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五 (8)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五 (8)

1. 廢灶火丹第二十九

《巢氏病源》小兒廢灶火丹候:丹發從足趺起,正赤者,謂之廢灶火丹也。

《顱囟經》廢灶丹從曲臂起。

上用屋四角茅草灰,雞子白調,塗之。

《千金》治小兒廢灶火丹,初從足趺起,正赤色者方。

上以棗根煮汁,沐浴五、六度。

《聖惠》治小兒廢灶火丹方。

赤小豆(末,一兩),牛角(二兩,燒灰)

上件藥細研為散。用雞子白調如泥塗。(《嬰孺》云:牛角燒之作聲,兼治青黑石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雞蛋白調和成泥狀外塗。(《嬰孺》說:牛角燒成的藥粉,可以治療青黑石丹。)

《嬰孺》治廢灶丹初發之時,起兩腳亦如火燒方。

五加葉、根燒灰,以煅爐槽中水和,塗之,惟瘥止。

《嬰孺》治廢灶丹初起足趺正赤。

桑根煮汁洗五遍。

張渙,莽草散方,治丹發從足趺起正勻赤,乃名廢灶火丹。

莽草寒水石,硝石(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細散。每用以新汲水調塗患處。

2. 尿灶火丹第三十

《巢氏病源》小兒尿灶火丹候:丹發膝上,從兩股起及臍間走入陰頭,謂之尿灶火丹也。

《顱囟經》尿灶丹從踝起。

上用屋四角頭茅草燒灰,以雞子白調,塗之。

《千金》治小兒尿灶丹,初從兩股起及臍間走入陰頭皆赤色者方。

上以水二升、桑皮切二升,煮取汁,浴之良。(《千金》一方用桑根皮煮。)

《千金》又方

上燒李根為灰,以田中流水和,敷之良。

張渙,二根湯方,治丹發膝上,從兩股至臍間走入陰處,乃名尿灶火丹。

白話文:

張渙所傳的「二根湯」方劑,用於治療丹毒發作在膝蓋上方,從兩腿和腹部一直蔓延到隱私部位,因此命名為「尿竈火丹」。

桑根白皮李子根(各四兩)

上件細銼。每用三匙頭,以水兩碗煎至一碗,去滓,看冷熱避風淋患處。

3. 野灶丹第三十一

《顱囟經》野灶丹從背脊起。

上用柔香茸、蒴藋赤小豆末塗之立瘥。

4. 大孕丹第三十二

長沙醫者鄭愈傳治小兒大孕丹,諸般毒,聖塗散方。

凌霄花,萬州黃(各一字),苧根(半兩,切,焙乾用)

上一處爛研,以酒調,和蜜同調,服少許,塗于丹上立消。

5. 爾朱丹第三十三

《嬰孺》治小兒爾朱丹及一切,丹粉散方。

牡蠣(煅赤),烏頭(燒),麻黃根(各三分),石膏(一分),真珠(二分),麝香(半分)

白話文:

  • 牡蠣(煅赤):將牡蠣煅燒至呈赤色。具有滋陰潛陽、益精補血、止咳化痰的作用。

  • 烏頭(燒):將烏頭燒製成灰。具有散寒止痛、溫中止瀉的作用。

  • 麻黃根(各三分):麻黃根的用量為三份。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

  • 石膏(一分):石膏的用量為一份。具有清熱涼血、生津止渴的作用。

  • 真珠(二分):真珠的用量為二份。具有清熱明目、安神益智的作用。

  • 麝香(半分):麝香的用量為半分。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的作用。

整體而言,此方藥具有發汗解表、清熱涼血、化痰止咳、止痛止瀉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感冒、發熱、咳嗽、胸悶氣促、心悸失眠等症狀。

上方六味為末,以粢米粉二升合和為散,火中小炒,須冷絹袋盛,以粉粉遍身大佳。夫丹治爾朱有瘡,汁以粉粉之,無不立愈。以麻油塗病上,然後以粉粉之大驗。

白話文:

將上方所列的六種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兩升糯米粉混合均勻,用小火炒至微黃,待冷卻後裝入絹袋中。將藥粉均勻塗抹在患處,效果最佳。丹朱有瘡,用藥汁和藥粉混合塗抹,立即可癒。在患處塗抹麻油,然後再塗抹藥粉,效果顯著。

6. 赤流丹第三十四

《聖惠》:夫小兒身上或一片片赤色如燕脂染,及熱漸引,此名丹毒。俗謂之流。若因熱而得者色赤,或因風而得者色白,皆腫而壯熱也。可用一小鈹刀散鐮去惡血,毒未入腹者可療也。

白話文:

《聖惠》:小孩身上出現一片片像燕脂染成的一樣的紅色,並隨著發熱逐漸擴散,這叫做丹毒。民間也稱之為流火。如果因發熱而得的丹毒會呈現紅色,如果因風寒而得的丹毒會呈現白色,都會出現腫脹和發高燒的症狀。可以用一把小鈹刀切開腫脹處,去除淤血,這樣毒還沒侵入腹中,就可以治癒。

《圖經》治小兒遊瘤丹毒方。

上以冷水調剪刀草化如糊,以雞翎掃之,腫便消退,其效殊佳。

《圖經》又方

上以老鴉眼睛草葉入醋細研,治小兒火焰丹,消赤腫。即天茄子也。

白話文:

用老鴉眼睛草(天茄子)的葉子,研磨成細粉,加入醋中攪拌均勻,用來治療小兒火焰丹(小兒急疹),可以消炎、退紅腫。

《聖惠》治小兒心熱,身上赤流色如燕脂,皮膚壯熱。升麻散

升麻,川朴硝,川大黃(銼碎,微炒),元參(各半兩),犀角(屑),黃芩梔子仁,甘草(炙微赤,銼),木通(銼。各一分)

白話文:

川升麻、川朴硝、川大黃(切碎,稍微炒一下)、元參(各半兩)、犀角(屑)、黃芩、梔子仁、甘草(烤到略紅,切碎)、木通(切碎,各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赤流熱如火,宜用此方。

護火草汁(三合),赤地利(末),膩粉(各一錢)

上件藥相和,量兒大小分減服之。良久瀉下血片為效。其滓敷在赤處亦佳。

《聖惠》治小兒赤流,半身色紅,漸漸展引不止方。

牛膝(一兩,去苗),甘草(半兩,生用)

上件藥細銼,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調伏龍肝末,塗之效。

《聖惠》又方

川大黃(一兩,生用),赤小豆(半兩,炒令紫色),川朴硝(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雞子清調塗之,干則易之。

《聖惠》又方

李子油(三兩),硃砂(一分,末)

上件藥調如膏塗之。

《聖惠》又方

上以醬汁塗之。

《聖惠》又方

上以蘿摩汁塗赤處,隨手便瘥。

《聖惠》又方

上蕎麥麵,以醋調塗之,不過三兩度瘥。

《聖惠》又方

上以胡荽汁塗之。

《聖惠》又方

上用白礬一兩,以水煮,冷暖得所洗之。

《聖惠》又方

上取燒粉家洗甕水塗之。

《聖惠》又方

上取紅藍花末,以醋調塗之。

《聖惠》又方

上以蕓薹葉爛搗塗之。

《聖惠》又方

砒霜不限多少細研,於硯中著水,入霜,以墨濃研,用筆點塗之,良久,以冷水洗後,更塗,以瘥為度。

白話文:

將砒霜磨成極細的粉末,在硯臺中加入清水,將砒霜混合,再加入濃墨研磨,然後用筆點塗患處,等待一段時間後,用冷水洗淨,再重複塗抹,直到患處痊癒為止。

《聖惠》又方

上栝萎根搗末,以醋調塗之,干即更塗。

《聖惠》又方

糯米水研,稀粥塗之,干即更塗。

《聖惠》又方

粟米粉炒令黑,以唾調塗之。

《譚氏殊聖方》:五遊忽發遍身形,恐悚令人怕怖驚。乍腫剎那生滿體,莫冤神鬼錯看承。甘泉硝石蒼龍骨,感攝消磨去痛疼。更取鐵槽連底水,調和頻掃便身輕。

白話文:

《譚氏殊聖方》記載:五遊是一種皮膚病,會突然發作,遍佈全身,讓人恐懼害怕。它會在瞬間腫脹,佈滿全身,不要冤枉神鬼看錯並承受過錯。可以用甘泉硝石蒼龍骨來治療,它可以消磨疼痛。再用鐵槽中的水調和,經常塗抹在身上,就可以減輕症狀。

消腫散

清泉硝石,白龍骨(各一兩)

上研細,淨器內盛。若有患赤瘤丹及毒瘡者,以鐵槽水調一錢,掃塗立瘥。

張渙,消毒散方,治諸丹赤流,初發甚者。

川升麻,黃芩(各半兩),麥門冬(去心),川大黃(銼碎,微炒),川朴硝(各一分)

白話文:

川升麻、黃芩(各半兩),麥門冬(去除麥籽),川大黃(切碎,稍稍炒過),川朴硝(各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服,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加減。

張渙,棗根浴湯方,治丹發而變改無常。

棗木根(四兩),丹參(三兩),菊花(二兩)

上件藥細銼拌勻。每用兩匙頭,以水二碗煎三、五沸,看冷熱避風處浴兒極佳。

張渙,木通散方,治身體赤流,片片赤色如燕脂染,毒氣漸引者。

木通(一兩),川升麻,川大黃(銼碎,微炒),川朴硝(各半兩),甘草(炙微赤,銼),梔子仁(各一分)

上件藥為粗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服,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加減。

張渙,截毒散方,治赤流熱如火者。

川大黃(生用),鬱金,黃藥,膩粉,豬牙皂角(去皮子用。各半兩)

白話文:

川大黃(生用)、鬱金、黃藥、膩粉、豬牙皁角(去除外皮後使用,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極細,每用少許,看赤處以生油調塗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