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胤

《丹台玉案》~ (14)

回本書目錄

(14)

1. 貫膿三日訣

痘出七日.陰中之陽,盡付於外,內則空虛,如釜中甑內之氣,妙不可言。陽起一分陰亦長一分,故其漿也,則宜漸而黃,根下血暈,亦宜漸而緊,如線圍定,不鋪散,不灰黯,晝夜痛楚,飲食倍常,大便少,身微熱,吉症也。反是者逆。至是欲決生死,唯視血暈聚散,膿色真偽耳。

真者寶色燁燁,手捏粘絲,偽則土黃也。聚者氣拘血而化毒也,散則氣虛散,而真氣將竭。血暈全無者死。膿者,毒所化也。訣曰,六日以後專看膿色,故膿有者生,無膿者死。使或有或無而腳根不紅,或連肉灰紅,作癢煩燥,目閉後開,作瀉乾嘔,不食少睡,氣虛不能拘血化毒也。急峻補之。

倘此時尚見黑苔有刺,生意絕矣。不唯不容補,即補之何益。漿行七日腫要過頸,漿要過胸,腫者,毒外出也。言過胸者從上下也。至陽物亦要貫,乃宗筋之會也。兩腳不貫不妨,又兩臂亦宜滿,不然臨收時必不食而生他變,手臂脾所主也。

痘出七日或大瀉者,氣陷也,急補澀之。若漿色正而根血一線,緊緊繞定,雖瀉無妨。

漿色不正,血不斂,毒在內也。七日毒尚在,如命何。

若正痘依然根暈紅活,精神飲食清健而瀉,此陽症也,不妨,但看舌,用兼止之藥而愈。至八九日,漿行似足,忽眼開而陷,毒內攻也。內攻者必悶亂煩燥,根暈飛散。若無是而唇舌潔凈,方內加桂附治之。唇燥舌赤,內加連芩解毒治之。

有一等,至八日充灌飽滿,撲摸不破,而剔破無膿,毒陷伏也,不可作順痘誤人,服賽春雷,是正法也。若數服而猶硬無膿,根暈不活,生意可知矣。然此必神不內寧。若神寧痘少不必藥治。

貫膿時作癢,十常六七,並準以唇舌藥之。但爬破成坑者,或乾而無水者皆不治。

痘行漿作痛,火熱也,亦吉兆也。丹溪曰,諸痛為實,是氣滯作痛。方內加枳殼山楂治之。血熱作痛,方內加芍藥,生地治之。

八九日寒戰切牙,虛極也,唯峻補而已。此外無法。若頭搖,牙顫,目閉,無魂者不治。又八九日,有等土黃而硬者,往往作正漿目之,不知此為陰陽失政,致漿註於中,板膩死塞之正。土黃者,黃而無彩者也。又有貫膿充足,至九日大便忽欲去不去,陽明血燥也。方內倍加當歸以潤之。不治則靨落之後,非滯下必乾熱而死。

灌膿發泡,氣過甚也。本方加白朮,茯苓,滲利之。擦破水出而不能包者,敗草散掩之。

八九日最忌皮薄漿清。皮薄則嫩而易破,漿清則水而不膿。書曰,漿假毒成,毒從漿化。若此而幸成者,未之有也。凡皮薄漿清,至九日而躁亂不寧,生死可隔壁斷矣。周歲半歲者,又不必至九日。若七日便蹬打不定,揩破不乾,萬不救一。何者,痘

2. 痧麻

夫痧麻,出自六腑,先動陽分,而後歸於陰經,故標屬陰,而本屬陽也。如未出時,或已寒之藥發之,時令嚴寒,以辛熱之藥發之,時令或寒或熱,以辛平之藥發之。但發得出,則毒盡解。若發不出,再加藥發之。要其大綱,雖是熱症,然不可驟用涼藥,恐遏絕邪氣於內,而不得出,多有不救者。

宜解毒發散為主。若發熱之時,遍身汗出者,此毒從汗散。有鼻中血出者,此毒從血解。若上吐下利,則毒從吐利解,俱不可遽止。若太過斟酌止之。痧已出,其色喜紅潤,極忌紫黑。如有咽喉腫痛,不能飲食者,此毒火拂鬱,上熏咽喉也。咳嗽口乾心煩者,此毒在心肺,發未盡也。

痧已出,而瀉尤不止者,最為惡候。出已遍身,而尤拂拂煩熱,頻作嘔吐者,此毒未盡,留連於脾胃之間也。

【立方】

解毒湯 治痧症初起,天時溫暖。

防風 薄荷 荊芥 石膏 知母(各八分) 桔梗 甘草 牛蒡子 連翹 木通 枳殼(各六分) 竹葉二十片煎服。

清毒湯 治初起夏月大熱。

黃連 黃芩 防風 荊芥(各一錢) 桔梗 石膏 玄參 木通 山梔仁(各八分) 淡竹葉二十片。煎服。

化毒湯 治痧症初起,冬月寒冷。

桂枝 麻黃 赤芍 防風(各八分) 荊芥 羌活 桔梗 人參 川芎(各五分) 牛蒡子(一錢) 生薑三片。煎服。

清寧湯 治症汗出太多,鼻血不止。

當歸 連翹 石膏 黃連(各一錢) 生地 麥門冬 玄胡(各七分) 甘草(二分) 浮小麥一錢。煎服。

玄桔湯 治痧症,咽喉腫痛。

玄參 桔梗 牛蒡子 連翹 天花粉 甘草(各一錢) 淡竹甘片。煎服。

清金飲 治痧症咳嗽,口乾心煩。

天花粉 桔梗 桑皮 知母(各七分) 玄參 連翹 乾葛(各八分) 燈心三十莖。煎服

必勝飲 治痧已出,而瀉不止。

陳皮 濃樸 蒼朮 白茯苓 牛蒡子 澤瀉 木通(各八分) 生薑一片。食前煎服。

和榮散 治痧已出,渾身發熱。

當歸 川芎 生地 麥門冬 白芍 木通 甘草(各八分) 燈心三十莖。煎服。

靈功飲 治痧後痢疾。

當歸 黃連 川芎(各八分) 人參(三分) 廣木香 枳殼 滑石 檳榔(各六分) 甘草(一分) 燈心三十莖。食前溫服。

治痧發不出 蔥一握。搗汁一盞。入酒漿一盞同服。

又秘方 櫻桃核四十九粒。甘草五分。煎服。

痧出紫黑,急以人糞燒存性,酒調五分