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七 (7)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七 (7)

1. 癬第八

(奶癬附)

《巢氏病源》小兒癬候:癬病由風邪與血氣相搏於皮膚之間,不散變生癮疹,疹上如粟粒大,作形郭或邪或丸,浸淫長大,癢痛,搔之有汁,名之為癬。小兒面上癬,皮如甲錯,起乾燥,謂之乳癬。言兒乳飲,乳汁漬汙兒面變生之,仍以乳汁洗之便瘥也。

白話文:

《巢元方病源論》 小兒癬的病理:癬病是由風邪和血氣在皮膚之間相互搏擊而形成的,如果不消散就會變成癬疹,疹子像粟米粒那麼大,呈各種形狀,逐漸長大,瘙癢疼痛,搔抓後有汁液滲出,稱之為癬。小兒臉上的癬,皮膚像甲殼一樣龜裂,乾燥起屑,叫做乳癬。這是因為小兒喝奶時,乳汁弄髒了孩子的臉,變生而成的,用乳汁來清洗可以治癒。

《嬰童寶鑑》:小兒癬是母於風中浴後,拭之未乾,和水飲乳及夏月汗出而不粉,其瘡細星星者是也。

《千金》治小兒濕癬方。

上以枸杞根搗作末,和臘月豬膏敷之。

《千金》又方

上以桃青皮搗末,和醋敷之,日二。

《千金》又方

上揩破,以牛鼻上津敷之。

《千金》又方

上煎馬尿洗之。

《千金》又方

上燒狗屎灰,和豬脂塗之。

《千金》治小兒癬方。

上以蛇床實搗末,和豬脂以敷之。

《千金翼》治濕癬方。

上取東壁土,摩乾溼癬極有效。

《聖惠》治小兒癬,癢痛不止。白礬膏

白礬灰,硫黃,膩粉(各一錢),綠礬(半錢),川大黃(一分,末)

白話文:

白明礬灰、硫磺、滑石粉(各一錢),綠明礬(半錢),川大黃(一分,研磨成粉末)

上件藥同研為末,以米醋一升,熬如黑餳,收於瓷器中,旋取塗之。

《聖惠》治小兒濕癬。附子散

附子(半兩,去皮),雄黃(細研),白礬(各一分),吳茱萸(半分),米粉(半分)

白話文:

附子(半兩,去掉外皮),雄黃(研磨成粉末),白礬(各取一份),吳茱萸(取半份),米粉(取半份)。

上件藥搗細為散,每日三度,以綿搵撲。

《聖惠》治小兒癬久不瘥。雄黃膏

雄黃(細研),多年薤根,白礬,藜蘆(去蘆頭),瓜蒂,胡粉(各一分),水銀(三分,與胡粉點少水同研,令星子盡)

白話文:

  • 雄黃(研磨成細粉)

  • 多年薤根

  • 白礬

  • 藜蘆(去掉蘆頭)

  • 瓜蒂

  • 胡粉(各取一份)

  • 水銀(取三分,與胡粉點少許水研磨,使顆粒完全消失)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胡粉、水銀同研令勻,用豬脂調為膏。輕拭塗之。

《聖惠》治小兒癬不計乾溼,瘙癢不絕。雌黃膏

雌黃(研),黃連(去須),蛇床子黃柏(銼),硝石,蕪荑莽草,藜蘆(去蘆頭),苦參(銼,各半兩),松脂(三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別研如膏)

白話文:

雌黃(研磨成粉)、黃連(去除須毛)、蛇牀子、黃柏(切碎)、硝石、蕪荑、莽草、藜蘆(去除蘆頭)、苦參(切碎,各半兩)、松脂(三兩)、杏仁(一兩,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再研磨成膏狀)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臘月豬脂半斤和松脂煎令熔。先下杏仁,次下諸藥,攪令勻,煎成膏。收於不津器中,用時先以泔清淨洗瘡,拭乾,塗於故帛上貼,日二換之。

白話文:

把上列的藥材搗成碎末,用臘月豬油半斤和松脂加熱使融化。先放入杏仁,再放入其他藥材,攪拌均勻,煎成膏狀。收放在不會漏水的容器中,使用時先用泔水將傷口洗乾淨,擦乾後,塗抹在布上貼上,每天要換兩次。

《聖惠》又方

羊蹄根,干筍(燒灰,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麻油調塗之。

《聖惠》治小兒久癬方。

獨蓄根(去土,一把),附子(二枚,去皮臍,生用)

上件藥搗令爛,以好酒和塗之。每塗藥時先以皂角湯淨洗,拭乾後用藥,日二塗之。

《聖惠》治小兒乾癬方。

水銀,胡粉(各兩)

上件藥點少水同研,令星盡,以雞冠血和塗之。

《聖惠》治小兒乾溼癬方。

雄黃(一分),麝香(一錢)

上件藥細研,用甲煎油調塗之。

《聖惠》又方

上取乾蟾燒灰細研,以豬脂和塗之。

《聖惠》治小兒癬久不瘥方。

上用黃礬一兩,燒灰細研,每用先以水淨洗,拭乾塗之。

《聖惠》又方

上以薤根搗,醋和塗之。

《聖惠》又方

上以醬瓣、雀糞相和研塗之。

《聖惠》又方

上取羊蹄草根爛搗,以蜜和,絞取汁,先揩破塗之。

《聖惠》又方

上以楮株白汁塗之。

《聖惠》又方

上取亂髮燒灰細研,以豬脂和塗之。

《譚氏殊聖》方:小兒乳癬遍身形,眼睫連眉退不生。此是毋名傷五泄,發兒損體病還成。野油花共天麻杵,赤箭除風四體輕。天竺烏犀懸劍子,蟾雄龍腦最多靈。

白話文:

《譚氏殊聖》藥方:小兒乳癬遍佈全身,眼睫毛與眉毛連接的地方脫落不再生長。這是因為無名火傷及五泄,使頭髮脫落,身體受損,疾病反復發作。取野油花與天麻一起搗碎,赤箭可以除風,使四肢輕盈。天竺烏犀懸劍子,蟾雄龍腦最有靈驗。

赤芝飲子

野油花(名油覆花),天麻苗(亦名天箭苗),防風(等分)

上為末,洗癬了,次以油調塗之,後服烏犀丸

《譚氏殊聖》,烏犀丸方

犀(末,一錢),黑豆(二錢),乾蟾(末,三錢),龍腦(少許)

上為末,以熊膽汁為丸如綠豆大,溫水化一丸。

《養生必用》治小兒、大人濕癬方。

甘草(二分),蘆薈(四分,別研)

上為末,溫漿水先洗瘡,後貼藥

茅先生小兒周歲以上兒生細沙丹,謂之奶癬方。

地龍(去土,炒黑為末),黃連(末),豆豉

上三味等分為末,入輕粉,油調塗。

《嬰孺》治小兒頭面瘡癬方。

上用大麻子五升為末,以水和絞汁,和蜜塗之。白狗膽汁塗之亦效。

白話文:

將五升大麻子研成粉末,加水攪拌成汁,再加入蜂蜜,塗抹在患處。白狗的膽汁塗抹在患處也有效。

張銳《雞峰方》治乾溼癬久不瘥者。

上以新楮葉將有芒刺處於瘡上貼,以手拍之,候黃水出盡,干即瘥。

《惠眼觀證》,防風飲子,治風虛瘡癬方。

防風,甘草(炙),連翹(各一兩),山梔子(半兩)

白話文:

防風:一兩

甘草(炙):一兩

連翹:一兩

山梔子: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五分煎三、五沸,去滓服。

《張氏家傳》治小兒頭面生煉銀瘡癬方。

黃連(末),黃柏(厚者,取各一錢),輕粉(二錢匕),乳香(少許,杵細),白膠香(為細末),白礬(如癢生使,不癢煅過。各半錢)

白話文:

黃連(研成粉末),黃柏(厚實的,取各一錢),輕粉(二錢小匙),乳香(少量,搗碎成細粉),白膠香(磨成細粉),白礬(如果有瘙癢症狀,就生用,沒有瘙癢症狀就先經過煅燒。各半錢)

上為細末,先將熔下白膠香,次下黃連、黃柏,令溫下粉、乳,已卻成塊,再研令極細,敷瘡上。

《張氏家傳》治大人、小兒濕癬藥方。

桔梗,灶底黃土,豆豉(各半兩),麝香,膩粉(各少許)

白話文:

桔梗、竈底黃土、豆豉(各半兩);麝香、膩粉(各少許)。

上件三味為末,後入麝香、膩粉,用暗芝麻油調塗,先用溫水洗過,後用藥塗之,一上一洗。

白話文:

將前面三種藥材磨成細末,之後加入麝香、膩粉,用暗芝麻油調和塗抹,先用溫水清洗過,後用藥物塗抹,塗一次洗一次。

《莊氏家傳》治小兒癬及大人惡瘡方。

石灰,黃丹

上二味等分,同炒紫色為末,干敷妙。

《王氏手集》治小兒奶癬方。

上以苦楝子不計多少,燒灰存性,研細入膩粉,生油調搽極妙。

《吉氏家傳》乾癬方。

巴豆斑蝥(各一枚)

上件研為極細末,使不見星,取臘燕脂調塗之,日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