有治療吐血、流鼻血、崩漏、帶下、腸道氣血虧損引起的腹瀉、水樣腹瀉。《本草日華》稱有治療瘧疾的療效。將燒成灰後和豬油混合在一起,用來塗抹像是癌症、瘡口等。

【發明】時珍曰:東夷以牛骨占卜吉凶,無往不中。牛非含智之物,骨有先事之靈,宜其可入藥治病也。

白話文:

李時珍說:東夷地區的人們用牛骨來占卜吉凶,每次都能很準。牛不是有智慧的生物,牛骨有預知事情的能力,因此適合入藥治病。

【附方】新二。

鼻中生瘡:牛骨、狗骨燒灰,臘豬脂和敷。(《千金》)

水穀痢疾:牛骨灰同六月六日曲(炒)等分為末,飲服方寸匕,乃御傳方也。(張文仲方)

蹄甲(青牛者良)

白話文:

【藥方】二

鼻中生瘡:牛骨、狗骨燒成灰,加上豬油混合敷用。(《千金方》)

水穀痢疾:牛骨灰與六月六日製造的曲(炒過)等分研磨成粉末,一湯匙服用,此方為皇帝傳授的祕方。(張文仲的藥方)

可用青牛的蹄甲(蹄甲越青越好)。

【主治】婦人崩中,漏下赤白(蘇恭)。燒灰水服,治牛癇。和油,塗臁瘡。研末貼臍,止小兒夜啼(時珍。出《集要》諸方)。

白話文:

【主治功能】治療婦女崩漏,赤白帶下(蘇恭)。燒成灰後用開水送服,治療牛癲癇。和油調和,塗抹臁瘡。研末敷貼肚臍,治療小兒夜啼(時珍。出自《集要》各種方劑)。

【附方】新五。

猝魘不寤:以青牛蹄或馬蹄臨人頭上,即活。(《肘後》)

白話文:

【附方】新生兒五種症狀

忽然昏迷不醒:用牛角或馬蹄放在人頭上,即可甦醒。(《肘後方》)

損傷接骨:牛蹄甲一個,乳香沒藥各一錢為末,入甲內燒灰,以黃米粉糊和成膏,敷之。(《秘韞》)

白話文:

治療骨折:牛蹄甲一個,乳香、沒藥各一錢,研磨成細末,放入牛蹄甲中燒成灰,用黃米粉糊和成膏狀,敷在患處。(出自《祕韞》)

牛皮風癬:牛蹄甲、驢糞各一兩,燒存性研末,油調,抓破敷之。五七日即愈。(《藺氏經驗方》)

臁脛爛瘡:牛蹄甲燒灰,桐油和敷。(《海上方》)

玉莖生瘡:牛蹄甲燒灰,油調敷之。(奚囊)

陰莖(黃牛、烏牛、水牛並良)

【主治】婦人漏下赤白,無子(蘇恭)。

牯牛卵囊

【主治】疝氣。一具煮爛,入小茴香,鹽少許拌食(吳球)。

毛,

【主治】臍中毛,治小兒久不行(蘇恭)。耳毛、尾毛、陰毛,並主通淋閉(時珍)。

白話文:

牛皮風癬:牛蹄甲、驢糞各一兩,燒成灰燼後細研成粉末,用油調成膏狀,塗抹於抓破的患處。連續塗抹五到七天即可痊癒。(《藺氏經驗方》)

臁脛爛瘡:牛蹄甲燒成灰,用桐油調成膏狀敷於傷口。(《海上方》)

玉莖生瘡:牛蹄甲燒成灰,用油調成膏狀敷於傷口。(奚囊)

牛黃(黃牛、烏牛、水牛皆可)

主治:婦女白帶過多、難以生育。(蘇恭)

牛卵囊

主治:疝氣。取一整個牛卵囊煮爛,加入小茴香和少量鹽,拌入食物中食用。(吳球)

牛毛

主治:臍中長毛,可用於治療小兒久未走路。(蘇恭)耳毛、尾毛、陰毛皆有通淋利尿的功效。(時珍)

【發明】時珍曰:古方牛耳毛、陰毛、尾毛,治淋多用之,豈以牛性順而毛性下行耶?又治瘧病,蓋禳之之義耳。

白話文:

李時珍說:古代的方子中,常使用牛耳毛、陰毛、尾毛來治療淋病,難道是因為牛的性情溫順,毛的特性往下降嗎?還有用來治療瘧疾,大概是想藉用這些資料來祛邪吧。

【附方】舊一,新三。

猝患淋疾:牛耳中毛燒取半錢,水服。尾毛亦可。(《集驗方》)

小兒石淋:特牛陰毛燒灰,漿水服一刀圭,日再。(張文仲方)

白話文:

古代文字:

猝患淋疾:牛耳中毛燒取半錢,水服。尾毛亦可。(《集驗方》)

小兒石淋:特牛陰毛燒灰,漿水服一刀圭,日再。(張文仲方)

**突然發生的淋病:**用牛耳朵裡的毛燒成灰,取半錢重,用水送服。牛尾巴上的毛也可以使用。(出自《集驗方》)

**小兒的石淋病:**專用牛的陰部毛燒成灰,用米漿送服一刀尖的量,每天兩次。(出自張文仲的方劑)

邪氣瘧疾:《外臺》:用黑牛尾燒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一用牯牛陰毛七根,黃荊葉七片,縛內關上,亦效。口涎,《日華》曰:以水洗老牛口,用鹽塗之,少頃即出。或以荷葉包牛口使耕,力乏涎出,取之。

白話文:

瘧疾:

  1. 《外臺》:用黑牛尾巴燒成末,用酒送服,一次方寸匕,每天三次。

  2. 用牯牛陰毛七根、黃荊葉七片,綁在內關穴上,也有效。

口涎:

  1. 《日華》說:用水清洗老牛的嘴,用鹽塗抹,一會兒就會流出。

  2. 或者用荷葉包住牛的嘴讓它耕地,等到牛力氣用盡,涎水流出,取之。

【主治】反胃嘔吐(《日華》)。水服二匙,終身不噎(思邈)。吮小兒,治客忤。灌一合,治小兒霍亂。入鹽少許,頓服一盞,治喉閉口噤(時珍。出《外臺》胡居士方)。

白話文:

【主治】反胃嘔吐(《日華》)。用清水送服二匙,終身不噎(思邈)。吮吸小兒,治療客忤。灌下一合,治療小兒霍亂。加入少量鹽,頓服一杯,治療喉嚨閉塞、嘴巴緊閉的症狀(時珍。出自《外臺》胡居士方)。

【附方】新七。

白話文:

【附方】新生兒

噎膈反胃:《集成》:用糯米末,以牛涎拌作小丸,煮熟食。危氏《得效》香牛飲:用牛涎一盞,入麝香少許,銀盞頓熱。先以帛緊束胃脘,令氣喘,解開,乘熱飲之。仍以丁香汁入粥與食。《普濟》千轉丹:用牛涎、好蜜各半斤,木鱉仁三十個研末,入銅器熬稠。每以兩匙和粥與食,日三服。

白話文:

噎膈反胃:《集成》:用糯米磨成的粉末,和著牛涎拌成小丸子,煮熟後吃。危氏《得效》香牛飲:用牛涎一茶杯,加入少許麝香,用銀杯子煮熱。先用布緊緊地束縛胃部,讓氣喘不過來,解開後,趁熱喝掉。《普濟》千轉丹:用牛涎、上等蜂蜜各半斤,木鱉仁三十個研磨成粉末,放在銅器裡熬煮至濃稠。每次用兩匙和粥一起吃,每天吃三次。

小兒流涎:取東行牛口中涎沫,塗口中及頤上,自愈。(《外臺》方)

小兒口噤:身熱吐沫不能乳。方同上。(《聖惠方》)

損目破睛:牛口涎日點二次,避風。黑睛破者亦瘥。(《肘後》)

身面疣目:牛口涎頻塗之,自落。(《千金》)

鼻津,

【主治】小兒中客忤,水和少許灌之。又塗小兒鼻瘡及濕癬(時珍。出《外臺》諸方)。

耳垢(烏牛者良)

時珍曰:以鹽少許入牛耳中,癢即易取。

白話文:

**小兒流涎:**取東行牛口中涎沫,塗抹口中及下巴,即可自癒。(出自《外臺祕要》)

**小兒口噤:**身熱吐沫,無法哺乳。方子同上。(出自《聖惠方》)

**損目破睛:**每天兩次用牛口涎點眼,避風。黑眼破損者亦可痊癒。(出自《肘後備急方》)

**身面疣目:**頻繁塗抹牛口涎,可自行脫落。(出自《千金要方》)

鼻津

【主治】小兒中邪忤逆,用少量水灌服。又可塗抹小兒鼻瘡和濕癬。(李時珍注。出自《外臺祕要》諸方)

耳垢(烏牛者佳)

李時珍注:在牛耳中放入少許鹽,耳癢即可輕易取出耳垢。

【主治】蛇傷,惡蛓毒(恭。蛓,毛蟲也)。治癰腫未成膿,封之即散。疳蟲蝕鼻生瘡,及毒蛇螫人,並敷之(時珍)。

白話文:

【主治】治療毒蛇咬傷、毒蟲咬傷。治療未成膿的癰腫,封上即可消散。如果發生疳蟲蝕鼻生瘡,或被毒蛇咬傷,也可用它敷貼。

【附方】新三。

疔瘡惡腫:黑牛耳垢敷之。(《聖惠方》)

脅漏出水不止:用烏牛耳垢敷之,即瘥。(《普濟方》)

鼻衄不止:牛耳中垢、車前子末等分和勻,塞之良。(《總錄》)

(黃犍、㸺牛、黑牯牛者良)

【氣味】苦、辛,微溫,無毒。之才曰:寒。

【主治】水腫,腹脹腳滿,利小便(《別錄》)。

【附方】舊六,新三。

白話文:

**疔瘡惡腫:**用黑色牛的耳垢敷上。(《聖惠方》)

**脅漏出水不止:**用烏色牛的耳垢敷上,即可痊癒。(《普濟方》)

**鼻衄不止:**將牛耳垢和車前子粉末等分混合均勻,塞住鼻子即可止血。(《總錄》)

溺(黃色健牛、黑色角牛、黑色公牛的尿液效果最佳)

**【氣味】**苦、辛,微溫,無毒。張之才說:寒性。

**【主治】**水腫,腹部膨脹,腳部水腫,利尿(《別錄》)。

**【附方】**舊方六種,新方三種。

水腫尿澀:《心鏡》:用烏犍牛尿半升,空腹飲。小便利,良。《集驗》:用黃犍牛尿,每飲三升。老、幼減半。水氣喘促小便澀。用㸺牛尿一斗,訶黎勒皮(末)半斤。先以銅器熬尿至三升,入末熬至可丸,丸梧桐子大。每服茶下三十丸,日三服。當下水及惡物為效。(《普濟方》)風毒腳氣:以銅器,取烏犢牛尿三升,勤飲之。小便利則消。(《肘後》)

白話文:

水腫小便澀:《心鏡》:使用烏犍牛尿半升,空腹喝下。能使小便順暢,效果很好。《集驗》:使用黃犍牛尿,每次喝三升。老人、小孩減半飲用。水氣喘促小便澀,使用㸺牛尿一斗,訶黎勒皮(研成細末)半斤。先把牛尿用銅器熬到三升,加入研好的藥末,繼續熬煮能製成藥丸,丸藥要製成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搭配茶一起服用,每天服用三次。水和惡物會隨之下排就是效果。(出自《普濟方》)

風毒腳氣:用銅器取烏犢牛尿三升,勤奮飲用。小便通暢疼痛就會消失。(出自《肘後》)

腳氣脹滿尿澀:取烏犢牛尿一升,一日分服,消乃止。(《楊炎南行方》)

久患氣脹:烏牛尿一升,空心溫服,氣散止。(《廣濟方》)

症癖鼓脹:烏牛尿一升,微火煎如稠飴,空心服棗許,當鳴轉病出。隔日更服之。(《千金翼》)

霍亂厥逆:服烏牛尿二升。(《千金方》)

刺傷中水:服烏牛尿二升,三服止。(《梅師》)

(稀者名牛洞。烏牯、黃牯牛者良)

【氣味】苦,寒,無毒。

《鏡源》云:牛屎抽銅暈。燒火,能養一切藥力。

白話文:

腳氣腫脹,小便不通:取烏犢牛尿一升,一天分多次服用,腫脹消退後停止服用。(《楊炎南行方》)

氣脹病已久:烏牛尿一升,空腹溫服,氣散後即止。(《廣濟方》)

各種症狀導致的脹氣:烏牛尿一升,用小火煎煮成膏狀,空腹服棗子大小的量,會放屁,疾病就會好。隔天再服用。(《千金翼》)

霍亂、陽氣衰微:服用烏牛尿二升。(《千金方》)

被刺傷導致水中毒:服用烏牛尿二升,服用三次就能痊癒。(《梅師》)

牛糞(稀的稱為牛洞。烏牯牛、黃牯牛的牛糞較好)

氣味:苦、寒,無毒。

《鏡源》記載:牛糞能去除銅鏽。燒成灰後,能增強各種藥物的藥效。

【主治】水腫惡氣。乾者燔之,敷鼠瘻惡瘡(《別錄》)。燒灰,敷灸瘡不瘥(藏器)。敷小兒爛瘡爛痘,及癰腫不合,能滅瘢痕(時珍)。絞汁,治消渴黃癉,腳氣霍亂,小便不通(蘇恭)。

白話文:

**主治:**水腫、惡氣。

將乾的桃仁放在火上烤焦,研磨成粉末,敷在鼠瘻和惡瘡上(《別錄》)。

將桃仁燒成灰,敷在久治不癒的灸瘡上(藏器)。

將桃仁研磨成粉末,敷在兒童的爛瘡、爛痘上,以及膿腫久不癒合的部位,可以消除疤痕(李時珍)。

將桃仁榨汁,治療消渴、黃疸、腳氣、霍亂、小便不通(蘇恭)。

【發明】時珍曰:牛屎散熱解毒利溲,故能治腫、疸、霍亂、疳痢、傷損諸疾。燒灰則收濕生肌拔毒,故能治癰疽、瘡瘻、爛痘諸疾也。《宋書》:孫法宗苦頭創。夜有女人至,曰:我天使也。事本不關善人,使者誤及爾。但取牛糞煮敷之,即驗。如其言果瘥。此亦一異也。

白話文:

【說明】李時珍說:牛屎具有散熱、解毒、利尿的作用,因此可以治療腫脹、黃疸、霍亂、疳痢、外傷等疾病。將牛屎燒成灰則有收斂濕氣、生肌長肉、拔毒的作用,因此可以治療癰疽、瘡瘻、化膿的痘瘡等疾病。《宋書》記載:孫法宗患有頭部膿瘡。一天晚上,有一位女子來到他面前,說:「我是天上的使者,本來不應該涉及善人,但使者誤傷了你。只要用牛糞煮過後敷在患處,就會痊癒。」孫法宗按照女子的話去做,果然痊癒了。這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附方】舊七,新二十二。

水腫溲澀:黃牛屎一升,絞汁飲,溲利瘥,勿食鹽。(《梅師》)

濕熱黃病:黃牛糞日乾為末,麵糊丸梧桐子大。每食前,白湯下七十丸。(《簡便方》)

白話文:

【附方】古有七方,新加二十二方。

水腫小便不通:黃牛糞一升,絞出汁液飲用,小便暢通後就會痊癒,期間不要食用鹽。(《梅師》)

濕熱導致的黃疸病:黃牛糞曬乾後磨成粉末,用麵糊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進食前,用白開水送服七十丸。(《簡便方》)

霍亂吐下不止,四肢逆冷:《外臺》:用黃牛屎半升,水二升,煮三沸,服半升止。《聖惠》:用烏牛糞絞汁一合,以百日兒乳汁一合和,溫服。

白話文:

霍亂症狀包括嘔吐、腹瀉不止,四肢冰冷:《外臺》:可使用黃牛糞半升、水二升,煮沸三次,服用半升即止。《聖惠》:可使用黑牛糞搗碎取汁一合、百日嬰兒的母乳一合混合調和,溫熱服用。

疳痢垂死:新牛屎一升,水一升,攪澄汁服。不過三服。(《必效方》)

猝死不省,四肢不收:取牛屎一升,和溫酒灌之。或以濕者絞汁亦可。此扁鵲法也。(《肘後》)

猝陰腎痛:牛屎燒灰,酒和敷之,良。(《梅師》)

腳跟腫痛不能著地:用黃牛屎,入鹽炒熱,罨之。(王永輔《惠濟方》)

妊娠腰痛:牛屎燒末,水服方寸匕,日三。(《外臺》)

妊娠毒腫:𤚩牛屎燒灰,水服方寸匕,日三。並以酢和封。(《千金方》)

子死腹中:濕牛糞塗腹上,良。(《千金》)

小兒口噤:白牛糞塗口中取瘥。(《總錄》)

小兒夜啼:牛屎一塊安席下,勿令母知。(《食療》)

小兒頭瘡:野外久干牛屎(不壞者)燒灰,入輕粉、麻油調搽。(《普濟》)

小兒白禿:牛屎厚封之。(《秘錄》)

小兒爛瘡:牛屎燒灰封之。滅瘢痕。(《千金》)

白話文:

疳痢垂死:

將一升新鮮牛糞與一升水攪拌,濾出澄清汁液服用。服用不超過三次即可見效。(《必效方》)

猝死昏厥,四肢僵硬:

取一升牛糞,與溫酒混合灌服。也可以取濕牛糞榨取汁液服用。此為扁鵲所傳之法。(《肘後》)

猝發陰腎疼痛:

將牛糞燒成灰,用酒調和敷於患處,效果顯著。(《梅師》)

腳跟腫痛無法著地:

取黃牛糞加入鹽巴,炒熱後敷於患處。(王永輔《惠濟方》)

妊娠腰痛:

將牛糞燒成灰末,每次服一小匙(約方寸匕),每日三次。(《外臺》)

妊娠毒腫:

將牛糞燒成灰末,每次服一小匙(約方寸匕),每日三次。並用醋調和敷於患處。(《千金方》)

胎兒死在腹中:

使用濕牛糞塗敷腹部,效果良好。(《千金》)

小兒口不能張開:

將白牛糞塗抹口中,即可見效。(《總錄》)

小兒夜啼:

將一塊牛糞放在牀墊下,不要讓母親知道。(《食療》)

小兒頭瘡:

將野外長時間乾燥的牛糞(不腐敗者)燒成灰,加入輕粉和香油攪拌後塗抹患處。(《普濟》)

小兒白禿:

用牛糞厚厚封住禿髮處。(《祕錄》)

小兒爛瘡:

將牛糞燒成灰,封住爛瘡。可消除瘢痕。(《千金》)

痘瘡潰爛:王兌白龍散:以臘月黃牛屎燒取白灰敷之,或臥之。即易痂疕,而無瘢痕。

白話文:

痘瘡潰爛,王兌大夫的白龍散:用臘月的黃牛屎燒成白灰,敷在痘瘡潰爛處或睡在上面。痘瘡很快就會結痂痊癒,而且沒有疤痕。

癰腫不合:牛屎燒末,用雞子白和封,干即易之,神驗也。(《千金月令》)鼠瘻瘰癧:《千金》五白膏:白牛屎、白馬屎、白羊屎、白雞屎、白豬屎各一升,於石上燒灰,漏蘆末二兩,以豬膏一升三合,煎亂髮一兩半,同熬五、六沸塗之,神驗。《肘後》:治鼠瘻有核膿血。用熱牛屎封之,日三。

白話文:

癰腫未癒合:把牛糞燒成末,用雞蛋清和在一起封住,乾了就換一次,效果非常好。(《千金月令》)

鼠瘻瘰癧:取白牛糞、白馬糞、白羊糞、白雞糞、白豬糞各一升,在石頭上燒成灰,加入漏蘆末二兩,用豬油一升三合,煎亂髮一兩半,一起熬五、六沸塗抹患處,效果非常好。《肘後》:治療鼠瘻有核膿血。用熱牛糞封住患處,一天三次。

蜣螂瘻疾:熱牛屎封之,日數易,當有蜣螂出。(《千金》)

乳癰初起:牛屎和酒敷之,即消。(姚僧坦方)

燥瘑瘡癢:熱牛屎塗之。(《千金》)

瘡傷風水痛劇欲死者:牛屎燒灰,熏令汗出即愈。(《外臺秘要》)

跌磕傷損:黃牛屎炒熱封之,裹定即效。(《簡便》)

湯火燒灼:濕牛屎搗塗之。(姚和眾)

惡犬咬傷:洗淨毒,以熱牛屎封之,即時痛止。(《千金》)

蜂蠆螫痛:牛屎燒灰,苦酒和敷。(《千金方》)

背瘡潰爛:黃黑牛糞多年者,曬乾為末,入百草霜勻細,糝之。(談野翁方)

黃犢子臍屎(新生未食草者,收干之)

白話文:

**蜣螂瘻疾:**用熱牛糞封住瘻孔,每天更換數次,等到有蜣螂爬出來。

**乳癰初起:**用牛糞和酒敷在乳癰上,很快就可以消散。

**燥瘑瘡癢:**用熱牛糞塗抹患處即可止癢。

**瘡傷風水痛劇欲死者:**將牛糞燒成灰,燻烤患處使人出汗,疼痛即可痊癒。

**跌磕傷損:**炒熱黃牛糞,封住傷口包紮好,馬上就能見效。

**湯火燒灼:**將濕牛糞搗碎,敷在燒傷處。

**惡犬咬傷:**洗淨傷口上的毒液,用熱牛糞封住傷口,疼痛立止。

**蜂蠆螫痛:**將牛糞燒成灰,用苦酒調和敷在患處。

**背瘡潰爛:**將多年累積的黃黑色牛糞曬乾後研磨成粉末,加入西洋參末調勻,敷在患處。

**黃犢子臍屎:**收集剛出生未食草的小牛臍帶上的糞便,曬乾後磨成粉末。

【主治】九竅四肢指歧間血出,乃暴怒所為。燒此末,水服方寸匕,日四五服,良(藏器。出姚僧坦方)。主中惡霍亂,及鬼擊吐血。以一升,和酒三升,煮汁服(時珍。出《肘後》)。

白話文:

**主治:**九竅四肢出血,是突然暴怒所引起的。將人參燒成末,用水送服米匙那麼多,每天四五次,就能痊癒(祕方由藏器,出自姚僧坦的方法)。治療中惡霍亂,還有鬼擊、吐血。一升人參,與酒三升混合,煮成汁服用(李時珍。出自《肘後方》)。

屎中大豆(洗曬收用)

【主治】小兒驚癇,婦人難產(蘇恭)。

【附方】舊一,新二。

小兒牛癇:白牛屎中豆,日日服之,良。(《總微論》)

婦人難產:牛屎中大豆一枚,擘作兩片:一書父,一書子。仍合住,水吞之,立產。(《產書》)

齒落不生:牛屎中大豆十四枚,小開豆頭,以注齒根,數度即生。(《千金方》)

白話文:

屎中大豆(洗淨後使用)

功效

治療小兒抽搐,婦女生產困難(蘇恭)。

其他配方

舊方一種,新方兩種:

  • 小兒癲癇:從白牛糞中取出大豆,每日服用,效果顯著。(《總微論》)
  • 婦人難產:從牛糞中取出大豆一粒,分成兩片:一片寫上「父」,一片寫上「子」。將兩片合起來,用水吞下,立即生產。(《產書》)
  • 牙齒脫落不生:從牛糞中取出大豆十四粒,稍微打開豆粒尖端,塞入牙根,反覆幾次即可長出新牙。(《千金方》)

聖齏,時珍曰:按劉恂《嶺表錄異》云:廣之容南好食水牛肉,或炮或炙,食訖即啜聖齏消之,調以薑、桂、鹽、醋,腹遂不脹。聖齏如青苔狀,乃牛腸胃中未化草也。

白話文:

聖齏:李時珍說:根據劉恂的《嶺表錄異》記載:廣東容南一帶的人們喜歡食用水牛肉,不管是用油煎還是烤來吃,吃完後,就會用聖齏來幫助消化,並加入薑、桂、鹽、醋調味,就可以避免腹脹。聖齏的樣子像是青苔,其實是牛腸胃中沒有完全消化的草料。

【主治】食牛肉作脹,解牛肉毒(時珍)。

齝草(音癡。一名牛轉草,即牛食而復出者,俗曰回噍)

【主治】絞汁服,止噦(藏器)。療反胃霍亂,小兒口噤風(時珍)。

【發明】時珍曰:牛齝治反胃噎膈,雖取象回噍之義,而沾濡口涎為多,故主療與涎之功同。

白話文:

齝草(音同「癡」,別名牛轉草,即牛吃下後又吐出的草,俗稱「回噍」)

主治:榨汁服用,可以止嘔吐(藏器)。治療反胃、霍亂,以及小兒口不能閉合的風疾(李時珍)。

發明:李時珍說:牛齝可以治療反胃和噎膈,雖然是取其類似牛反芻的象徵,但因為沾染了牛的口涎,所以主治的功能與口涎的作用相同。

【附方】新四。反胃噎膈:大力奪命丸:牛轉草、杵頭糠各半斤,糯米一升,為末,取黃母牛涎和,丸龍眼大,煮熟食之。入砂糖二兩,尤妙。(《醫學正傳》)

白話文:

附方四:

反胃噎嗝:

大力奪命丸:

牛轉草、杵頭糠各半斤,糯米一升,研磨成粉末。取黃色母牛的涎液和丸子的大小和龍眼一樣大,煮熟後食用。加入二兩砂糖,效果更佳。(《醫學正傳》)

霍亂吐利不止:用烏牛齝草一團,人參、生薑各三兩,甜漿水一升半,煮汁五合服。(《劉涓子鬼遺方》)

白話文:

霍亂嘔吐腹瀉不止:用烏牛齝草一團,人參、生薑各三兩,甜漿水一升半,煮成藥汁五合服下。(《劉涓子鬼遣方》)

小兒流涎:用牛噍草絞汁,少少與服。(《普濟方》)

初生口噤十日內者:用牛口齝草絞汁灌之。(《聖惠》)

鼻桊(音卷。穿鼻繩木也)

白話文:

小兒流涎:

  • 使用牛噍草絞出汁液,少量服用。(《普濟方》)

初生口噤十日內者:

  • 使用牛口齝草絞出汁液灌服。(《聖惠》)

鼻桊(音捲):

  • 穿鼻繩木的工具。

【主治】木桊:主小兒癇(《別錄》)。治消渴,煎汁服;或燒灰,酒服(時珍)。草桊:燒研,敷小兒鼻下瘡(《別錄》)。燒灰,吹纏喉風,甚效(時珍)。

白話文:

【主治】木桊:治療小兒癲癇(《別錄》)。治療消渴症,將木桊煎成汁服下;或者將木桊燒成灰,用酒送服(李時珍)。草桊:將草桊燒成灰,研成粉末,敷在小兒鼻下的瘡上(《別錄》)。將草桊燒成灰,吹進纏喉風患者的喉嚨裡,效果很好(李時珍)。

【附方】新一。

白話文:

附方

新一

組成:

  • 升麻 一兩
  • 柴胡 一兩
  • 茯苓 一兩
  • 白朮 一兩
  • 當歸 五錢
  • 川芎 五錢
  • 白芍 五錢
  • 赤芍 五錢
  • 甘草 五錢
  • 白芷 二錢
  • 桔梗 二錢
  • 生薑 二錢

功效:

疏肝理氣,健脾和胃。

主治:

肝鬱脾虛,胸脅脹痛,食少納呆,倦怠乏力,面色晦暗。

用法:

水煎服,一日一劑。

消渴,牛鼻木二個(洗銼,男用牝牛,女用牡牛),人參、甘草各半兩,大白梅十個。水四碗,煎三碗,熱服甚妙。(《普濟方》)

白話文:

消渴症:牛鼻木兩個(洗淨磨成碎木屑,男性患者用雌牛的鼻木,女性患者用雄牛的鼻木),人參、甘草各半兩,大白梅十個。加水四碗,煎煮至三碗,熱服,效果極佳。(出自《普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